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隔姜灸配合中药浴足防治化疗恶心呕吐的护理体会

2016-08-12时梅英

光明中医 2016年10期
关键词:护理体会

时梅英



隔姜灸配合中药浴足防治化疗恶心呕吐的护理体会

时梅英

河南省许昌市中医院内科(许昌 461000)

摘要:目的观察隔姜灸配合中药浴足防治化疗恶心呕吐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化疗恶心呕吐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在相同基础治疗及护理情况下,治疗组使用隔姜灸配合中药足浴治疗,对照组使用隔姜灸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恶心呕吐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配合中药浴足防治化疗恶心呕吐疗效满意。

关键词:化疗恶心呕吐;隔姜灸;中药浴足; 护理体会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杀手。目前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披露,全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估计约为312万例,化疗仍是癌症治疗主要手段之一。恶心呕吐是化疗药物引起的最常见的早期毒性反应,严重的呕吐可导致脱水、电解质失调、衰弱和体重减轻,并因进食受到影响而造成负氮平衡,从而削弱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可能使患者拒绝有效的化疗[1]。因此有效防治化疗恶心呕吐,对提高患者化疗耐受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科采用隔姜灸配合中药浴足防治化疗恶心呕吐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病区由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患者80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范围35~60岁。其中胃癌30例, 乳腺癌19例,肺癌18例, 结直肠癌10例,卵巢癌3例。按完全随机原则,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隔姜灸配合中药浴足,对照组单纯隔姜灸治疗,两组各40例。

1.2治疗方法

1.2.1隔姜灸病人取平卧位、坐位或俯卧位。向病人讲解治疗目的,以取得病人配合,松解衣着,认真评估施灸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注意保暖,保护隐私。取穴:内关、足三里、中脘。随证配穴:脾胃虚寒配脾俞、胃俞。施灸腧穴部位涂少量凡士林,取一分厚、当中刺数孔的新鲜老姜片置于应灸部位,放艾炷于姜上灸之。当患者感觉灼痛时,换炷再灸,一般3壮,以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疱为度。1次/日,于化疗前一天开始,直至化疗结束2~3天。

1.2.2中药浴足操作者取中药浴足粉1袋(党参15 g,白术15 g,茯苓15 g,木香6 g,陈皮15 g,半夏10 g,砂仁6 g,炙甘草6 g,生姜15 g,大枣10 g,若呕吐频作可加旋覆花等;若呕吐清水可加吴茱萸等)倒入39℃~42℃的自动足浴器内,病人取坐位,暴露双足至小腿中部,放入自动浴足器中,水位要淹至三阴交穴位以上,将足浴器电源打开,开启加热及按摩功能,可自行用双脚掌和脚背互相搓擦,用力轻重适度,30~40分/次,病人感觉微出汗,1次/日,于化疗前一天开始,直至化疗结束2~3天。

1.3护理方法

1.3.1隔姜灸配合中药浴足每天1次,隔姜灸每次3~5壮,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疱为度,中药浴足每次30~40分钟,病人感觉微微汗出。

1.3.2选穴宜少而精于化疗前一天开始,直至化疗结束2~3天。

1.3.3施灸的程序先上后下、先阳经后阴经的原则。施灸过程中不断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灸后协助患者穿衣。

1.3.4中药浴足浴足前做好相关知识教育,取得病人配合;评估患者足部皮肤情况。水温39℃~42℃。浴足宜在晚上临睡前,避免在餐前或餐后30分钟。在浴足过程中经常询问水温是否适应、有无特殊不适。足浴后指导患者按摩双足至足部皮肤水分干,皮肤干燥者可涂护肤霜。注意保暖。浴足器一用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1.3.5密切观察病人恶心呕吐的程度有无缓解或减轻,饮食情况有无改善,睡眠、精神状况有无好转,脉象有无改善。

