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盆周山区农业产业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广元市为例

2016-08-06陈宇阳陈文宽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广东农业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苍溪广元市农业产业

陈 磊,陈宇阳,陈文宽,何 格,杨 春(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四川盆周山区农业产业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广元市为例

陈 磊,陈宇阳,陈文宽,何 格,杨 春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研究农业产业时空特征为协调推进四川省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对国家精准扶贫核心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大意义。重点对广元市农业产业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并借助PCA法探讨其影响因素。广元市农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下降,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与全国、全省相比,农业占比优势凸显,但三次产业结构发展仍不合理。广元市农业产业结构状况与该市各区县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构性较弱,互补性较强,农业产业结构具有较大的整合空间。影响该市农业产业现状的因素是农业机械、社会经济和人口结构。提出完善农业基础条件、创新农业科技、转变农业经营模式、建立农业产业市场体系的对策建议。

农业产业;时空特征;影响因素;盆周山区;广元市

陈磊,陈宇阳,陈文宽,等.四川盆周山区农业产业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6,43(5):186-192.

当前,四川省“粮、猪”二元经济结构突出,这一结构与四川的土地、光、热、水等生产资源禀赋极其不相适宜,四川省急需打破“粮、猪”二元经济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同时,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学者多集中研究怎样转变农业产业结构,如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韩崇雷[1]、金兴[2]、刘春山[2]等研究表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加大扶持力度,发展特色农业等;申涤尘[4]认为调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需与粮食安全、小城镇建设等结合;孔立等[5]认为台湾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是因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和经济周期提供的调整契机;此外,李晓彤[6]、谭黎明[7]、梅付春[8]等表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离不开科技创新,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广元市位于四川省北部。地势为北边高、南边低,北边紧靠米仓山、龙门山,南边连接川中丘陵,气候温和。全市共辖7个县区,其中5个县区既是国家生态环境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县,也是全省重要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广元市是我国秦巴山区国家贫困连片开发核心区。因此,以广元市为例,研究四川盆周山区农业产业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对国家精准扶贫核心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广元市农业产业时序特征分析

1.1 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状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元市地区生产总值在不断增加。2013年,广元市地区生产总值达518.75亿元,比2000年增加432.46亿元,增长83.37%。随着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 442.40元,比2000年增加4 991.40元,增长77.48%。

由表1可知,2013年广元市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发展态势,其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但该市与全国和全省三次产业结构发展态势相比,三次产业结构仍存在不合理的局面,表现为第二产业占优势。当前,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为9.2∶42.6∶48.2,呈现出“三、二、一”的发展趋势;同样四川省三次产业结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为3.7∶9.9∶10.3,三次产业也呈现出“三、二、一”的发展趋势,因此,广元市应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提升第三产业发展,使其合理化、协调化。

表1 广元市2000—2013年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

就第一产业状况来看,2013年该市第一产业产值达94.31亿元,占比为18.18%,与二、三产业相比,低于二、三产业占比,第一产业在广元市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在不断下降。同时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 451.00元增长到2013年的6 442.40元,可以得知近十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广元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在不断增加。在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中,虽然广元市第一产业在2000—2013年间有所上升,但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由2000年的40.04%下降至2013年的18.18%(表1);从近5年来看,广元市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0%左右,与目前全国第一产业占比9.2%、全省第一产业占比12.4%的情况相比,第一产业仍占有不小的比重。

1.2 农业产业结构状况

从广义上讲,农业产业结构按照农业中各生产部门或各生产种类可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一是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各生产部门在农业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二是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各生产部门内部按生产种类划分的各种生产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9]。

2000—2013年,在广元市农业产业结构中,虽然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变化,但农业仍占较大比重,且一直比较稳定。从近5年来看,广元市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7%左右,该市农业产业结构时序变化状况为:在广元市整个大农业中,与全国和全省相比,其农业仍占较大比重,2013年广元市农业产值达795 994万元,高于该市林业产值、畜牧业产值、渔业产值以及副业产值,与2009年相比(该年农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为45%),2013年农业产值增加到48%,传统农业生产仍十分凸显;广元市林业产值在逐步下降,由2009年的62 301万元下降到2013年的55 274万元,降低12.71%;但广元市的畜牧业和渔业产值比重在逐步上升,2013年比2009年分别上涨27.34% 和31.94%。

