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镇平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6-09-05镇平县农业局种子技术服务站张红彦

河南农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镇平县莲藕生态农业

镇平县农业局种子技术服务站 张红彦

结构调整与政策法规

镇平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镇平县农业局种子技术服务站张红彦

河南省农业厅产业政策与法规处主办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兼顾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构和功能优化了的农业生态系统。镇平县多年来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全县生态农业建设现状

(一)“种植-养殖-沼气-种植”生态模式

该模式是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种植业(含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实现种植业、畜牧业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高效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利用沼渣、沼液推广“粪-沼-粮”种植模式,实现化肥、农药减半供给的生产目标。种植所产生的粮食和秸秆,一方面为养殖提供饲料,另一方面为沼气池提供原料。通过对农业循环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使合作社和附近村民都深深地感觉到发展前景广阔、势头强劲,具有较强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反映强烈,为镇平县“养殖-沼气-种植”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发展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3 年10月,镇平县被南阳市评为“市级示范社”,年实现盈余57万余元。

(二)生态渔业模式

该模式是根据鱼类与其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构建水陆物质循环系统,保证水体不受污染、水生生物种群动态平衡和食物链网结构合理,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生态模式。镇平县康苑鳖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96年,系民营企业,主要从事黄河鳖原种保护与选育、苗种供应及商品鳖养殖。该公司在镇平贾宋镇和郑州设有两个基地,其中贾宋基地占地面积29.3hm2,总资产2 291万元,固定资产734万元,流动资产1 257万元,年生产甲鱼45 万kg,实现销售收入810万元左右。公司采用科学的养殖方法,用蚯蚓、鲜鱼、牛肝作饵料,避免人工养殖条件下的发病、用药;使用天然河流无污染水源养殖,尽量减少使用地下水;同时注重养殖池周边环境的绿化、美化,努力打造天然无公害养殖生产基地。在公司不断壮大的同时,公司积极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至目前已辐射带动周边200余户从事“黄河鳖”养殖及饲料加工,户均增收10 000余元,有效地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丘陵山区生态农业模式

该模式是指充分考虑地形地貌的多样性、自然物种的丰富性、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建立的综合性农林、农牧或林牧生态农业模式。

1.镇平县志刚林果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石佛寺镇平地山村,该村位于镇平县水源保护区内。合作社2011年与平地山村承包荒山100hm2,合同期为50年,主要种植核桃、黄金梨、杏梨等。现已建有小型积水塘1座、沼液储液池4座、山洞气调库1座(500m3),散养山鸡5 000只。在土地肥沃处种植水果,在浅土处种植花生、红薯等低秆作物,形成高低搭配、错落有致、能源互补的生态种养模式,为镇平县北部山区开辟了一条典型的“围山转”农业生态种植模式。

2.卢医军刘沟村位于镇平县西北部丘陵区,全村400hm2耕地,人均耕地0.13hm2以上,土地以风化麻库石为主,土层浅、不受旱,种植传统农作物效益低。2007年在村干部组织农户到山东、陕西参观学习后,开始种植果树。目前全村一半耕地以上(200hm2)种植黄金梨、杏梨。该村主要采用“农户+经纪人”模式,有经纪人统一采购果树种植所需的苗木、化肥、农药、农膜等物资,再有经纪人联系果实的销售、运输,形成了“产-供-销”分工明确的种植模式,为北部丘陵区开辟了一条高效种植模式。

(四)观光生态农业模式

该模式是指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民俗文化、生产活动、高新科技、农村环境,吸引游客前来休闲观光、考察学习、健身体验、环保教育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生态经营模式。

1.万亩莲藕。镇平县万亩莲藕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位于207国道杨营镇、张林镇辖区两侧,以霖锋绿色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是长江以北地区唯一一家以绿色生态农产品综合开发利用为主,集无公害莲藕科研、种植、加工、销售和水产品混养及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区,目前莲藕种植面积达666.7hm2。一是发展高效农业。通过种植莲藕和养殖水产品,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其中,每667m2莲藕产量约3 500kg、荷叶约1万张、水产品约150kg,每667m2年收益可达2万元。二是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公司引进观赏莲品种216个,规划总面积20hm2的温室莲池,每年可种植两季,实现荷花四季常开,成为全国品种齐全、面积最大的观赏莲基地。三是发展生态循环模式。在莲藕池塘中投放有机肥,既作为莲藕的肥料,产生的底栖生物又为泥鳅等水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饵料。莲藕的叶子起到遮阳作用,避免水温过高以保持水质稳定,为泥鳅、黄鳝等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水产品松动泥土促进莲藕生长,其粪便也可作为莲藕的肥料,两者有机结合互惠互利,同时促进了莲藕池水生态环境的平衡。

