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疝气手术抗菌药物使用调查研究

2016-09-09苏海杨向前成都市温江区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130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19期
关键词:抗菌药疝气使用率

苏海,杨向前成都市温江区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1130

疝气手术抗菌药物使用调查研究

苏海,杨向前
成都市温江区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130

目的 观察疝气手术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选择该院普外科2015年1—12月该院进行疝气手术的患者8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药物种类、使用时间以及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89例疝气手术患者均在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0%。其中单一使用抗菌药物84例,占94.38%。头孢唑啉的使用率最高,为25.84%,其次为阿莫西林和克林霉素,分别为22.47%、19.10%。87.64%的患者在术前30min~2 h预防性使用抗菌药,术后连续使用2 d的患者比例较大,占46.07%。所有患者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无继发性院内感染患者。结论 疝气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要进行规范。

疝气;围手术期;抗菌药物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 in patients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in the hernia surgery. M ethods 89 cases of patientswith hernia surgery in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researched,the use rate of antimicrobial drugs,drug type,use time and postoperative cut healing of patientswere observed.Results 89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ernia surgery used the antimicrobial drugs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and the use rate of antimicrobial drugswas 100.00%,among them,84 cases used the single antimicrobial drug,accounting for 94.38%,the use rate of cefazolin was the highest,accounting for 25.84%,amoxicillin and clindamycin were the second,respectively accounting for 22.47%and 19.10%,87.64%patients preventively used antimicrobial drugs in preoperative 30min~2 h and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with continuous use for 2 d after operation was bigger,accounting for 46.07%,and the cuts of all patientswere healed up well and there was no patientswith secondary hospital infection.Conclusion The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in the hernia surgery has the irrational phenomenon,which needs to be standardized.

[Key words]Hernia;Perioperative period;Antimicrobial drug

抗生素的应用在外科手术中占有重要位置,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术后感染,从而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是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种类的不断增加,临床上应用不规范情况时有发生[1]。为了观察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该院对疝气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普外科2015年1—12月到该院进行疝气手术的患者89例,其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41.27±10.33)岁。直疝34例,斜疝55例。

1.2方法

对纳入研究的89例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包括单一药物使用率,二联用药率,三联及三联以上用药率;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药物使用时间以及术后切口愈合情况。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89例疝气手术患者均在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0%。其中单一使用抗菌药物84例,占94.38%;2种抗菌药联合应用5例,占5.62%。无3种或者3种以上抗生素联合应用。

2.2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

该调查中的89例患者中头孢唑啉的使用率最高,为 25.84%,其次为阿莫西林和克林霉素,分别为22.47%、19.10%。见表1。

表1 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

2.3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

87.64%的患者在术前30min~2 h预防性使用抗菌药,术后连续使用2 d的患者比例较大,占46.07%。见表2。

表2 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

2.4患者切口愈合情况

89例患者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无继发性院内感染患者。

3 讨论

能抑制或者杀灭细菌的药物被称为抗菌药,主要包括两类:一种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被称为抗生素;另一种是人工合成的抗生素,代表类的药物是喹诺酮类[2]。可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新型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以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于细菌感染性疾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但是随着抗菌药物种类的增加,以及经济利益的驱使等因素,抗菌药物的滥用已经成为国际范围内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中国这一问题更为突出[3]。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2013年中国一年使用了16.2万吨的抗生素,占全世界用量的1/2,其中48%应用于人体。中国人均抗生素用量是西方国家的5~8倍,大量的抗菌药物使用加速了细菌的变异,耐药性是目前全球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使用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对于感染性疾病进行抗菌治疗,这种情况需要足量的抗菌素以保证刀口的愈合和身体的康复,其二是对于非感染性疾病进行预防用药,以便保证手术期间和术后一段时间内体内抗菌素的血药浓度具有较高的峰值,从而避免细菌在刀口部位的生长繁殖,从而降低术后感染的几率[4]。疝气手术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属于后者,疝气修补术的切口应该属于I类清洁,即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并非消化道、呼吸道等与外界环境相通的器官,因此通常不需要在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只有当患者出现高龄、免疫缺陷或者手术时间过长等问题时才考虑使用[5]。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对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的评价有如下标准:(1)有适应证;(2)术前30 min~2 h给药;(3)术后给药不超过24 h,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不超过48 h;(4)药物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或者克林霉素;(5)用法用量适宜;(6)有联合用药指征患者,可以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的药物。该指导原则从药物使用的适应证、用药时间、药物选择等各方面均做出详细说明[6]。首先是抗菌药物使用的前提是有相应的适应证,而疝气手术是I类清洁切口,即如果患者不是免疫功能低下、年龄较高等情况可以不给予抗菌素预防性应用[7]。在用药时机上来说,术前30 min~2 h给药,这样在手术时体内抗菌素的血药浓度达到峰值,从而降低感染的发生几率;术后如无异常情况,抗菌药物使用不应该超过3 d,如果超过这一时限,不但不能起到降低手术部位的感染率的作用,反而会对体内微生物平衡起到破坏作用,从而增加患者发生真菌感染或者二重感染的几率;另一方面浪费了卫生资源,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8]。从药物的选择上来看,原则上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抗菌药物,以安全、有效、价廉为选择依据,通常第一代头孢菌素作为首选药物,对于β-内酰胺类过敏的患者可以选择克林霉素。根据上述标准来看,该调查研究的89例患者中合理用药49例,合理用药率为55.06%,不合理用药40例,占44.94%。其中单一使用抗菌药物84例,占94.38%;2种抗菌药联合应用5例,占5.62%。无3种或者3种以上抗生素联合应用。头孢唑啉的使用率最高,为25.84%,其次为阿莫西林和克林霉素,分别为22.47%、19.10%。但是I类切口不应该有厌氧菌感染,因此甲硝唑不应该应用。87.64%的患者在术前30min~2 h预防性使用抗菌药,术后连续使用2 d的患者比例较大,占46.07%。从切口愈合情况来看,所有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无继发性院内感染患者,也无二重感染或者真菌感染的病例出现。

综上所述,疝气手术的围手术期适当应用抗生素能够很好的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但是目前抗菌药物的应用并不规范,仍然需要合理的监督和干预。

[1]李炜清,应庆茹,陈忆伟.Ⅰ、Ⅱ类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3):407-409.

[2]钱丽华,童瑞琦,李燕,等.疝气手术抗菌药物使用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7):991-992.

[3]周建莲.某乡镇卫生院疝气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4,11(5):455-456.

[4]蒲丹,谭成,张卫东,等.Ⅰ、Ⅱ类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2):1779-1781.

[5]林惊世.疝气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4):817-819.

[6]马红秋,张磊,邵宜波,等.842例清洁手术部位感染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 (3):314-316.

[7]牟洪,杨思芸,苏强,等.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J].西部医学,2010,22(11):2144-2146.

[8]王亚霞,刘亚新,魏琴,等.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持续性干预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1):1607-1609.

医学名词术语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尚未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正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或注释。中西药名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不应使用商品名。中医名词术语按GWT16751.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执行,经络针灸学名词术语按GB/T 16751.2-1997《经穴部位》和GB/T16751.3-1997《耳穴名称与部位》执行。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入者应附注拉丁文。

Research on Use Survey of Antim icrobial Drugs in the Hernia Surgery

SU Hai,YANG Xiang-qia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Wenjiang District,Chengdu,Sichuan Province,611130 China

R982

A

1672-5654(2016)07(a)-0173-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19.173

苏海(1976.8-),男,四川平昌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普外科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治。

2016-04-04)

猜你喜欢

抗菌药疝气使用率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评价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如何预防磁盘使用率过高?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