APP下载

某医科大学硕士新生应对方式与自我接纳的相关分析

2016-09-16韩丹丹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医科大学消极特质

韩丹丹 李 帅 李 霞 姜 峰

中国.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 030001 E-mail:896821804@qq.com △通讯作者 E-mail:jiang6011@163.com

·论 著·(社会心理)

某医科大学硕士新生应对方式与自我接纳的相关分析

韩丹丹 李 帅 李 霞 姜 峰△

中国.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 030001 E-mail:896821804@qq.com △通讯作者 E-mail:jiang6011@163.com

目的:了解某医科大学硕士新生的自我接纳与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自我接纳问卷(SAQ)对某医科大学研究生新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男女新生在自我评价因子、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来自城市与来自农村的新生在自我评价因子和积极应对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自我接纳因子、自我评价因子和自我接纳量表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403,0.529,0.544;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自我接纳因子、自我评价因子、自我接纳量表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590,-0.425,-0.609;P<0.01);应对方式对自我接纳有预测作用(P<0.01)。结论:应对方式的改变会影响研究生新生自我接纳程度的改变,倾向于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新生自我接纳程度较高,反之自我接纳程度较低。

硕士新生;应对方式;自我接纳;医科大学

自我接纳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个体无条件的接纳自己,无论他的行为表现是否是明智的、正确的或适当的以及无论他人是否赞成、

尊重或爱他,是在自我评价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自我态度[1-2]。一个人能否做到自我纳是其人格完善的前提条件,一个自我不接纳者的人格充满矛盾与冲突,会给人带来很大的烦恼与痛苦,迫使其潜能无法正常发挥。应对方式是个体对环境或内在需求及其冲击所做出的恒定的认知和行动努力,可反映个体在心理应激过程中的认知水平、情绪状态、个性特点等[3-4]。钱丽菊[5]曹婧[6]和杜蕾[7]等人的研究表明自我接纳和应对方式之间存在密切相关。

[18]McCrae R R,Costa P T,Jr Ostendorf F,et al.Nature over nurture:Temperament,personality,and lifespan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78(1):173-186

[19]金文霞,陈昕,宋新月,等.自我效能、自我职涯管理对职业延迟满足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4):563-565

[20]伊秀菊,刘杰.职业延迟满足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6):104-105

[21]刘燊,李丹丹,张林.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弹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7(4):9-13

[22]Schwarzer R,Bassler J,Kwatek P,et al.The assessment of optimistic self-beliefs:Comparison of the German,Spanish,and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J].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1997,46(1):69-88

[23]刘燊,张林.出世、入世心理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之间的中介效应[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6):916-919

[24]杨宏飞.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心理测评初探[J].心理科学,2006,29(2):395-397

[25]龚小虹,刘燊.自我评价和人生意义在应付方式影响学习动机中的链式中介效应[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8(1):11-16

[26]Judge,T A,Ilies R.Relationship of personality to performance motivation:A meta-analytic review[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2,87(4):797-807

http://www.cjhp.com.cn/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大众化,研究生群规模日渐壮大,作为一个特殊的高学历群体,承载着较高的社会、家庭和自我的期望值,有很强的成就愿望,他们在学业、就业、生活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也较为复杂,其心理健康状况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8]。为了解某医科大学研究生新生的自我接纳和应对方式的情况,探讨研究生新生自我接纳与应对方式特点的关系,本研究对某医学院校的研究生新生进行了调查,为进一步提高新生的自我接纳程度,改善他们的应对方式特点,进而更好地适应研究生生活提供理论支撑。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对某医学院校全体研究生新生进行普查,发放92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55份(94.9%);其中男生281人(32.6%),女生574人(67.4%);年龄为20~41岁,平均(24.53±1.78)岁;来自城市396人(51.9%),来自农村的486人(48.1%)。