2.万亩樱桃。樱桃园以小西岗村为中心,辐射周边曾寨、时沟、夏营等7个村,面积0.09万hm2。这里地理自然条件独特,形成了特殊的土壤和水气条件,非常适宜樱桃生长。这里所产的樱桃个大、皮薄、核小、肉嫩、味美、色泽艳丽,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特产名果。

二、镇平县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和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

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镇平县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支持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特别是要围绕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二)发展农业生态链,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废物量是较大的,但在循环经济过程中,上一级的“废物”即是下一级的资源,因此,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凡是与“上下游”企业能够形成产业链的项目应大力支持。

(三)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搞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加快推进镇平县农产品无害化、绿色化和有机化建设步伐,努力提高镇平县农产品质量。鼓励龙头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对获得国家、省、市驰名商标、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证书的龙头企业予以奖励和扶持。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循环农业建设资金投入

实行个人、集体、国家三结合,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投入。镇平县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和税收优惠等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

三、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农业土地集约化程度低,大规模生态模式发展较少

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土地承包体制的不同,造成园区土地集约利用十分困难,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大部分农户仍维持早期分包到户、千家万户耕作的模式,推进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难度大、成本高。

(二)农户协作能力较低

卢医黄金梨、老庄樱桃等还存在着千家万户分散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程度较低、科技推广难、标准统一难、市场信息流通不畅、销地终端市场仍以田头收购为主等问题,导致部分农产品销售困难,价格无保障,有的还被中间环节压价收购。而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生产资料,如化肥、饲料、农药、农膜等成本不断攀升,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增收。

(三)生态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资金筹措困难

镇平县部分生态农业建设还存在着农田水利、路网、电网等不健全,各种农业机械不完备,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粗放经营观念仍占主要地位,劳动者的素质不适应大型生态农业要求,农业生态效益不显著等一系列问题。生态农业专项资金投入不足,以农业生产物质抵押贷款困难大,资金筹措困难,生态农业资金投入不足等成为制约其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

(四)农业生产风险较高

农业存在生产周期较长、经济收益较慢、受自然制约较多等不利因素,农业政策性保险机制建设滞后,农业在灾害性事故中,往往因得不到及时补偿而常常翻身无力。

四、做好镇平县生态农业建设工作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形成建设生态农业的浓烈氛围

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通过电视、报纸、科技讲座、参观示范等多种形式宣传发展生态农业典型,强化示范引领,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到生态农业的建设中来。

(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构建发展生态农业的新格局

要按照现代化、高效化、生态化、标准化的发展思路,认真做好生态农业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以企业运作方式经营,因地制宜地培植专业市场、田头市场和综合市场,提高农产品流通率。要鼓励、支持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进入流通领域,提高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

(三)加快机制创新,增强生态农业发展活力

重点依托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谋划发展模式,发展一批高效生态农业种植模式,提高科技到户率和到田率。面向生产需求,积极推广优质、专用、特色的新品种,节本、高效、安全的新技术,立体、生态、高效的新模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要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的同时,加强金融信贷支持,切实解决农民生产、农业技术改造、农产品流通资金需求等问题。

(四)加强组织引导,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保障

要围绕发展生态农业的要求,结合“十三五”规划,出台政策,确保生态农业建设顺利推进,取得实效。按照统一、效能和权责一致的原则,多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工作指导和服务。国家要制定各种鼓励、优惠政策,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生态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生态农业生产发展壮大。

猜你喜欢

镇平县莲藕生态农业
夏季这样管莲藕
以“票”惠民生——河南省镇平县张林镇人大试行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
借助专题询问之“刚性” 提升工作评议之实效——河南省镇平县人大常委会创新工作评议的实践与思考
镇平县
出淤泥而不染——莲蓬与莲藕
莲藕药膳 秋季最宜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镇平县
一位90后的生态农业梦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