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懂自己

2016-08-09侯发阳

政工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标尺认知度泡沫

■侯发阳

读懂自己

■侯发阳

人们一直提倡读书,读好书,但是很少提及要好好读自己。看清别人不容易,读懂自己更不易。然而,真正能读懂自己的人绝对可谓心灵上的君子。

人有一双眼睛,生来可以看世界,读别人。而要看自己也只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一面,这一面也是朦胧而不真实的。在解读自己时,有不少人总是戴着“放大镜”无限放大自己的优点;对于缺点,则喜欢戴一副墨镜模糊而抹杀之,这个时候用得最多的方法是“自欺欺人”。所以不愿意自己剖析自己的人,永远也读不懂自己……

读不懂自己的人,更喜欢把自己装在美丽的泡沫中,即便这种泡沫根本无法遮挡什么。因为,不敢读自己的人,首先是不愿面对真实的自己。

读不懂自己的人,往往自怨自艾,由偏激导致懒惰,由冲动转向消沉,把一切不如意都归罪于客观事物上。同样用的是自己的躯体和名字来镶嵌人生风景,但是风景里多了一片悲凉和叹息……

只读别人不读自己的人,命中注定成功与自己有些遥远。即便是偶尔愿意读自己,也未必准确。那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你,躲在成功与失败的背后,只有静下心来,用心去触摸碰撞。

总之,一个人,只有先认知了自己才可以去读别人,才能够去读别人或天下。可以试问一下自己,当你读别人的时候,是否带着自己的观点,自己是否已经有了是非的答案?这个时候你已经读了你自己。因为你已经用了自己的道德标尺去衡量了别人。答案的精准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认知度。

有一句话“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说的就是人们常常把自己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看不清自己,这就需要我们时时把旁人当作一面镜子,与他们沟通,善于聆听他们的点拨,才能更好地让自己接近成功。而不善于甚至不敢解读自己的人,永远与真实的自己隔着一堵厚重的墙,这是一种巨大的悲哀。因为读不懂自己的人,首先就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尺去领悟别人和衡量世界。

事实上,读懂自己很难,塑造一个好的自己更难。在我心中,读懂自己就是要用纯洁的心去塑造自己。读懂自己,就是要不断地与自己谈心,要与自己过不去,在成功的时候总结失败时的教训,在失败的时候查找成功时的经验。让自己每时每刻都要保持一个理性的头脑,才可以更加理性而全面地读天下。

只有读懂自己的人,才能真正读懂人生这本大书,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是自己,读者也是自己。

65735部队政治部干事袁刚

猜你喜欢

标尺认知度泡沫
1 100例初产妇妊娠期保健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废弃的泡沫盒
如何立起廉洁自律硬标尺?
“搞死”国家的泡沫
有趣的泡沫小实验
“李云龙式”干部如何发现,怎样用好——这也是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的重要标尺
装把尺子 灵活度量屏幕
提高临终关怀认知度和更好的开展临终关怀的研究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分析
道德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