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草房子》

2016-09-10王蕾等

中国教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桑桑草房子曹文轩

王蕾等

“白鸽在天上盘旋着,当时正是一番最好的秋天的阳光,鸽群从天空滑过时,满空中泛着迷人的白光。这些小家伙,居然在见了陌生人之后,产生了表演的欲望,在空中潇洒而优美地展翅、滑翔或做集体性的俯冲、拔高与穿梭……”《草房子》,一部描写男孩桑桑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的作品。书中既有少年桑桑、小康这些孩子的成长经历,也有蒋老师、白雀这些成年人的情感纠葛。有人说它是儿童文学作品,因为它“纯美”;有人说它早已跳出儿童文学的范畴,因为它是在“与往事干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是怎么看的呢?今天,让我们跟随专家、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的不同脚步,一起走进《草房子》,去看一看吧。

专家眼中的《草房子》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草房子》的非同一般

阅读对于儿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现在各类学校,无论是构建书香校园,还是发展特色校本课程,都将推动儿童阅读工作纳入其中。用什么样的内容资源来开展阅读,是当前学校开展儿童阅读活动的焦点问题。

从近年来开展的儿童阅读研究来看,儿童文学也正在成为儿童阅读内容资源的主体。这是由儿童文学的特质所决定的。儿童文学是成人为儿童创作的文学,独立于成人文学之外,诉说儿童的故事,表达儿童的情感,承载儿童的想象,是真正的以儿童为本位的文学。儿童文学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现在各版本小学语文教材里都包含大量儿童文学作品,课外阅读的内容资源也主要以儿童文学为主,可以说,儿童文学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在语文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小学阶段应该选用哪些儿童文学作品来开展阅读活动呢?我们知道,儿童文学门类很多,有童话、寓言、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也有近年活跃于阅读活动中的图画书(绘本),多种文类的引入对于儿童阅读的开展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还有多种文学风格作品的导入。与儿童交流的文学不应该仅仅只是明亮绚丽、欢快芬芳、舒展达乐的作品,还应该有流动着悲悯情怀、庄重醇厚、执着美感的作品。当代作家曹文轩的《草房子》就是这样一部非同于一般儿童文学风格的作品。

情感培养是阅读教育的重要目标,通过阅读不同风格儿童文学作品进行情感培养是人文素质培养的绝佳途径。不同于一般儿童文学作品所洋溢的快乐、欢畅的基调,《草房子》带给读者不同的情感体验。它通过描绘主人公桑桑六年刻骨铭心的小学生活,诉说了一个个触动灵魂、摇曳人心的故事。阅读这样的作品,儿童能通过主人公的眼睛,感受到也许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并不对接、但能撼动自己内心的情感力量,这种情感力量连接着同情、勇气、自尊、自强等永恒的人性光彩。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自读与教师的讲读相结合,教师与学生共读这本书,共同讨论,慢慢咀嚼作品精致优美又散发着忧郁格调的文辞,深入作品人物的情感脉络。相信这样的阅读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曹文轩作品高度审美、追随永恒的美学风格,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感性、直观、具象的文学语言的阅读,儿童的情感额力度与宽度得到了丰富,审美世界的长度与厚度得到了拓展。

这就是儿童文学的力量,融价值传递、情感渗透于无形的文字中,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从来都是与它的审美价值融为一体。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 王蕾)

学生眼中的《草房子》

我看《草房子》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漂亮的草房子,它或许是温暖的家、是遮风避雨的港湾,或许是捉迷藏的好去处、是只身在外最思念的那个角落。当我和妈妈一起阅读《草房子》时,我感受到了满满的爱。曹伯伯笔下的草房子是一座充满爱的小屋,油麻地的人们善良、纯朴、友善、互相帮助,虽然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是满心的爱让他们坚强、勇敢、自强不息。

我最喜欢的主人公是杜小康,他和我们一样,最初生活优越,家里开着杂货铺,不愁吃穿,是人人羡慕的对象。但是有一天,因为爸爸生意的失败,他家变得一贫如洗,小康也从万众瞩目的焦点变为失学儿童。我想,他的心情一定像坐过山车一样,一下子从最高的地方跌到了最低的地方。小康第的草房子会被大风吹倒吗?我带着紧张的心情往下读。小康二次家变,生活更加糟糕。我的心一下子被揪了起来,念叨着“完了!完了!”这时,小康以前的竞争对手桑桑卖掉了最心爱的鸽子,把钱拿给小康,帮助小康在校门口做起了小生意。妈妈经常对我说:“在哪里跌倒了就要从哪里爬起来!”小康也是这样,他放下面子,不再顾虑大家异样的眼光,用心经营起自己的小买卖,并坚定地告诉担忧的桑桑:“会有生意的。”这话既是说给桑桑听的,更是说给自己听的。小康让自己的草房子更加坚固。

我虽然没有遇到过像杜小康那样的困难,但有时钢琴曲练不好、解题找不到方法时,也会觉得很沮丧。我希望我也可以像小康那样自强不息地面对困难。感谢曹伯伯的《草房子》给了我爱和勇气!

