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原因浅析

2016-09-07孙孝林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

【摘 要】 由于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表现为注重自我,忽视他人; 集体与家庭责任感普遍缺失。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对策是高校应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家庭和社会应加以正面引导,大学生自身应注重自身思想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原因;对策

人类是群居动物,作为其中的个体,我们离不开这个赖以生存的集体,因此,我们在这个社会大群体中不仅要享有权利,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社会责任就是其中一种。我们生活在这个共同的社会中,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接受一定的约束,只为建立并维护社会的美好,这就是我们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大学生群体在这一情形下承担着尤其重要的角色,大学生群体接受过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一、大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民族的未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培养大学生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1、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要求,它要求人与人的和谐,社会各要素的和谐,因此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直接关系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顺利程度。

2、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

大学生是接受了良好教育的群体,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定型期,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对社会问题的认知有待积极正确的引导。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社会责任感,明确自己在社会集体中的作用,才能培养自己的良好品格,为自身的成长、成才搭建坚实的基础。

3、培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使命,对思想尚不成熟,辨别能力有待提高的大学生而言是极其重要的环节。

二、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进入大学校园接受教育,但是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问题,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就是其中一种表现。虽然政府和社会一直在正面宣传,比如大学生见义勇为、大学生下乡支教等等,但是依然存在很多负面新闻,诸如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这一件件血淋淋的事实在令人发指的同时,提出了更严峻的现实问题,那就是当前大学生日益缺失的社会责任感。

1、注重自我,忽视他人

新时代的大学生虽然在高校接受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从他们内心而言只关注自己的需求,而忽视他人的感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公交车让座问题。虽然媒体大肆宣传大学生应该发扬风格,给老人让座,但是在公交车上依然可以看到大学生稳稳坐着,旁边却站着白发老人的情景。这就是大学生注重自我的表现,心里只有自己,只要自己舒服就行。再比如很多大学生毕业找工作,都希望找到活少钱多离家近的岗位,但是现实却往往不尽人意,于是他们或频繁跳槽,或怨天尤人,却没有从自身找到问题所在。当今的社会是知识爆炸的社会,信息更迭瞬息万变,如果不从自身找原因,不做好自身提升,而总是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为目标,没有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联系起来,缺乏对社会责任感的认同和践行。

2、集体与家庭责任感缺失

现代大学生大多是“90后”,并且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在步入校园和社会大集体后更加不懂得何为责任感,往往为了自身利益而漠视甚至损害他人的利益。

三、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并非大学生自身单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具体归结如下:

首先,学校教育出现偏差。当前我国推行的是大众教育,教育门槛的降低导致高校生源素质的下降,很多大学生虽然分数高进入大学深造,但是本身素质并不高,加上大学教育的目的依然是以应试为主,只要学生考试过关就能够顺利毕业,这种教育方式下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给人生观、价值观尚不稳定的大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引导。另外,虽然思政教育课程每个学校都是必修课,但是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内容都过于陈旧,无法吸引“90后”大学生的求知需求,长此以往,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同虚设。

其次,家庭教育不足。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认知。家庭教育对孩子社会责任感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方面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自身就没有社会责任感,无法给孩子带来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由于当前大学生多是“90后”独生子女,从小被家人宠溺,打不得骂不得,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性格存在缺陷,不愿意与人分享,只顾自己享乐,因此养成了自私自利的品性,自然也就没有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再次,社会负面影响。社会是复杂的,对涉世不深的大学生而言无疑充满诱惑。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尤其是西方敌对势力全方面渗透的时期,缺乏辨别能力的大学生很容易通过各种渠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

最后,大学生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大学生因涉世不深,阅历少经验不足,对问题的看法往往并不全面,处理问题时容易极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进而导致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四、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通过上述现状和原因的分析不难发现,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问题亟待解决,归结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高校应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是大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高校应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利用现代科技和网络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不是依然按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尤其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而言,思想尚不稳定,对事物缺乏甄别能力,容易受到外部不良信息的侵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向学生传播红色思想,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荣辱观,强化马列主义、毛邓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并及时发现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多开展校园文体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交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体现自身价值,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的性格和正确的三观。

其次,家庭和社会应加以正面引导。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导师,必须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正面的形象。同时不能对子女过于溺爱,有错误就要提出批评。社会也应该加强正面引导,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侵蚀,多宣傳正面、积极的信息加以引导,全社会共同努力,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坚实的社会责任感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最后,大学生自身也应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内因决定事务的性质,大学生只有从自身着手,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才能够培养自己的良好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坚守社会责任感,共同为社会的美好而努力。一方面,大学生应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积极学习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丰富自己的头脑,让社会不良思想无懈可击。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应该将理论自觉运用到社会实践中,通过自身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综上所述,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乎民族希望和国家未来的基础性工程,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和道德修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任务能否顺利实现。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和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高校、社会、家庭以及大学生群体自身的共同努力。社会责任感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社会大家庭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供一片净土。

【参考文献】

[1] 周胜娟.论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理论导报,2011(4)54-55.

[2] 方丹,曾诚.浅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学理论,2011(15)248-249.

[3] 付晓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与培养[J].中国市场,2013(18)177-178.

[4] 常立威.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J].中国校外教育,2008(1).

【作者简介】

孙孝林(1978-)男,安徽枞阳人,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问题对策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