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尉氏后刘墓地M5出土八棱柱状玉握的鉴定和分析

2016-08-22崔天兴张小虎

关键词:柱状和田玉墓葬

□崔天兴 张小虎

河南尉氏后刘墓地M5出土八棱柱状玉握的鉴定和分析

□崔天兴 张小虎

一、遗址背景和墓葬时代

尉氏后刘墓地位于开封市尉氏县大营乡北后刘村西。为了配合河南省商丘市至登封市高速公路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4年1月对该墓地进行了勘探和抢救性发掘。本次勘探面积达1万平方米,发掘面积700多平方米,共发现和清理墓葬13座。从残存的随葬品来看,这批墓葬的时代处于东汉早期前后(图一)。

本次发掘的11座汉代墓葬皆为单室砖室和多室砖室墓。按平面形状,单室墓又可分为“甲”字形1座、刀把形6座、长方形1座,而多室墓可分为“甲”字形1座、刀把形1座、曲尺形1座三类。其中,出土两件玉握的墓葬为“甲”字形多室墓 ,编号为2014KWHM5。

2014KWHM5,由墓道、甬道、主室、后室、回廊五部分组成。墓葬破坏严重,墓壁上部与墓顶均毁。在填土中,出土了少量人骨,未发现葬具痕迹。残存的少量随葬品也出土于填土中。墓道平面呈弧形,斜壁,两壁有三对竖向凹槽,底呈台阶状下降,台阶分布不规则,共4级。甬道平面近长方形,两壁保存有若干墙砖,最高可见17层。墓葬总长约17.2米,其中,墓道长5.94米,甬道长1.4米、宽2.1~2.2米;墓室总长9.86米、宽约7.9米,主室长4.7米、宽 4.3米,后室长 2.5米、宽 2.6~2.7米,残存深度为2.3~3.8米。墓葬填土呈黄褐色,夹杂有少量红褐色泥块,较致密,局部可见有明显的夯窝。夯土中包含有大量碎砖块。

从墓葬中发掘器物11件,陶器类有釉陶壶1件、高领罐2件、矮领罐3件,另有铜盆1件、玉握2件、铁器1件、骨器1件。

图一 后刘墓地位置示意

玉握 2 件。2014KWHT3M5:1,青玉,致密块状,质地细腻,半透明;表层风化;长柱状,下粗上细;截面为八棱柱状。长6.2厘米、截面径长 1.4~1.2厘米,重24.52克。整体抛光,一端因风化而残缺。 2014KWHT3M5:2,青玉;致密块状,质地细腻;斑块状风化;棱柱状,首端两面削成斜坡状,尾端截面为八边形。长6.1厘米、尾端截面径长1.5厘米;重22.86克。顶端有因破裂后加工形成的斜坡,尚存破裂痕迹;整体抛光。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特征,发掘者认为2014KWHM5时代为东汉早期[1]。

本报告分别使用Bluker、Rigaka对出土的两件玉握做了XRD、XRF成分与结构分析,并使用奥林巴斯SZX16体式显微镜做了显微特征观察。

仪器信息,BlukerD8工作条件为成组2θ/θ,连续快速PSD扫描,时间为0.1秒,步数5859,有效工作时间为614.7秒。2θ/θ起始值分别为10°和5°, 增量分别为 0.01024°和 0.00512°,终值为69.9984°和 34.9992°。 样品室 300mm。

Rigaka XRF分析仪,工作条件为5个二次 靶 , 分 别 为 Rx9,Cu,Al,Mo,Si, 电 压 为50Kv。功率 50w,高分辨率 SDD探测器,Peltier电子制冷;样品室380mm*100mm;可以单次检测15个标准样品(32mm)或单次检测非标准样品,本次为非标准样品,每次检测一个;检测环境为氦气。

奥林巴斯SZX16,变倍比为16;放大倍数3.5-230x;并配有同轴落射光源(1050流明);外置斜射光源,流明范围为0-45000流明;观察使用7000-12000流明。

图二 2014KWHT3M5:1玉握XRF检测结果

图三 2014KWHT3M5:2玉握XRF检测结果

图四 2014KWHT3M5:1玉握XRD检测结果

图五 2014WHT T3M5:2 XRD分析结果

二、结果

2.1 从 XRF 分析,2014KWHT3M5:1,其成分主要为 MgO,SiO2,CaO,MnO,FeO 以及由于风化而导致的 Ar、Cl等组成 (图二);2014KWHT3M5:2,其成分主要为 NaO,MgO,SiO2,CaO,MnO,FeO 等成分(图三)。其半定量分析结果(表一),其中 CaO,MgO,SiO2百分比含量合起来均在90%以上;故出土玉握主要成分与和田玉主要成分一致[2]。Na的XRF成分分析超出检出阈值,元素含量非常少。Fe、Cu为和田玉的呈色物质[3]。

