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深化林改 促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协调发展

2016-08-16永安市人民政府

福建林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金线永安林业

文/永安市人民政府

持续深化林改 促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协调发展

文/永安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永安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习总书记的“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九条措施的通知》精神,以国家林业改革与发展示范区为抓手,充分发挥上级赋予的林业政策、体制优势,始终把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促进发展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工作,从以产权明晰为主的林权改革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综合性改革转变,积极探索和推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充分发挥林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探索生态林业建设新途径

森林是永安市最大的生态优势。为更好保护森林,发挥森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在全国率先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工作。永安市启动了“森林永安”建设,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计划用10年时间少砍20万亩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最终实现除抚育性采伐外,不再有以木材生产为主的经营性采伐,使永安的生态功能更加强大、环境更加优美。一是成立组织机构。2013年底,永安市成立社会化、非营利性的市生态文明建设志愿者协会,目前已发展单位会员211个,个人会员869个。二是设立专项资金。每年由永安市本级财政安排1500万元和向社会筹资1500万元组成,确保每年筹集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3000万元以上。目前已累计筹集资金9574.6万元。三是确立工作目标。编制了《森林永安重点生态区位林赎买工程建设规划》,计划用10年时间减少砍伐和保护森林21万亩,其中赎买13.4万亩,其它形式保护7.6万亩。目前,已完成赎买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2.81万亩。对赎买后的林木采取近自然经营模式,逐步改造培育成为以阔叶树为主的森林。国家林业局已将永安市赎买的重点区位商品林列入国家储备林基地,已完成林分质量提升4624亩,建成示范林1024亩。四是建立长效机制。建立资金管理使用、赎买林木管护、志愿者协会工作运转等工作制度,确保“森林永安”持久长效建设。同时,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宣教力度,建成生态文明建设馆,2015年开馆以来共对外开放300余次,接待1.2万余人;录制播出《森林会客厅》43期,该栏目被评选为“福建省广播电视优秀品牌栏目”;出版《森林永安》月刊29期,营造全市上下共同支持“森林永安”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探索发展碳汇林业。2013年设立福建省首个碳汇专项基金——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永安碳汇专项基金,打造服务永安碳汇林业、发展绿色碳汇事业的地方公益平台。全市已营造竹类碳汇林、珍贵树种碳汇林、废旧矿山植被恢复碳汇林、工业园区绿化碳汇林等1000余亩。实施森林管理碳汇国际核证碳减排(VCS)项目,已通过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国际第三方机构审定,目前正进行减排量运算,初步估算该项目每年可增加减排量7万吨,争取在纽约碳排放交易平台完成注册。2015年3月11日,结合植树节活动的开展,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联合举办“第五届‘绿化祖国低碳行动’植树节”全国启动仪式主场活动,建成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永安志愿者工作站,通过招募志愿者,推动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三)推广“以电代柴”项目。永安作为闽笋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年产笋干近3000吨,产值1.53亿元,笋干产业是永安林农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为破解传统笋干烤制方式消耗森林资源大、成本高的问题,2014年引进先进烘干技术,成功研制电烤型、煤电型、生物燃料型等笋干烤制设备。出台了节能烤笋设备补助政策,电烤型按功率补助1~1.3万元/台,煤电型、生物燃料型补助5000元/台,并由市财政出资对电烤笋干生产进行投保。在国家农业部、省财政厅、农业厅、农机局等部门的支持下,电烤设备纳入省农机局农机补贴目录。电烤笋干生产成本1.75元/斤,仅为薪材型烤制笋干生产成本的一半,按照全市每年笋干产量2600多吨计算,每年还可节省薪材1.56万立方米,相当于保护2000亩林地的森林资源。2015—2019年计划推广电烤笋干设备1000台以上,使全市用电生产笋干的农户覆盖面超过90%,目前已推广以电代柴设备514台。