通过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分析,现代散文的“研讨与练习”题在链接课文基础知识上增加了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为学生全面理解课文、了解作者提供了信息与资料。例如,必修1《小狗包弟》课后练习提供了巴金《一封信》《再访巴黎》《随想录》等重要内容及《巴金传》等文段,能帮助学生获取阅读信息理解全文的思想情感,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小狗包弟》的创作缘由等。“研讨与练习”题在链接课文知识上拓宽知识内容,为学生学习课文提供了大量信息,发挥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

1.2方法

1.2.1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 该问卷由积极应对方式(PC)和消极应对方式(NC)两部分组成,共20道题目,采用5级计分方式,得分越高,说明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或消极应对方式的水平越高。PC与NC的克伦巴赫α系数分别为0.69和0.70[9]。

1.2.2自我接纳问卷(The Self Acceptance Questionnaire,SAQ) 该问卷由自我接纳因子(SA)和自我评价因子(SE)两部分组成,SA与SE的重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6827和0.7319[10],共16道题目,采用4级评分模式,分数越高,自我接纳水平越高。

1.3统计处理

采用Epi date 3.1软件录入数据,导入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运用t检验、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研究生新生中男女性别差异及生源地的差异在自我接纳、特质应对方式上得分的比较

见表1。男生与女生在自我评价因子、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来自农村和城市的新生在自我评价因子和积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男女及生源地的差异在自我接纳、特质应对方式上得分的差异性检验()

表1 男女及生源地的差异在自我接纳、特质应对方式上得分的差异性检验()

注:*P<0.05,**P<0.01,***P<0.001,下同

类 别  男 生  女 生 t  城 市  农 村 t自我接纳因子 22.26±3.54 22.47±3.81 0.778 22.40±3.67 22.40±3.76 0.024自我评价因子 21.67±2.88 21.03±3.16 -2.827** 21.61±3.07 20.96±3.07 3.038**自我接纳量表 43.92±5.27 43.50±5.98 -1.051 44.01±5.59 43.35±5.87 1.649积极应对 36.31±5.16 35.26±5.69 -2.609** 36.11±5.30 35.23±5.69 2.302*消极应对 24.45±5.86 25.76±6.22 2.947** 25.15±5.92 25.46±6.29 -0.751

2.2研究生新生自我接纳、特质应对方式的相关

研究生新生自我接纳与特质应对方式的各维度相关分析得出(见表2),自我接纳因子分、自我评价因子分和自我接纳量表总分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自我接纳因子分、自我评价因子分和自我接纳总分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P<0.05)。

表2 研究生新生自我接纳、特质应对方式的相关(r)

表3 自我接纳总分及各因子对特质应对方式各因子的回归结果

2.3研究生新生的自我接纳与特质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分别以自我接纳量表中自我接纳因子分、自我评价因子分和自我接纳量表总分分别作为因变量Y,以特质应对方式中的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两个因子得分为自变量X1、X2,在α入=0.05,α出=0.1的水平上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经共线性检验后表明回归方程结果显著,见表3。

影响自我接纳因子的主要因素是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方式。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0.312X1+ 0.107X2+26.498;影响自我评价因子的主要因素是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方式。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 =-0.113X1+0.235X2+15.738;影响自我接纳的主要因素是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方式。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0.426X1+0.342X2+42.2355。

3 讨 论

3.1研究生新生中男女性别差异及生源地的差异在自我接纳、特质应对方式上得分的比较

在研究生新生中男女性别不同在自我评价因子、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生在自我评价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女生在消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而在积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却显著低于男生;该结果与潘敏[11]等人的结果一致,这可能与性别角色社会化不同有关,中国传统重男轻女现象普遍存在,再加上女性天生的敏感、心思细腻、依附性、情感丰富又富于情绪化,所以在遇到问题时容易不切实际消极应对,而男性社会文化规范和教育倾向于独立解决问题,遇到问题时比较理智实际,采用的应对方式较为积极,赵凌燕[12]、吴清兰[13]和何瑾[14]等人的研究显示,初中生、大专生和大学生男女性别差异采取的应对方式也存在差异,男生偏向于采用成熟、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而女生则较易采取消极、退缩的方式解决问题;但该结论与刘勉[15]等人的研究结果不同,刘勉等人认为,女性研究生比男性研究生更趋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男生的自我评价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进入青春期以后女性的自我评价会降低,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现象也不会消失。