2013年广元市农业产值为795 994万元,具体表现为全年粮食总产量135.2万t,与上一年相比,该市粮食总产量增长了2.3%。其中,小春粮食产量32.07万t,下降2.0%;大春粮食产量103.13 万t,增长3.7%;油料产量20.09万t,增长1.9%。各地区相比,该市旺苍、剑阁、苍溪的农业状况在全市中占绝对优势,其中青川农业虽然在全市中不占优势,但增长速度最快,与2009年农业产值(32 120万元)相比,近5年的增长率为51.90%。2013年,全市林业产值为55 274万元。与全市林业状况相比,旺苍和苍溪林业发展占绝对优势,其中苍溪2013年森林覆盖率为37.98%,林业占用土地90 893 hm2,林木总量为3 475 651m3,该县是嘉陵江中游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全市畜牧业发展状况较为稳定,2013年畜牧业产值为710 552万元。与全市畜牧业发展状况相比,昭化、剑阁、苍溪的畜牧业发展在全市中占有绝对优势,表现为昭化主要以生猪和圣迪乐蛋鸡为主,“元坝生猪”为国家地理标志;剑阁呈现“南部生猪—北部肉鸡—全县土鸡”的畜牧业发展格局;苍溪主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以养兔为代表,是广元市养兔第一大县。2013年,全市渔业产值70 528万元,利州、青川和苍溪占绝对优势,其中苍溪渔业产值最高,这是由于该县拥有嘉陵江以及胜天水库等渔业发展优质的自然条件。此外,全市2013年副业产值为35 964万元(表2)。

表2 广元市2013年各区县农林牧渔及副业产值状况(万元)

总之,广元市农业产业呈现多种发展状况,但农业产业结构仍存在不合理的局面,表现为第一产业仍占较大比重,第二产业占据优势,第三产业有待提高,该市应着重调整产业结构,使三次产业协同、稳步发展。

2 基于相似系数的产业空间特征分析

运用相似系数[10-11]分析广元市农业产业状况的空间差异,计算公式为:

式中,i和j表示不同地区,Xin和Xjn分别表示某产业n在地区i和地区j的农业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其中0≤Sij≤1,当Sij=0时,说明广元市各区县相对于广元市的农业产业结构完全不同;当Sij=1时,说明广元市各区县相对于广元市的农业产业结构完全相同。

利用2013年广元市农业产业数据计算广元市与各区县农业产业产值结构相似系数,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广元市农业产业结构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其中利州和朝天的农业产业结构与广元市的农业产业结构同构性较强;昭化、旺苍、青川、剑阁和苍溪农业产业结构与广元市农业产业结构相比,其农业产业结构同构性较弱。

表3 广元市各区县农业产业产值结构相似系数

截至2013年,广元市各地区已形成了不同的农业产业生产带或生产区,具体表现为:以苍溪、昭化为主的红心猕猴桃产业带;以朝天、旺苍、青川、利州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带;以旺苍、青川为主的茶叶生产区;以剑阁、昭化、旺苍为主的烟叶生产区;以剑阁、朝天、青川、旺苍为主的土鸡生产区;以朝天为主的高山露地绿色蔬菜生产区;以利州、昭化为主的城市调节蔬菜生产区;以剑阁、苍溪为主的加工外销出口型蔬菜生产区;以青川、朝天、旺苍、利州为主的森林蔬菜生产区;以旺苍、苍溪、青川为主的中药材生产区;以朝天、青川、旺苍为主的马铃薯良种繁育生产区;以苍溪、剑阁为主的国家优质粮油生产区;以苍溪为主的苍溪雪梨生产区。由此可以得知,广元市农业产业结构同构性较强的利州和朝天同构产业是木本油料产业和蔬菜生产。总之,广元市全市的农业产业结构状况与该市各区县的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构性较弱,互补性较强,农业产业结构具有较大的整合空间。

3 广元市农业产业时空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影响因子的选取

根据相关研究[12-13],市场需求因素对农业产业具有重要的影响,但考虑到广元市相关数据难以获取,致使该市市场需求状况无法确定,因此本研究剔除该因素,仅考虑市场外的影响因素。针对广元市农业发展现状,并结合曹树生[14]、荣德福[15]、刘少君[16]、田维波[17]等对农业产业影响因素的研究,确定影响广元市农业产业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农业机械、社会经济、人口结构3个方面,并从这3个方面选取了7个影响因子(表4)。

表4 广元市农业产业结构时空特征的影响因子选取

3.2 PCA分析

根据上述7个影响因子,构建影响广元市农业产业状况的PCA分析。基于上述准备,利用SPSS17.0软件对上述影响因子进行PCA分析,得出得出相关矩阵(表5)、解释的总方差表和成分矩阵(表6)。

由表5可知,X1与X21、X23、X3、X4、X5,X21与X23、X3、X4,X23与X3、X4,X3与X4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X23与X6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X1与X6、X21与X6、X3与X6、X4与X6存在较为明显的负相关性。

由表6可知,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2.466%,达到了PCA分析要求,由此得出成分矩阵。由表5可知,在第一主成分中,X1、X21、 X23、X3、X4之间存在很大的正相关性,X6、X7之间存在较大的负相关,即包括农业科技、社会经济和人口结构因素;在第二主成分中,X22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即属于农业科技因素。综上所述,广元市农业产业状况的影响因素为农业科技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人口结构因素。