二、探索民生林业发展新举措

在保护森林生态的同时,我们努力探索促进林农增收的多种途径和多样化模式,努力实现“产业优、百姓富”。

(一)打造竹产业基地。一是科学谋划定位。编制了《福建永安竹家具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今后以竹重组材、竹家具、竹工艺品、竹化工利用等为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规划了“一核、两带、多组团”(以竹天下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为核心,打造竹文化旅游带、竹加工带;建设竹资源培育区、重点竹深加工区、竹文化旅游景点区)的空间布局,形成主攻二产、拓展三产、带动一产的竹产业发展新格局。二是搭建完善平台。通过持续举办竹具产品博览会,建设中国竹具城和永安笋竹名品交易中心,健全竹制品展销平台。打造占地1100亩总投资32亿元的“竹天下”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和占地2750亩的竹深加工产业集聚区,建设竹产业园区平台。目前竹天下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的竹天下文化广场和万竹山生态公园建设已基本完成,引进了国内十强家具生产企业——深圳森源家具集团。2015年4月,和其昌竹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浙江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竹缠绕复合压力管合作项目。竹天下市外连锁体验馆已达到31家,中国竹具品牌联盟于2015年10月在永安落成,2015年8月,启动全国竹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工作,竹天下品牌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三是实施“互联网+竹产业”项目。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在积极运营福建云竹科技有限公司的基础上,于2015年8月中旬引入森源股份、美宁电子商务等社会资本和专业运营商,启动“互联网+竹产业”项目,今年国家发改委批复建设永安市竹天下“互联网+竹产业”信息化融合示范工程项目,获得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额度5500万元。四是促进竹林生态高效经营。省林业厅将永安市列为全省第三轮现代竹业示范县,永安也是全省唯一连续三轮列入现代竹业示范县的单位。目前,全市建立现代竹林示范基地11.19万亩,竹林喷灌水池1102口,总容积达3.56万m3,开设竹山道路3928km,辐射周边35万亩的竹山受益。目前全市已建成竹林高效经营基地32.9万亩,竹山亩产值从原来的不到1000元增加到1600多元,最高亩产值达到6927元。此外,在省林业厅支持下,国家林业局于2015年11月27日批准永安市与国际竹藤中心联合开展“福建永安竹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共建项目,探索竹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技术。

(二)做优金线莲林下种植产业。永安市积极引导和鼓励林农因地制宜发展以金线莲为主的林下种植产业。2015年通过实施金线莲生态型林下种植一体化产业发展项目,全市以金线莲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到6亿元,培养林下套种金线莲林农专业户600户、2000人以上,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一是建成金线莲交易中心。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金线莲交易中心,展示金线莲产品和文化,并设有金线莲检测中心。2015年11月3日永安市移山莲微商城上线,目前微商城月销售额突破100万元。二是建立永安市“移山莲”质量监管配套体系。充分发挥部门联动作用,加强对“移山莲”品牌及质量管理。出台了《永安市“移山莲”质量管理办法(试行)》,对移山莲产品生产及销售各个环节进行有效量化监管,着重在品种选择、环境选择、水肥管理、采收加工等四个方面确保生产工艺的规范化。对达不到移山莲标准的金线莲产品不得使用移山莲商标,不得以永安原产地标志上市。组织种苗培育、林下种植企业参与《福建省金线莲地方标准》起草制定并承担国家新资源食品标准起草。三是实施“移山莲”防伪朔源品牌保护体系。为有效整治和规范金线莲市场,防止假冒产品入市现象,2013年永安市引进和使用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目前永安市金线莲生产、销售企业全部使用无法重复使用的可视化RFID防转移电子防伪标签。消费者通过具有NFC功能的手机或专配识别器扫描,产品的出厂日期、生产产地、种植时间、质量等级等信息便一目了然。

三、探索林业服务新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服务职能,建立科技、金融等服务平台,促进林竹加工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和林农增收。