1.3.6隔姜灸配合中药浴足期间,配合正确的膳食疗法选择营养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及低脂易消化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甲鱼、豆制品、水果等,呕吐明显可频饮具有和胃止呕功效的芦根汤[2]、食用具有开脾胃助消化作用的黄豆山楂粥等。

1.3.7情志护理恶心呕吐与患者的精神状态、心理因素、身体因素等有着密切关系[3]故要重视患者的情绪予以理解、同情、鼓励、安慰等,使患者能以积极的心态轻松配合治疗[4],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保持心情愉快,还可通过音乐、催眠、遐想等行为疗法进行全身性放松,有利于气血通畅、脾胃之气的升降正常。

1.4疗效标准按照NCCN化疗不良反应的分级标准将恶心、呕吐分为0~Ⅳ级。0级:无恶心、呕吐;Ⅰ级:恶心;Ⅱ级:暂时性呕吐;Ⅲ级:呕吐需治疗;Ⅳ级:难控制的呕吐。根据以上分级标准,0级和Ⅰ级为显效,Ⅱ级为有效,Ⅲ级和Ⅳ级为无效,以显效+有效为总有效。

2 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中医认为,本病是邪毒内侵,干扰胃肠,脾失健运而不升,气血俱虚,胃内浊气不降而上逆所致[5]。正邪交争,气血逆乱,脾胃升降失调故见恶心呕吐,治疗及护理当顾护脾胃,恢复其升降功能,《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内关为手厥阴经络穴,宽胸理气降逆止呕。足三里为足阳明经合穴,疏理胃肠气机,通降胃气,又为人体强壮要穴。中脘乃胃之募穴,理气和胃止呕[5]。隔姜灸内关、足三里、中脘等穴位通过灸火的温和热力可直接温通经络、行气活血达到和胃降逆,理气止呕之功效。

浴足最早记于古医书《五十二病方》中,唐·孙思邈提出“足下暖”的观点。《灵枢·逆顺肥瘦》所载:“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即足部是足三阴经之始,又是足三阳经之终。这六条经脉又与手之三阳经、三阴经相连属,循行于全身。奇经八脉的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也都起于足部,冲脉也有分支到足部,从而加强足部与全身组织、器官的联系,且人体五脏六腑在脚部都有相应的投影。因此通过中药足疗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节和恢复脏腑功能,使疾病康复[6]。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呕吐候》指出:“呕吐之病者,由脾胃有邪,谷气不治所为也,胃受邪,气逆则呕。”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而化疗药物多为寒凉之品,作为外邪,易损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职,而发生恶心呕吐,治疗以健脾和胃、通调气机为主,达到降逆止呕的治疗目的。本足药方中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半夏祛痰降逆,和胃止呕;陈皮、木香、砂仁理气降逆[7];生姜以温中降逆止呃,为“呕家圣药”;大枣益气和中。配合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的足浴疗法,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和胃、通调气机、降逆止呕之功效。

隔姜灸配合中药浴足防治化疗恶心呕吐,是以中医经络学为基础,借助灸火的热力与中药浴足的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药效,使药物由表及里,循经内达脏腑,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此治法除了具有益气健脾、和胃降逆的作用,还能调节脏腑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隔姜灸配合中药浴足治疗,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隔姜灸治疗。此疗法简单易于耐受,具有起效快、药效较长、禁忌症少的优势,可在今后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可冀,魏予孝.癌症化疗不良反应的中西医防护[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107.

[2]汪昂.医方解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3:155.

[3]陈国萍,李淑琴.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4):11.

[4]张爱萍,周敏.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患者呕吐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5):60.

[5]梁繁荣,沈雪勇.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96,231.

[6]叶柏,徐景藩.运用足疗方治疗脾胃病的经验[J].浙江中医杂志,2010,45(1):10.

[7]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210.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10.067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10-1484-03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吴慧君2015-06-01)

猜你喜欢

护理体会
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及护理体会
中医外治对老年患者输液渗漏的护理体会
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使用胰岛素泵及护理体会
求助者中心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焦虑的护理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