来自农村和城市的新生在自我评价因子和积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来自农村的新生在自我评价因子得分显著低于来自城市的新生。有学者认为,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的地位有关,在中国传统社会环境中男性是社会的主宰,女性受到排挤、束缚,男尊女卑现象普遍存在[16],这必然会对女生的自我评价产生一些消极影响。程雯雯[17]等人的研究中也显示,农村大学生中女生在自我评价因子中的得分显著低于男生。来自农村的新生积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也显著低于来自城市的新生,有研究显示,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与积极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18];来自农村的新生父母的文化程度相对于来自城市的父母低,而且大多采用比较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秉承“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因而孩子在遇到问题时采用应对方式相对于来自城市的也较为冲动、消极。

3.2医科大学研究生新生自我接纳与特质应对方式的相关与回归关系

从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可以看出,该校研究生新生积极应对方式与自我接纳因子、自我评价因子和自我接纳总分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自我接纳因子、自我评价因子、自我接纳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应对方式各因子与自我接纳程度、自我接纳因子、自我评价因子经共线性检验后表明回归方程结果显著;说明采用的应对方式不同会影响新生的自我接纳程度,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的新生的自我接纳程度更高。因此,国家、社会和学校在扩大研究生队伍和师资力量建设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加强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研究生群体的应对方式训练,培养他们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的习惯,以更为稳重、成熟、积极的的方式去解决多面临的问题,从而帮助研究生以更积极的方式评价自我,促进他们更好的接纳现实的自己,提高自我接纳程度,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

总之,应对方式的改变会影响研究生新生自我接纳程度的改变,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的新生自我接纳程度较高,反之自我接纳程度较低。

[1]高文凤,丛中.医学院新生自尊与自我接纳心理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1):18-19

[2]Elhamaoui Y,Yaalaoui S,Chilhabeddine K,et al.Posttraunatic stress disorder in burned patients[J].Burns,2002,28(6):647-650

[3]陈力.医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147-152

[4]李百珍,李焕稳,王凯.教师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4,24(3):62-62

[5]钱丽菊,刘利,姜干金,等.服刑犯自我接纳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3):324-325

[6]曹婧,王凤兰,闫晓丽.239例女性戒毒人员应对方式与自我接纳的相关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31(3):190-191

[7]杜蕾.初中生社会支持、自我接纳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9):884-885

[8]柳晓琳,许瑞罡.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0):1255-1256

[9]姜干金,祝一虹.特质应对问卷的进一步探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8):167-169

[10]文凤,丛中.自我接纳问卷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1):20-22

[11]潘敏,石丽,周金莲,等.不同学科大学生应对放式的差异性分析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Coping Style and Self Acceptance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Medical Colleges

Han Dandan,Li Shuai,Li Xia,et al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acceptance and coping style of the new masters in a medical university.Methods:The 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and the self acceptance questionnaire(SAQ)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hole new masters of medical university.Results:The scores of male and female master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elf-evaluation,the positive coping-style and the negative coping-style(P<0.01).The scores of masters from city and rural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elf-evaluation and the positive coping-style(P<0.01).Coping style could predict self acceptance(P<0.01).Conclusion:Coping style will influence the degree of self acceptance,the new masters of tending to adopt positive coping style will have a high degree of self acceptance,otherwise their degree of self acceptance is low.

The new masters;Coping style;Self acceptance;Medical university

R395.6,B844.2

A

1005-1252(2016)10-1477-04

10.13342/j.cnki.cjhp.2016.10.011

2016-04-11)

猜你喜欢

医科大学消极特质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45卷第2期英文目次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45卷第1期英文目次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好校长应该具备的三大特质——兼谈校长培训的几点思考
浅析微广播剧有效传播的三大特质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为何当代艺术很多都是消极的,血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