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职业技能大赛中的校企合作

2016-08-16甘海龙

建筑科技与经济 2016年4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甘海龙

摘 要:校企合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高职院校适应市场培养企业所需人才的重要渠道,通过校企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培养急需的人才,有利于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有利于高职院校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大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校企合作; 职业技能大赛; 高等职业教育

The Higher Vocational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in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Gan Hai-long

Abstrac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has a very important meaning: vocational colleges to meet the market needed to cultivate talent important channel through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conducive to better vocational colleges nation-building culture needed talent conducive common development,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vocational colleges to participate in a variety of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more conducive to students' ability to adapt to future work.

Keywords: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vocational skills contes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1.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开展校企合作的现实意义

1.1校企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有利于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急需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世界制造业加速向我国转移,进一步促进了对高职教育的需求。有资料表明,2002 年以来,我国吸收国外直接投资连续几年超过 500 亿元,世界五百强中已有 400 多家来华投入了 2000 多个项目,特别是我国加入 WTO 以来,电子、机械、汽车、化工等先进制造业的国内外企业增长迅速,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也加大了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1]。

1.2 有利于实现企业资源与学校资源的有机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首先,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可以利用企业的有形资产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于人才要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较强的职业素质,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特别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有些在课堂上无法传授的经验和应变方法,学生只有在真实的现场环境中反复训练才有可能把握[2]。在目前教育投入普遍不足的现状下,只靠学校是难以提供现场环境即实习和实训基地的,也没有必要为每个专业办一个工厂作为学生的实训场所,而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可以在企业的支持下,获得实验设备资助或建立专业实践基地,改善教学设施或为实际操作训练提供良好的条件,为培养人才提供硬件保障。

1.3 有利于促使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过程,深化教学改革

在没有校企合作前,由于学校缺乏对学生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很难进入企业,企业感到学生的培养与企业毫无关系,学生到企业实习也成了企业的一种负担,企业不愿接受学生实习。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和学校找到了共同利益,学生的培养针对性加强了,所以企业就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并把学生实习作为企业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1.4 有利于形成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新类型,但目前作为“类”的特色不甚明显[3]。部分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及中职,理论研究能力又不及普通高校,人才缺乏竞争力。而隐含在各级各类企业中的企业师资、企业设备、工程场地、企业投资、企业精神等办学资源恰恰是办出高职特色的最有效资源。实行开放办学,走校企合作之路,积极营造企业各方与学校有效结合的环境,使学校与企业在信息、技术、设备和人才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使其不断地融合与吸纳于人才培养之中,有利于形成高职独有的办学特色[4]。

1.5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敬业精神

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很快进入企业,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在这种真实的环境中学生要像一个公司正式员工一样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同时可以让学生尽快地熟悉企业的管理理念,接受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熏陶,培养爱岗敬业、吃苦奉献、团队协作的精神,以及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和竞争意识。

2.校企合作实践在职业技能大赛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高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校企合作作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已经有很多年了,一些学者提出了多种合作模式,如“订单式”、“顶岗实习制”、“双证制”等。但是,由于政策、环境、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有关校企合作的理论探索进展缓慢[5]。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开展了校企合作实践,但大都停留在经验层面,还没有形成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在校企合作的现状研究、比较研究、发展定位研究、实现途径研究、主体行为研究、共性与个性研究方面,以及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合作机制与政策、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要求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基本处于起步阶段。

2.2 高职院校内部对校企合作的管理存在缺陷

近年来,虽然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没有建立行业和企业调查制度,缺乏对未来人才市场需求的研究,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首先,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缺乏市场导向性,与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错位。校企合作要求高职院校紧跟行业和企业的步伐,结合当地的实际来设置专业,但是实际上很多高职院校缺乏与行业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对其人才需求不够了解,从而忽视了自身的任务是为本地的经济发展服务,没有从本地区实际、特点出发来考虑自身的专业设置。而盯“热门”,看到沿海或一些发达城市英语、计算机专业就业形势很好,于是大开这些专业,而忽视了自己是内地不太发达的县市,主要以区域工业、农业为主,忽视了农村需要大批有知识有技术的人才来推动当地农业走绿色化发展的道路,忽视了当地工业需要大量技术工人,忽视了自己是内地不太发达的城市,信息上、技术上根本不能与沿海发达城市匹敌,培养出的英语、计算机毕业生因为没有环境而缺少实际应用能力,在人才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很多高职院校求大而全,小而全,没有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如笔者调研的四川邮电职业学院本以通信专业见长,但却开设了像经贸英语这样的专业,在很多综合性高校也开设了这种专业的今天,四川邮电职业学院培养的经贸英语人才能否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值得探讨[6]。

3.对策建议

3.1 把校企合作理论研究纳入国家科研规划

虽然高职院校开展了校企合作的实践,但总结的经验比较零散,不够全面,不具有超前性,其结论远没有形成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校企合作没有形成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专业可资借鉴的模式。要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要靠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力量,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把这项研究纳入科研规划,设立课题请专家进行系统研究,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成功模式和经验进行总结,对校企合作过程中的难题予以破解,用最新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从而推动校企合作理论逐渐走向成熟,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我国职教事业的发展。

3.2 建立对行业和企业的调查制度,根据行业和企业的需要设置专业

学校每年应多次组织干部教师下行业和企业调研,了解行业和企业现在与未来的人才需求。第一种调研是为了专业建设,主要是通过调研职业岗位对某一欲开新专业的能力、知识、素质的要求,确定新专业的建设方案;第二种调研是毕业生跟踪调查,对毕业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然后指导教学改革;第三种调研是预测性调研,即分析本地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要求及其需求的专业和人才需求数量。

参考文献

[1] 陈炳和. 技能大赛对高职人才培养的价值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09): 36-37

[2] 方向阳、魏力、王竝. 开展职业技能大赛 促进高职教育改革[J]. 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05): 104-105.

[3] 梁明亮、张惠敏.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02): 161-163.

[4] 刘忠.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促进作用的研究[J].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63-65.

[5] 王虹.从高职教育课程文化看职业技能大赛[J]. 教育与职业,2010(17): 176-177.

[6] 徐彤、杜文龙.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 (12): 196.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大赛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院校教学研究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