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应用研究

2016-08-24刘欣

图书馆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图书图书馆

刘欣

(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应用研究

刘欣

(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对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开通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微信开通的数量、形式与内容、利用频率等,发现了开通数量少、利用率低、宣传和服务不足等现有的实际问题,并提出扩大重视与宣传、高校间取长补短、注重后期建设、增强服务、注重用户体验、开发微信功能等改善建议。

微信图书馆服务空间拓展

1 微“概念”与图情服务工作的新思路

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微信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交流平台以其近乎免费、互动性好、传播及时精准以及操作简单便捷等特点,受到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欢迎[1]。微信的产生为信息的收集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新的思路,作为新生力量活跃在各个领域。

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地改革和优化。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联合”的发展趋势,认为中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要协作、联合、网络化,走资源互补、共享、优势互补之路,并提出了全面多元化的联合策略[2]。微信的应用可以包含增强服务与互动和服务的快速传播[3]。首先,由于微信具有用户量大、点对点信息推送和功能完善的特点,因此,用微信来构建图书馆APP具有先天的优势——构建成本低、功能灵活、定制简单,可以跨平台使用,不用下载专用APP软件,所有功能都可以在微信中实现等。其次,微信在各个年龄的人群的使用率都很高,尤其是青年学生基本人人使用微信。再者,把微信应用到图书馆服务中,能拉近与用户的距离,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因此部分图书馆都采用了这种技术[4]。基于微信使用的广泛性,以及使用便捷的优势,启发我们可以积极将微信平台应用到图书情报行业中,拓展服务空间。

积极地利用微信这一新的程序和理念,将其运用到图书情报的领域中,可以为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和普及带来新的助力。从在校学生利用微信平台查阅的信息和教师在馆工作经历的信息反馈中可以看出,其实用性和便捷性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自2011年微信产生至今的短短几年,微信平台已经在全国范围的图书馆有所应用,同时,高校图书馆已成为运用和实践微信公众平台的先锋[5]。北京、广东等多个地区已对此进行研究,但在黑龙江省的研究情况还没有见到,现就黑龙江省的高校图书馆使用情况加以调查分析。

2 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微信使用现状

笔者采用全面调研法,于2015年11月28日~12月7日期间对黑龙江省全部高校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图书馆微信账号的开通、设置、服务内容、发帖数量及发帖内容等情况进行了调研和统计[6]。通过登录手机微信,采用某高校全称图书馆及某高校简称图书馆的公式,在微信平台中检索。调查黑龙江省各高校图书馆微信开通情况,采用高校名称、高校名称的缩写和“图书馆”字样组合作为搜索的关键词,在手机微信软件界面进行搜索,重复三次避免遗漏,以保证结果的准确率,并将结果作以统计。对检索到的高校图书馆公众号记录,查阅其功能介绍、头像、欢迎语等基本信息,进入公众号记录该微信平台的服务内容,并查阅该平台发布的历史信息。

2.1省内高校开通图书馆微信平台情况分析

黑龙江省共有高校80所,其中有本科25所(含“211”重点工程大学4所),高职专科40所,独立学院9所,其他类院校6所。开通情况为黑龙江省共计有11所高校开通了图书馆微信平台,其中本科类10所(含“211”重点工程大学4所),占黑龙江本科院校比例为40%,高职专科1所占该类院校比例为1%,独立学院0所,其他类0所。

从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开通情况的数据看出,4所“211”重点大学已经率先全部开通,做了很好的领头作用,非“211”本科类院校有21所,其中有6所已经开通,占了很大的比例,作为中坚力量为本省高校开通图书馆微信服务的事业打下坚实基础。而在全省全部的80所各类高校中,仍然有大量的高校尚未开通。

2.2省内高校开通图书馆微信应用现状分析

2.2.1服务内容比较分析

对省内的11所已经开通“微图”的高校,它们界面功能介绍、头像、欢迎语等基本信息以及提供的服务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经统计得出黑龙江省内11所已开通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概况,全部都设置了头像,功能介绍,部分设置了欢迎信息和服务导航。头像以校徽为主,还有校园一角、图书馆和图书类图像,展现了图书馆的亲切形象。它们的微信公众号都设置好记、好找、含义清晰的名称。然而,仅有6所高校图书馆的主页上可以明显看到微信平台的“扫一扫”二维码。

