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熙凤形象中的管理学思想

2016-09-10齐营营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形象管理学思想

内容摘要:近年来《红楼梦》的研究仍然很热。从管理学的方向研究《红楼梦》的人亦不在少数。以王熙凤形象为着眼点研究其中管理学思想的人,也有很多。《红楼梦》是宝藏,不同的人会从中挖到不同的宝。下面我将从王熙凤管理人员的前提,管理事务的手段、以及管理钱财的策略,三个方面来分析其形象中的管理学思想。

关键词:王熙凤 形象 管理学 思想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文化涵量十分丰富。一本《红楼梦》,使无数读者看到并挖掘到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并在各自的文化视野中,开拓了《红楼梦》研究的新领域。管理学就属于这个新领域中的一块。熟读《红楼梦》,我们不难发现王熙凤形象中的管理学思想。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王熙凤形象中的管理学思想。

一.王熙凤管理人员的前提

王熙凤管理人员的方法主要从正式权利与非正式权利,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1.正式权利

(1)与上级搞好关系

在《红楼梦》中,我们不难发现王熙凤一直对长辈毕恭毕敬,尤其深得贾母喜欢。从贾母叫王熙凤“泼皮破落户儿”“辣子”“凤辣子”[1]就可以看出。后来,王熙凤因恃强而患病,王夫人还心疼地给她放了假,让她休息。王熙凤与贾琏不和时,以及后来贾府败落分钱时,贾母都是向着王熙凤的。贾母作为一位封建大家庭的辈分最高的人,权利无疑也是最大的。她相当于企业中的董事长。如果和她搞好关系,被下放的关系会更加合法。

(2)取得丈夫的信任

一山难容二虎。如果贾琏不同意王熙凤当家,那么她在闺阁里了此残生。抛头露面,威风凛凛的将不是她,而是贾琏。《红楼梦》中第二回中讲贾琏自娶了王熙凤后,上下无一人不称颂王熙凤,而他自己倒退了一射之地。如果贾琏这个更为合法合理的理事者,不肯让贤,王熙凤不会大显管理的身手。取得了丈夫的信任,架空权利,她才发挥了管理才能。

2.非正式权利

非正式权利,我打算从下列五点来详细阐明。

(1)后盾强大

贾母,王夫人,以及贾琏等人自然是支持她掌权的。管理者不仅要取得上级的青睐,更要取得与自己同级以及下级的支持。作为一个管理者,王熙凤是相当成功的。王熙凤是个八面玲珑的人。通过贾府未完全败落时,府中人对她的称赞,对她的态度,府中所呈现出的井井有条之象,便可以看出来。如果没有那么多人的口头支持,与身体力行,她根本无法调度那么多的人。

(2)掌握资源

这个内容又包含两个方面:财力与人力。作为一名管理者,必须要有财力。对于贾府的下人们来说,他们出现在那里就是为了生存,为了钱。所以有了财力,人力自然就有了。对于此点,王熙凤办理秦可卿丧事的风光体面与办理贾母丧事的力不从心的鲜明对比中,便可凸显财力与人力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3)身体力行

府中的大小事务,王熙凤一般都是要过问的。她完全可以不那么要强。说她是“春蚕到死丝方尽”一点也不为过。当别人都走了,她还天天在卯正二刻就去来点卯理事,独在抱厦内起坐,直到“得理出一个头绪来”[1],付诸实践才罢休。她是十分勤劳的。

(4)才情动人

给贾母办丧事时,贾府已经没落了,而且,她无钱无权。到最后她,低三下四的求了那些下人,在加上,下人深知其才,才使丧事完成。如果她不用自己的真情打动那些下人,贾母的丧事根本办不下去。她适时低姿态,刚柔并济,才使管理继续。

二.王熙凤管理事务的手段

王熙凤管理事务的手段,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论述

1.确立明确目标

管理者应该有整体观念,要明确目标定位。管理对象具有多样性,管理过程具有复杂性,管理所处的环境亦有多变性,所以管理者必须梳理出明确的目标。王熙凤在协理宁国府办理秦可卿的丧事时,让自己在抱厦内坐着理事情的头绪,便是要确立明确目标。并且,理出头绪后,她将众人分组后,对每组都定了明确的目标。

2.找准问题,对症下药

协理宁国府时,针对“人口混杂,遗失东西”,其对策是:分门别类,专人领用,登记在案。针对“事无专执,临期推委”,其对策是:分班设组,明确分工,各负其责。 “需用过费,滥支冒领”和“任无大小,苦乐不均”随前两件事情的解决而解决。至于第五件“家人豪纵”[1],她则恩威兼施采用“胡萝卜加大棒”[2]的方法对症下药。

3.建立激励机制,赏罚分明

任何人没有做好本职工作,或所管理的东西丢失损坏,哪怕是“少一件”,哪怕是“一草一苗”,她都要找其“描赔”。她将丑话说在前头,给人压力。事情做得好就会得到其打赏。她善于运用激励机制,使事情更加有效的解决。

4.降低管理幅度,增加管理层次

协理宁国府时,她为下人分班设组,明确其分工,并让其各负其责。她把143个工作人员分成了11数量不一个班组,并设负责人。如此,降低了管理幅度[3],增加管理层次,最终使得事情圆满完成了。

5.常怀仁心,多为益事

管理者可以有很强的动机[4]。但是,需知管理者不仅代表自己一个人,一个能影响大局的管理者的动机不能和人本理念冲突。王熙凤打下人那么多板子,她太狠心。对于周瑞家的儿子王熙凤的处理太过绝情。香囊事件,对于王善保家的对探春无礼,王熙凤有纵容的成分在里面。如果,她常怀仁心,多为益事,她的人际关系也不会那么“浮于表面”[5],以至于惨死。

三.王熙凤管理钱财的策略

1.入则记之以详

关于这个方面,涉及到三方面:典当,出租土地、收高利贷。王熙凤一旦典当东西,就会命人详细记下来。并且作为总理府中一切事物的她来说,出租土地、收高利贷的所得她是过问的。但此法也为后来“锦衣军查抄宁国府”[6]埋下了祸端。一个管理者应该有远见卓识。如果她从一开始就不以出租土地、收高利贷获利,此法根本无害。

2.出则思之以细

对于此点,我将分两点来讲。一是成本慎重估计,二是资金利用最大化。秦可卿的丧礼以及贾母的葬礼,王熙凤都运用了这两点。数目单册,批着数目的票,对牌,这些东西都可以看出王熙凤对支出所做的细活。这些使其可以对成本慎重估计。如此条理化,节省了不必要的开支,避免了滥支冒领,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从而实现了“资金利用最大化”[7]。

四.结语

王熙凤我们看到了她的管理天分。虽然缺少系统的管理知识,但是她一度凭着自己的聪明,机心和经验,将管理学的思想应用于实践,将一个封建大家庭管理得很好。但是,其管理思想也有不可取之处,我们更应该辩证看待,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2月北京第二版(上)第40、178-180页

[2]黄留珠《红楼梦王熙凤中的管理术》《当代企业家》(第二版)第42页

[3]余敏,刁凤琴,孙理军主编《管理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第二版)第479页

[4]贺秋硕,喻靖文《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引导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第174,175页

[5]顾建光《现代公共管理学》(第三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117,1118页

[6]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2月.北京第二版(下)第1423页

[7]张国勇《从“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谈管理艺术》《经营与管理》2012年第二期第43-45页

(作者介绍:齐营营,常熟理工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形象管理学思想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浅谈管理学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