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务英语阅读能力量表研究

2016-09-07王建娜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7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力量学习者

王建娜

(西安翻译学院 外语系,陕西 西安 710105)



商务英语阅读能力量表研究

王建娜

(西安翻译学院 外语系,陕西 西安 710105)

从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统一制定语言能力标准将成为我国外语教育工作的热点。立足国际化大都市的人才需求,就商务英语阅读能力量表的研究展开设计与讨论。在英语阅读能力量表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方法、理论依据以及研究过程,初步得出面向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发展的商务英语阅读能力量表,以启示其他课程能力量表的开发,进一步统筹规划我国外语教育工作。

阅读能力量表;商务英语;评估与设计

语言能力等级量表是描述或评价人的语言能力水平的工具,旨在对所有语言习得者的语言能力水平进行测试。通常人们采用顺序量表和等距量表对语言能力水平排序。随着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作为世界主要商务工作语言的商务英语获得空前的应用机会,且我国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和评价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旨在研究商务英语阅读能力量表的研究方法、衡量标准以及设计过程,成为商务英语综合能力量表制定的前提条件。

1 国内外英语阅读能力量表的研究

1.1国外阅读能力量表

在各种语言能力量表中,根据不同用途分类有作为考试级别标准的、描述语言学习者学习目标的、评定不同行业人员的语言水平的。1955年,美国FSI(一套描述口语能力的考试标准)问世。随后相继出现过ACTFL量表、 ISLPR量表、 CLB量表、ALTE量表等。目前CEF量表成为最具有影响力的语言能力量表,它完整地描述了语言学习者为掌握一门语言并进行有效沟通时所需要习得的知识、技能及文化背景,并为评测学习者的每一阶段进步制定了不同的能力等级[1]。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语言阅读能力量表的综述如下。

1.1.1ISLPR量表中的语言阅读能力描述

ISLPR量表可以分为6个主要级别,依次从0级到5级,算上加级和减级共12个级别[1]。ISLPR量表涵盖了阅读语言技能的描述,具体描述见表1。值得说明的是,该量表含有两种版本,其中一种叫专门用途量表,是专门为某些特定语言使用场合开发的,带有很强的职业特点。同时,它拥有评估个人外语能力的依据和为语言课程的开发和设计提供语言能力参考框架的用途。对商务英语这门学科以及商务英语阅读课程的能力量表的制定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1.1.2CEF量表中语言阅读能力的描述

CEF量表总体设计描述了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能力,而且对语言能力的各个方面及语言行为情况下的能力做出分级描述。例如,阅读理解方面,CEF设计了一份测评总表,用于评估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的总体阅读理解能力。另有若干测评副表,用于评优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在不同情境中的阅读理解水平。在CEF量表中, 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的语言能力共可分为初等(A1,A2)、中等(B1,B2)和高等(C1,C2)[2]。其中对于语言阅读能力的描述如表2。

表1 ISLPR 量表

表2 CEF量表

因此,国外的语言能力量表的研制已经有较长的历史,发展较为成熟,对教育政策的制定、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大纲的编写均产生深刻的影响。

1.2国内阅读能力量表

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像上述提到的CEF等成熟统一的语言能力量表。我国的语言能力描述还是停留在以语言知识加语言技能为主的层面上,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语言能力描述的研究还是相对较少。随着以韩宝成(2006)重点介绍国外6种语言能力量表与陈国华谈英语能力标准的制定为代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学习了解国外的语言能力量表且思考制定我国统一的英语语言能力量表。例如杨惠中等开展了“中国语言能力等级共同量表研究”,对于语言能力量表的理论、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特别在对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语言能力描述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3]。商务英语领域的专家也开始致力于研究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与测评标准。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并且提出要进行商务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的规划[4]。

目前我国对语言阅读能力量表的研究仍然以某项考试或教学大纲为主。例如,商务英语阅读涉及到的考试标准有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等级考试专家委员会推出的一、二级考试,考试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测评考生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但其评分标准和通过标准的确定缺乏理论支撑和相关企业的社会实践的认可。评分标准较为简单,以填空题和选择题为主,皆为客观评价。剑桥商务英语资格考试目前已成为商务英语阅读语言能力描述的标准,是参考CEF框架的6个等级标准。

2 商务英语阅读能力量表的设计研究

面向国际化大都市,从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统一制定语言能力标准将进一步推进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并与国际化发展接轨。制定商务英语阅读能力量表需要恰当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既能切实有效地评估商务英语阅读语言能力,而且还要保证该量表的有效性和信度。

2.1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

2.1.1研究方法

语言能力描述语是语言测试和语言教学工作中对语言学习者能力描述的基本操作工具(杨惠中,等,2012)。因此,研究运用描述商务英语阅读能力的描述语,需要经过多次的定性与定量的研究之后最终形成。综所上述,该阅读能力量表研究采用的方法如下。1)经验总结法:要求有商务英语阅读能力的专家及经验丰富的教师依据个人经验与需求分析的结果,结合大量文献资料,收集整理描述不同等级、不同方面语言能力的描述语。并且可以通过分级的讨论确定分级标准,达成初步的共识。2) 定性研究法:根据现有英语阅读语言能力的文献资料以及各种可以利用的语言能力量表、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从而制定量表。3) 定量研究法:利用调查数据进一步评定语言行为样本与描述语之间的匹配度,这是一个反复验证的过程。根据不同的商务英语阅读文本材料,从多维度分析考核商务知识与语言能力的体现,语言能力量表又该如何正确描述此能力。

