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信不立 不诚不行
——论“诚信”在艺术品产业中的意义

2016-08-09蒋奇栖

艺术品鉴证.中国艺术金融 2016年4期
关键词:艺术品诚信企业

文/蒋奇栖

不信不立 不诚不行
——论“诚信”在艺术品产业中的意义

文/蒋奇栖

编者按:日前,由中国检验检疫学会艺术品产业诚信发展委员会主办,南方文交所承办的“首届中国艺术品产业诚信发展高峰论坛”广受关注,也引发作者的诸多思考。

对于一个社会而言,诚信不仅是单纯道德层面的意识和行为,而且是一种可转换为价值的能量,从另一个角度讲,它具有重要的经济资本。这个衡量尺度完全可以在市场经济中数量化。2014年7月9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田锦尘公开表示,“每年我国企业因为诚信缺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元,GDP每年因此少增长两个百分点”。

古人云:“不信不立,不诚不行。”一个人不讲诚信,在社会上将无法立足,寸步难行,而诚信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也同样是立业之本。一个企业可能因为环境或者机遇曾经取得过很大的规模和效益,但如果不了解企业品牌是由信誉铸就的,不讲诚信,不守信用,在现代法治社会和市场经济环境中也难以有立足之地。诚信的缺失会导致交易成本提高,甚至交易链条中断,丧失企业竞争力并破坏整个社会的正常经济环境。我们知道,百度因为魏则西事件,蒸发掉500亿市值;一直被政府呵护的阿里巴巴被国际打假联盟所排斥。中国的企业如果想站在世界的舞台,条件之一就是企业的诚信度。而所有真正成功的企业,正是以诚信作为内在灵魂和外在准则,充分开发和利用了“诚信”这一无形资本的价值。例如,Google打动世人并击穿国界封锁和歧视的根本法宝就是它的口号“Don’t Be Evil” —“不作恶”,1999年Google的创始人之一Amit Patel因为担忧新加入的合伙人会为了追逐利益而更改搜索排名,写出了这句话。2004年 Google在公开募股招股书上对这句话做了解释:“我们坚信,作为一个为世界做好事的公司,从长远来看,我们会得到更好的回馈—即使我们要放弃一些短期收益。”

赵云壑/篱菊秋烟图

潘鸿海/刺绣

在艺术品交易领域,对诚信的依赖更加显著。首先,因为艺术品的“非标准化”属性,很难判断艺术品的价值、真假、好坏。比如,书画的定价机制十分复杂,有很多个人因素决定书画的价格,作者的名气,甚至因同一创作者创作年代不同,作品价格都会存在差异。而不同的受众,往往因自身的喜好程度,愿意出价的幅度而造成价格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价格很难做到透明、客观,从而也难以形成良性有序的市场生态。对于艺术品这种非标准类商品,用户购买时的顾虑格外多。其次,艺术品产业大环境尚未完全成熟,诚信体系显得格外重要。例如,法律条文相对陈旧,跟不上市场的发展速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为例,1997年出台,2015年4月修订,修订后的法律共分六个章节,一共4600字。第五章“法律责任”仅有976个字,这样宽泛的法律条文,很难囊括在拍卖交易中出现的林林总总的状况,也很难全面保障市场运营机制的建立。如2015年3·15被媒体曝光过的一家展览公司借境外拍卖之名,骗取服务费的行为,就是对于“未注册为拍卖公司的企业做出境外拍卖行为”这一类案例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的一个条文漏洞。各行业协会虽然出台一些规则,做了有效的补充,例如,针对上文提到的那家展览公司的现象,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特意发布《关于第二届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标准化达标企业评定结果的公告》,认定中国嘉德、北京匡时、北京保利、苏富比(北京)、朵云轩、泓盛拍卖等56家企业为第二届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标准化达标企业。无论是藏家,还是其他市场参与者,可参照此名单选择合作方。尽管如此,根据我国法律体系,无论是《拍卖监督管理办法》《拍卖管理办法》,还是各地方涉及拍卖的法律法规,虽然都是依照《拍卖法》等法律法规制定的,但其强制性和效力都无法和严肃的法律条文相比,立法部门需尽快修订《拍卖法》,将所有经营性拍卖活动纳入适用范围,严格遵守拍卖活动程序性规定,避免监管缺失。但是在此动作之前,这种外部约束乏力的情况下,相关的市场秩序只能依靠企业的自律行为。而由于企业经营活动本质上是逐利行为,对于资本和利润始终有着短、平、快的追求,所以在缺乏监管的条件下,大多数企业存在着天然的短视现象,容易流于无责任、无担当的情况。最后,时至今日,中国古董圈的买卖交易还遵循买卖全凭眼力,真假各安天命,东西出了门真假好坏一概不再负责的规矩。因此在这个领域,对于消费者和买家来说,对诚信的要求,实在是迫在眉睫。

如前所述,诚信是保证企业长久存续和持续盈利的必要条件。随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加,国家经济结构转型亦在加速进行。2014年两会中,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文化产业写入“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部分,并提出文化产业要与互联网融合以寻求突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据不完全统计,至2014年底,中国艺术电商的数量已达到2000多家。但至2015年底,该数字不增反降,很多艺术网站隆重上线,凄惨下线,无法持续经营更谈不上发展。在艺术品行业诚信缺失的市场环境下,出现此种状况也不难理解:价格不菲的艺术品本来就难以辨别真假、好坏、价格。在网上出售、拍卖既看不到实物,退货又难以保证,消费者如何敢买?没有交易,企业当然经营不下去。

在艺术电商领域,诚信是最坚固的长城,最高的壁垒,也是成功发展的不二法门。在艺术品交易中,艺术电商相当于连接供应商和消费者的平台和媒介,需要起到整合买家卖家资源、规范交易双方、协调各种问题及提供相关服务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到“诚信”,不仅需要企业的态度,还需要企业有相应的实力,有丰富的上下游资源,有相对强势的话语权,并且经得起在急功近利的社会现实中,坚持诚信,稳妥经营带来的短期损耗。

在当下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形势下,坚持诚信经营确实会在短期内提高运营成本,甚至损失收益,但是,从长远来看,诚信必然会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客户口碑,优良的信用,更有利于品牌建设,吸引上下游资源。诚信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并且可以有效变现为有形资产,最终给企业经营者带来利益的回报。

建立古董艺术品交易的公序良俗和健康生态链,已经成为艺术品行业的关键性问题。诚赢天下,信筑未来,而建立一个诚信经营的健康环境,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的不懈努力,只有这样,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才会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

猜你喜欢

艺术品诚信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