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隔姜灸中极穴治疗腰椎手法复位术后尿潴留效果观察

2016-08-12侯桂红刘莹莹

光明中医 2016年10期
关键词:癃闭

侯桂红 刘莹莹 牛 静



隔姜灸中极穴治疗腰椎手法复位术后尿潴留效果观察

侯桂红刘莹莹牛静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颈腰痛二科 (洛阳 471002)

摘要:目的探讨隔姜灸中极穴对腰椎手法复位术后尿潴留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腰椎复位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排尿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措施的基础上给予隔姜灸中极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同时间段排尿率和导尿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排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中极穴配合常规措施对腰椎手法复位术后尿潴留患者疗效显著。

关键词:癃闭;腰椎手法复位术后;隔姜灸

腰椎手法复位术是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治疗措施,复位术后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3d,2~4h协助患者直线翻身一次,平卧位和俯卧位交替。患者术后因体位限制、排尿环境及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很容易引起尿潴留。尿潴留是指膀胱区域胀满,但不能自行排尿,需要通过诱导措施才能排尿[1]。2014年10月—2015年4月我科对腰椎手法复位术后出现尿潴留患者,采用中极穴隔姜灸的方法促进排尿,解除尿潴留,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腰椎复位术后尿潴留患者50例患者,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 26 例,男 11 例,女15例;年龄23~60岁。 对照组 24例,男10例,女14例;年龄22~59岁。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发生在L4~5者14例,L5~S1者7例,L4~5与L5~S1同时突出者5例。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发生在L4~5者11例,L5~S1者8例,L4~5与L5~S1同时突出者5例。复位前患者均无马尾神经损伤表现,自行排尿。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O.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1)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2)腰椎手法复位术后尿潴留患者;(3)术前无马尾神经损伤,能自行排尿者;(4)同意参加本临床研究者。

1.3排除标准(1)前列腺肥大、尿道梗阻或其他疾病手术等导致的尿潴留;(2)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或肝肾等疾病;(3)对姜及艾绒过敏者。

1. 3方法

1.3.1对照组术前3d练习床上排尿,对排尿不畅者给予局部热敷、听流水声、穴位按摩等常规方法促使患者自行排尿。

1.3.2观察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隔姜灸中极穴。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暴露腹部皮肤,用同身寸取穴法在腹壁前正中线、脐下4寸处选取中极穴,选取较大的新鲜姜块,切取直径约4~5cm、厚约0.3~0.4cm的姜片,在中间穿刺数孔以便热气内透,把用艾绒制成直径3cm、高3cm的圆锥形艾柱直接放在姜片上,锥尖朝上,把姜片及艾绒置于中极穴上点燃艾绒施灸。当艾绒燃尽后患者仍无尿意者可易炷再灸,一般灸3~5壮,使热力由上而下慢慢深入渗透皮肤,一次治疗时间大约10~15min左右。在施灸过程中及时观察患者皮肤,以患者皮肤少泛红、能耐受为度。如施灸治过程中患者有灼痛感时,可将姜片稍稍提起散热后再施灸。施灸过程中患者尿意强烈,即停止治疗协助其排便。两组患者在实施措施结束后2h仍不能自行排尿者给予导尿术。

1.4疗效标准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显效:治疗结束30分钟内患者能顺利排尿,尿急、腹胀、腹痛消失;有效:治疗结束30~60分钟患者开始排尿或者尿液呈点滴状排出,片刻后能顺利排尿,尿急、腹胀、腹痛症状好转;无效:治疗结束>90分钟患者仍未排出尿液或尿液淋漓不出,尿急、腹胀、腹痛加重。

1.5统计学方法数据输入SPSSl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注: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

2.2两组排尿率比较对照组给予常规措施、观察组给予隔姜灸治疗后30min、1h排尿率及导尿率比较,观察组排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导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排尿率和导尿率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腰椎手法复位术后患者由于体位改变,不习惯卧床排尿;加之术后紧张、害羞等不良心理情绪,从而加重膀胱括约肌痉挛[3],导致膀胱经脉受损,经气郁闭,气机不畅,下焦决渎无力,导致尿潴留。尿潴留属中医“癃闭”范畴,按中医理论来说,“癃闭”主要病变在膀胱,又与三焦、肺、脾、肾密切相关[4]。病位虽在膀胱但与肺、脾、肝、肾、三焦密切相关,湿浊结聚下焦,湿热阻遏,肺失宣降,中气不足或气虚血瘀,三焦气化功能失常,导致小便不能排出。中极穴是是膀胱募穴,是膀胱经经气的聚集之处,具有疏利三阴之气、通利水道、宣痹开结的作用。生姜味辛性温,具有温经散寒通阳、行水利水之功效。《本草从新》记载:“艾叶苦辛,性温,熟热,纯阳之性,通十二经,理气血,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性温热,入肾经,有理气血、通寒湿、温经止痛的功效[5]。艾灸具有温阳固肾、培补元气、通调三焦、行气利水、通利小便,使肾气复、气机畅的作用。灸能够使热透入皮肤增加局部血液循环,舒缓括约肌,加强传导功能,使排尿通畅。中医学认为“腑以通为用”,通则气机顺达。治疗尿潴留宜散瘀结、利气机而通水道。隔姜灸是通过生姜之温性与艾火之热力,二者相须而用,刺激中极穴,调节三焦,鼓舞膀胱气化功能而达到启闭通尿功效,从而促进患者排尿,解除尿潴留,减轻患者痛苦。

参考文献

[1]庆红,吕春利,郭亚玲.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0):174.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3]苏秀宁,黄琳俐,韦金翠.术后尿潴留的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7(14):97.

[4]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57.

[5]杨洁,乔秀兰,田丰玮,等. 隔姜隔盐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0):1668-1669.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10.047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10-1445-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李俏2015-06-19)

猜你喜欢

癃闭
单纯隔盐灸神阙穴治愈癃闭一例的临床报道
基于张锡纯治疗癃闭经验论治肛肠病术后尿潴留
邵素菊教授体针结合脐针治疗癃闭验案一则
基于数据挖掘《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癃闭用药规律探讨
杨健武主任临证验案举隅
癃闭舒胶囊辅助治疗对良性前列腺增生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
五苓散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经验总结
黄芪春泽汤治疗癃闭的临床观察
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骨折卧床排尿困难患者康复的影响
浅谈癃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