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肝患者病毒学检验的临床研究

2016-08-10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14期
关键词:临床意义乙型肝炎

陈 晓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福州 350005)



乙肝患者病毒学检验的临床研究

陈晓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福州 350005)

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病毒学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2例乙肝患者作为病例组,另取102例同期体检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2组实施乙肝病毒五项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病例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乙肝大三阳者56例,占54.90%,乙肝小三阳者33例,占32.25%。结论对于乙肝患者在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病毒学检测,能够提升其疾病诊断准确性,可为乙肝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学检测;临床意义

人们常说的乙型肝炎(简称“乙肝”),主要指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为阳性[1],乙肝的临床症状主要包含肝脏疼痛,腹胀,消化道强烈反应,乏力等。患者肝脏明显肿大,轻轻触碰患者肝脏部位,即表现出压痛反应,如果患者病情严重,还会出现蜘蛛痣,脾脏肥大和肝脏疾病特殊面容等,其肝功能明显下降。在临床诊断中,结合患者病情具体表现,将乙肝具体分为3个类别:轻度、中度和重度乙肝。如果患者在第一时间没有得到及时救治,随着疾病恶化,其会发生肝脏细胞坏死、受损和严重感染,甚至演变成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乙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质量。临床在对乙肝进行诊断的过程中,病毒学检验为最重要的步骤,这对于乙肝的诊断和治疗有着极其重要意义。为了探究公允性较强的乙肝病毒学检验方式,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资料,结合实际情况,本文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以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来本院就诊的102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对乙肝患者进行病毒学检验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来本院就诊的102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和病理实验检查,患者符合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疾病学术会议中最新制定的关于乙肝临床诊治标准,将其设定为病例组。病例组中,男69例,女33例,年龄为22.3~74.6岁,平均(45.9±1.5)岁。选择来本院就诊的同期体检者102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62例,女60例,年龄为26.5~77.8岁,平均(48.6±2.3)岁。2组受试者年龄、性别比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医护人员叮嘱受试者受检前12 h保证睡眠,清淡饮食,不服用任何药物,不得饮酒吸烟,以防对检查结果的准确程度造成影响。于次日清晨采集空腹血液,在室温环境下静置片刻后,放入离心设备内,以3 000 r/min 离心5 min,将血液样本分离完血清与血浆后,结合试剂盒上的说明书,使用PCR酶联免疫吸附法,对病毒学指标进行检验。结合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指标的先后顺序,对所有受试者的阳性和阴性结果进行全面记录。

1.3判定标准[2]HBsAg阳性判定标准:超过0.5 ng/mL为阳性,低于0.5 ng/mL为阴性。HBsAb阳性判定标准:超过10 mU/mL为阳性,低于10 mU/mL为阴性。HBcAb阳性判定标准:超过0.9 PEU/mL为阳性,低于0.9 PEU/mL为阴性。HBeAg阳性判定标准:超过0.5 PEU/mL为阳性,低于0.5 PEU/mL为阴性。HBeAb阳性判定标准:超过0.2 PEU/mL为阳性,低于0.2 PEU/mL为阴性。

1.4观察指标对2组受试者的血清病毒学指标阳性率进行比较。对乙肝患者的“大三阳”和“小三阳”检出率进行全面比较。大三阳主要指的是HBsAg、HBeAg和HBsAb阳性;小三阳为HBsAg、HBeAb和HBcAb阳性。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的方式计算,数据中的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的方式计算,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病例组HBsAg、HBeAg、HBsAb、HBeAb和HBcAb阳性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病例组中,乙肝大三阳共计56例,占总数的54.90%;乙肝小三阳共计33例,占总数的 32.25%。