(一)创新森林资源保护机制。林改分山到户后,出现了经营主体多、林权分散的经营格局。为实现科学经营管护,永安市引导成立了专业化森林资源管护公司——永安市金盾森林资源管护有限公司,公司现有员工185人,下辖市森林资源巡防大队和市森林消防大队两支专业化队伍,管护林地面积230万亩。按“谁出资、谁受益”原则,公司面向社会提供林地林木有偿管护服务。采取与林业局、森林公安等执法部门联动的方式开展森林巡(消)防工作。公司通过采用卫星定位管理系统和视频监控,为所有巡防队员统一配备GPS定位手机,强化队员日常巡山现场管理,取得良好的管护成效。同时,公司建设“无人机与数字化平台防控系统”项目,应用无人机的空中巡护与实时传输,结合视频监控平台、林业地理信息系统,运用于日常森林资源与森林综合生态保护工作,以统一的林业资源空间分布信息为基础,建立天网、地网、人网、林网和森林生态综合监控平台的“四网一平台”管护模式,提高监测与管控效率,形成全市全覆盖、一体化、可视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跨区域、跨管理职能部门的智慧综合巡护管理体系。2015年,公司管护区内的林木盗伐量仅为140 m3,其中未流失林木95 m3,实际损耗仅为45 m3,林区治安秩序明显好转。

(二)创新林业科技服务机制。与传统的“院校型”和“外脑型”科技支持相比,广大竹农和竹加工企业更渴望能有整合资源、扩大市场的真正能实现就地成果转化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一是永安竹产业研究院。于2013年引导成立了一家民营的竹业科技服务单位——永安竹产业研究院,依靠这支技术力量,为竹加工企业提供市场资讯、工程设计、产品研发、技术研究、人才培训、专利申报、知识产权维护等服务。该院已连续承办四届国际(永安)竹家具设计大赛,四届大赛累计收到国内外近百家院校及设计机构的参赛作品4000多幅,取得良好效果。二是福建省竹制品公共检测服务中心。主要提供目前竹产业急需的竹具产品的产品中试、绿色环保(甲醛、重金属)检测、竹具防伪等竹产业相关的技术服务,是竹制品企业提高品质、争创品牌的助推器和孵化器。通过理化试验、研发检测、生产中试、成果转化等功能模块的建设,将逐步形成立足永安、辐射周边的竹制品综合性检测研究中心。三是福建省竹天下众创空间。顺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依托福建竹天下众创服务有限公司成立竹天下众创空间,注册资金1000万。作为三明地区首批15家备案众创空间之一,现已募集创客45人,组成各类创业创新团队15个,在孵企业5家。已组织空间入驻团队和企业参加福建省互联网经济创业创新大赛、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及第四届福建创新创业大赛(三明赛区)、第十四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四是国家林业局竹家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分中心。该中心于2016年3月落户永安,与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中心在竹家居设计与应用推广、竹家居材料研发、竹家居成果推广与产品检测、竹家居企业创新发展服务等领域合作,作为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的重要平台和依托。

(三)探索林地保护和利用机制。2014年8月29日,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永安市为全国林地占补平衡试点县之一。在省林业厅和三明市林业局的指导和支持下,永安市依法依规运作,引导节约、集约利用林地,在少用或不用重要生态区位林地的同时,积极服务社会经济建设。试点实施以来,在完成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林地需求情况摸底工作,建立补充林地储备库,确定补充林地的类型,对补充林地调查核实、公示、确认、林权发证、资源建档。建立先补后占工作机制,与国土等部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和补充林地核查机制,制定出台《永安市补充林地管理暂行办法》。经与国土资源局二调材料核对,符合补入的非林地面积1.94万亩,分布于15个乡(镇、街道、场)。目前,试点工作已基本完成,办理林权证发证面积1.77万亩,完成资源建档面积1.26万亩。

今后,永安市林业改革与发展工作,将紧紧围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目标,通过大力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推进整乡(镇)深化林改,强化林业社会化服务等措施,扎实推进“森林永安”建设,加快发展绿色产业,持续推进深化林业改革;着力推进国家林改示范区建设和国家竹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国家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县建设,让永安成为森林生态优美之区、森林产业发达之区、森林文化繁荣之区、森林经营先进之区。

责任编辑/罗美娟

猜你喜欢

金线永安林业
基于ITS2和psbA-trnH序列鉴别金线兰及其近缘种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长安永安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美丽的永安溪
深山种植金线莲走出致富路
“药王”
“永安五铢”的版式及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