表5 相关矩阵

表6 解释的总方差和成分矩阵

3.3 影响因素分析

3.3.1 农业机械因素 根据PCA法得知,X23与X6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X1与X6、X21与X6存在较为明显的负相关性,说明广元市农业人口随着农机总动力的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减少。2000-2013年间,广元市2000年农机总动力为75.3万kW,2013年农机总动力为252.69 万kW,与2000年相比,该市2013年农机总动力增加70.20%;机耕面积、机播面积和机收面积分别从2000年的2.27万、0.67万、0.47万hm2增加到2013年的21.98万、1.08万、9.12万hm2,分别增长89.67%、56.48%、94.84%,农业机械化水平近10多年来在不断地提升;与之相对,该市农业人口从2000年的247.82万人减少至2013年的238.03万人,减少4.11%。由此可以看出,广元市农业人口随着该市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而略有减少,这是因为与传统的“人工农业”相比,农业机械化的投入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必然导致农业人口下降,致使不再需要太多的农业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因此出现一批农业剩余劳动力,而这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通过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外出务工,因而农业从业人口略有减少。

3.3.2 社会经济因素 由以上分析得知,X3与X6、X4与X6存在较为明显的负相关,说明随着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使得广元市农业人口不断减少。2000—2013年间,广元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86.29亿元增加至2013年的518.75亿元,增加83.37%,同时,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 451元增加至2013年的6 442.4元,增加77.48%;但农业人口从2000年的247.82万人减少至2013年的238.03万人,减少4.11%;农业从业人口业由2000年的95.42万人减少至2013年的 82.25万人。反之,非农业人口由2000年的54.8万人增加至2013年的72.2万人,增加24.1%。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不断增加,加之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广元市农业人口数量在逐年减少,表现为广元市农业从业人员在不断减少,这是因为随着社会发展,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部分农民不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进而从事非农工作,经济条件好或非农工作收入稳定的这部分农民就会定居城镇,甚至由“农民身份”转变为“居民身份”,致使农业人口和农业从业人口的减少。

3.3.3 人口结构因素 2000-2013年间,广元市总人口由2000年的302.58万人增加至2013年的310.22万人,增加了7.64万人,虽然该市总人口略有增加,但是农业人口略有减少,农业从业人口也有所减少,表现为:广元市2000年农业人口为247.82万人,到了2013年,该市农业人口238.03万人,与2000年相比减少了9.79万人;农业从业人员2000年95.42万人,2013年的 82.25万人,与2000年相比减少了13.17万人。由此可以看出,广元市的人口结构变化趋势是农业人口和农业从业人口都在不断减少,这是因为农业生产周期较长,且农业生产的收入较低,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多选择外出务工,使得农村劳动力得到转移,现农村多为老人和小孩,使得该市呈现较为明显的“老人农业”。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在四川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以广元市为例,分析了该市农业产业发展状况,并探讨影响该市农业产业发展的因素,得出以下结论:

(1)时序上:一方面,2000-2013年间,广元市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不断下降。从近五年来看,广元市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0%左右,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7%左右,与目前全国和全省的情况相比,该市农业仍占有不小的比重。另一方面,2000-2013年间,广元市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发展态势,其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但与目前全国和全省的“三、二、一”发展态势相比,该市农业产业结构仍存在不合理的局面,表现为第二产业占优势。

(2)空间上:广元市农业产业结构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其中利州和朝天的农业产业结构与广元市的农业产业结构同构性较强;昭化、旺苍、青川、剑阁和苍溪农业产业结构与广元市农业产业结构同构性较弱。总之,广元市农业产业结构状况与该市各区县的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构性较弱,互补性较强,农业产业结构具有较大的整合空间。

(3)在仅考虑市场外的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广元市农业产业状况的影响因素为农业机械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人口结构因素。

4.2 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为进一步优化广元市农业产业结构,推进该市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目标,提出相关建议:

4.2.1 完善农业基础条件,为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基础保障 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条件,着力调整建设重点,强化配套设施建设,应把重点建设放在该市农村的电力、水利、交通、通信以及网络等方面。另一方面拓宽农业融资渠道,推进农业融资主体多样化,要在税收、信贷、贸易等方面对农业给予扶持,通过创新农业金融支持体系解决农业发展和运转所需资金,完善农业信贷方式,支持村镇银行发展,完善和加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监管,深入实施农村金融普惠措施,保障现代农业资金需求,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4.2.2 创新农业科技,为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 一方面,广元市应因地制宜,大力研发适合山区的农机器械,逐步实现山区农业“零机械化”或“弱机械化”向“半机械化”、“机械化”转变,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主动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探索“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通过互联网转变传统农业,提升农业发展中各个环节智能化水平,逐步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另一方面,建设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健全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以农村科技特派行动为抓手,实现信息、人才、知识、技术等资源互动,构建“农技专家(人员)+农户”直接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培养农民对科技自主运用的能力,确保农业生产科学化管理。

