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说工人组织支援了北伐战争

2016-08-10陈家新

工会博览 2016年18期
关键词:军阀工农帝国主义

□陈家新



为什么说工人组织支援了北伐战争

□陈家新

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北伐战争,是在中国国民党领导下,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在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旗帜下发动和进行的;是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目标是打倒北洋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的反动统治,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斗争。国民革命军在各地工农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推翻了兵力数倍于己的吴佩孚、张作霖和孙传芳军队的主力,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北伐军从广东出发,一路向北节节胜利,所到之处无不得到中国工农大众的支持。后来有专家学者认为,各地工人组织的力量,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战争的胜利。为什么这么说?以下事实可以证明这一论断。

广州各业工人庆祝第三奖全国劳动大会召开

支援北伐是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

孙中山开创的国共合作,到1926年还没有公开走向分裂,中共中央于1926年2月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会议分析了当前的政治形势和中国现时的政局,认为英、日帝国主义正加紧勾结北洋军阀,企图向北方的国民革命军和南方的国民政府进攻。如果国民政府被北洋军阀打败,工人和农民利益将会受到更进一步的损害。会议通过《关于现时政局与共产党的主要职任议决案》。《议决案》中明确指出:现在的时局,实在是中国革命的生死存亡的关头。固然应该在北方努力集中一切革命势力来抵御帝国主义的反攻,然而根本的解决,始终在于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胜利,才能使全国人民得着必要的保证,以开展反帝国主义的斗争,而取得最后的解放。全国民众支援北伐是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

广东国民政府北伐,共产党抓住了这一大好时机,开展工人和农民团结与联合的工作,为工农革命打下基础。《议决案》最后指出:本党现时最主要的职任,实在是各方面的准备广州国民革命势力的往北发展,亦就是加紧在农民之中工作,尤其是在北伐的过程中以建筑工农革命联合的基础,而达到国民革命的全国范围内的胜利。会议上取得一致的认识,这为后来的工农联合打下了基础,全国各地北伐军所到之处,工农团结起来支援北伐,为北伐军的胜利进军起到了重大的辅助作用。

会议还决定于1926年5月1 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通过大会进一步调动全国工人的积极性,号召起全国的工人团结进来支援北伐战争。大会如期召开,502人出席会议,代表全国有组织的工人124万,699个工会组织。邓中夏在会上沉痛地总结到,”我们工人领袖在这一段时间内,因罢工斗争牺牲在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势力枪杀下的同志确实不少。这一点应该更激起我们斗争的决心”。刘少奇在《一年来中国职工运动的发展》报告中指出:军阀镇压工人更为残酷,军阀就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帝国主义与军阀永远是群众的敌人,是国民革命的对象。大会一致认为,工人阶级当前的中心任务是巩固和扩大自己的组织,切实联合农民,联合小商人,学生和社会上一切革命民众。督促和援助广东国民政府北伐,消灭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罪恶势力,完成国民革命,统一中国。

大会明确号召全国革命的工农民众团结起来,自珠江流域到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支援北伐军,北伐军所到之处的工人运动要紧密配合,为北伐军的前进开辟出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

大会还发表了《为促进北伐向国民政府请愿书》,要求国民政府出师北伐。请愿书中指出军阀一直是工人阶级所仇恨的对象,要想使反帝国主义的运动取得胜利,非打倒封建军阀不可。“打倒一切军阀,肃清一切反革命派拯救人民于水火,解我领袖于囚狱,为工人复仇,为民众阀罪”,是封建军阀统治下中国工人的愿望。

全国第三次劳动大会是标志性会议,它清楚地认识到革命形势的需要,促进了北伐,明确指出了这一时期工人运动的方向,为工人组织支援北伐战争,最后取得胜利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武汉工人纠察队骨干正在军训

