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2015年漯河地区部分白血病血液样本检验数据对比分析

2016-09-09刘爱华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计划生育服务站河南漯河462000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19期
关键词:漯河组内血常规

刘爱华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计划生育服务站,河南漯河 462000

2011—2015年漯河地区部分白血病血液样本检验数据对比分析

刘爱华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计划生育服务站,河南漯河462000

目的 对比分析白血病血液样本检验数据,为白血病初筛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漯河地区2011年1月—2015年12月采集的35例白血病血液样本作为研究组,另选35例健康体检者血液样本作为对照组,就两组血液样本血常规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样本RBC(0.88±0.21)×1012/L、PLT(1.05±0.20)×109/L、MCV(61.24±4.40)fL、WBC(95.50± 1.10)×109/L、HGB(33.25±8.89)g/L,而同期对照组分别为(4.55±0.25)×1012/L、(2.85±0.15)×109/L、(87.24±5.20)fL、(10.39±1.35)×109/L、(149.20±10.00)g/L,两组样本各项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血常规指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常规指标检测速度快、重复性好,可被用于白血病的初筛工作,值得加以推广使用。

白血病;血常规;检验数据;对比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testing data of some leukaemia blood samples and provide basis for the preliminary screening of leukaemia.M ethods 35 cases of leukaemia blood samples collected in Luohe area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group,the blood samples of 35 cases of healthy persons receiving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routine blood indexes?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RBC,PLT,MCV,WBC and HGB between the researc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period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y comparison,[(0.88±0.21)×1012/L,1.05±0.20)×109/L,(61.24±4.40)fL,(95.50±1.10)×109/L,(33.25±8.89)g/L vs(4.55±0.25)×1012/L,(2.85±0.15)×109/L,(87.24±5.20)fL,(10.39±1.35)×109/L,(149.20±10.00)g/L],P<0.05;the difference in the routine blood index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nd chronic leukaemia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The speed of routine blood index test is rapid with good repeatability,which can be used in the preliminary screeningwork of leukaemia,and it iswort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Leukaemia;Routine blood;Testing data;Comparative analysis

白血病(leukemia)为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因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在无限增殖、凋亡受阻等作用机制下大量增殖累及后对周围组织或脏器浸润所致[1]。近些年来白血病报道屡见不鲜,其发病率排名已经上升至各种肿瘤的第六位且仍然处于上升态势。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功研发出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干细胞移植等一系列疗法,绝大多数白血病患者在综合性治疗下病情能够维持长期稳定,彻底治愈的系数大幅提高[2]。因此,及早筛查、及早治疗成为提高白血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鉴于上述内容,该次研究围绕白血病血液样本血常规检验指标与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样本血常规检验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就其应用价值展开深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漯河地区2011年1月—2015年12月采集的35例白血病患者血液样本作为研究组,其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36.5±2.5)岁;病症类型:急性白血病21例、慢性白血病14例。临床表现:发热、进行性贫血、出血倾向明显、骨关节疼痛。纳入标准:①经MICM分型法诊断确诊为白血病者;②符合《血液病诊断剂疗效标准》中关于急慢性白血病标准内容者;③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临床依从性差者;②合并肝肾功能衰竭、心脑血管严重病变者。另选35例健康体检者血液样本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25~52岁,平均年龄(37.0±2.0)岁。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分组比对的可行性。

1.2方法

在征得所有受试者知情同意下检测其血常规指标,检测仪器为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LH 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于清晨时分抽取空腹静脉血5mL并将其放置在真空抗凝试管中颠倒混匀后置于仪器进行血常规指标检测[3]。

1.3观察指标

该次研究选取的观察指标为红细胞(red blood cell, RBC)、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小板(platelet,PLT)、平均红细胞机体(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血红蛋白(haemoglobin,HGB)。

1.4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受试者血常规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血常规各项数值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受试者血常规指标比较

表1 两组受试者血常规指标比较

组别RBC (×1012/L)PLT (×109/L)MCV (fL)WBC (×109/L) HGB(g/L)对照组(n=35)研究组(n=35)t值P值4.55±0.25 0.88±0.21 8.442 0.031 2.85±0.15 1.05±0.20 8.383 0.035 87.24±5.20 61.24±4.40 8.551 0.024 10.39±1.35 95.50±1.10 9.569 0.015 149.20±10.00 33.25±8.89 9.878 0.011

2.2组内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血常规指标比较

组内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血常规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所示。

3 讨论

白血病俗称“血癌”是当前最为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第一杀手”。在现代化医学技术辅助下,通过积极的化疗、放疗、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生物反应调节剂及中药等联合治疗手段还是能够保证半数以上的白血病患者延长生存周期,少部分患者由此能够得到彻底治愈[3]。目前临床针对白血病的诊断最常采用的方法为MICM分型法,即: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分子学(molecular)相结合[4]。尽管该诊断方法诊断结果准确,但是由于大量现代化诊疗仪器及应用技术的使用使得其诊断成本较高,并非所有白血病患者所能够承受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诊断工作的开展。因此,实施操作简便、诊断结果较为准确的筛查方案成为临床关注的重要内容。

