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小麦生长期呕吐毒素监测预警研究进展

2016-08-06刘珊珊

现代面粉工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扬麦检测值赤霉病

张  祎  刘珊珊

江苏省粮食局粮油质量监测所  南京 210003

江苏小麦生长期呕吐毒素监测预警研究进展

张祎刘珊珊

江苏省粮食局粮油质量监测所南京210003

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的实时监测和早期预警,是及时、有效地控制其暴发成灾的先决条件之一。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感染了以禾谷类镰刀菌为主的霉菌引起的,感染后的小麦不仅产量大减、品质变劣,而且病粒还含有有毒病菌。近年因气候原因,我省赤霉病呈现流行频率增加、发生程度加重的特点。本文通过抽样调查,初步探讨江苏小麦呕吐毒素在生长各个时期的积累和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收购后各地区小麦呕吐毒素含量提供相关依据。

1)测试材料与研究方法

①测试样品选取

选取江苏常州、南通和盐城三个市,根据小麦生长阶段,分别抽取小麦扬花、灌浆、成熟期样品;每次取样随机选取200株左右麦穗,小麦品种分别是:常州为扬麦20、扬麦18、扬麦13、镇麦168各1份;盐城为9023、扬麦16各1份、2份扬麦20;南通为扬麦15、宁麦13各1份、2份镇麦9。

②调查研究方法

2015年4~6月小麦生长成熟期,根据前述中取样要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麦地,对角线随机取样,每块地调查200穗,进行小麦麦穗赤霉病株观察和DON的检测(GB/T 23503—2009)。在每个抽样时期,记录气候情况(当地温度,雨水量等)、施药情况(农药品种、施药方法等)。

2)结果与分析

①各市4~6月气象条件分析

小麦抽穗期为4月份,温湿度适宜霉菌生长及代谢,相关数据显示我省小麦抽穗扬花时期,三市主要以晴好天气为主,雨天平均在11天,雨量较小;6月份小麦成熟期,入梅后出现一段持续阴雨天气,且降水强度偏强,平均降水量为150~250 mm,较常年偏多。各市具体天气情况见表1。

②各市在小麦生长期施药情况

表1 常州 盐城和南通4~6月天气情况

根据盐城、南通、常州三市的施治赤霉病药剂统计后主要有:多酮50 g/亩、氰烯菌酯25 g/亩、咪鲜胺15 g/亩、多菌灵50 g/亩(1亩=666.7 m2)。

施治赤霉病药剂时期为齐穗见花至扬花初期第一遍用药,5~7 d后第二遍用药。

③各市呕吐霉素检测值

全国春季(2015年3~5月)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我省接近常年;3、4月未出现连阴雨、寡照天气,以及对抽穗扬花期的霉菌抑制和农药施治,小麦在扬花及灌浆期的DON检测值较成熟期相比偏低;6月成熟期由于雨量增加,适合田间菌源生长,因此成熟期检测的DON值较前期增高。

盐城地区成熟期的小麦DON值较其他两市偏高,原因可能与降水量有关,且同一地区由于小麦品种不同,DON检测值也有差异,其中小麦品种9023检测值最高,见图1。常州地区和南通地区也呈现小麦成熟期DON检测值较灌浆期偏高,且同一地区不同品种小麦的检测值也存在差异,见图2、3。

图1  盐城地区小麦生长期DON值

图2  常州地区小麦生长期DON值

图3  南通地区小麦生长期DON值

3)小结与讨论建议

①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因素

小麦赤霉病发生原因分析:

a.田间菌源充足。据相关调查,3月底至4月上旬田间赤霉病菌源,各地稻桩子囊壳丛带菌率均高。

b.扬花期遇连阴雨。4月中旬后期即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今年由于省内4月晴好天气为主,较2014年相比较,扬花及灌浆期DON检测值均较低,天气条件对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影响较大。

c.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于小麦品种有关。省内目前的小麦品种较局限,均以扬麦、宁麦、镇麦、9023等品种为主,针对各地区的土壤、气候选择合适品种,可增强小麦的抗耐病性,减少烟农系列、矮抗58以及西农系列等高感品种种植面积。

②赤霉病预测预报的意义

我省小麦购销总量居于全国前列,真菌毒素在我省比较普遍,其中呕吐毒素最为突出,经过2014、2015年的监测初步了解呕吐毒素在小麦生长各个时期的积累和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收购时各地区小麦呕吐毒素含量提供相关依据;在后期小麦监测完善品质测报中,可侧重呕吐毒素含量高的地区进行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区域性或大范围原粮卫生安全事件,快速向政府反馈原粮质量信息,为从源头上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保障。

③加强源头监测 完善卫生预警系统

江苏的耕地、水、气候等自然条件决定了其粮食的种植结构是以小麦和稻谷为主。2005年,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关于“建立粮食供需抽查制度,发布粮食生产、消费、价格、质量等信息”的规定,卫生监测已被列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根据粮食不同种类可重点检测不同项目,如小麦的呕吐毒素,稻谷中的重金属等。卫生监测数据来源:粮食从源头开始监测,测定相关指标数据;省级夏秋两季监测样品卫生指标数据,各市上报的夏秋两季收获环节卫生安全监测数据,及相关课题涉及的原粮卫生监测指标等,将原粮卫生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可掌握本年度各地区粮食卫生指标情况。从而将终端监管向全程监管转变,一次性监管向持续性监管转变,发挥监管的预防功能和导向功能,真正意义上达到监测全覆盖。通过大数据技术就可以在预先设定一定的警告标准,当有数据发生异常变化或者超过警告标准时,粮食卫生监测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找到危险源头,进而提出预警信息。

[1]程登发,封洪强,吴孔明.扫描昆虫雷达与昆虫迁飞监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艾兰虹.小麦赤霉病及呕吐毒素的分析检测[J].粮油食品科技,2011,19(5):46-47

TS 211.2文献标识码:C

1674-5280(2016)01-0021-02

2015-11-05

张祎(1983—),女,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粮油质量监测。

猜你喜欢

扬麦检测值赤霉病
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对降钙素原的影响
小麦赤霉病农药专利资源评析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扬麦系列小麦品种的饼干品质分析
扬麦系列品种品质性状分析及育种启示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
《2018年全国省级兽医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结果分析》图版
安徽不同生态区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差异分析
1996-2015年江苏省淮南麦区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