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年广东蚕桑产业发展形势及对策建议

2016-08-06刘亚琼雷百战周灿芳罗国庆

广东农业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蚕茧蚕桑丝绸

刘亚琼,雷百战,周灿芳,万 忠,罗国庆

(1.广东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0;2.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10)

2015年广东蚕桑产业发展形势及对策建议

刘亚琼1,雷百战1,周灿芳1,万 忠1,罗国庆2

(1.广东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0;2.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10)

分析了2013—2014年广东蚕桑产业生产、布局、茧丝绸产品出口、茧丝价格运行及蚕桑生产成本收益情况,根据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需求,凝练了广东蚕桑业科技发展重点领域,并提出提升优质蚕桑生产基地集中度、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构建新型产业经营模式、提高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弘扬广东丝绸文化等对策建议。

蚕桑;产业现状;出口;价格;成本收益

刘亚琼,雷百战,周灿芳,等.2015年广东蚕桑产业发展形势及对策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16,43(5):1-5.

2014年我国蚕桑生产总体稳定,桑园面积83.32万hm2,同比增长0.57%;桑蚕茧发种量1 631.3万张,同比减少1.1%;桑蚕茧产量65.09 万t,同比增加0.12%;综合每50 kg均价1 806.49元,同比下降9.69%;蚕农实现收入238.90亿元,同比减少8.58%;生丝产量16.73万t,同比增加6.85%。由于成本增加较大,抵消了产值小幅上升,利润率进一步下降。2014年广东蚕茧产量为10.54 万t,居全国第6位。在面对国际消费需求减弱和国内经济成长增长的同时,广东蚕桑业需要从技术上创新,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构建新型产业经营模式,提高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弘扬广东丝绸文化,才能使蚕桑产业保持良好可持续发展。

1 广东省蚕桑生产布局及产业规模

广东蚕桑生产主要集中在粤西、粤北和西江流域3个产业带,优势产区主要包括粤北的韶关、云浮、清远,粤西的阳江、湛江、茂名,西江流域的肇庆等地市,以上地区蚕桑产量占全省的比重超过99%。2014年末实有桑地面积超过1 000 hm2的地市有云浮、茂名、阳江、清远、韶关、湛江等6市(图1)[1]。

进入21世纪以来,广东桑地面积和蚕茧产量呈同步增长趋势,但近年来增速放缓。2014年桑地年末实有面积达到3.45万hm2,同比增长0.29%;蚕茧产量达到10.54万t,同比增长3.33%(图2)[2]。

图1 2014年广东主要地市年末实有桑地面积

2 广东省茧丝绸产品出口形势

受国际经济形势不景气、发达国家消费需求萎缩的影响,2014年广东省真丝绸商品出口额为3.55亿美元,同比增长4.41%(图3);蚕丝海关进出口额双双下降(图4),蚕丝出口额同比下降8.29%,进口额同比下降16.07%。广东生丝外贸出口量连续4年下降,由2010年的1 378 t下降至2014年的661 t,减少了52.03%。

图2 1995—2014年广东桑地面积、蚕茧产量变化

图3 2010—2014年广东真丝绸商品出口额变化情况

图4 2010—2014年广东蚕丝海关进出口情况

2014年我国出口形势严峻,1~12月全国真丝绸商品累计出口307 974.3万美元,同比下降12.19%。国际市场方面,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总体形势严峻,短期内很难走出低谷,并且主要的新兴市场增速也在放缓。而国内市场方面,坚持扩大内需仍是中国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时的重要决定,国内丝绸市场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但国内外丝绸出口由于缺乏新的驱动力,短期内将难有好转[3]。

3 广东省生丝价格走势

2014年广东生丝价格总体处于回落态势。1月份生丝(厂检丝/3A-4A/回潮12%)均价为36.12万元/t,10月份回落至31.62万元/t,11~12月有小幅回升,全年总体下降了10.13%(图5)。2015年广东生丝价格总体处于进一步下滑态势。1月份生丝(厂检丝/3A-4A/回潮12%)均价为31万~33万元/t,10月份回落至27.2万元/t,11~12月有小幅回升,年底价格升至29.2万元/t。