2.1.2理论依据

其一,技能与成分的语言能力说。美国语言学家Carroll被视为是现代语言测试的先驱,提出语言能力包括10个方面的内容[5],其中阅读语言能力包括与结构相应的词汇的知识、技术性的阅读(把书写符号转换成声音)以及阅读理解的速率和准确率。语言测验主要是有关于成分和技能两个变量,其中涉及的成分是指语音、语调、重音等,技能则指听、说、读、写各项。

图1 语言交际能力模型

其二,交际语言能力理论为基础。20世纪90年代,美国应用语言学家Bachman推出了新的语言交际能力模型[6],该模型由三个部分组成: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运动机制,见图1。Bachman的新模型把语言能力放到语言使用的互动模型中去讨论。Skehan认为这个模型由特质、技能和方法三大要素构成。从交际语言能力理论角度看可知,评价或描述阅读语言能力时,从阅读者与文本的互动中,应综合运用语言要素的运用能力、组织能力、背景图示及阅读交际策略运用能力等,最终能达到有效输入与输出的过程。

3 开发过程设计

制定商务英语阅读能力等级共同量表以技能与成分的语言能力与交际语言能力理论为基础,参考各类商务英语阅读教学大纲、测试标准或评分标准进行开发,结合商务英语阅读专家及经验丰富的教师,依据个人经验与需求分析的结果而设计。

3.1确定商务英语阅读能力描述框架

确定商务英语阅读能力描述框架和参数应以交际语言能力理论为框架,阅读能力可描述为阅读者与文本之间输入与输出的互动能力。除此之外,商务英语阅读能力仍隶属英语阅读能力范畴,因此,其描述语可参考阅读能力描述。商务英语阅读能力描述的一级参数为语言要素的运用能力、认知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理解有效性。一级参数“语言要素运用能力”下的二级参数为词汇能力、句法能力、语法结构能力,二级参数“理解商务能力”下的三级参数为对任何形式的商务问题都可以进行评论。

在商务英语测试项目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考试(BEC)、博思职业外语水平测试(BULATS)、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CNBECT)都有对阅读能力的考核。在制定商务英语阅读能力描述的参数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测试项目中阅读部分的考试大纲和评分标准。

3.2构造商务英语阅读能力描述语库

依据交际语言能力理论和语言教学测试机构的语言能力等级描述,需收录各参数项目下的区别各等级语言能力的描述语,于是建立商务英语阅读能力描述语库成为能力量表设计的第二大关键。收集可区分各等级的商务英语阅读能力描述语;收集具有商务英语阅读教学和测试经验的教师及外贸行业对商务英语阅读能力的描述语;收集目前影响力较大、具有权威的商务英语阅读教学大纲、测试评分标准的商务英语阅读能力描述语;结合国内外报刊阅读、经贸文章等总结出商务英语阅读能力的描述语。

3.3商务英语阅读能力描述语量表化

制定商务英语阅读能力等级量表能对商务英语阅读能力进行等级划分,并对各等级的商务英语阅读能力进行“能做”描述。可经过排序、分级,并根据排序结果和社会需求划分语言能力等级,根据经验总结,形成初步的商务英语阅读能力等级量表。商务英语阅读能力描述语库的描述语排序;根据群体调查所得描述语难度指标,对已排序描述语序列进行四个等级划分,初步形成商务英语阅读能力等级量表;对形成的商务阅读能力等级量表的效度和信度进行验证。

3.4商务英语阅读能力量表描述

通过上述理论依据与设计,现对本研究商务英语阅读能力量表的结果做出初步预测,如表3。

表3 商务英语阅读理解量表

4 结语

制定商务英语阅读能力量表对商务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标准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推动商务英语教学和研究的发展,而且对于陕西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战略中的外向型经济人才培养有着突出的指导意义。但目前而言该研究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与局限性,例如文献资料的有限性、能力标准的不足等。

[1] 韩宝成.国外语言能力量表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3):443-450.

[2] 刘骏.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3] 杨惠中,朱正才,方绪军.中国语言能力等级共同量表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4] 王立非.国家标准指导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J].中国外语教育,2015(8):1-8.

[5] Carroll B J. Testing Communicative Performance[M]. London: Pergamon Institute of English, 1980.

[6] Bachman L F, Palmer A S.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责任校对谢宜辰)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7.042

20160427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课题(2013JK0322)

王建娜(1981-),女,陕西清涧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商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研究。

G642.0

A

1674-5884(2016)07-0135-04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力量学习者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麦唛力量 (一)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孤独的力量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怀疑一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