4.2.3 调整人口结构,转变农业经营模式,保障农业产业组织转型 调整农村人口结构,转变农村劳动力弱质化,逐步改变农村老人从事农业的现状,鼓励有条件的务工人员或农民企事业家回乡发展规模农业,着实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推进农业与第三产业互动,提高农业发展比较效益,逐步让“老人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首先,以龙头企业为引擎,发挥农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进广元市“农业四化”(指农业资源市场化,农业生产企业化,农业产品商品化、农业效益最大化)进程;其次,以家庭农场为主体,将家庭农场作为广元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核心载体,大力扶持专业大户向家庭农场过渡;再者,以农民专合社为中坚,大力引导广元农民专合社的规范发展,充分发挥专合社带动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连接作用;最后,要以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推进广元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为农业经营提供完善且覆盖全产业链的“一条龙式”服务。

4.2.4 建立农业产业市场体系,为农业产业转型提供市场平台,创新农村经济增长模式 一方面应培育农村市场中介组织,鼓励农户成立诸如农产品运销合作社等农村中介合作组织,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运输等资源的共享;并通过与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农产品“产地—消费地”直接对接。另一方面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采用现代化销售模式,利用“互联网+”,实现在订单农业、农超对接、自营等传统销售模式的基础上,整合销售资源,重点发展“O2O”线上线下电子商务模式,逐步运营网店销售、网络代购等销售模式,建立农产品销售新方式,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新模式。

[1]韩崇雷,赵颖娜,许宁英,等.慈溪市农业产业结构分析及调整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11,52 (8):99-101.

[2]金兴,高瑛.江苏省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实证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4(7):152-155.

[3]刘春山,杨笑嫣.农业产业结构评价及对策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J].社会科学战线,2011 (9):243-245.

[4]申涤尘.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290-292.

[5]孔立,徐鑫,王胜.台湾有机农业产业结构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21):201-204.

[6]李晓彤,司红十,张旭东.河北省山区地带增加农民收入对策分析—基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36(S1):3-4.

[7]谭黎明.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垫江县为例[J].经济学研究,2014 (1):115-116.

[8]梅付春.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性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3,42(8):154-156.

[9]张天赐.云南省农业结构变动及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 以昭通市为例[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3.

[10]程尔聪,李光龙.产业特征的比较研究—— 基于皖江与长三角区域的实证分析[J].江淮论坛,2011 (5):30-36.

[11]王文森.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统计,2007(7):47-48.

[12]张宏升.我国农业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J].价格月刊,2007(9):19-21.

[13]吕熊华.成都市农业产业高端化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2.

[14]曹树生,黄心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J].甘肃农业,2006(3):39.

[15]荣德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及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4(2):249-255.

[16]刘少君,张巨松,徐凤娟.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分析—以农十二师五一农场为例[J].科技和产业,2013(1):27-29.

[17]田维波.我国农业发展的空间结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责任编辑 杨贤智)

Analysis on the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 mountain area of Sichuan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CHEN Lei,CHEN Yu-yang,CHEN Wen-kuan,HE Ge,YANG Chun
(College of Management,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engdu 611130,China)

The research on the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promoting the “Four Overall” strategic layout in Sichuan province in harmony,and has great significance on 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National Accurate Core Poverty-Alleviation Area.This paper highlighted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Guangyuan city,and then further discussed its influence factors by PCA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proportion of agricultural output in the total output value of Guangyuan dropped gradually,the three-industry structure was optimized continuously,and the agriculture occupied a large proportion in view of the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standard;however,the development of three-industry structure was still unreasonable.Guangyuan city and its districts and counties had little similarity but much complementarity in 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so 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had great potential in integration.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status of the city included the agricultural machinery,social econom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Thus,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including improving the agricultural basic condition,innovat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djusting population structure,changing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mode,and establishing agricultural industry market system.

agricultural industry;temporal-spatial characteristics;influence factors;mountain area;Guangyuan city

F304.1

A

1004-874X(2016)05-0186-07

10.16768/j.issn.1004-874X.2016.05.035

2015-11-27



猜你喜欢

苍溪广元市农业产业
四川省广元市通联站
农村危旧房改造助力脱贫攻坚实践的几点思考——以广元市朝天区农村危旧房改造为例
失踪的女生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蝶恋花 苍溪梨花节
坚守碧水蓝天,打造生态苍溪
农业产业的改革与创新
古风·关爱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