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Research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的采访质量控制研究

2016-08-24朱建军

图书馆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图书师生

朱建军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安徽 合肥 230036)

E-Research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的采访质量控制研究

朱建军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安徽 合肥 230036)

随着我国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电子学术期刊的网络采购逐渐成为新趋势,然而该模式下图书采编质量的控制研究却略显不足。立足于E-Research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数字化、人性化、创新化等新特点,以及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质量控制的意义,分析探究E-Research环境下影响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质量的因素,最后为提高E-Research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质量提出建议与措施,希望对改善E-Research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质量有所帮助。

E-Research环境网络学术期刊采访质量控制

所谓E-Research,实际上是E-Science概念的演化,它是一个包含了创新、合作、发现、分析以及分享研究数据与信息的一个整合性概念[1]。应用于图书馆领域,可以认为是学术图书馆的创新服务。具体来说,E-Research提倡一种合作式、研究式的学术模式,对推进不同空间与时间的学习交流,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E-Research环境在计算机领域被广泛应用,但对于图书馆领域而言,还不为人们所熟知,目前E-Research已被应用于图书馆的电子期刊采访环节。笔者以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为例,分析E-Research环境对其采访质量的影响。

1 E-Research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的新特点

1.1采购过程日益数字化

在E-Research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所依赖的各种信息资源和手段已经逐步数字化,正在向着形成完善数字空间的方向发展,网络电子学术期刊的采访,大多数是依靠互联网完成的。以E-Research学术图书馆环境下的数字资源为依托,可以实现采购过程、采购方式全方面数字化管理。

1.2采购原则日益人性化

集中整合资源的E-Research环境能够有效地实现跨学科、跨专业的资源共享,并能够同时容纳多方人员的联系与协同不断发展。简单来说,高校图书馆购买何种网络电子学术期刊不再是图书馆采访员单方面的决定,而是融合了高校各学科各专业师生的意见,体现了他们的需求。基于网络、跨时空多系统的E-Research环境是未来高校图书馆采购的基本支撑形态。人性化的采购原则不仅适应时代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图书馆的转型,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图书采编的质量。

1.3采购服务日益创新化

基于E-Research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服务的创新主要指服务方式的创新。正如上文所述,随着高校采购方式的数字化、采购原则的人性化发展,采访服务必将随之创新化。采访电子学术期刊打破了传统的以正式出版为主导的学术交流体系,直接地从数字库购买资源,也创新了传统中介的模式。总之,E-Research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服务所提供的学术交流将会呈现手段多样、途径便捷、更多地绕过出版发行商等中介机构直接进行信息交流的新现象。

2 E-Research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质量控制的意义

相对于传统的图书馆学术期刊采购模式而言,E-Re⁃search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更有利于降低图书馆采购成本、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创新资源采编的方式。

2.1有利于降低图书馆采购成本

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重点放在教师如何教,忽视了教学是教与学的两个过程的结合。在概率统计课程教学中引入思维型课堂,其核心是在教学的四个环节中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目的的问题,层层推进。在师生平等的交流对话中完成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构建,在知识的学习中培养数学思维与方法,并将之运用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最终实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与应用创新能力的目标。

图书馆的采访工作包括纸质图书资源及数字资源库两种,纸质图书造价高、对储存条件要求高、破损率高,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图书馆的采购成本。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纸质图书早已不是读者的唯一选择。读者倾向于数字化阅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高校图书馆基于E-Research环境,扩大数字资源库的采访范围,采用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的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库价格相对较低的优势,购买数量多、质量高、利用率高的数字学术期刊,同时也有利于减轻采编人员的工作压力。因此,图书馆利用E-Research的新环境,采用网络采访的新途径,既能保证图书馆提供大量且全面的图书,又能大大降低图书馆资源采购的成本。