2.2 从XRD图谱上分析,玉握2014KWHT3 M5:1,分子 式为 NaO27(CaO1.91,MgO0.09)MgO(MgO1.91GaO0.09)Si7.48O22,与轻微风化的玉握2014KWHT3M5:2的粉晶衍射数据基本相同,其分子式也与2014KWHTT3M5:1一致[4]。(图四、图五)

T3M5-1、2样品 XRF定性分析结果为SiO2、MgO和CaO。根据透闪石铁阳起石的化学通式 Ca2(Mg,Fe)5[(Si,Al)8O22](OH)2 计算矿物的化学式。其中,镁铁间呈完全类质同象代替,置换程序不同,矿物也不同。当Mg2+被Fe2+置换时,即Mg2+/(Mg2++Fe2+)≥0.9,称为透闪石,当0.5≤Mg2+/(Mg2++Fe2+)≤0.9称为阳起石。当Mg2+/(Mg2++Fe2+)≤0.5,称为铁阳起石。从表一计算结果看,和田玉的Mg2+/(Mg2++Fe2+)比值在0.5和0.9之间,属于阳起石和田玉系列。和田玉的基本矿物组分为阳起石和透闪石,与其结果与目测结果一致。其化学式为Ca2(Fe0.91MgO1.09)Si7.48 O22。[5](OH)2 无 检测,故不予分析。

表一 出土玉握XRF成分百分比含量表

图六 出图玉器生产工艺微痕图片

三、生产工艺微痕观察分析

后刘墓地出土的2014T3M5:1和2014T3M5:2两件玉握从选材到设计、加工过程基本一致;故以 2014T3M5:2为例对生产工艺进行分析;其选用阳起石——透闪石软玉,设计成八棱柱状;棱宽因一端被破坏(图六-1),棱宽范围分别为9毫米、6.5毫米、7.4毫米、6.8毫米、6.3毫米、7毫米、8.5毫米、5.1毫米,变异较大。相比较而言,2014T3M5:1生产设计比较规范,棱宽范围基本一致,变异范围较小分别为 7毫米、6.5毫米、7.2毫米、6.5毫米、7.1毫米、7.1毫米、6.8毫米、6.9毫米;这种生产加工过程称为“形以料”[6];2整体纵向抛光,局部残存磨制痕迹(图六-2~4)。

四、结语

马清林等指出,目前八棱柱状遗物材质有玻璃、玉、煤晶、石质等;其用途分为玉琀、玉窍塞、玉握、六博筹码等[7]。该墓地出土两件玉八棱柱器均选用阳起石—透闪石系列软玉;其分子式为Ca2(Fe0.91MgO1.09)Si7.48 O22。

这两件玉握,整体设计成八棱柱状,并在2014KWHT3M5:2这件器物上体现了形以料的设计思想,这些均说明了汉代玉器的使用和设计日益世俗化。从加工和生产工艺来看,这两件器物均整体磨制、抛光。

战国晚期至西汉时期,五行学说与周易八卦学说兴盛。有人认为,八棱柱与这些学说或思想有关;有人认为,与印度教中的Linga(男性生殖器)图腾有关,或与佛教中的八方佛塔象征意义相近等。但佛教传入的时间,无论从文献还是考古发现看都在东汉晚期。若要证明该类器物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产物,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注释:

[1]张小虎:《河南后刘墓地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5年第3期。

[2]陈克樵、陈振宇:《和田玉的物质组分和物理性质研究》,《岩石矿物学》2002年第21卷增刊。

[3]吴瑞华、李雯雯、白峰:《新疆和田玉的岩石学特征和扫描电镜观察》,《岩石学报》第15卷(04),1999年。

[4]陈克樵、陈振宇:《和田玉的物质组分和物理性质研究》,《岩石矿物学》2002年第21卷增刊。

[5]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透明矿物显微鉴定表》,地质出版社,1977年。

[6]北京大学震旦文明研究中心:《弓鱼国玉器》,文物出版社,2013年。

[7]马清林等:《中国战国时期八棱柱状费昂斯制品成分及结构研究》,《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第12期。

(该项目得到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中原考古创新团队支持)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责任编辑 孟昭勇]

猜你喜欢

柱状和田玉墓葬
硅片上集成高介电调谐率的柱状纳米晶BaTiO3铁电薄膜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程度与高危型HPV 清除率的相关性
基于ADAMS的舰载补给起重机摇摆仿真及减摇措施分析
浅谈和田玉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
扬州胡场汉代墓葬
唐宋墓葬里的“四神”和天关、地轴
浙江临安郎碧村宋墓 一座平凡墓葬的启示
和田玉“国标”能否净化市场
和田玉的内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