已经开通的11所高校,其中齐大和商大采用问答式导航,其他院校采用相似的模块样导航。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模块:图书馆概况类,包括图书馆概况、开馆时间、借阅须知;图书信息类,包括图书检索、热门借阅、图书推荐、直接荐购、扫码荐购;我的图书馆类,包括绑定解绑、已借续借、预约委托消息、扫码续借、移动数字图书馆、修改密码;云阅读,包括好书推荐、热门图书、杂志精选;常用服务,包括预约座位、新书通报、联系我们;公告类,包括近期公告、讲座信息、读书沙龙、图书馆主页;互动类,包括年度数据、读者荐购等。从服务内容上看,各个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呈现出了同中存异、各有千秋的表现。在用户的体验上也有所不同,个别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为发扬为读者服务的精神设计出了独具特色同时很有意义的模块。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和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公告信息与校园图书馆网页相关联,可以搜索学术资源;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制作的年度数据栏中的小样不但美观更可以直观清晰地了解到图书馆的概况;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和黑龙江东方学院图书馆及黑龙江大学图书馆有超星移动图书馆下载。

2.2.2发帖数量统计分析

将自2015年9月10日起至2015年12月10这个季度除哈工大外各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所发布信息的数量统计出来,将全部信息数量除以3,得到月发布数量,将全部信息数量除以90,得到发布频率(条、天),绘制成表1。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到,各个微信平台每月平均发布信息量最高数量为37.67条,日均1.23条。各个微信平台每月平均发布信息量最低数量为2.33条。有大部分高校月发布信息不足10条,日均发布信息不足1条。可见,在微信平台的利用率上仍有待提高。

表1 图书馆微信平台月发布数量及频率

2.2.3发帖内容研究分析

笔者把黑龙江省各院校图书馆微信公众账号发布的消息按内容类型划分为开馆通知类、服务信息类、活动播报类、知识与资源推介类4类[7]。开馆通知类包括日常图书馆开馆、闭馆时间以及寒暑假期间及开学时开馆时间的通知等;服务信息类包括图书馆对读者服务的通知或规定的介绍,如图书借阅及未还图书的管理条例、图书馆自习区的使用、与利用数据库有关的通知等,活动播报类包括对各类活动举行的通知及赛事通报,如图书馆讲座、知识竞赛、阅读活动、乒乓球比赛等;知识与资源推介类包括对知识和阅读资源的推广,如好书推荐、电子数据库应用的介绍、历史典故的介绍等。将各个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所发布4类内容所占比例整理并绘制成线形图,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绿色线条所代表的活动播报类的信息在各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中所占的比例普遍最高,蓝色线条所代表的开馆通知类的信息在各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中所占的比例普遍最低,红色和紫色它们所分别代表的服务信息类、知识与资源推介类在各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中所占的比例普遍居中。

图1 四类信息内容在院校图书馆微信公众账号发布的消息中所占比例

2.3存在的问题分析

根据本次调研结果不难看出:①未开通图书馆微信平台的高校占多数,即有大量高校还没有开通微信图书馆服务。②微信服务推广宣传不足。③已经开通图书馆微信平台的高校,在服务规划上还不成熟,微信平台的服务质量存在差异,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存在差距,许多高校图书馆的微信服务还处于尝试和摸索中[6]。④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对用户体验重视不足。⑤多数高校图书馆对微信平台的利用率较低,目前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图书馆只有少数能够坚持做到每天更新,开通平台中日发布量在一条以下的较多。⑥微信的功能尚未被充分利用。⑦消息覆盖不广,发帖内容过于单一和局限。

3 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发展建议

第一,省内大量高校还没有开通微信图书馆服务,究其原因是它们还没有意识到微信在图书情报事业的服务上会有重大意义,应采用多种方式宣传,提高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对移动信息服务的认识和重视[8]。调动图书馆自主积极性,通过高校间的相互学习及校园网站、博客、邮件等形式的推荐,带动全省的图书馆微信服务平台启动。

