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网球运动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问题分析

2016-09-09任利敏重庆三峡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重庆404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2期
关键词:握力耐力网球

任利敏(重庆三峡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 重庆 404000)

关于网球运动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问题分析

任利敏
(重庆三峡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 重庆 404000)

目的 对网球运动对中学生身体素质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究。方法 对40例中学生进行为期3个月的网球运动训练干预,并对学生训练前后的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对40例中学生进行3个月的网球运动干预后,学生在握力、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50 m跑步、1 000 m跑步等身体素质指标上均与干预前存在显著差异,身体素质明显优于干预前,且P<0.05。结论对中学生进行网球运动训练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中学生各方面身体素质,具有重要训练意义。

网球运动 中学生 身体素质

在中外文化交流融合趋势日益明显的当前,网球运动作为一种我国体育课程当中非传统意义上的新型运动项目,在部分中学逐渐得到普及。但由于场地条件、资金条件及大众认知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网球运动在当前中学生运动类型的推广过程中仍然相对受限,人们对其实际运动价值也多抱存疑态度[1-2]。因此,要实现网球运动的真正推广,首先还需对其内在价值做出根本探究,由此为青少年群体运动锻炼途径的拓展奠定坚实基础。笔者特结合此次分析研究结果,网球运动对中学生身体素质产生的影响概述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研究特将笔者所在学校高一年级某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人数为40例,均为自愿参与该研究。40例学生中,男性人数为21例,女性人数为19例;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6.23±0.54)岁。

1.2研究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自愿参与该研究后,由专业的网球教师对所有学生进行为期3个月的网球运动训练干预,干预方法具体如下:(1)首先,对所有参与学生的握力、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50m跑步、1 000m跑步等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对学生当前的身体素质情况做出初步评估。(2)其次,应为学生设置针对性的网球运动训练方案,每位学生以每周1学时的频率接受网球运动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40 min;除此之外,每位学生在周末时期还应接受时长为2 h的强化练习课程,以对所学内容进行练习与强化。(3)最后,网球运动训练结束后,再次对所有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同上)进行测量与评估,并于训练前获得的数据进行比较。

1.3统计学方法

该研究均以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s) 表示,采用t检验,并采用P<0.05表示数据之间差异显著。

2 结果

从此次研究中取得的结果来看,具体可细分为几个部分进行分析,笔者现概述如下:(1)握力。握力可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上肢肌肉的力量做出直观反映,属于身体素质指标中较为典型的一项。从研究结果上看,学生经网球运动干预后的平均握力为(36.17 ±4.01)kg,可见在网球运动训练干预的影响下,学生的上肢力量得到了良好锻炼,与干预前存在显著差异(P<0.05)。(2)立定跳远。立定跳远作为衡量人体在弹跳力、协调性、下肢爆发力方面的重要指标,具有着重要的提升意义。从研究结果上看,学生经网球运动干预后的平均立定跳远成绩为(211.52±16.24)cm,可见在网球运动训练干预的影响下,学生的下肢力量得到了良好锻炼,与干预前存在显著差异(P<0.05)。(3)坐位体前屈。坐位体前屈代表着人体关节、肌肉的柔韧性,从研究结果上看,学生经干预后的坐位体前屈成绩与干预前存在显著差异(P<0.05),可见网球运动可有效改善学生柔韧性。(4)跑步。短途跑步可反映学生的下肢爆发力,长途跑步可反应学生的有氧耐力水平。从研究结果上看,学生经干预后的50 m跑步、1 000 m跑步成绩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可见网球运动可有效改善学生的下肢爆发力及有氧耐力水平。详情见表1。

表1 学生经网球运动干预前后的身体素质指标变化(±s)

表1 学生经网球运动干预前后的身体素质指标变化(±s)

注:干预前后的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身体素质指标  干预前  干预后  t  P握力(kg)  27.49±3.85  36.17±4.01  4.29  <0.05立定跳远(cm)  187.33±15.71  211.52±16.24  2.93  <0.05坐位体前屈(cm)  12.01±3.15  15.62±3.07  2.19  <0.05 50 m跑步(s)  8.95±0.51  7.48±0.28  5.64  <0.05 1 000 m跑步(s)  264.37±10.79  235.49±10.03  5.13  <0.05

3 网球运动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分析

3.1网球运动对中学生力量素质方面的影响

网球作为球类运动中综合影响力较强的分类,运动员在进行网球运动过程中所需要经历的动作包括握、挥、摆、跑、转以及撑等分支,对人体的动作协调性、耐受性、灵活性等均具有一定程度的要求。首先,挥摆球拍是网球运动中最为常见的动作,运动员上肢在牢固握住网球拍的基础上进行挥摆,但该过程运动员肩部的肌肉存在不同的发力状态,向外旋转肌群的发力力度要比向内的旋转肌群小,运动员在不具备一定程度的身体耐力情况下容易产生疲劳感。其次,正反手击球是网球的惯用动作,该动作要领是击球的质量与落点的控制,运动员在此过程中要维持上肢的持续性对抗水平。除此之外,及时取位是网球运动极为关键的竞赛要领,运动员只有快速判断网球方位与动作需求,并快速移动、挥摆、蹬转,才能维持每一个球的连续性。可见,网球对运动员的短距离奔跑具有较高的要求,其下肢的运动肌群得到显著锻炼。

3.2网球运动对中学生耐力素质方面的影响

除了力量、速度以外,网球运动对运动员的耐力素质同样具备了较为显著的锻炼优势。有氧耐力是一个合格的运动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其主要对机体在呼吸、运输以及氧气的运用过程中所表现的水平进行反应;一般来说,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取决于其在运动过程中的氧气供应质量以及糖原含量、脂肪量的能量物质水平。在网球的运动过程中,由于运动员要在发球、接球、击球过程中不断调整节奏、速度与强度等主观因素,其运动量既具备一定的规模,又包含了较高的难度,对运动员的耐力素质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运动员开展网球运动的初始阶段,磷酸原代谢作为主要供能源,将与运动员的运动时间呈正比,糖酵解在此过程中参与供能环节,运动员在运动的间歇过程中其机体也将产生氧代谢供能。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在网球运动训练组的学生耐力素质显著优于其他学生,进一步说明了网球运动的耐力素质锻炼优势。

4 结语

综上所述,网球运动在对运动员的锻炼过程中达到了机体上肢、下肢力量以及爆发力的显著提升效果,在此技术上对运动员耐力以及速度等方面的素质具有积极影响;这说明网球运动在其短促、持续、复杂的动作要求下具备综合性极强的体育锻炼优势。在力量、速度、敏捷度、耐力等各方面体育素质的锻炼效果下,应对正处于身体素质开发阶段的中学生进行集中教学,通过网球训练的优化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质量,同时也为我国体育竞技中的网球项目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1]范西安,康乐.高等院校网球专业学生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的研究[J].教育时空,2014(5):173.

[2]于海生,赵宇飞.高校网球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丧失现象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4(31):134-136.

G845

A

2095-2813(2016)08(a)-004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2.045

猜你喜欢

握力耐力网球
巧练握力益康寿
倍耐力原配世界最强动力超豪华SUV——全新阿斯顿·马丁DBX707
儿童握力弱,未来健康差
不容忽视的握力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速度耐力训练的生物化学分析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你能活多久,握下手就知道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