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尖角征在急腹症CT平扫中的诊断价值

2016-08-22项光涨祝继青刘克昌丁国勇杨国平曹晓青温州市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温州325024

浙江实用医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索状尖角系膜

项光涨,祝继青,刘克昌,丁国勇,杨国平,曹晓青(温州市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温州325024)

尖角征在急腹症CT平扫中的诊断价值

项光涨,祝继青,刘克昌,丁国勇,杨国平,曹晓青
(温州市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温州325024)

目的探讨尖角征在急腹症C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急腹症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尖角征在腹部CT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急腹症的CT尖角征表现为三角状、条索状呈尖角样的形态改变,尖角状感觉僵硬,弧线常常中断。其中血管源性病变为2例(占8%),子宫异位妊娠破裂出血4例(占17%),腹部外伤出血12例(占50%),炎症性疾病4例(占17%),肿瘤2例(占8%)。结论急腹症时出现的尖角样改变,不但可以提示疾病的存在,还可以通过它们定位与相邻脏器、腹壁的关系。

急腹症;尖角征;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影像学

尖角征是急腹症的一种CT征象,其快速而实用,定位与定性准确。现总结近2年来24例急腹症患者CT诊断中的尖角征,以阐述其在影像学诊断急腹症中的重要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4例均为2014年10月~2016年4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腹症患者,临床症状有腹部外伤、急性疼痛、反跳痛、压痛、腹肌紧张等,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13~73岁,平均(42.0±0.5)岁。12例为腹部急诊外伤中诊断为胰腺完全断裂伴小囊膜囊积血,横结肠系膜血肿,腹膜后损伤等;2例脾动脉破裂出血;4例子宫异位妊娠破裂出血;4例急性阑尾炎伴周围渗出性病变;2例结肠癌伴周围系膜病变。

1.2方法24例均采用CT为GE公司Light Speed 16排螺旋CT进行全腹部CT平扫,其中2例为脾动脉瘤破裂,并进行增强扫描。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水平。扫描参数:层厚为5mm,层间距为5mm,视野 (FOV)为25~40cm,螺距15∶16,电流200~300mA,电压120kV,矩阵512×512,窗位40~50Hu,窗宽180~200Hu。参数设置好后进行标准算法重建,部分行三维重建或者多平面重建。检查结束后由两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进行盲法阅片,意见一致时记录影像征象,意见不一致时经讨论达到共识后记录影像学征象。

图1 胰腺完全断裂伴小囊膜囊积血、腹腔积血。CT表现为小囊膜区一个块状高密度影,其右侧方见尖角样改变(箭头)。

图2 横结肠系膜损伤,腹腔积血。CT表现为腹腔内形态不现则高密度影,其右前方呈多发尖角样改变(箭头)。

图3 腹膜后系膜损伤。CT表现为腹腹密度增高,结构紊乱,其左后方表现为条索状或尖角样改变(箭头)。

2 结果

2.1腹部外伤本组12例主要表现除腹部脏器外,还有胰腺完全断裂伴小囊膜囊积血,后者表现为团块状高密度的血肿外,其右侧方见为尖角样改变(图1箭头);横结肠系膜血肿出血改变,其右前方表现为多发尖角样改变(图2箭头);腹膜后系膜损伤,表现为后腹膜密度增高,结构紊乱,其左后方表现为尖角样改变(图3箭头)。

2.2血管性病变本组2例脾动脉瘤破裂出血(图4~5)。平扫时CT表现平扫时脾动脉区类圆形低密度影,周围结构紊乱,增强后该类圆形呈结节样强化,周围表现为条索状尖角样改变(图4箭头)。

图4 脾动脉瘤破裂出血。CT平扫表面为脾动脉区周围结构紊乱,呈多发散在条索状尖角样改变(箭头)。

图5 MIP显示脾动脉瘤(箭头)

