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度反腐是根本

2016-08-15张永谊

杭州 2016年2期
关键词:约束法规腐败

文 张永谊



制度反腐是根本

文 张永谊

反腐败不能寄希望于任何人的自我监督、自我完善,必须依靠制度约束、法规规范,限制人性贪婪的一面,构筑起廉洁政治的制度屏障,建起有效的反腐栅栏。

十八大以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全力加强的一项核心工作。过去的2015年延续了十八大以来的高压态势,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共通报了29名省部级领导干部接受组织调查的案例,反腐败工作取得世所瞩目的重大进展。客观地讲,近几年的“打虎拍蝇”,在拥有权力的人“不敢腐”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反腐败工作已经转向治标与治本相结合,进入了“不能腐”的制度建设阶段,进而建立规矩、形成习惯、化为自觉,真正让拥有权力的人达到“不想腐”的境界。

2015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集体学习,主题为“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这是中央政治局首次以反腐败制度建设作为学习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会上强调,铲除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规制度。要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把法规制度建设贯穿到反腐倡廉各个领域、落实到制约和监督权力各个方面,发挥法规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8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10月,中共中央又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这些党内法规的出台,意味着中央在推进反腐败的顶层设计,把党的反腐败经验,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经验和成果,上升为制度,明确为规范,为进一步深化反腐奠定制度基础。

传统意义上,我们总是把干部“应该”追求的品德当成干部已经具有的品德,希望为官之人都是道德境界高尚之人,期望他们用好权力、为民服务、廉洁自律,而在制度上缺乏对官员权力的严格制约。事实证明,反腐败不能寄希望于任何人的自我监督、自我完善,必须依靠制度约束、法规规范,限制人性贪婪的一面,构筑起廉洁政治的制度屏障,建起有效的反腐栅栏,即使有些官员利令智昏、铤而走险,也有制度阻挡,使其贪欲难以付诸行动。

毫无疑问,党规党纪属于党内法规体系,本身就是制度反腐的组成部分,对相关条例的完善,能够更好地从制度上推进反腐败工作,规范约束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行为。同时,我们也要加快反腐败的国家立法,推进法治反腐,把党内反腐有效的制度、做法、措施和思路上升为国家法律,把对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拓展到所有公务员群体,逐步从“权力反腐”走向“制度反腐”,最终直至“法律反腐”。要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立健全一套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完善监督、惩戒、查处机制,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制度反腐是根本。变革我们的制度设计,以杜绝腐败机会和腐败利益、增大腐败成本和腐败风险的法规建设,逐步构建起一个科学高效的防腐体系,使制度设计真正形成互相制约与多重监督的格局,从根源上铲除腐败的土壤,断绝腐败的念头,最终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猜你喜欢

约束法规腐败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马和骑师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适当放手能让孩子更好地自我约束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11)
目睹之现状
腐败至死怎么死
奇怪的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