图5 2014年广东生丝(厂检丝/3A-4A/回潮12%) 价格走势

4 广东省蚕桑茧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2014年广东桑蚕茧每667 m2产值为5 383.04元,总成本为6 031.45元,亏损648.41元(图6)[4]。物质与服务、土地、人工等各项成本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土地成本升幅最大。2014年平均每667 m2蚕桑土地成本147.21元,比2013年增加9.22%;蚕桑物质与服务费用1 374.25元,比2013年增加8.34%。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74.77%,2014年平均每667 m2蚕桑生产用工60.6个,人工费用达到4 509.99元,比2013年增加7.92%。

图6 2013—2014年广东蚕桑茧成本收益情况

近年来,广东蚕桑生产的单产水平波动不大,单位面积产值的变化主要与售价挂钩,价格下降对产值下降的作用大于单产下降的作用。2014年每667 m2主产品产量为171.12 kg,比2013年上升6.76%;每667 m2桑蚕茧产值为5 383.04元,同比上升1.9%;每50 kg产品售价为1 551.4 元,同比降低4.13%。由于成本增加,成本利润率下降较大,2014年每667 m2成本利润率为-10.75%,比2013 年下降5.38个百分点。从广东蚕桑主产区主要农作物每 667 m2平均净利润(图7)来看,目前广东桑蚕茧生产成本收益进一步下降,平均净利润低于水稻、花生、烤烟、柑桔、蔬菜等。

图7 2013—2014 年广东蚕桑茧成本收益情况

5 广东省蚕桑业科技需求与发展重点

5.1 蚕桑业科技需求

目前,广东蚕桑业在技术上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蚕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担制和繁育系数偏低、茧丝质量较低以及现行生产蚕品种的种性维持;二是蚕桑种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完善,蚕农缺乏科学养蚕技术,造成蚕病高发、茧质差、单张产值低,蚕房蚕具等设施及技术装备不足;三是微粒子病防治难度较大。因此,在科技上,广东对现代生物技术培养高产、优质和抗病的蚕桑新品种、蚕种生产机械化技术和微病虫害防治等先进实用技术需求较大。

5.2 广东蚕桑业对科技发展重点领域

广东蚕桑业科技可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突破:一是提高蚕种生产质量,主推经过省农业厅组织有关农业专家及相关单位遴选的粤蚕黄茧1号、粤蚕8号、粤蚕细纤1号等主导品种,开展桑园立体化生产,提高土地产出率;二是加大蚕桑生产装备技术研究,着力研究新型桑园专业机械、小蚕共育设备、人工饲料及配套设施,提高生产效率;三是深入研究蚕沙的无害化处理技术,推动蚕沙在生物肥中的应用,确保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的高效发展;四是加快推进智能化缫丝、节能减排、蚕桑装备等的研发,确保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五是加快“互联网+蚕桑”大数据平台建设,促进蚕桑产品销售和品牌建设。

6 广东蚕桑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6.1 巩固优质蚕桑生产基地,促进产业集中度的提升

调整优化产业和区域结构,促进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和专业化分工,实现原料生产基地、产品加工和贸易的合理配置,形成贸工农各环节、各区域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加快夯实“粤西、粤北和西江流域蚕桑优势产业带”。鼓励和引导茧丝绸企业逐步形成蚕桑种苗繁育、种桑蚕茧、蚕茧收购、缫丝生产、丝绸服装、贸易流通等较为完整的茧丝绸产业链。利用土地承包经营的合理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建设蚕桑专业镇和专业村,发展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的种桑养蚕农场(农庄);建设高标准桑园和生态桑园,叶用、果叶兼用等不同用途的连片桑园,开展机械化、省力化种桑养蚕技术示范,深入开展提质增效活动,切实提高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

6.2 加快蚕桑种子工程建设,建立完善良种繁育体系

重点开展优质高抗蚕桑品种选育,完善蚕桑新品种试验示范体系和蚕桑种质资源库、蚕种繁育基地和加工设施设备建设,新建桑树工厂化育苗基地、桑树品种园与品种扩繁基地,完善蚕桑种子检验检疫体系。加快全省现有15家蚕种场的改扩建及技术改造,根据今后的优质蚕桑生产基地布局,适当新增蚕种场的建设。重点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原蚕生产基地建设,技术队伍建设,改造或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设施等,提高蚕种生产能力。建立2个通过省级实验室认证的蚕种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强化蚕种质量监督,确保繁育单位严格执行国家、行业标准,提高蚕种内在质量,保障供应优质蚕种。

