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的测控技术应用刍议

2016-08-16彭孝安朱小林

四川水泥 2016年2期
关键词:梁段钢护筒测控

彭孝安 朱小林

(四川路桥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都 610071)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的测控技术应用刍议

彭孝安 朱小林

(四川路桥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都 610071)

我国道路交通建设发展迅速,其中尤以桥梁的建设发展更加引人注目。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如今已经成为了桥梁建设的常用模式,而施工测控又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建设过程中的重点环节,是桥梁质量的有效保障手段。基于此,本文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测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入手,进一步分析测控技术在实际桥梁中的应用。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测控技术;应用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在我国发展已经颇具规模,已经建成的南京长江二桥、三桥以及江阴大桥等都属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一般具有跨度大、结构复杂、施工工艺要求高等特点,在这些环节中存在许多测控技术的问题,值得深入探究。

一、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测控技术简述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就是在桥梁中的钢筋和混凝土受到工作载荷之前,通过人工施加外力,以减小桥段内部混凝土结构所存在的拉应力。使之处于压应力环境下,从而在受到工作载荷时,这部分压应力可以与工作载荷产生的拉应力互相抵消。进而避免桥段混凝土结构过早裂缝,有效限制桥段混凝土的拉伸。

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建设过程中进行施工测控,对于整体工程进行有着重大意义。其一是桥梁建设施工中,设计过程较为复杂,施工环节多样,在实际施工中往往难以达到设计要求。因此通过严格的测控控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桥梁整体质量;第二,在桥梁建设完成投入使用的过程中,桥梁结构的可靠性与时效性等是关乎桥梁后期生命的重要性能,这些性能只有在施工环节进行施工测量控制,才能在施工环节逐步解决及问题,提升性能。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测控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即准备阶段的测控和施工阶段的测控。准备阶段的测控可以分为全面分析桥梁结构、科学运用线性控制技术和合理选择桥梁形状三步。施工阶段的测控又可以分为管理控制施工人员、管理控制施工材料和管理控制施工现场三个步骤。概而言之,施工测控从桥梁建设的准备阶段就应该形成,并且一直持续到桥梁建设工程结束,期间应该对施工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人力、物资、施工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控制,如此才能有效保证桥梁的建设质量及施工进度。

二、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测控技术应用分析

(一)处理分析控制网数据

本文以苏通长江大桥为例进行分析。处理分析控制数据网可以分为首级平面控制网布网精度分析、选择投影带及投影面和确定控制网数据处理权值等步骤。首级平面控制网的精度选择对于不同的桥梁标准是不一样的,苏通长江大桥控制网精度为相邻点位误差不超过±5mm。点位误差一般由字母M表示,计算公式为:,式中m1为最弱点位误差,m2为加密点位误差,m3为施工放样误差,m4为施工误差。投影带及投影面的选择,对于不同的桥梁建设也存在一定的区别,一般情况下两者引起长度变化要控制在10-2.5cm/km范围内。假定地面实测到参考面的变形量为s1,则s1=-Hms/R,式中Hm为归算边超出参考面的平均高度,s是归算边长度,R是参考面的曲率半径。根据该公式就可以计算出相应的投影边形变量,以下为苏通长江大桥投影边形变量数据表。

表1.苏通大桥投影边形变量数据表

由数据表可以看出,s1的值与Hm存在正比关系,随Hm值增大而增大。

确定控制网数据处理权值主要有中误差比值法定权和Helmert方差定权两种方法。中误差比值法定权的基本公式为:V=BX-f,式中V为高差观测值改正数,B为平差模型矩阵系数,X为未知参数,f为平差模型常数项。需要注意的是,单以一种方法确定的权值可能存在偏差,因此在实际中可以分别使用两中方法定权,进而得出两种方法的权值比,更正相应误差。

(二)桥梁基础施工测量技术应用分析

桥梁基础施工测量主要包括了控制点加密方法及精度、钢护筒定位监测数据处理以及钢吊箱沉放过程测量控制等步骤。控制点加密方法较多,主要有角度前交法、边长前交法、边角前交法、边角后交法及角度后交法等;钢护筒是桥梁建设施工的重要环节,并且钢护筒数量较多,直径较大,很难测量其中心坐标。比如苏通长江大桥的主墩中,平均打有160根钢护筒,每根钢护筒的直径达到了2.8米。因此,在测量其中心坐标时,一般采用间接法来测量,即测定钢护筒圆周上的点位,再计算中心坐标。钢吊箱沉放由于受到作业环境以及钢吊箱自身因素的影响,其定位与测量都比较困难。一般定位过程可以分为测量校核吊箱沉放和微调定位两步。其精度分析一般以公式mp2=(D2mβ

2/ρ2)+mD

2来计算,该极坐标法测量图如下。

要使极坐标法的测量精度较高,首先需要测量仪器具有较高精度,其次在测量中合理控制测量距离。

(三)梁段预制形态测控

梁段预制一般有长线法和短线法两种模式,长线法起源较早,运用较多,相关工艺经验累积丰富。而短线法发展较晚,工艺经验累积尚浅,但是其成桥线形良好,质量精度都很高,现在应用比较普遍。

因此,这里主要分析短线法预制梁段的形态测控。预制节段的形态测量可以分为几何控制过程、控制点及测量塔布置、局部坐标系统转换和控制点测量等步骤。几何控制过程主要是改变节段几何尺寸,以调整水平或竖向线形,浇筑出具有精确尺寸的几何线形节段。布置控制点是短线法预制梁段线形控制的主要措施,一般是精确放样梁段上六个控制点,因此相应测量塔必须具有变形小、精度高以及无明显沉降等热点。下图为测量塔布置示意图。

图2.预制场测量塔布置示意图

局部坐标系统是短线法预制梁段为了方便放样所采取的模式,坐标系统如下图所示。

图3.梁段坐标系统示意图

图中ΔX为横轴增量,ΔY为纵轴增量,则相应的坐标系统转换公式为X2=Δ X-KR(e)X1,Y2=ΔY-KR(e)Y1,式中R(e)为旋转矩阵,K为尺度系数。

控制点测量主要包括平面位置测控和节点标高测控。平面位置测控主要是将观测墩连线作为梁段纵轴线,当梁段上轴线控制点位于纵轴线上时,则可对梁段进行定位。节点标高主要是在固定端模上设定标高控制点,在对梁段各个节点进行精密水准测量。

结束语: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具有桥型设计成熟、结构刚性好、整体配合优良等特点,是桥梁建设发展的未来方向。而施工测控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而言,可以精准有效地对桥梁施工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测量控制,以保证桥梁整体质量。

[1]林源.刍议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控制技术[J].商品与质量,2014(01)

[2]王震.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测控技术应用研究[J].知识经济,2009(11)

[3]何党库.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控制技术实际应用研究[J].城乡建设,2013(23)

U45

B

1007-6344(2016)02-0214-01

猜你喜欢

梁段钢护筒测控
高速铁路跨海特大桥预制梁段施工技术
圆形钢护筒临时存放受力性能研究
偏心支撑耗能梁段内力分析及构造措施
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框架抗震性能影响参数分析(Ⅱ)
大跨度组合梁斜拉桥主梁安装技术研究
浅析小浪底库区黄河特大桥永久钢护筒沉设工艺
基于LabWindows/CVI与TekVISA的Tek示波器远程测控软件设计
黄河不通航水域钢护筒施工技术
浅薄覆盖层倾斜岩面大直径钢护筒施工方案比选及应用
基于现代测控技术及其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