(史家小学三年级12班 朱子薇)

教师点评:

文章语言流畅,行文连贯,书中的戏剧性变化给予小作者很大的冲击,个人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对《草房子》的喜爱娓娓述之笔端。文章结尾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阅读之余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了力量。

家长眼中的《草房子》

《草房子》翻开的童年

成年后的我一直把儿童文学划归为儿童阅读范畴,直到曹文轩先生获得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那句“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一些生活中真实而哀伤的瞬间”的评语,吸引我翻开了这部作品—《草房子》。

才发现—我翻开的不只是这本传记小说,还有我的童年。

曹先生朴素、细腻、亲切、温润的文字,就像文中的主人公桑桑摇着橹带着我穿过油麻地那条宽阔的河,拨开那片茂盛的芦苇荡,走过两边长满麦草的田埂,走近那排金泽闪闪的草房子—调皮的桑桑身着棉衣棉裤在盛夏的操场上恣意狂奔,秃顶的陆鹤穿着夏日的戏服在隆冬的夜晚驴拉磨似的旋转数板,帅气的杜小康蹬着令人眼馋的自行车高傲地一闪而过,文静的纸月满脸涨红地从书包里翻出桑桑的作文本,倔强的细马操着谁也听不懂的江南口音青筋暴出地朗读课文……

一切都似曾相识。曹先生讲述的是五六十年代的童年,与我八九十年代的童年却有许多重叠。

我的小学,班上也有一个漂亮充满灵气吸引众多目光的纸月,一个木秀于林招人嫉妒的杜小康,一个调皮搞怪但聪明善良的桑桑,一个因身体疾患受人嘲笑敏感自卑的陆鹤,一个转学而来孤僻固执的细马……

许多被我淡忘了的童年细节就这么争先恐后地冒了出来—我们也曾拉帮结伙划过小帮派,也曾给同学起过不雅的外号,也曾为了吸引某个人的注意而特立独行,也曾与心中的假想敌暗自较劲……

回忆起这些时,我想起了正读五年级的儿子,想起了他的各种行为—原来童年都是相通的。

书中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都是纯真善良的。桑桑总是像个闯祸精似的状况百出,却能在纸月受到欺负时挺身而出,在秦大奶奶不招人待见时默默陪伴,在曾经嫉妒的杜小康困顿时鼎力相助。陆鹤为了报复他人对他秃头的轻慢与侮辱,搞砸了学校的会操表演,而他也为了学校的集体荣誉,自告奋勇用他的光头做好的道具,完成了最精彩的演出。出身红门的杜小康一直都是同学羡慕嫉妒的对象,可当家庭突遭变故连遇困境时,他坚毅地用稚嫩的肩扛起了整个家。

读懂了他们,回想起我们,一下子就理解了儿子—孩子们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那是他们成长的必经之路。

《草房子》里的童年并不是一味地快乐,也有生离死别、游驻聚散。那些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正是最让人感动的人性的善与美。

那幢童年的草房子,散发着淡淡的麦草香,我却住不进去了。而我的孩子,正在金泽闪闪的草房子里闹腾着。

理解,守望,相助,引导—这是我看完《草房子》想要对儿子和他的同龄人做的。

(史家小学五年级3班 侯熙嵘家长)

老师眼中的《草房子》

走进《草房子》

草房子—童话般的名字。

《草房子》—回忆少年成长的滋味。

这本书是曹文轩先生以自己的童年往事为素材撰写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曹先生用优美隽永的文字将桑桑、纸月、陆鹤、小康、细马这些孩子的童年故事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些故事虽然发生在半个世纪以前,但是读来毫无沧桑感。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书中的孩子们一如我班上的学生,质朴纯真。也许,正是因为这人性美好的展示,才使“草房子”跨过岁月的鸿沟,历久弥新、动人心弦。

这是一部洋溢着人性之美的作品,也是一部厚重的作品。作者曹文轩曾这样评价:它传递给世人的是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扶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在快餐式浅阅读渐成风尚的今天,孩子们似乎理解不了这般厚重的情感与文字了。但恰恰是这样优秀的作品,这些鲜活善美的灵魂,触动了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心弦,为我们的生命注入力量,让我们能够更坚定地行走、更美好地生活。

周末的午后,妈妈和孩子一起伴着轻缓的音乐,静静地阅读,自由徜徉在书的海洋里。妈妈说,心无旁骛地静心阅读,孩子被书中的人物感动了,泪流满面地从书房中走出来,妈妈也从书中找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和久违的初心。在家,妈妈伴读,并且和孩子一起书写感怀,一起观看由这部书改编的电影;阅读课上,老师引导同伴之间相互交流,思想碰撞,都让孩子对书中人物的理解更加深入。讨论课上,我问学生有什么感受,有的同学说,桑桑在生死考验之后,懂得了自己活在世界上时要能为别人做点什么,明白了“哥哥”这个词的分量,这就是成长。有的同学说,“男神”小康在辍学后放鸭子的时光里学会了忍受孤独,勇于承担,经历了暴风雨的洗礼而愈发勇敢,这才是真正的男神。有的同学则说,光头的陆鹤从怕被人耻笑到放下小我、从容坦荡地在舞台上扮演一个光头司令,他在给别人带去欢乐的同时也赢得了尊严。当你看得起自己时,谁也不能看轻你!这样的他是最英俊的少年。我从孩子们的发言和所写的读后感中,读出了他们对于作品的理解,读出了他们对于情怀的感悟。朴素纯真的情感,一次又一次让我感动。

品读经典,让这份感动化作行动,化作对于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让孩子们成为内心丰富,精神高贵的人—这不就是《草房子》想要告诉我们的?

(史家小学 王秀军)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猜你喜欢

桑桑草房子曹文轩
两袖清风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草房子》第三章 白雀(七)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曹文轩的影视作品
暴风雨前夕
打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