6.3 大力推行贸工农一体化,构建新型产业经营模式

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蚕桑丝绸、资源开发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尽快壮大企业规模,促进蚕桑丝绸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提升产品研发、精深加工技术水平和装备能力,创建优质茧丝产业集群和丝绸加工产业集群。积极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社,积极推广“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公司+科研院所+基地+农户”、种桑养蚕农场(农庄)等新型经营模式,推进促进蚕桑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通过订单生产、二次返利、蚕农入股、土地入股等形式,稳定蚕茧产销关系,构建种桑养蚕、蚕茧收烘、茧丝绸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

6.4 加快蚕桑创新平台建设,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组织体系和投入机制,与高校科研单位结成产学研联盟,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立省级蚕桑资源开发重点实验室、省级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省级丝绸工程重点实验室,建立蚕桑品种改良中心、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研创新水平。重点开展种桑养蚕、蚕桑新品种培育、机械化自动化管理、茧丝绸绿色生态加工、蚕桑丝绸资源开发利用、蚕桑丝绸新产品研发、蚕桑丝绸新技术试验示范、蚕桑丝绸文化创意发掘与品牌培育、管理信息化与产业综合发展等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和开发应用,进一步提升广东蚕桑生产加工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生态化、高效化水平。

6.5 加强蚕桑资源综合开发,提高产业综合经济效益

扎实推进桑、蚕、茧、丝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构建蚕桑资源加工特性数据库和评价标准,加大对广东特色蚕桑资源品种中的生物碱、黄酮、多糖、甾醇、特殊氨基酸和基本矿物质元素等主要药用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和药理作用研究,开发新产品。着重发展桑枝食用菌、桑枝生物质能源、桑枝纤维、桑枝化工、桑枝木材加工产业链,桑果饮料、桑果酒、桑果醋、桑果花青素、桑果功能食品等桑果加工产业链,桑叶茶、桑叶粉、桑叶蛋白、桑叶饲料等桑叶加工产业链,蚕蛹油、蚕蛹蛋白等高端蚕(蛹)食品、化工、饲料加工产业链,蚕沙叶绿素、果胶提取等化工产业链,缫丝废水丝胶蛋白提取化工产业链。利用蚕沙开发养鱼或生产沼气,探索建立桑菜、桑果、桑草间套作,畜禽饲养、生态休闲旅游等高效生态复合经营模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亩桑经济效益。

6.6 发展文化创意和休闲观光,弘扬广东丝绸文化

发展文化创意,以丝绸文化传统资源与创造、创新相结合,支持建设蚕丝博物馆、蚕桑丝绸文化主题公园、蚕桑丝绸文化产业园、蚕桑生态博物园[5];支持地方和社团组织举办蚕桑丝绸文化节;积极组织搭建国内外交流合作平台,为广东“一带一路”建设增加亮点。发展蚕桑休闲观光,建设蚕桑休闲观光园,集展示交易、鲜果采摘、休闲养生、购物娱乐、科普教育于一体,打造具有广东独特魅力的蚕桑丝绸文化旅游品牌。

[1]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2]广东农村统计年鉴编辑委员会.广东农村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3]钱有清,刘文全,柳恩见.中国茧丝绸行业2014年运行分析与2015年展望[J].丝绸,2015,52(6):74-80.

[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 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5]李建琴,顾国达.“一带一路”对中国蚕丝业发展的战略意义[J].中国蚕业,2015,36(4):1-7.

(责任编辑 邹移光)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uangdong sericulture industry in 2015

LIU Ya-qiong1,LEI Bai-zhan1,ZHOU Can-fang1,WAN Zhong1,LUO Guo-qing2
(1.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Rural Development,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Sciences,Guangzhou 510640,China;2.Sericulture Agri-Food Research Institute,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Guangzhou 510610,China)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production,distribution,silk export,cocoon price movement and cost -benefit of Guangdong sericulture industry from 2013 to 2014,according to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needs,condensed the key areas of Guangdong sericultu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then provided some countermeasures,including implementation of se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new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ericulture resources,mining silk culture,innovation of mulberry sericulture mode.

sericulture;industry status;export;price;cost-benefit

F326.12

A

1004-874X(2016)05-0001-05

10.16768/j.issn.1004-874X.2016.05.001

2016-01-15



猜你喜欢

蚕茧蚕桑丝绸
咬破死亡的蚕茧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遥望“丝绸路”
路上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