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双车道公路交通安全设计与事故预防对策探讨

2016-08-16

四川水泥 2016年2期
关键词:车道交通事故山区

陈 波

(武胜县路桥规划勘测设计室,四川 广安 638400)

山区双车道公路交通安全设计与事故预防对策探讨

陈 波

(武胜县路桥规划勘测设计室,四川 广安 638400)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为山地、丘陵地形,山区类型多样,经常会发生滑坡、泥石流、山崩等地质灾害。而且山区公路常常伴随大的地面高差、多隧道、高危边坡路段等这种复杂的线性特征,使得山区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远远高于平原区公路的平均水平 。本文主要简介山区公路的特点 、安全防范设施,并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对策,以降低山区双车道公路的事故率,保证车辆的安全畅通行驶。

山区双车道公路;交通安全设计;事故预防对策

引言

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由于地形崎岖,交通不易普及,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落后的交通成为阻碍山区经济发展的瓶颈。随着高速公路的高速建设与发展,我国公路技术等级结构也随之升级。近几年,国家加大对山区的重点扶持和开发力度,山区广泛修路,促进了山区旅游业的发展,加强了各个区域的经济往来,同时也极大地促进我国运输业的发展。与平原地区的公路相比,山区公路环境复杂、影响因素多样,因此,山区的交通安全问题明显多于平原地区。

1 山区双车道公路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1.1 主观因素。绝大多数的交通事故都直接或者间接地与驾驶员有关。因为,驾驶汽车不仅要考验驾驶员的开车技术,对于驾驶员的心理素质要求也比较高,如果驾驶员对道路信息没有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进行了错误的操作,那么极有可能造成重大的交通事故。由于山区公路特殊的地形条件,事故发生的概率更高。比如,山区公路通常有很多隧道,如果驾驶员白天驾车进出隧道,由于光线反差大,驾驶员会出现短暂的视觉盲区,这样极易导致事故的发生;而且山区弯道多、坡度长,视线差以及过长的坡道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增加驾驶员的紧张感,同时长时间的刹车极有可能导致刹车失灵或者轮胎起火 。

1.2 车辆因素。车辆的故障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车辆在山区道路运行有时甚至会遇到大雾、大雨等恶劣天气,路面湿滑,容易出现轮胎爆胎、灯光不全、刹车失灵等机械故障;此外,由于货运市场竞争激烈,油价在逐年上涨,货车在运货过程中要缴纳各种养路费等,货车司机为了争取更多的利润空间,不惜铤而走险,载货量远远超于货车额定的承载量,车辆的安全性能受到极大威胁,这不仅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而且也会大大缩短公路的使用寿命。

1.3 道路因素。如果道路存在曲率半径过小、纵坡过大、平纵线形不协调、直线距离过长等不合理的线性设计,这样也十分容易引发交通事故[1]。此外,路面的强度稳定性、抗滑性、平整度也是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

1.4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影响交通安全事故不可忽略的因素。山区一般具有气候多变,雨水、多雾等复杂环境条件,而且山区公路大多依山傍水修建,地质土薄石多,十分容易发生山崩、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此外,常常出现的大雾天气导致能见度低,影响驾驶员对外部环境信息的判断,引起操作滞后、失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路面能见度与附着系数会因为降雨严重下降,更增加车辆在急弯、隧道群、长大纵坡以及排水不畅路段的事故发生率[2]。

2 山区双车道的安全设计

2.1 对山区双车道公路安全设计要点,对于新改建道路本着“安全、经济、环保、有效”的原则,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进行设计。由于现有大多数运行的山区道路因为历史、财力及地形、地质等原因造成公路等级低,安全隐患多,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的车辆组成、车流量、行驶速度等的要求,应通过合理规划、分步实施、不断完善,最后达到提高现有公路的交通安全水平。管理单位宜定期对辖区路网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排查,依据评估排查结果,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轻重缓急组织设计及实施。优先安排人口密集区域人车混行、交通流量大、通客运,通校车以及旅游路线等地段。在设计中应通过深入分析实施路段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和交通事故原因,并进行经济和技术分析,最终确定设计方案。

2.2 山区双车道公路出入口安全设计。山区双车道大量分布着出入口,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路口设计。

(1)主要公路为二级公路,次要公路为三、四级公路的 T 形交叉,当直行交通量不大,而转弯交通量有一定比例时,可采用如图 (图1-a的形式);当主要公路直行交通量较大时,宜采用如图(图1-b)形式。

图1 -a

图1 -b

(2) 主要公路和次要公路均为二级公路的T形交叉,根据转弯交通量的大小分别采用如图2-a、2-b、2-c形式。

(3)主要公路为四车道及以上公路,次要公路为二级公路的 T 形交叉,可采用如图2 所示中 2-c、2-d形式。

(4)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匝道或连接端部的平面交叉,应采用如图 2- b形式。

图2 -b

图2 -a

图2 -d

图2 -c

3 山区双车道交通安全事故预防对策

3.1 强化教育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对于客、货车和危险品运输的驾驶员,必须要求持专门的资格证上岗;加强对驾驶员行车安全的教育,避免酒驾、疲劳驾驶、带病驾驶等。

3.2 路侧安全防护措施。路侧护栏的设置位置要合理,如果太靠近行车道会给驾驶员带来压迫感,造成行车心理负担,这会极大影响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护栏的横向变形量也十分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梁的刚度、增加柱子尺寸等方法对护栏进行加固,达到减小护栏横向变形量[3];此外,护栏的设置应尽量连续。

3.3 出入口交通安全设施选择与布置。根据山区公路出入口主线的交通运行特性,不同路段应该要设置相应类型的减速带;进入村镇及交叉口支路道路时一般均应设置减速丘,并在减速丘前方合适的距离配备相应的标志和标线。

结束语

山区公路交通安全涉及的因素很多,涵盖面也非常广泛。我们只有加强对驾驶员行车安全的教育管理,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优化并改进道路安全设施,才能够有效的预防并降低山区双车道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1]冯西宁,山区高速公路行车安全保障系统应用研究,黄培元,山区高速公路特点及对设计与施工的建议[J]辽宁交通科技,22(5),1999.

TU714

B

1007-6344(2016)02-0245-01

猜你喜欢

车道交通事故山区
北斗+手机实现车道级导航应用
避免跟车闯红灯的地面车道线
浅谈MTC车道改造
不同寻常的交通事故
预防交通事故
《山区修梯田》
山区
一起高速交通事故院前急救工作实践与探讨
低速ETC/MTC混合式收费车道的设计与实现
小山区留守娃的圆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