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四湖渔业生态修复效果调查研究

2016-08-10魏勋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14期
关键词:渔获量南四湖鳙鱼

○魏勋

南四湖渔业生态修复效果调查研究

○魏勋

南四湖是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4个相连湖的总称,由于微山湖面积比较大,习惯上统称微山湖,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全湖面积1266km2,是山东省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增殖放流是恢复渔业资源的有效途径,主要通过人工繁育苗种,将苗种直接放入水域,补充野生种群数量。放流苗种通过食用天然生物饵料迅速生长,较短时间即可达到可捕规格,实现经济效益;同时,一部分放流苗种加入繁殖群体,达到补充自然种群的生态效果。自2005年山东省逐步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以来,南四湖连续11年实施增值放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013-2015年我站进行了南四湖本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南四湖水质富营养化严重,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数量超标,底栖动物数量严重不足,鱼类退化严重,通过对南四湖进行有针对性的增殖放流,实行“以水养鱼、以渔治水”方略,放养底栖动物、滤食性鱼类等,对南四湖进行生态修复。

1.增殖放流效果

根据两年来每年春季对渔民的随机调查,就渔获物规格而言,白鲢可达到2kg/尾,鳙鱼1.5~2kg/尾。由于放流苗种均来自县良种场,因此,成活率相对较高,根据渔民捕捞情况及相关品种常规养殖情况估算,放流鲢、鳙鱼成活率基本可达到80%,据初步估算,2013-2015年,渔民年平均增收可达8500元,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为显著。

1.1主要经济鱼类增长情况

根据三年来南四湖增殖放流的观测数据,渔获物主要种类为鲢鳙鱼,两者均以1龄鱼及2龄鱼为主,组成结构为1龄较2龄稍多,两种鱼2龄组个体、数量及重量均分别占该种鱼的95%以上,其余均为3龄鱼,高龄鱼个体很少,以鲢鳙鱼、鲤鱼为代表的鱼类种群已经形成(表1)。

表1 渔获物调查表

放养鲢、鳙的体长体重均呈幂函数相关,体长L(mm)与体重W(g)的关系式为W=aLb(表2)。

表2 主要放养鱼类体长体重关系表

通常用体长与体重关系,即肥满度K(K=100W/L3)来比较同一水域或不同水域的鱼类生长情况。南四湖增值放流2龄鱼的K值为:鲢鱼K=1.98±0.16,鳙鱼K=2.21±0.13。

放流鱼种回捕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增值放流鱼类的渔获量,也是大水面增值放流经济效益的重要考核指标。南四湖增值放流鱼类的回捕率见表3。由表3可知,我们采用的渔具捕捞强度很大,回捕率较一般人工放流高。

1.2主要经济鱼类渔获量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2013年南四湖增殖放流主要渔获量为38492.50吨,2014年主要渔获量为20503.56吨,2015年主要渔获量为15407.09吨。到此为止,以鲢鳙鱼、鲤鱼、团头鲂等为主的建群种、优势种已经建立。

表3 南四湖人工放流鱼类的回捕率

表4 2013年4-10月份主要放流鱼类渔获量(t)

表5 2014年4-10月份主要放流鱼类渔获量(t)

表6 2015年4-10月份主要放流鱼类渔获量(t)

2.环境修复效果

2.1有效控制浮游生物数量

鲢鳙鱼是水体中最主要的滤食性鱼类,鲢、鳙不能消化大部分蓝藻、细胞衰老的绿藻、裸藻和具几丁质的浮游动物及卵等。对金藻、硅藻、部分甲藻、蓝藻、绿藻及浮游动物、细菌等壳、膜上有孔、缝者则能较好地消化利用。本次鲢鳙鱼的增殖放流环境修复效果良好,浮游生物数量减少,湖水富营养化程度降低。详情见表图1。

图1 浮游植物生物量变化、浮游植物栖息密度变化

图2 总氮、总磷变化

2.2水质净化效果明显

鲢鳙鱼不仅对浮游生物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同时也是水体净化的利器。据有关数据显示,水体中每产出1kg的鲢鳙鱼,就能带走水中氮29g,磷1.5g,碳119g,相当于除去水体中尿素64g,过磷酸钙17g。具有过滤有机物、降低水体COD、氨氮含量的生态功能。

2.2.1总氮、总磷

总氮、总磷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增殖放养鲢、鳙鱼,有效地减少了水体中总、总磷含量,减轻了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2.2.2高锰酸钾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降低

高锰酸钾指数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项目实施后,水体有机物大量消耗,南四湖高锰酸钾指数明显降低,水体质量显著提高。五日生化需氧量明显降低,水体质量显著提高。

3.渔业资源生态系统平衡保持技术模型

根据南四湖渔获量和捕捞努力量,建立渔业资源生态系统平衡保持技术模型又称总产量模型,是现代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的主要理论模型之一。该模型将种群的生长、补充及死亡结合起来作为种群的生物产量,捕捞和生物产量是影响种群生物量的两个因素。它不考虑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空间结构,不需要资源群体本身的生物学资料,因此对没有年龄组成资料或不易鉴定年龄的资源群体的种群进行资源评估更具优势。

图3 高锰酸钾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指数变化

3.1渔业资源生态系统平衡保持技术模型介绍

根据南四湖渔业生产状况和经典连续性Schaefer产量模型推算,以南四湖为例,进行资源评估,估算Bi(初始生物量),r(种群内禀增长率),K(最大环境容纳量),q(可捕系数)参数,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