血常规是目前卫生医疗机构最基本的血液检验项目,临床医师通过观察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能够准确判断出疾病类型,已经成为病情诊断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检查手段。白血病患者由于克隆性白血病细胞过量繁殖累积,使得血液之中的白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常人。相应的,由于造血功能下降或丧失,血液之中的红细胞数量随之下降,病情越严重,红细胞数量越少。血小板是机体凝血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血管损伤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该指标的升高多见于慢性白血病患者。鉴于白血病患者往往伴有明显的贫血症状,因而其平均红细胞体积必然会低于常人。尤其是当前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陆续应用,使得血常规检测更加便捷,将其应用在白血病的初步筛查工作中已经具备较高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

该次研究中发现,研究组患者RBC(0.88±0.21)× 1012/L、PLT(1.05±0.20)×109/L、MCV(61.24±4.40)fL、WBC (95.50±1.10)×109/L、HGB(33.25±8.89)g/L,各项指标数值均显著异于同期健康体检者的(4.55±0.25)×1012/L、(2.85±0.15)×109/L、(87.24±5.20)fL、(10.39±1.35)×109/L、(149.20±10.00)g/L。由此可见选取的RBC、PLT、MCV、WBC、HGB指标对于白血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在组内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血常规指标数值进行比较时发现,随着病情不断进展,血常规指标数值波动幅度随之提升,二者之间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关于血常规指标在白血病诊断工作中具有的应用价值,王志伟[5](2016)同样做出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该学者通过对血常规指标检测以及血常规+镜检涂片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后指出,利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白血病患者血常规指标进行检测虽然具有检测速度快、成本低、易于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使用等特征,但是却不能够完全避免误诊漏诊率,因而该方法只能够作为一种辅助手段。通过与既有研究成果相互印证后,该次研究认为,血常规指标可以被应用在白血病的初步筛查工作中且应用价值较高,但是,不能够从主观上忽视仪器检测结果受到患者本身及外界因素影响较大,误诊漏诊情形难免出现的弊端。因此当前血常规指标尚无法完全取代镜检涂片检查,要想获得最准确的诊断结果,仍然需要与其他诊断方式结合使用,方能够有效降低血常规指标检测所带来的误诊漏诊几率[6]。

综上所述,血常规指标检测速度快、重复性好,可被临床用于白血病的初筛工作,值得加以推广使用。

表2 组内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血常规指标比较(±s)

表2 组内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血常规指标比较(±s)

组别RBC(×1012/L)PLT(×109/L)MCV(fL)WBC(×109/L) HGB(g/L)急性白血病(n=21)慢性白血病(n=14)t值 P值0.60±0.12 1.28±0.22 8.224 0.042 0.55±0.15 1.59±0.30 8.310 0.038 58.85±4.25 64.88±4.30 8.451 0.030 90.12±1.10 102.24±1.25 8.510 0.027 36.33±7.35 30.88±7.22 8.451 0.030

[1]杨芝红,洪燕燕.流式细胞术诊断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临床意义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10(5):67-71.

[2]耿其荣,文海军,陈晓勤,等.miRNA在白血病干细胞中的表达谱[J].广东医学,2014,35(20):3150-3152.

[3]牟琴,杨静,陈希,等.荧光原位杂交联合染色体分析提高急性白血病的诊断率[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5,10(4): 564-569.

[4]王惠菊.血常规数据挖掘对白血病的初筛作用[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23):94-95.

[5]王志伟.血常规指标综合分析在白血病诊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6,10(1):65-66.

[6]杨倩琳,黄媛,宋世平,等.末梢血与静脉血对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白血病患者WBC、HB、PLT结果的对比分析 [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11):2032-2033.

[7]陈雪梅.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对常见血液病诊断的意义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5(36):100-102.

[8]蒋楠楠,邱伟东,张丽科.外周血异常血细胞形态检查的必要性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4(1):61-62.

Com parative Analysis of Testing Data of Some Leukaem ia Blood Sam ples in Luohe Area from 2011 to 2015

LIU Ai-hua
Shaoling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Station,Luohe,Henan Province,462000 China

R733.7

A

1672-5654(2016)07(a)-0107-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19.107

刘爱华(1979.9-),女,河南漯河人,本科,主管技师,研究方向:临床检验技术。

2016-04-04)

猜你喜欢

漯河组内血常规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漯河:依法履职的坚定足印
漯河地区林下植物应用探讨
六步教学,合作出数学的精彩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
你仍未娶 我仍未嫁——漯河女孩苦等40年 63岁终和去台湾的初恋情人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