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赤霉病与湿度、降水的关系

2016-09-05新野县植保植检站邓玉傲新野县原种场程元柱

河南农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病穗率新野县赤霉病

新野县植保植检站 邓玉傲新野县原种场 程元柱

小麦赤霉病与湿度、降水的关系

新野县植保植检站邓玉傲
新野县原种场程元柱

新野县属于南阳盆地平原麦区,处于黄淮麦区和长江流域麦区过渡地带,常年小麦播种面积6.3hm2,是国家小麦商品粮基地县和国家产粮大县。赤霉病是新野县小麦后期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发病频率和危害程度呈加重趋势,对小麦生产危害极大。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流行受气候条件、品种抗性及越冬菌量等多种因素影响。新野县常年在赤霉病的预报防治方面主要参考依据是小麦抽穗期至灌浆期(尤其是扬花期)雨日多少。根据天气预报如果抽穗扬花期有3天以上连续阴雨天气,就发出可能重发生的预报。但是,2010年小麦扬花期基本无雨,赤霉病发生偏重;2014年小麦扬花期出现连阴雨天气,植保部门发出了可能重发生的预报,但实际发生程度明显偏轻。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新野县近12年来2月中旬至4月上旬空气湿度、4月中旬至5月上旬空气湿度、4月中旬降水量与赤霉病病田率、病穗率间关系分析,探索赤霉病的发生规律,从而为预测防治提供依据。

一、材料来源

(一)小麦返青期到抽穗期前的空气湿度,选用县气象部门记载的(下同)2月中旬到4月上旬空气相对湿度平均值(x1)。

(二)小麦抽穗期到灌浆中期的空气湿度,选用4月中旬到5月上旬的空气相对湿度平均值(x2)。

(三)2003年以来小麦抽穗扬花期多在4月15日前后,因此我们选用4月中旬的降雨量代表扬花期的雨量(x3)。

(四)在赤霉病的发生程度方面,选用植保部门调查的病田率(y)和病穗率(y`)数据。

二、资料分析

(一)对表1资料相关分析得出表2和表3

从表2和表3相关分析结果看,无论是病田率还是病穗率均与抽穗期到灌浆中期的空气湿度明显相关,与返青期到抽穗期前的空气湿度有一定相关性,与4月中旬的降雨量无明显相关性。返青期到抽穗期前的空气湿度与抽穗期到灌浆中期的空气湿度明显相关。

(二)通径分析

从表4结果看,在影响病田率的诸多因子中,气象条件是主要因子。

(三)回归分析

对表1资料回归分析得:

病田率与返青期到抽穗期前的湿度、抽穗期到灌浆中期空气湿度、抽穗扬花期降雨量关系为:

y=-4 2 5.0 5 2-0.2 8 7 x 1 +6.6673x2-0.5858x3

病穗率与返青期到抽穗期前的空气湿度、抽穗期到灌浆中期的空气湿度、抽穗扬花期降雨量关系为:

y` =-26.8977-0.1698x1 +0.5593x2-0.0178x3

以上两式中x1的系数为负数反映出x1对x2影响明显。由表4结果可看出x1通过x2对病田率的影响为0.5675。

表1 空气湿度(x1、x2)、降水量(x3)、病田率(y)、病穗率(y`)统计

表2 病田率与气象因子相关分析结果

表3 病穗率与气象因子相关分析结果

表4 病田率与气象因子间关系通径系数分析

三、结语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程度受品种抗病性、田间根茬带菌量、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在气候因素中首先以抽穗期到灌浆中期的空气相对湿度影响明显;其次是返青期到抽穗期的空气湿度,该期空气湿度直接影响抽穗扬花期前田间菌量的多少和病菌发育程度,同时还通过影响抽穗后田间湿度而间接影响赤霉病的发病程度。因此,在小麦赤霉病的发病预报上不仅要看扬花期的降雨天数,同时也要考虑返青期到抽穗期的田间湿度。

猜你喜欢

病穗率新野县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基于病穗率的小麦赤霉病发生等级气象预测模型
新野县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
水稻稻曲病防治药剂筛选与防治适期确定试验研究
小麦赤霉病病穗率的预测模型
新野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建议
2018年宣州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分析及防治技术
小麦赤霉病的控制处理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