2.2有利于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

传统的学术期刊采访由相关图书馆员所决定,一般根据上一年度的阅读下载情况制定下一年的购买计划,可以说,是凭借经验进行学术期刊的购买,此外,一些学术期刊与高校形成合作关系,高校图书馆对期刊进行全文收录。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是以图书馆的读者需求为中心。在E-Research的新环境下,集合了不同院系教授、学者的资源,在电子学术期刊的采访过程吸收了他们的专业意见,同时也倾听了学生对于学术期刊的要求,形成了以师生需求为中心的网络学术期刊采购模式。增加了所购期刊的价值,提高了所购学术期刊的利用率。E-Research环境对于提高学术期刊质量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高校网络电子学术期刊的采访带来了新机遇[2]。

2.3有利于创新资源采编的方式

传统环境下,图书馆往往通过馆员实地采购的方式进行学术期刊的购入。不仅增加了采购的费用,同时还增加了采购馆员的工作量。E-Research的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资源共建的方式,搭建高校间的交流互换机制,即不同图书馆之间共享电子学术期刊的采访结果。此外,E-Re⁃search新环境也有助于提供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多种资源的创新与拓展,对于高校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而言,还将会陆续出现一些新的服务手段与采购方式。

3 E-Research环境下影响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质量的因素

3.1师生的需求是影响图书采访质量的前提

E-Research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是资源整合的体现,是一种有针对性的采访方式,师生的需求是其采访的根据与前提,也是确保采访质量的首要因素,原因在于它直接影响到师生对所采访的电子期刊兴趣度。最大程度满足师生的采购要求,既是E-Research环境与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的出发点,也是其反馈标准。当然,对于师生的需要也要有一套严格的审核过程,只有符合采购标准才能被图书馆所采纳。“专家圈定、读者推荐、馆员采购”的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尤其体现了师生需求的重要性,科学、合理地吸收师生的意见建议,是提高E-Re⁃search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质量的第一步,也是影响图书馆电子学术期刊利用率的前提因素。

3.2完善的采购流程是保障采访质量的关键

完善的采购流程不仅包括采访的预算以及采访计划,还包括多种采访方式。一般来讲,首先要确定采访的范围和资金预算,明确电子学术期刊的采访方向和重点,然后根据采购能力进行电子期刊供应商的筛选。其次,要了解电子期刊的服务模式,要辨别电子期刊提供商的电子期刊数据库是否符合本校检索的标准,注意学术期刊的质量、更新频率等具体问题,电子学术期刊的采访工作从来不能一劳永逸,后续的更新一定要有所保障,否则很难满足广大师生对新知识新研究的要求。最后,由专业的采购馆员进行具体的洽谈和互联网采购(如图1所示)。基于E-Research环境,完善的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流程能够最大程度提高采访效率,缩短采访时间,同时也是保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质量的关键。

图1 高校电子学术期刊采购流程[3]

3.3期刊利用率是对采访质量最有效的检验

电子学术期刊利用率是直接反应采访质量的数据。基于E-Research环境,高校图书馆购买的电子学术期刊只有得到较高的阅读量和下载量的时候,才能体现出学术期刊的使用价值,才能确保所采购的学术期刊是有效的。因此,通过E-Research环境构建反馈平台,统计师生的电子学术期刊的阅读率和下载率,具体到每一天、每一月的数据,结合当前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进行统计分析,是考察该模式下电子学术期刊采访质量最切实有效的方法。师生利用电子学术期刊的反馈数据不仅是对当季电子学术期刊质量的检验,同时也是制定下一年度采购计划的依据,是影响E-Research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质量的重要因素。

4 提高E-Research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为了提高E-Research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质量,严格的采购标准、合理的采访额度、科学的选购环节以及完善的反馈机制都是不可或缺的。

4.1结合读者需求,制定严格的采购标准

通过上文对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的分析总结可以发现,想要加强电子学术期刊的采访质量,就必须制定严格的采购标准。例如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就采取了师生需求统计方法,在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首页,设置了求购清单的专栏,如果对相关电子学术期刊的需求量达到图书馆制定的标准,即派遣馆员专门进行采购[4]。制定严格的采购标准,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满足师生对于电子学术期刊的要求,避免资源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师生需求的统计分析也避免了图书馆做无用功,切实做到有的放矢的电子学术期刊采购原则,确保每一份学术期刊都能发挥作用。此外,关于采访的标准,也应在图书馆首页上有所公示,避免不符合条件的申请提交,尽量提高电子学术期刊的采购质量。总之,E-Research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既应利用E-Research的资源整合与共享优势广泛吸纳读者的需求意见,也应符合图书馆自身采购能力与实际情况,以严格的采访标准为硬性要求,以弹性的处理为柔性政策,是加强E-Research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质量的重点之一。

