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转窑筒体传热数学模型及模拟仿真研究

2016-08-16王文煜刘星安王雅娟

四川水泥 2016年2期
关键词:耐火砖窑内回转窑

王文煜 刘星安 尤 立 王雅娟

(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洛阳 417039)

回转窑筒体传热数学模型及模拟仿真研究

王文煜 刘星安 尤 立 王雅娟

(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洛阳 417039)

对回转窑烟气、窑皮、耐火砖及筒体进行了综合研究,建立了回转窑筒体散热数学模型,并模拟了窑内的温度场和烟气流速矢量分布,并对模拟结果和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模型可对窑类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并对用户实际生产操作进行指导,以达到优化生产的目的。

回转窑; 散热模型;模拟仿真

1 引言

传统的回转窑的设计一般以经验设计为主,而没有考虑正常使用中热工工况下的特征参数。本文拟通过建立一种回转窑的筒体散热数学模型,并将实例计算结果与模拟分析相比较,为回转窑设计和用户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操作指导。

2 回转窑筒体传热数学模型及模拟分析

2.1 数学模型的建立

回转窑筒体内砌有耐火砖,其表面有熟料和粉尘由液相变成固相而形成的窑皮。由于回转窑为稳态传热,则筒体向周围环境的对流换热量(Q1)等于窑内耐火砖内部的传导热量(Q2),并与窑皮内部的传导热量(Q3)相等,与窑内高温烟气向窑皮的辐射和对流换热量(Q4)也相等,即:

回转窑筒体向周围环境的散热绝大部分为对流换热,根据牛顿冷却定律有:

式中,Q1为筒体散热量(kJ),α1为对流换热系数(W/m2.℃),t1为筒体表面温度(℃),t0为环境温度(℃),d1为筒体直径(m),L为筒体长度(m)。

回转窑筒体、耐火砖及窑皮的导热可视为多层圆筒壁的导热,可表示为:

式中,Q2为耐火砖到筒体表面的传导热量(kJ),1λ为筒体钢板导热系数(W/m.℃),2λ为耐火砖导热系数(W/m.℃),3λ为窑皮导热系数(W/m.℃),1φ、2φ、3φ为弯曲修正系数,d1为筒体外径(m),d2为耐火砖层外径(或筒体内径,m),d3为耐火砖层内径(或窑皮外径,m),d4为窑皮内径(m),L为筒体长度(m)。t4为窑皮内表面温度(℃)。

窑内高温烟气对窑皮的传热量Q3包括辐射传热量和对流传热量,辐射传热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t5为窑内高温烟气温度(℃)。

联立以上各式,令T=t4+273,则

2.2 Φ5X60m回转窑的传热计算

以下根据建立的筒体传热数学模型对Φ5X60m回转窑进行筒体传热计算。

筒体钢板厚度0.046m,耐火砖厚度0.28m,窑皮厚度0.15m,窑内燃烧段高温烟气温度1750℃,环境温度20℃。窑皮导热系数2.8W/(m.℃),耐火砖导热系数3.3W/(m.℃),窑内气体流速V=10m/s ,已知窑内气体中CO2含量为15%,水蒸气含量为2%,则:⋅l=2000×(5-2×0.28-2×0.15)=8280Pa⋅m,查手册,水蒸气的辐射率=0.0491;⋅l=15000×(5-2×0.28-2×0.15)=62100Pa⋅m查表,CO2的辐射率=0.1309。而⋅L+⋅L=70380Pa⋅m,/(+)=0.1176,故Δε=0.0120。

则水蒸气与CO2总辐射系数Σε=0.168。

查表,窑内空气黏度μ=5.870×10-5Pa⋅s ,比热Cp=1151J/kg⋅℃,导热系数λg=0.1099W/m⋅℃,则

烟气雷诺数=ρ⋅Ug⋅(D-2δ)=1.2787×105μ

假设筒体表面温度300℃,环境温度20℃,环境风速2m/s,查表得回转窑筒体与环境的对流换热系数为α1=37.8W/(m2⋅℃)。代入可求得:A=5.8735,B=1.3808x10-9,C=1.8133x1013。则(5)式可变为:

解得T=1981K,即窑内窑皮温度t4=1708℃。代入(5)式,筒体总传热量Q3=10230382W;联立(1)、(2)式,解得筒体表面温度t1=303℃。

2.3 回转窑热流场模拟分析

以下是利用热流场模拟分析软件ANSYS FLUNT对Φ5X60m回转窑进行烟气流速和温度场分布的模拟分析。

图1 烟气流速矢量图

图2 回转窑内温度场示意图

由窑内烟气流速矢量图可看出,窑内烟气流速在燃烧器附近流速最高,达到约20m/s,煅烧带烟气流速约12m/s,窑尾烟气流速8m/s左右。从窑内烟气温度场模拟图可看出,自燃烧器开始将近20m的范围内,烟气温度较高,达到1750℃左右,随后逐渐降低,在煅烧带末端温度约为1450℃。从煅烧带到窑尾端温度逐渐降低。在窑头位置附近是窑内温度最低的区域,烟气温度约为800℃左右。窑内大部分区域烟气温度达到1100℃左右,在外侧筒体表面约300℃。烟气流速在此截面上大部分区域的流速在8~11m/s。这与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相符合。

3 结论

(1)通过建立的新型超短回转窑散热模型,描述了窑内烟气、窑皮、耐火砖等因素和筒体温度及散热量的关系;

(2)模拟分析了窑内的烟气流速场和温度场,并对窑横截面的温度场和烟气流速进行了分析对比,模拟分析结果和模型计算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散热模型。这可为实际生产操作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1]孙晋涛. 硅酸盐工业基础[M]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2]杨世铭,陶文铨等. 传热学(第4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GB/T26281-2010,水泥回转窑热平衡、热效率、综合能耗计算方法.

[4]朱红钧. FLUNT 15.0流场分析[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TQ172

B

1007-6344(2016)02-0008-02

王文煜(1967—),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回转窑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耐火砖窑内回转窑
低导热耐火砖及纳米隔热材料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
回转窑结构分析
四喷嘴水煤浆气化炉内衬膨胀缝耐火砖改型方案
回转窑密封装置的优化改进
利用频率指纹检测耐火砖的内部损伤
基于ANSYS回转窑强度分析
提高回转窑球团矿抗压强度的实践
国内外耐火砖解析
分析辊道窑结构对陶瓷产品质量与产量的影响
浅谈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对窑速的控制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