汉口码头工人在欢迎北伐军

工人是北伐军最强大的运输队和供给力量

1926年7月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达北伐命令,7月9日,广州国民政府正式誓师北伐,7月25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了《对国民政府出师宣言》。宣言明确指出,中国人民之所以遭受痛苦,都是帝国主义勾结军阀侵略中国的结果,广大工农民众只有团结起来,参加国民革命,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才能求得真正的生存和解放。宣言号召:“广东的民众应一致努力援助国民革命北伐,以防御帝国主义者反赤军的势力侵入广东,蹂躏各界民众”。要求广东民众努力奋斗,使“国民革命军得到胜利,拥护中国革命根据地广东,发展中国的革命势力,进行自己的解放运动。”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从广东先行北上,拉开了北伐的战幕,省港罢工工人责无旁贷地担起了北伐战争的支前任务。北伐军最需要的是强大的运输队伍和供给力量,工人们应该立刻组织起运输队支援北伐军。邓中夏、苏兆征等工人领袖深入到各工会组织,宣传北伐的意义和工人的责任。邓中夏等人还在《工人之路特刊号》上发表评论和通讯,造声势,掀气氛。广东工人代表大会执委会,广东总工会都召开会议大力宣传工人参加运输队的重要性,很快就有许多工人报名参加北伐军运输队,到7月中旬,应募参加到运输队的就有2000多工人。由于进一步加强组织和动员工作,广东各界工人又踊跃参加运输队,很快就形成了一支3400多人的工人运输队。北伐运输委员会也应时成立。

北伐运输大队成员绝大多数是省港罢工工人,他们从事罢工的同时还要抽出人选参加到运输大队支援北伐,所以这支运输队是由意志坚强者组成。他们知道尽管不是在前方打仗,但是运输伤员,运送物资,也是在参加战争,做好牺牲的准备是必须的。北伐队伍出发,运输大队的队伍紧随其后,其情形也十分壮观和热烈。然而,运输行程十分艰苦,但是运输大队的工人们为完成运输任务不畏道路艰险,翻越崇山峻岭,克服重重困难。正是这样一支倾一腔热忱,凭一身力气的工人运输队,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帮助北伐军完成了出师任务。

北伐的前哨——唐叶战争的爆发

1926年4月下旬,在湖南爆发了唐生智和叶开鑫的唐叶战争,这也可以看作是北伐的前哨战,因为叶开鑫的背后就是直系军阀吴佩孚。长沙工人在湖南全省工团联合会的领导下,参加了反吴讨叶的斗争。4月29日,湖南省党部出版的《反吴战报》发表了省工团联合会告全省同胞书,深刻揭露了吴佩孚、叶开鑫祸国殃民的罪恶,号召全省工农大众组织起运输队与工农救国军支援北伐。此份战报当日销售万余份。

就在北伐军向湘东重镇醴陵进攻时,当地工人就已经组织起来,暗中为北伐军做侦探、当向导、送运输,并与学生组成平民救国团。战斗打响后,工人与当地农民组织起具有武装能力的300余人,分布到栗山坝、泗水一带,协助北阀军作战。株萍铁路工人在总攻前不仅把侦察到的敌情告诉给北伐军,还将株萍铁路和电线等设施给予严重的摧毁。醴陵之役胜利结束后,北伐军将领肖文谔在信中肯定地说:“我军之战斗能力固强,而能于数小时内把万余敌军冲散者,得株萍铁路工人之帮助,诚不小也。”

北伐军打进湖南,正直指长沙时,湖南工团联合会委员长郭亮就组织起五支工人运输队,供国民革命军差遣。在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下,北伐军进军神速,直逼长沙。就在叶开鑫得知是工人郭亮在支援北伐军时,就在长沙街头张贴全城缉拿郭亮的通缉令。

郭亮是湖南工人运动的领袖,曾经领导过粤汉铁路长武段工人大罢工,时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工农部长,湖南工团联合会委员长。郭亮的名字让封建军阀闻风丧胆。

