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前预习创造语文课堂的精彩

2016-09-10周梅玉

课外语文·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习惯小学语文

周梅玉

【摘要】预习对于学习而言,是极为关键的环节,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认真的预习。学生只有通过预习充分感知课文,课堂上才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更深地理解文本的内涵,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更要指导学生有效地完成预习任务,并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有备无患。学习中的预习,是指对一节课或一个阶段课堂上将要学习内容的准备。预习,可以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读书,学习新词,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说出自己对文本的初步认识,并在字、词、句和内容方面质疑,进而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读书习惯。因此,预习是语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途径之一,是提升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预习是训练阅读的最重要的阶段。”课前预习实际上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即将所学知识进行的自学。预习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它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同时也可以引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更能激起学生和文本的心灵交流。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呢?我从以下预习兴趣、预习方法和预习评价三方面来谈一谈。

一、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并逐步常规化

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愿意去养成习惯。如何培养学生对语文的预习兴趣呢?一开始,不妨以竞赛的方式鼓励学生预习。在我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时,我就想到了这个办法——看谁预习最认真,最能了解老师的心思?对于基本的预习环节如查字典认识生字,读熟课文我设定比赛规则,每次预习总分十分,认真做到者得满分,有欠缺则扣分,若超额预习则加5分,由组长统计,学期结算,看谁最会预习。这样一来,很少有学生会不预习,每天早上都能听到学生争相读书的声音。每篇文章的词语,我要求学生结合课后练习和自己的阅读,先用铅笔画出来,上课时再与老师核对,看谁和老师最有默契,每次画词语,总是能听到学生高兴地低呼:“我又和老师一样了。”其实,学生从一开始的为了得分,慢慢转变成常规的学习步骤,最后成为习惯,都在竞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变化着。

二、从预习方法入手,优化预习

学生之所以不重视预习,有大半原因是因为不会预习。在我们老师眼中,预习是极其简单的,常常忽略了对学生预习的正确指导。其实,要想学生能够有效地预习,首先得教会学生如何正确预习。

(一)读课文

预习的首要工作就是读书,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理解一篇文章的基础。预习要让学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进而培养学生从读中悟理、悟情、悟法,并发现疑难。我们要指导学生多种方法读,如高声朗读,轻声读,默读等等。

(二)查生词

初读一篇文章,学生总会遇到一些不认识和不理解的生字词。我们应事先提醒学生养成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在碰到一些难理解或重要的词语时,我们还应指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鼓励学生自查自悟。碰到一些专业名词,科学术语时,可指导学生到网上、图书室翻阅有关资料。

(三)提问题

课堂上许多学生往往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就是认为反正老师上课要讲,不愿花费时间去自查自找自问,养成一种懒散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我们老师可要求他们在预习时提出问题,看谁能把老师学生问倒。孩子们为了发现问题,会纷纷开动脑筋挖空心思找出疑点:有关于字词的,有关于内容的,也有关于文章作者的和时代背景的。

(四)写批注

我带的是高年级的学生,做批注是高年级预习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中年级也可以开始让学生写批注,锻炼阅读能力。什么是做批注?就是在预习的时候,针对文章中的较能唤起自己表达欲望的句子,在旁边写写自己读书产生的感悟,这一做法,有利于学生提升自己独立阅读能力。如何教学生学会写批注呢?一开始,我和学生上了一堂学写批注课。我告诉学生批注要点:挑你喜欢的句子,或是读了很有感触的句子,又或是文章的重点句子,抓住句子中关键的重要的词语如表示人物动作、神态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认真读一读,有什么想法或是联想到了什么,都可以在旁边写下来。接着,我们一起针对《装满昆虫的衣袋》进行批注练习。我指导学生抓住法布尔的动作,语言,如“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通过解读动作“包”,并联系上下文,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小心翼翼地呵护它们。学生接触批注的前一段时间,我将文章的重点语句摘给学生,让学生围绕重点句重点词做批注,慢慢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找句子写感受。现在,学生已逐渐掌握了批注,上课回答问题也精彩多了,常常有学生说出出人意料的话语,给课堂增添活力。

三、注重预习效果的检查与评比

预习作业是学生课外自主完成的,因此教师应对预习进行有效的检查、评价。课前预习可分为书面预习和口头预习两种类型。书面预习作业,教师一定要收上来查看,但可以不细致批改,以检查为主,对于一些认真的同学,可以贴小红花或写“你真棒”等进行表扬。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可让学生互查。口头预习作业,如果以竞赛的方式进行,则要时常关注各人得分情况;如不是,则请家长监督,或采取抽读的形式不定期检查。教师的检查和评比,无意中给了学生预习的压力和动力,促进学生养成主动预习的良好习惯。

预习是学习的重要途径,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才能更好地投入语文学习,也能为将来的阅读品味打下奠基石。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幸福,播种预习习惯,收获阅读的乐趣。对于可塑性强的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习惯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