4.2协调资源配置,合理分配采购额度

采购额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E-Research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质量。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仍旧以传统的纸质图书为馆藏资源,偏重于纸质图书的购买,对电子学术期刊的重视度不足,资金分配上难以保障高校对电子学术期刊的采访。例如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的图书采购总结公布,2015年度用于购置图书馆资源的总金额为178.2万人民币,其中73%应用于纸质图书的购买,25%用于电子资源的购入,明显偏重于纸质图书[5]。实际上,随着E-Research环境的到来,电子学术期刊已成为各大高校图书馆不可缺少的资源组成部分。不同于已经出版的纸质图书,电子学术期刊能够随时进行更新,能够及时反映专业领域的最新成果,延迟性较小,这也是电子学术期刊独具的优势。在高校图书馆的采购金额分配上,应根据本校师生的要求,增加电子学术期刊的购买力度,协调资源配置,增强E-Research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质量。

4.3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科学的选购环节

通过综合分析师生对于电子学术期刊的需求、加大对于电子学术期刊的购买额度等措施,能够保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的前期工作,具体落实到选购环节,还需高校图书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选购要求。首先,要对电子学术期刊的供货商进行考察与评价,电子学术期刊一般以大规模的数据库呈现,高校图书馆采访人员可以对数据库的种类、总量进行初步的测评,了解供货商是否具有为高校图书馆提供资源的相当水平。其次,通过对数据库的测评,也可以了解其提供的学术期刊是否符合本校的发展方向,是否符合本校师生的学习需要,例如理科院校就不适宜大量选取文科的电子学术期刊数据库。最后,要充分了解数据库提供的产品是否合法,严厉打击学术抄袭、保护知识产权是每个高校应尽的责任。数据库供货商的后续更新工作、内容补充工作,都在采访人员考察选择的范围内,都是高校图书馆确保电子学术期刊采访质量的前提[6]。

4.4完善反馈机制,及时跟踪调查评价

及时的跟踪反馈是对E-Research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质量的检验,也有助于图书馆掌握采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用E-Research环境的创新服务机制,搜集师生对于所购电子学术期刊的使用反馈,能够帮助高校图书馆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思电子学术期刊的采访工作。只有诚恳地接受师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高校未来的电子期刊采购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改善,以便提高采购水平与质量。此外,E-Research环境要求资源的整合,笔者建议高校将本校图书馆的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工作通过这种资源共享平台的方式加强与其他高校的联系,吸收其他高校的采访经验与意见,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对于提高电子学术期刊采访质量而言,未尝不是一个新的尝试。

5 结语

E-Research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已成为未来图书馆采编的流行趋势,虽然目前我国高校在此方面发展水平较低,电子学术期刊采访质量研究的样本比较缺乏,但我们可以多参考国外的先进模式和经验,打造适合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学术期刊采访模式。

[1]闫敏,刘丹丹.应对E-Research图书馆需采取的对策[J].图书馆,2011(1):25-26.

[2]王琦,陈文勇.E-Research环境下图书馆员角色重定位及其技能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5(4):5-10.

[3]赵迎春,赵谞炯.电子资源采访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5):124-127.

[4]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EB/OL].[2016-02-19].http://library. ouc.edu.cn.

[5]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EB/OL].[2016-02-21].http://glbm.gdsdxy.cn/tushuguan/index.htm.

[6]王飞跃.对电子图书采访和验收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5(3):144-146.

朱建军男,1976年生,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图书采访与编目。

G258.6

(2016-03-01;责编:姚雪梅。)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图书师生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祝《导航定位与授时》学术期刊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