在没有捕捞的情况下,种群的增加率或减少率被假定为目前种群大小的函数,方程如下:

当捕捞存在时,在方程中增加捕捞死亡率Ft,方程变为:

其中Bt表示在时间t时的生物量,r表示种群内禀增长率,K表示种群最大环境容量。

3.2参数评估方法

表7 微山湖渔业总产量和捕捞努力量

渔业资源生态系统平衡保持技术模型评估种群资源的方法很大程度上依赖所获取资料的数据特征。如果种群生物量可直接测得,则模型参数可通过图解关系直接拟合计算得出:如生物量不能被直接测得而只能获得一个生物量丰度指标,则种群资源评估会相对复杂,模型对数据可靠性要求提高。由于在实际渔业生产中生物量很少有直接观测的情况,几乎所有剩余产量模型的应用都使用生物量丰度指标。

3.3结果

利用连续性Schaefer产量模型以及南四湖渔获产量和单位捕捞力渔获量CPUE,估算初始生物量B1,最大环境容纳量K,可捕系数q,最大持续产量MSY和相应的捕捞努力量fMSY。

4.结果与讨论

2013-2015年,通过人工生态修复,每年向上级湖独山湖常年禁渔区、二级坝、薛河入湖口、下级湖常年禁渔区4个位点增殖放流鱼类、底栖动物等1500万尾(只)。2013年南四湖增殖放流主要渔获量为15505.5吨,2010年主要渔获量为15679.56吨,2014年主要渔获量为16206.09吨。三年共捕捞各种渔获物4.74万吨,实现经济效益5.626亿元。南四湖建立了以鲢鳙鱼、鲤鱼、团头鲂等为主的建群种。南四湖捕捞量基本趋于稳定,随着人工放流和禁渔,南四湖渔业资源逐渐恢复。通过对高水位下的南四湖进行增殖放流,南四湖水体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数量得到有效控制,水质明显改良,实现南四湖渔业资源增殖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在每年7-10月,监测10个点位,分别调查南四湖水生动物和植物的数量、生物量,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资源量,水体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数量生物量下降,有效控制南四湖富营养化,南四湖浮游生物量达到生态平衡。

鲢鳙鱼是滤食性鱼类,能够吸收水中大量的有机物质。通过增殖放流鲢鳙鱼、轮捕轮放等去除水中氮563.25吨、磷2.698吨、碳1859.6吨、尿素236.9吨、相当于消减500.6吨COD,经监测研究区域水质有明显的改善。放流鲢鳙鱼滤食性鱼类可吸收水体中氮、磷,水体中氮、磷的含量直接决定了藻类的繁殖速率;同样植物也可以直接吸收氮、磷,但是与藻类相比,氮、磷在植物体内的储存更加稳定,较易通过人工收获将其固定的氮、磷带出水体。

通过增殖放流,水生植物数量和质量有效修复。鱼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品质提升,项目的实施有效修复鱼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

通过对增殖放流渔获量的抽样检测和渔获物统计资料,运用生态学、统计学等理论,结合经典连续性Schaefer产量模型和南四湖生产实际推算建立建立南四湖渔业资源生态系统平衡保持技术模型。该模型对于跟踪和研究南四湖生产-捕捞数量,各种生物数量控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5.存在问题和建议

(1)建立及完善渔业资源增殖评估机制

建议每年定期召集有关专家、技术人员开展一次渔业资源调查和增值放流效果评估,根据每年调查评价结果,合理调整下年度增殖放流的品种、数量、规格,实现增殖放流的科学化。

(2)科学制定南四湖渔业主体功能区规划

根据南四湖自然与生态环境、生物资源种群分布特征和区域优势等因素,尽快实施南四湖渔业主体功能区规划。扩大自然渔业资源生存空间,促进湖泊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做到规划合理、科学指导、发展有序、使用有偿。

(3)加大增殖放流力度

根据南四湖渔获量可以看出,常规品种的放流数量不足,名优品种如河蟹、长春鳊、鲂鱼、鳜鱼、鲶鱼、乌鳢等鱼类增值放流比例严重失衡。为了保障南四湖增殖放流鱼类数量和比例,应加大增殖放流力度。

(4)加强增殖放流后的管理工作

制定严格的增殖放流品种的捕捞规格(如花白鲢、草鱼尾重达1000g以上,鲤鱼尾重达500g以才可捕捞),积极教育指导渔民,树立对增殖放流的保护意识,建立完善的增殖放流保障机制。避免前放流后捕捞现象发生,切实保障增殖放流效果。

(通联:272000,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水产局)

猜你喜欢

渔获量南四湖鳙鱼
东南太平洋公海鱿鱼钓渔业状况分析
世界竹筴鱼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建议
三种规格鳙鱼池塘嵌套循环养殖技术研究
鄱阳湖湖口刀鲚幼鱼出现的时间及渔获量
捕捞压力和气候变化对黄渤海小黄鱼渔获量的影响*
深水钓鲢鳙鱼的优越性
选对钓点钓鲢鳙
红鳙鱼和黑鳙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与比较
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南四湖湖西大堤加固工程(山东实施段)暨南四湖二级坝闸下西段股河上段剩余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芦苇生长对沉积物中氮磷元素地球化学形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