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

2016-08-17广东省阳春市中医院康复科广东阳春5296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甲氧氯普胺顽固性持续时间

刘 杰(广东省阳春市中医院康复科,广东 阳春 529600)

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

刘 杰
(广东省阳春市中医院康复科,广东 阳春 529600)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74例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常规组各37例,两组均给予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常规治疗,针灸组加用针灸及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治疗,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呃逆发生次数、持续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随访1个月内呃逆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针灸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总有效率针灸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治疗顽固性呃逆可降低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症状。

顽固性呃逆;针灸;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

呃逆为膈肌痉挛所致功能障碍性疾病,表现为吸气时声门突然闭合产生一种呃声,临床研究认为与膈神经和迷走神经刺激所致有关[1]。顽固性呃逆发作次数频繁,对患者正常生活、工作、学习造成严重影响[2]。常规西医在顽固性呃逆中治疗效果不显著,我国传统中医在顽固性呃逆中采用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具有一定疗效[3]。我院采用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4例,均为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常规组各37例。针灸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33~75岁,平均(56.4±5.4)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2.1±0.5)年;原发病中食管炎13例,肠胀气10例,肺炎8例,心包炎2例,未知原因4例。常规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34~79岁,平均(56.5±5.6)岁;病程1个月~6年,平均(2.2±0.7)年;原发病食管炎12例,肠胀气8例,肺炎7例,心包炎5例,未知原因5例。两组相关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在医师告知下了解疾病、治疗及研究方法,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连续24h以上发生呃逆,昼夜差异不明显,间歇30~60min后复发。并排除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肝肾功能障碍、有精神病史、对甲氧氯普胺药物过敏。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治疗引起呃逆原发病,给予甲氧氯普胺(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1539)10mg,日1次,肌内注射。

针灸组加用针灸治疗。取三阴交、太冲穴、足三里、内关穴、膻中穴,用酒精消毒后采用一次性毫针垂直刺入,进针速度要快,进针后提插捻转得气,留针20min。针灸结束后5min,抽取2mL甲氧氯普胺分别在左右足三里穴位内各注射1mL,注射深度2cm为宜,注射完成后快速拔出针头并止血,日1次。

两组均连续治疗7天,治疗结束随访1个月。

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1个月内呃逆发生次数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评定。治愈:呃逆症状和体征消失。有效:呃逆症状减轻,发作频率降低。无效:呃逆症状和发作频率无明显改变或加重。

5 治疗结果

两组呃逆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呃逆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比较 (±s)

表1 两组呃逆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比较 (±s)

组别 n  呃逆发作次数(次) 每次发作持续时间(min)针灸组 37 12.3±2.4 1.1±0.5常规组 37 56.4±9.8 8.7±1.6 t 26.5868 27.5779 P 0.0000 0.0000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6 讨 论

呃逆为膈肌等辅助呼吸肌群受到神经刺激后所发生阵发性痉挛所致,常发生于腹部手术、脑血管意外后[5]。顽固性呃逆指发作时间持续大于24h,昼夜发作频繁,持续时间较长,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6]。常规治疗采用东莨菪碱、甲氧氯普胺、苯巴比妥类药物治疗改善症状,通过阻断乙酰胆碱M受体阻断平滑肌收缩,松弛平滑肌解除膈肌痉挛而获得治疗效果[7]。

中医早在《内经》中就提出呃逆为“哕”,认为病邪侵入机体后损害气机造成功能失调,清者不升、浊者不降导致胃气上逆所致[8]。中医认为呃逆病变在于胃,多为进食腥冷辣食物后所致,因此中医辨证分为虚实寒热之证,认为顽固性呃逆损伤在膈,同时与胃脾肝肺及三焦均有相关性[9]。中医辨证治疗顽固性呃逆主要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胃黏膜血流灌注为根本。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穴、内关穴、膻中穴等穴位可改善胃肠功能,增加胃动素分泌,促进胃肠蠕动,消除腹中郁积。穴位注射将针刺与药物作用相结合,通过在穴位注射药物持续刺激穴位而发挥作用[10]。足三里为调节胃肠功能疾病重要穴位,具有补中益气、调理脾胃、疏风化湿、通经活络等功效,针刺并注射甲氧氯普胺后持续发挥调节胃肠功能作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治疗效果[11]。

综上所述,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可降低呃逆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症状。

[1] 冯海燕,刘云峰,王立峰,等.肌电图定位膈神经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3):274-275.

[2] 朱德友,张录杰,张中会,等.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呃逆验案1则[J].吉林中医药,2013,33(8):855.

[3] 杨康,张茂祥,王富春,等.现代针灸教材呃逆“同功穴”分析[J].吉林中医药,2015,35 (3):217-220.

[4] 黄丽葵,王颖敏,邱琦文,等.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肝胆术后并发呃逆28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5,22(4):447.

[5] 励志英.中风后呃逆案[J].中国针灸,2014,34 (12):1188.

[6] 魏超博.独取涌泉治疗中风后呃逆[J].中国针灸,2015,35(3):220.

[7] 林炎龙,张玉卿,胡静,等.针灸会诊696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 (3):259-262.

[8] 姜高赟,牟晓英,韩淑聪,等.针刺治疗呃逆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2):253-254.

[9] 丁秀芳,刘方铭.针刺天突配合按揉膻中治疗癌性呃逆26例[J].中国针灸,2014,34(8):746.

[10] 孙远征,赵文秀.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呃逆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7):1034-1035.

[11] 陈琳.针刺加耳穴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3,33(2):188-189.

R256.31 [文献标识码]B

1004-2814(2016)07-0698-02

2016-02-18

猜你喜欢

甲氧氯普胺顽固性持续时间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甲氧氯普胺对脑梗死鼻饲患者卒中后肺炎的临床疗效
超声波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
基于SVD的电压跌落持续时间检测新方法
足三里注射甲氧氯普胺注射液预防化疗所致呕吐的临床观察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増液促动汤治疗顽固性便秘83例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66例胃溃疡复发的临床分析
俄语体与持续时间结构组合规律的认知语义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