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欠女儿的那份亲情

2016-08-18猪小浅

现代家庭 2016年8期
关键词:小哲丹丹陌生

猪小浅

我时常后悔七年前的那个决定。

那年,父亲因病去世,留下孤苦伶仃的母亲。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我远在上海。如果将年迈的母亲留在老家,我不放心。可是,要将她接到上海,也有不现实。那时,女儿丹丹五岁,儿子小哲两岁。我们在上海的公寓不到50平米,不说接母亲过来,原本的四口之家就已经拥挤不堪。堂哥说:“要不让丹丹留在家里?这样多个人陪婶婶,你们的负担也轻一些。”老公当即否定:“那怎么行?孩子还太小。”我也直摇头。

可是,当我们静下心来面对现实的时候,却也不得不承认,这是解决问题最好的途径。

一开始,我每天给家里打电话。听到丹丹哭着嚷着“要妈妈”,我就心如刀绞。和丹丹分开后的第一个春节,我和老公带小哲回老家。晚上睡觉时,丹丹总是紧紧地拽着我的手,生怕我会松开。甚至在梦里,她还在恐慌地叫着“妈妈,别离开我”。

我被惊醒后,忍不住泪流满面,老公也一直在自责。

母亲和丹丹成了我们全部的动力。老公从技术部换到销售部,我晚上将小哲哄睡后,再坐在电脑前干些设计类的私活。只是,两年过去,四年过去,工资在涨,却始终跟不上房价。房子和户口,看起来有点遥遥无期。

而让我们始料未及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回去的时候,丹丹看我们的眼神,逐渐有点陌生。她在老家,已经有了一帮新朋友,也已经习惯和外婆相依为命。父母对她来说,一点点地变得可有可无。她再也不像过去那样黏着我和她爸爸,对弟弟更是不冷不热。

我和老公的心里,说不上来的失落。

一直到2014年,我们终于换了大房子,也拿到上海户口。那年,丹丹升入初中。回去接丹丹和母亲的时候,我的心情是激动的。

在这之前,我有想过,丹丹可能对回到我们身边这件事有所抵触。却没想到,她的态度如此坚决。十二岁的她,看着我,不满地说:“妈,我的朋友都在这里,为什么又要让我去重新适应一个陌生的环境?我已经习惯没爸没妈的日子,不需要你们假惺惺地回来接我。”

我几乎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十二岁女孩说出来的话。她比同龄人成熟,也比同龄人更加知道自己要什么。甚至我能感觉到,在她心里,对我和她爸,有着无法释怀的怨恨。

再这样下去,丹丹和我们的隔阂应该越来越大吧?这更坚定了我们要将她带回到身边的决心。何况母亲年纪大了,身边也需要人照顾。

所以,没经过丹丹的同意,我们将她强行带回了上海。然而,和丹丹重新建立感情的过程,比我们想象中还要难。

在这个家,她只在外婆面前,才流露出小孩的天真。对我们,她总是下意识地保持距离。小哲亲热地叫她“姐姐”,她也爱理不理。

我有点着急,老公也有点束手无策。他对小哲向来严厉,对丹丹,他拿出了前所未有的耐心。可丹丹就像一颗焐不热的石头,无论我们怎么讨好,她脸上的表情都是淡淡的。

而让我们没想到的是,丹丹在学校里也不消停。

她在新班级上课不到三个月,就和班上的同学闹矛盾。那天,我正上着班,被班主任叫去学校。一问才知道,因为她听不懂上海话,同桌嘲笑她是“阿第拧”,她撸起袖子,直接和别人吵了起来,最后还弄碎了人家的眼镜。

我低声下气地和别人的家长赔不是。回到家,我终于忍不住发了火,朝她大声嚷:“沈丹丹,你到底想闹哪样?”

丹丹吓得后退了几步,她有些陌生地看着我,说:“你以为我想和她吵架吗?她说我是没父母教养的孩子,我难道不该生气吗?我爸妈是不要我了,将我扔在老家不管不问,但这个世界上,我有爸妈的不是吗?”

我愣在那里,眼泪跟着掉了下来。原来,我根本就不了解女儿。

将丹丹接回到身边的这三个月,我和老公一直在刻意地讨好和迁就她。而当她犯错的时候,我又一味地指责她。我们希望她像小哲那样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我们给她的爱,一直都是欠缺的。没有真正了解她,当然走不进她的内心。

周末,我带丹丹去报了上海话学习班,想帮她尽快融入集体。而丹丹生日来临之前,我决定邀请她的一些同学来家里庆祝。生日party那天,虽然丹丹的话还是不多,但至少她愿意和同学一起交流。大家走后,我收拾桌子的时候,她在身后,轻轻地说了句“谢谢妈妈”。

我差点落泪。亲爱的女儿,欢迎回家。我知道,要想彻底修复和丹丹的感情,还有一条漫漫的长路要走。但好在,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想我一定不会将女儿和母亲留在老家。日子苦一点,住得挤一点都没有关系,一家人在一起才最重要。

毕竟那些跟随时光流逝的亲情,再怎么弥补,也还是有欠缺的。

猜你喜欢

小哲丹丹陌生
相距多少米
高中数学之美
人最怕:深交后的陌生
熟悉的陌生词(四)
熟悉的陌生词(三)
林丹丹
熟悉又陌生的“”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English Suffix—ive
嫉妒手套
分享应该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