表1  2组受试者血清病毒学指标检测结果情况[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HBsAg是一种糖蛋白,一般存在于小球、大球形颗粒与Dane颗粒外部,HBsAg的基因在双链DNA的S区域中[3]。HBsAg的标本收集和检验方式主要为静脉血自凝,发光免疫法和免疫吸附试验进行,相关文献表明,上述技术能够全面采集HBsAg。检测HBsAg的临床意义在于:HBsAg为人体感染HBV的重要标志物,在无症状肝部炎症、慢性乙肝、急性乙肝和肝硬化患者血液内检出[4]。HBsAg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106,是多个种类多肽混合而成,HBsAg含有糖类、脂类与蛋白质等,耐低温,甲醛可有效降低HBsAg的活性,在将其加热到60 ℃,持续10 h后,可全面降低其抗原性,当使用100 ℃加热5 min时,完全灭活。HBsAb为人体对HBsAg所产生的抗体,该物质对于HBsAg有中和效力。当患者发病3~6个月内,HBsAb可存在,潜伏期较长[5]。HBsAb的检测方法主要包含静脉血紫凝、发光免疫和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HBsAb具备相当明显的临床意义。HBsAb为人体经受HBV感染后具有保护作用的抗体。HBsAb会阻碍HBV进入肝脏细胞,HBsAb水平反映了人体对HBV的免疫水平。如果在血液中检测出HBsAb,证明病毒基本上清除,代表乙肝基本治愈,如果注射了乙肝疫苗,血清中HBsAb可能呈现为阳性。HBeAg为可溶性蛋白,位于HBV核心颗粒内,该抗原主要由前C基因编码生成,HBeAg的消亡和生长与DNA多聚酶和病毒体消长相一致[6]。检测HBeAg的临床意义在于,HBeAg如果为阳性,证明进入HBV处于活跃期,患者此时具备极强感染性。对HBeAg进行检测,能够准确判断HBV携带者的传染性和预后。如果妊娠女性的HBeAg为阳性,则可能造成垂直传播,也会增加HBV携带者发生肝硬化或者慢性乙肝的危险。HBeAb是经过HBeAg刺激后产生的具备特异性的抗体。检测HBeAb的临床意义在于,如果HBeAb阳性,证明患者已经具备一定免疫力,绝大部分的HBV被消灭,复制明显降低,传染概率下降,但值得说明的是,HBeAb即便为阳性,也不代表一定不具备传染性,也并非绝对人体有益[7-8]。HBcAb是经由HBcAg刺激并产生的具有特异性特征的抗体[9],相关文献显示,其又可被分成3个类型,其中IgG型HBcAb对于机体并无益处,HBcAb阳性一般可常年持续,个别患者甚至为终身阳性[10-11]。

由本研究结果可见,经病毒学检测,102例病例组患者中,乙肝大三阳共计56例,占总数的54.90%;乙肝小三阳共计33例,占总数的 32.25%。对患者的大三阳和小三阳情况进行检测,可为医生评价患者病情提供理论依据,进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全面改善患预后与治疗效果[12]。

综上所述,对于乙肝患者在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病毒学检测,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其疾病诊断准确性,可为乙肝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窦裁凤.HBsAg、HBeAg、HBV-DNA定量、乙肝基因分型检测及核苷类似物抗病毒疗效在HBV相关性肝病中的临床研究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4:6-8.

[2]贾继东,李兰娟.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10 年版)[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1):113-128.

[3]卢利霞,王颖,陆小军,等.拉米夫定对使用化疗或免疫抑制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耐药性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2(5):666-671.

[4]李新红.某钢铁企业 3 968名工人乙型肝炎病毒学检测结果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1,9(23):49-50.

[5]徐东平.乙型肝炎病毒的病毒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9,34(6):655-658.

[6]葛珂,鲍艳婷,郑良达,等.基线 HBsAg 定量值预测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b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J].浙江预防医学,2014,26(11):1085-1088.

[7]吴华峰,刘琦,刘立亚,等.恩替卡韦长期治疗拉米夫定失效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4,25(40):3783-3785.

[8]王文真,卢丽霞,李大江,等.hCNT1 及 MRP4 基因多态性对慢性乙型肝炎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5(6):950-955.

[9]刘锋,朱利红,孔亚兰,等.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阿德福韦酯应答不佳的乙型肝炎病毒 e 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J].华西医学,2012,27(1):10-13.

[10]孙奎霞,李杰,庄辉.HBsAg 和 HBeAg 定量检测技术与 HBVDNA 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病毒病杂志,2012,2(3):173-178.

[11]蔡艳萍,朱清静.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病毒学突破与耐药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6):452-455.

[12]李红春,郭洪君,孙化,等.病毒学检验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实施结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3):292-293.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14.0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130(2016)14-1992-03

(收稿日期:2016-01-12修回日期:2016-03-04)

猜你喜欢

临床意义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免疫性抗体对女性不孕不育检测的临床意义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热性惊厥患儿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冠心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及临床意义分析
探讨侧俯卧位在产程进展中的临床意义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研究及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