武汉工人在工会代表会的领导下,有力地支援了北伐军攻打军阀在武汉盘踞之地。武汉木船工人、码头工人、人力车夫秘密地组成运输队、担架队和侦察组,迎接北伐军,并为北伐军攻占汉阳和汉口充当向导。

北伐军兵临武昌城下的时候,汉阳兵工厂工人得知消息,通电全厂工人以实际行动支援北伐军的进攻,最现实的就是罢工停产,不再为吴佩孚军阀生产武器弹药。9月1日,汉阳兵工厂宣布罢工,直到北伐军攻克汉阳和汉口的9月7日后,才宣告复工。武汉工人的罢工,有力地支援了国民革命北伐军。

工人队伍的支援无处不在

北伐军夺取汉阳、汉口,围攻武昌时,北洋军阀的张作霖和孙传芳重修旧好,双方订立了《苏鲁和平协定》,孙传芳不再保持中立,向北伐军发起进攻。北伐军也乘势开辟了江西战场,蒋介石亲自指挥国民革命军第一、二、三、六军从武汉转入江西,准备与孙传芳部展开决战。

江西萍乡是工人最集中的地方,1922年的时候,曾举行过威震全国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安源工人俱乐部于1925年遭受军阀的残酷镇压,工人领袖黄静源惨遭杀害。一部分工人奔往广东参加了国民革命军,这次跟着队伍打回老家非常振奋。

9月中旬。株萍铁路工人听说北伐军打到江西,立刻组织起五支破坏队,分布在峡山口至乡萍,萍乡至安源,安源至泸溪,泸溪至袁州等地,随时准备配合北伐军的到来而参加战斗。工人们负责侦察,提供情报并破坏交通设施。战斗打响后,工人队伍炸毁了萍乡镇守署,将缴获的子弹和炸药交给北伐军。北伐军攻打铜鼓时,上庄造纸厂工人组织起数百名工人担任侦察、运输和救护工作。工会组织还派出20多名强壮工人参加战斗,他们以马刀和梭镖为武器消灭了赣敌第七混成旅的一个前哨排。

9月19日,北伐军攻打南昌时,南昌工人和市民组织起援助队,带领北伐军爬城而入,致守敌万余人尽成俘虏。

九江码头、南浔铁路等地工人也都组织起来参加北伐战争的支援工作,北伐军所到之处无不有工人队伍在支援。

北伐东路军于1926年12月从赣转浙,部队到达衢州时,浙江总工会派代表专程前往慰问。总工会还秘密组织起40名骨干进行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充任分队长,分别率领共6000多名工人纠察队员参加支援北伐的战斗。当北伐军逼近杭州时,浙江工会组织起工人摧毁铁路设施,防止孙传芳部败退时抢走火车。破坏交通和道路,切断敌人的供给和运输。组织起工人运输队保障北伐军的供给。就在北伐军攻打嘉兴受阻于张宗昌部时,闸口铁路工人奋战三昼夜赶制出六辆装甲列车,投入作战。浙江铁路工人还星夜运送部队和军火,为北伐军由浙江转攻上海提供支援。

浙江之战,从根本上摧毁了孙传芳东南五省的嫡系军事力量。宁波铁路工人、绍兴工人纠察队、沪杭铁路工人等各地工人都为北伐军攻打浙江给予了很大的支援。战后浙江省临时政治会议和东路军前敌指挥部拨款两万,犒赏沪杭铁路工人。

从上所阐明的省份外,北伐军所到之处的福建、安徽、江苏等省的工人也以多种形式,尽力给予支援。工人阶级的力量在北伐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以上介绍,这一点得以充分肯定应该说是有史实根据的。所以说,北伐战争的胜利是国共两党合作的胜利,其中,工人阶级的支援确实实在在地写在了北伐战争的历史中。

猜你喜欢

军阀工农帝国主义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朱德:“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托马斯·曼《死于威尼斯》中的帝国主义寓言
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
传统与现代之间——民初社会中军阀的行动逻辑
在坏的时代能做好事
看不到目标比死还可怕
尼共批印度像“帝国主义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