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监督工作持续发力 助推天津侨务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政府贯彻落实《国家侨务工作发展纲要(2011-2015年)》情况报告综述

2016-08-09黎鹏昊尚德成

天津人大 2016年6期
关键词:侨务工作归侨侨务

黎鹏昊 尚德成

监督工作持续发力助推天津侨务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政府贯彻落实《国家侨务工作发展纲要(2011-2015年)》情况报告综述

黎鹏昊尚德成

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做好侨务工作对于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密切与海外侨胞联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扩大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宝弟带队对在津投资、创业和创新的华侨华人企业进行调研。摄影/尚德成

持续发力,寓监督于支持促进之中

市人大常委会历来重视侨务工作,2013年市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专题审议了我市贯彻落实《国家侨务工作发展纲要(2011—2015年)》中期情况的报告,2014年又开展了《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的执法检查,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我市侨务工作开展。2016年又将侨务工作列为监督工作重点内容,在5月份第二十六次常委会上听取并审议市政府《关于我市贯彻落实〈国家侨务工作发展纲要(2011—2015年)〉(以下简称《纲要》)情况的报告》,有力地推动了我市侨务工作再上新水平。

为做好审议的有关准备工作,4 月8日和20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宝弟带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民宗侨委员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重点对在津投资、创业和创新的华侨华人企业进行调研。调研人员深入到天堰科技股份公司、强微特生物科技公司、中国经济广播新媒体基地、宜垦集团、赛誉食品公司和SM天津滨海城市广场项目等侨资企业调研。在从事医用教学产品研发、生产的天堰科技股份公司,企业负责人告诉大家,截至目前天堰科技股份公司共有知识产权926项,认证的软件产品登记68项,承担多项省部级项目,成为我市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强微特生物科技公司实验室,公司董事长、旅美华侨郑春阳博士介绍了该公司致力于新型极端工业酶和分子生物学工具酶的研发与产业化,创业团队获得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国侨办重点创业团队以及创新创业大赛奖等多项荣誉的情况。在座谈会上,调研人员专门听取了市侨办关于我市侨务工作情况以及市外国专家局关于海外人才引进工作情况的汇报,广泛征求了部分侨资企业负责人及在津工作的侨界专家学者的意见,并对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侨务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以人为本,《纲要》落实全面深入

五年来,我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纲要》,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宗旨,做好为侨服务,促进侨界和谐稳定。

(一)夯实工作基础,努力营造亲侨爱侨护侨和谐氛围

我市每年为全市城镇及农村困难归侨发放困难补助,为破产企业早期归侨发放退休生活津贴,5年累计达150余万元;连续4年开展“暖侨敬老”送温暖系列活动,连续8年举办送温暖医疗队下乡义诊,深入到11个区县的14个边远乡镇和农村,受益群众达6000余人;为侨界困难群体发放慰问品达40万元,1200名困难归侨侨眷受益,帮助320名困难归侨侨眷参加培训后就业。

(二)助力经济建设,服务我市工作大局

5年来,5000余名海外侨胞来津投资考察,合作项目意向520个,协议投资额400余亿元人民币。2014年,国侨办命名的全国首家“侨梦苑”侨商产业聚集区在我市启动,目前已聚集侨资企业100余家;连续7年举办“中国·天津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2000余名海外侨商和专业人士参会,合作项目意向400余个;海外华侨华人在津创办高科技企业1000多家,400余名华侨华人高科技人才入选国家和天津市“千人计划”。

(三)涵养侨务资源,不断扩大对外影响

连续举办四届海外天津人联谊大会,2015年有28个国家和地区的53个海外天津社团和华侨华人代表参会;连续举办五届“今晚海外华文传媒峰会”,促成今晚报与29个国家的31个城市、50家华文媒体合作,海外版周发行量90万份,既扩大了天津对外影响,又密切了同海外华侨华人的联系。

专题审议,把脉侨务发展方向

在常委会会议审议报告时,常委会组成人员充分肯定了市政府五年来在贯彻落实纲要方面取得的成绩,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一)以“大侨务”观念,引领侨务工作深入开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侨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市侨务工作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应进一步转变观念,以“大侨务”观念来拓展侨务工作范围,营造更好的侨务大环境。在涉侨对象上,由侧重于世界某些重点国家和地区、天津籍华侨华人向全球所有华侨华人转变,把海内外所有华侨华人作为我市侨务工作资源,不断扩大我市侨务工作领域和渠道。在工作格局上,由主要以侨务工作部门为主向政府各有关部门协同发力转变,组织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做好涉侨工作,调动侨界人士积极性,依法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在服务层次上,既发挥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为侨服务的主体作用,又调动各基层组织,特别是村居组织自觉把侨务工作纳入社会管理体系,建立更多的“侨胞之家”、“侨友之家”,为侨界人士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以创新性思维,推动侨务引资引智开展

当前,我市侨务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越来越艰巨,要在全市做好侨务整体工作基础上,用创新性思维,更好地抓好引资引智和拴心留人工作。一是进一步搭建好海内外合作平台,并充分利用我市已有的侨务工作品牌,推动侨企、国企、民企的交流合作,推进侨资、侨智的深度融合,加快引资引智进程。当前更要积极推进海外创业团队与传统侨资企业的合作,实现侨企传统产业的转化升级。要加快“侨梦苑”建设,促进更多企业聚集。二是以精细化服务为抓手,加大保障力度,促进更多海外人才在津创新创业。要深入了解侨商侨企和海外人才在津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完善落实政策措施。三是要加快开拓侨务资源,助推人才引进工作。当前,我国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常态,科技创新成为当前侨务经科工作的重点,各地涉侨招商工作也由过去的招商引资向招才引智转变。我市出台了人才绿卡、支持科技小巨人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市政府相关部门要督促检查各项政策落实情况,抢先发现、抢先对接、抢先引进,在招才引智上占得先机。

(三)以法治化建设为目标,加快华侨权益保护立法进程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依法维护海外侨胞权益。积极推进侨务立法是依法维护华侨权益的重要内容。从全国情况看,目前华侨权益保护地方立法工作陆续开展,广东省和南京市在去年分别制定了华侨权益保护条例,江苏省2016年1月通过了保护和促进华侨投资条例,我市华侨权益保护立法2015年已开展了调研工作。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快立法调研进度,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制定我市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在全社会形成依法知侨、依法爱侨、依法护侨的良好氛围。同时建议市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对涉侨有关规定性文件进行集中清理,并抓好规定的落实,确保归侨和侨眷在津生活、工作和学习便利。

(作者分别为市人大常委会民族宗教侨务办公室综合处处长、干部)

猜你喜欢

侨务工作归侨侨务
以“网格+”模式不断开创侨务工作新局面
着力谱写侨务新篇章
我的十年侨务工作
“九零后”老归侨陈汉民:与时代同呼吸的家国情怀
为侨服务献真情 十年一剑铸辉煌——“老侨务”叶明才的十年侨务创新路
弘报国家风 为归侨楷模——访南京秦淮区老归侨胡鸿飞先生
如皋:围绕“四个来”做实侨务工作
创新发挥侨务优势 拓展海外统战工作
老归侨谢美英忆述“过番”往事
老归侨晒少年“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