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中医护理效果观察

2016-08-12刘新宁

光明中医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中医护理

刘新宁



【护理论坛】

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中医护理效果观察

刘新宁

河南省开封市第二中医院骨科(开封 475004)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护理治疗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药物治疗和护理,中医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机械性护理、中药涂擦、中药熏洗、功能锻炼等中医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肢体消肿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肢体肿胀程度进行对比,中医组消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中医护理措施能明显消除骨折术后肢体肿胀,促进伤口修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中医护理

肢体肿胀是骨折术后常见的症状,严重的肿胀可导致伤口不愈合、感染、骨筋膜室综合症、深静脉血栓形成甚至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并发症[1]。因此早期的消肿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将影响骨折的治疗效果,影响骨折的愈合。所以对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患者进行有效的中医护理,有利于早期消除肢体肿胀和减轻疼痛。我院在采用一般常规护理的同时配合机械性护理、中药涂擦、中药熏洗、功能锻炼等中医护理措施治疗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观察2014年8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男性19例,女性22例,年龄20~80岁,平均58岁;其中上肢18例,下肢23例;轻度肿胀者15例,中度肿胀者18例,重度肿胀者8例。中医组41例,男性17例,女性24例,年龄22~87岁,平均62岁;其中上肢16例,下肢25例;轻度肿胀者13例,中度肿胀者18例,重度肿胀者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和一般常规护理措施。中医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措施。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体位指导术后采用软枕或布朗氏架抬高患肢,保持肢体功能位,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创伤肢体越是高于心脏的水平位置,肢体的消肿效果便会越好,而采取平卧位会比采取半卧位消肿效果好很多[2]。

1.2.2健康宣教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术后引起肢体肿胀的原因和后果,告知患者肢体循经络运行的特点和肢体制动后,经脉凝滞有形成血栓的可能性[3],使患者主动配合护士治疗和进行康复训练,有利于肢体肿胀的消退。

1.2.3冰敷治疗术后24小时局部冰敷,可以促进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肿胀,观察患肢循环,防止局部冻伤。在渗液和渗血位置进行加压包扎,可以让肢体肿胀大大减轻。

1.2.4药物性治疗七叶皂苷钠具有抗炎、抗渗、消肿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骨科创伤或手术引起的肢体肿胀,迈之灵片口服能利水消肿。

1.2.5机械性护理使用骨伤治疗仪能抑制炎症介质的致炎作用,增加穿透性,促进水肿吸收,对中枢神经有镇痛作用。应用脉冲磁场治疗骨创伤,对促进骨创伤愈合、消肿、止痛有明显疗效。

1.2.6中药涂擦中药方药组成:红花15 g,紫草9 g,赤芍12 g,当归12 g。用药方法:将上述中药放入50%~60%的酒精500ml浸泡1~2周,然后用药液浸湿纱布反复涂擦患肢肿胀处,避开皮肤破损的部位,涂擦每日2次。达到活血化瘀,扩张周围血管,改善局部微循环,改善组织的有氧代谢,具有舒经活络,消肿止痛的功能[4]。

1.2.7中药熏洗中药方药组成:川牛膝30 g,红花20 g,川芎20 g,当归25 g,独活25 g,木瓜15 g,苏木10 g,透骨草30 g,桃仁25 g,威灵仙30 g,杜仲10 g,延胡索25 g等。用药方法:将上述中药用适量清水浸泡20分钟后加热,利用热蒸汽熏洗,每日2次,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目的。

1.2.8功能锻炼中药涂擦、熏洗后对肿胀的患肢进行手法按摩、手指点穴及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此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通过中药涂擦和熏洗后,患肢关节松解,肿胀部位因微循环的改善僵硬状况得到缓解,此时进行手法按摩、手指点穴及功能锻炼效果尤为显著。下肢骨折可进行股四头肌、踝关节和足趾的活动,上肢骨折可进行手指的弯曲和伸直、握拳和腕关节的活动,鼓励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尽早进行功能锻炼。

1.3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以肿胀消除程度及天数为指标进行疗效评定[5]。显效:消肿时间<3~5天,肿胀程度明显减轻,皮纹尚存在;有效:消肿时间5~7天,肿胀程度减轻,皮肤发亮,皮纹消失;无效:消肿时间≥7天,肿胀程度无明显变化,皮肤紧张发亮,皮纹消失,出现张力性水疱,触诊时局部压痛明显。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7d后肢体肿胀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第一天肢体肿胀无明显区别,中医组第七天肢体肿胀比对照组低,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7天后肢体消肿效果对比 (例,%)

2.2两组患者的消肿时间对比中医组平均消肿时间为(5.0±1.7)天;对照组为(6.5±2.5)天,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原因主要包括肢体静脉回流受阻、术后创口组织渗血、组织水肿等,对骨折后肢体肿胀的患者采用一般常规护理的同时配合机械性护理、中药涂擦、中药熏洗、功能锻炼等中医护理措施,使肢体肿胀快速消退,有利于伤口愈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为患者节省了经济支出,提高了治疗效果。

中医学认为,四肢骨折后筋脉受损、筋脉失养。气血运行受阻,“阳气虚败、血气湿瘀”为骨折后患肢肿胀主要病机[6]。骨折后离经之血溢于脉外,蓄于筋骨肌肤腠理之间,阻滞气机运行而为肿痛,我们临床治疗以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为治疗原则,使用红花酒精涂抹,取得良好效果。红花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紫草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赤芍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当归有活血止痛的功效。制成酊剂外涂患肢,用药方便,作用直接快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效果显著。中药熏洗方药配伍具有瘀血祛、新血生、气血畅的特点。总之,中医护理措施的应用能明显消除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减轻疼痛,促进伤口修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华颖,王文政.中药涂擦在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8):1339-1340.

[2]何柏云,方剑波.骨折创伤及术后下肢肿胀防治研究[J].中外医疗,2012,31(10):124-125.

[3]刘玉芬,黄志嫦.四肢骨折肢体肿胀的原因分析及中医护理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3):380-381.

[4]窦静.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中医护理[J].光明中医,2013,28(9)1930-1931.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82.

[6]李国衡.骨关节损伤魏氏伤科与中西医结合治疗[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9.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10.059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10-1470-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窦静2015-08-04)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TCM Nursing in Limb Swelling after Extremity Fracture Surgery

LIU Xingning

(Kaifeng Second Hospital of TCM, Henan, Kaifeng 475004,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nursing in the treatment of limb swelling after extremity fracture surgery. Method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conventional drug treatment and car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 group used oth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measures, such as mechanical nursing, TCM inunction, TCM fumigation, functional training, etc. The limb detumescent effects of patients within thes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Comparing the limb detumescence degrees of two groups, we found that the experiment group required less detumescent time,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The effective TCM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eliminate limb swelling after fracture surgery, promote wound healing, and prevent complications.

Key words:Postoperative limbs fracture; Limb swelling; TCM nursing; Effect

猜你喜欢

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特色优势分析
中医护理结合穴位中频脉冲对失眠患者的影响
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在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应用
尪痹的中医护理体会
中药熏蒸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和护理
《中医母婴护理在线交互系统》[1]软件的制作
“中医护理”实践教学改革实施策略
论中医护理与新生儿黄疸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