第二,在图书馆主页的明显位置开通通告、二维码和专门链接,并针对本校图书馆微信平台开展宣传推广活动。例如,在图书馆出入口读者流动的地方摆放图书馆微信账号二维码的海报,联合QQ、图书馆微博、图书馆贴吧及人人网等各大软件一起推广微信账号。利用当前流行的朋友圈转发积赞,将专属的信息服务作为积赞的礼品,以扩大图书馆微信号关注度[9]。

第三,高校图书馆间可以互相参考借鉴,取长补短,丰富、全面已有的内容,使微信平台得以充分利用。例如学习与校园图书馆网页相关联、可以搜索学术资源这种先进的做法并添加到自己的平台上。借鉴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制作的年度数据小样,添加各种类型的媒体形式,刺激用户的关注度,同时加强用户体验。

第四,注重用户体验,完善服务模块,扩大服务项目。如增加与学生校园生活密切相关如学校医疗保健等个性化的服务,增加校园地图,校园公交等有意义的体验性服务。可以适当增加与读者的互动内容,经营“亲和”“有奖”样的策略,提高服务体验,增加互动的积极性[10]。

第五,应重视图书馆微信的使用和后期的建设。应当有的放矢地发挥微信平台的互动和传播功能,将微信作为图书馆与外界信息交流的使者,增加发布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对平台的重视程度。应设置专人专管,定期进行消息推送,提高更新率。然而,这对各高校微信平台和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信息更新即时,开发、利用、传播有用的信息,发布内容要有精心的筛选和良好的导向。督促大多数使用率较低的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减小各个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利用率上的差距。要发挥微信平台的实际作用,保证实质性的服务内容,拓宽消息主题内容,提高利用率。

第六,充分利用微信功能。如可以利用微信的转账功能,完成学生欠费的缴纳;利用微信的“摇一摇”功能,主动添加周围用户等。

第七,丰富发帖内容,避免局限。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服务定位,有针对性地明确服务规划,在保证活动播报类和开馆通知等信息类的基本帖内容的同时,提高服务信息类、知识与资源推介类信息的比例,丰富发帖内容。分析服务对象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在推送的内容上除4类基础内容外,可以扩展特定的专题,满足不同读者多元化和深层次的需求。例如,针对教师可以发布教师阅览以及教学信息的专题信息,对专家和学者可以发布专业文献研究需求的有关专题信息[11]。避免所发布的信息内容有局限性、视野不够宽广。

总之,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微信平台资源,维持微信平台应有的生命力,更快、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以保证微信的基本功能为基础,稳扎稳打,及时更新和管理,规范服务,相信微信平台会带动图书事业发展,同时带来前所未有的突破和更好的前景。

[1]王保成,邓玉.微信公众平台在国内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82-85.

[2] 柳较乾.从分散到联合——当代中国图书情报事业发展趋势[J].图书馆,1998(3):27-29.

[3]毛海燕,王梅.微博与图书情报服务空间的新拓展[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2(147).

[4]张长恒,黄芳.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构建高校图书馆APP的技术实现[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37-43.

[5]俞天岩,等.国内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使用现状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27):104-107.

[6]张秋,杨玲,王曼.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图书馆建设,2014(2):61-65.

[7]廖冰冰.广东省本科院校图书馆微信服务状况及建议[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5(4):43-47.

[8]孔云,等.基于微信公众账号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J].情报杂志,2013(32):167-170.

[9] 李媛.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图书馆信息服务[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35):7-9.

[10]林增兴.广东高校图书馆微信应用现状分析[J].情报探索,2015(4):82-85.

[11] 王红艳,杨立哲.基于微信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22):229-230.

刘欣女,1988年生。硕士,助理馆员。研究方向:读者服务。

G258.6

(2016-03-08;责编:王天泥。)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图书图书馆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黑龙江省财政厅 黑龙江省民政厅 黑龙江省体育局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彩票监督管理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图书推荐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