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僵尸企业”难死之谜地方政府出手相救

2016-08-30

证券市场周刊 2016年33期
关键词:僵尸企业僵尸国有企业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在辽宁省大连市,某家钢铁集团的炼铁厂内,高炉和设备仍在运转,人员和卡车进进出出。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减速,这家钢铁集团的业绩早已恶化。即便如此,这家负债累累的钢铁集团之所以仍未破产,是因为大股东是当地政府。这家钢铁集团所在的省份2016年1-6月的地区生产总值陷入负增长,省内缺乏能够接纳数万名人员的产业。某金融行业相关人士透露,如果失业者进一步增加,地方政府将难辞其咎,“处理破产和支援企业经营都是一笔沉重的财政负担,只能继续这种半死不活的状态。”在中国,即使发生债务违约,在地方政府的意向下,银行继续与国有企业交易的情况并不罕见,银行方面也“期待地方政府最终能出面支援”。国有企业在推迟偿还公司债券本息的同时,在不盈利的情况下仍维持生产和雇佣等。这已成为市场原则无法生效、“僵尸企业”和过剩产能无法淘汰的重要因素。endprint

猜你喜欢

僵尸企业僵尸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
僵大变尸身
僵尸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