2.3腹盆腔出血本组4例子宫异位妊娠出血(图6)。CT表现腹、盆腔内见形态不规则密度增高影,边缘呈尖角样改变(图6箭头)。

图6 CT表现为盆腹腔内形态不规则高密度影,边缘呈多发尖角样改变,见箭头(6A:盆腔;6B:腹腔;6C:盆腹腔矢状面)。

2.4炎症性疾病急性阑尾炎4例,CT表现为阑尾肿大外,其周围见条索状、结节状改变,腹膜局限性增厚,表现为尖角样改变(图7箭头)。

2.5肿瘤性病变结肠癌2例,CT表现为结肠壁增厚外,其周围见条索状、尖角样改变(图8箭头)。

图7 急性阑尾炎。CT表现为阑尾区周围条索状,结节状改变,腹膜局限性增厚,表现为条索或尖角样改变(箭头)。

图8 升结肠癌。CT表现为升结肠局部呈高密度肿块影,其右侧方见多发条索状,尖角样改变(箭头)。

3 讨论

尖角征是急腹症中的重要CT征象,是指腹膜腔、系膜及网膜中形成的异常的形态结构,主要由腹膜的增厚、积液及网膜渗出性改变引起,CT表现为三角状、条索状呈尖角样的形态改变,尖角状感觉僵硬,不象肠管有一定的柔软性,常用表现为连续的弧线,为腹部疾病的异常形态结构。在急腹症中,能快速、准确地显示出来,值得推广。正确认识该尖角征的特性对急腹症的疾病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腹膜腔是由脏层与壁层腹膜形成的皱襞,其内常有少量滑液[1],正常时一般不能显示,只有在腹部脏器发生疾病时,累及脏器外腹膜结构时才引起腹膜腔改变,最常见为腹膜增厚、腹膜腔渗出性改变。

腹部除了实质器官外,周围存在腹膜、系膜或网膜结构,其中空腔脏器中最多是肠管,范围大、面积广,诊断也较复杂。急诊腹部CT平扫检查,在没有完全肠道准备的情况下,肠管的显示有时往往与异常的腹部出血相混淆,难以鉴别疾病的存在。而腹部呈尖角样、条索样的僵硬的表现,往往是疾病发生的提示,可以提高对腹盆腔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能力[2]。

本组24例中12例外伤病例中,除胰腺断裂外,还显示小网膜囊积血,其周围显示尖角样改变。横结肠系膜血肿出血病例,除表现团块状血肿外,还表现为多发尖角样改变;腹膜后系膜损伤病例,也表现为尖角样条索状高密度影;血管性病变中2例脾动脉瘤伴出血表现为条索状高密度,成尖角样改变[3];盆腔出血性改变中2例子宫异位妊娠[4],表现为腹、盆腔形态不规则高密度影,边缘均显示尖角样改变;其他炎症性与肿瘤性病变,同样也存在此征象。

通过24例不同的腹部疾病的CT表现,进一步探讨腹膜及腹膜后的CT解剖,正确认识尖角征在急腹症的诊断的重要性。虽然腹膜腔为潜在的间隙,正常时CT并不显示,只有在特定的窗宽窗位上CT才能显示腹膜结构及腹膜的一些腔隙 (如网膜囊、肝左前下间隙、肝右下间隙、结肠下间隙及左右结肠旁沟)。在急腹症时出现的尖角样改变,不但可以提示疾病的存在,还可以通过它们与相邻脏器、腹壁的关系,准确地定位。后腹膜结构也表现同样的尖角样改变。

[1] Yuriko Okino,Hiro Kiyosue,Hiromu Mori,et al.Root of the small bowel mesentery:correlative anatomy and CT features of pathologic conditions.Radiographics,2001,21(6):1475

[2]曾亚菲,徐鹏,熊玮.多层螺旋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8):1849

[3]许美,刘景旺,成明富.血管源性急腹症的螺旋CT诊断.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1):49

[4]王小鹏,杨军,李永亮,等,急性右下腹疼痛的MSCT诊断.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10):1420

猜你喜欢

索状尖角系膜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二十六)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按大陵穴拯救“鼠标手”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一例
星星没有尖角且会死亡
星星没有尖角且会死亡
星星没有尖角且会死亡
芪蓟肾康加味煎剂对AngⅡ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MMP-2、TIMP-2的影响
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系膜增生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