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32a石嘴山市不同相态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预报概念模型

2016-08-05何佳徐青孙卫武李晓虹陈佳迪石嘴山市气象局宁夏石嘴山753000

中国科技纵横 2016年11期
关键词:石嘴山市相态概念模型

何佳 徐青 孙卫武 李晓虹 陈佳迪(石嘴山市气象局,宁夏石嘴山 753000)



近32a石嘴山市不同相态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预报概念模型

何佳 徐青 孙卫武 李晓虹 陈佳迪
(石嘴山市气象局,宁夏石嘴山 753000)

【摘要】利用宁夏石嘴山市5个观测站最近32a(1981~2012年)的地面降水观测资料,按照不同的降水相态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表明,汛期6~9月没有出现过雪和雨夹雪,12月、1月和2月没有出现过雨;最寒冷的1月份和12月份,石嘴山市降水相态为固态。地面冷锋作为分界线,其后部为降雪,附近为混合性降水,前部为降雨。

【关键词】雪 雨夹雪 雨 降水相态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天气预报准确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是天空状况和降水量级的要求,而且是对不同天气类型时空精细化和相态的要求。因此,在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的转换季节,降水相态的变化也使得预报精细化显得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预报员对暴雨、暴雪、高温、雷电等极端天气的时空分布研究很多[1-2],但对不同相态降水的预报及其统计特征研究相对较少[3-5]。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利用石嘴山市5个常规气象观测站1981~2012年的日降水量(≥0.1mm)数据,对雨、雪和雨夹雪天气进行研究,5个气象观测站分别是石嘴山气象站53518、惠农气象站53519、平罗气象站53611、陶乐气象站53615和石炭井气象站53517。

1.2 方法

本文对山石嘴山市5个气象观测站雨、雪、雨夹雪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统计不同相态降水发生的临界值。

2 不同相态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2.1 降水相态的气候分布特征

1981~2012年间,石嘴山市平均降雪日数为5.6d,其中贺兰山沿山降雪日数最多,惠农区降雪日数最少,位于石嘴山市北部;雨夹雪主要位于贺兰山沿山,且平均日数不超过2d,其它区域雨夹雪平均日数均小于1d;平均降雨日数平罗最多,陶乐平均降雨日数最少。石炭井平均降雪日数和平均雨夹雪日数较其它4站均较多,说明高地形对石嘴山市固态降水起重要作用(图1a、b、c)。

2.2 不同相态降水日数变化趋势的分布特征

近32a来,石嘴山市降雪和雨夹雪总体呈增多趋势,但是降雨呈减少趋势。全市北部降雪日数有减少的趋势,其它大部分地区降雪日数都基本持平或有增加的趋势,贺兰山沿山及西部地区是降雪日数增加趋势最强的区域,降雪日数增加率在0.7d/10a。除贺兰山沿山以外的石嘴山市大部分地区雨夹雪日数为增多趋势,增多率在0. 1~0.3d/10a之间,其中陶乐是雨夹雪日数增多率最小的区域,增多率为0.1d/10a。全市的降雨日数均为减少趋势,其中减少趋势最强的区域为平罗,降雨日数减少率在-2.0d/10a,其它地区降雨日数减少率在-1.3~-0.7d/10a之间。

2.3 不同相态降水的时间分布特征

石嘴山市1981~2012年,汛期6~9月没有出现过雪和雨夹雪,12月、1月和2月没有出现过雨; 最寒冷的1月份和12月份,石嘴山市大部地区降水相态为固态,只有惠农出现极少数固液态混合的降水。10~11月和3~4月份则有固态、液态以及固液相混多种降水相态。

3 降水相态变化的概念模型

3.1 统计特征

1981~2012年,石嘴山市共有86个多相态降水过程,且主要集中在3月、4月、10月和11月,大体可分为单纯的降水天气过程,寒潮天气伴随的降水过程。分析可得:单纯的降水天气过程,主要受来自西北方向的冷空气和偏南暖湿气流交汇产生,影响范围广,降水量级大;而寒潮天气伴随的降水过程,降温幅度大,降水范围和量级都较小。另外,受贺兰山沿山地形的影响,使石嘴山市西部和北部较容易出现固态降水,而偏东偏南的地区则容易出现降雨和雨夹雪。

3.2 概念模型

3.2.1 单纯的降水天气过程

单纯的降水天气过程,石嘴山市多相态降水概念模型:降水前24h,地面冷高压主体一般位于新疆的中东部,冷高压中心强度一般达到1036hPa; 地面冷锋呈南北向位于河套西部地区;700hPa槽线位于河西走廊偏东一带,槽前有12m/s的西南风低空急流和低涡切变配合;500hPa亚欧中高纬度环流平直,横槽位于贝加尔湖附近,横槽底部不断有冷空气扩散下来,温度槽冷中心可达-36℃。在此高低空系统配置影响下,降水落区出现在地面冷锋与700 hPa 切变线之间,石嘴山市境内易出现大范围降水天气,随着高层冷空气侵入,中低层气温逐步下降,降水相态也相应的发生变化。

3.2.2 伴随寒潮天气的降水过程

伴随寒潮天气的降水过程,石嘴山市多相态降水概念模型:500hPa锋区位于43°~50°N,南支槽位于河西走廊一带,冷涡位于贝加尔湖;南支槽发展较好,槽前有20m/s左右的西南风急流,贝湖冷

············

涡中心温度达-44℃;700hPa低涡切变线位于贺兰山沿山,切变线北部为强盛的西北气流,切变线南部为旺盛的西南气流,西南气流达到低空急流标准; 850hPa切变线位于平罗和沙湖一带,切变线前部也配合有西南低空急流;该高低空系统配置为后倾。当降水开始时,地面冷锋呈东北北-西南南向位于中蒙边界,冷高压中心强度达1050hPa; 850hPa24h负变温中心达-20℃,石嘴山处于最大负变温中心经过区域,冷空气移动速度快,影响范围广,降温幅度大。石嘴山市24h之内出现寒潮天气,降水相态在6h之内可由雨转为雨夹雪或雪,而地面冷锋是降水相态的分界线,其后部为降雪,附近为混合性降水,前部为降雨。

4 结语

(1)石炭井平均降雪日数和平均雨夹雪日数都位于全市之首,说明地形对石嘴山市固态降水起重要作用。

(2)近32a来,石嘴山市降雪和雨夹雪总体呈增多趋势,但是降雨呈减少趋势。降雪日数增加率为0.7d/10a;雨夹雪日数增多率在0.1~0.3d/10a之间;降雨日数减少率在-2.0~-0.7d/10a之间。(3)单纯的降水天气过程,主要受来自西北方向的冷空气和偏南暖湿气流交汇产生,影响范围广,降水量级大;而寒潮天气伴随的降水过程,降温幅度大,降水范围和量级都较小。

参考文献:

[1]尤凤春,郭丽霞,等.北京降水相态判别指标及检验[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3,29(5);49-54.

[2]张成军,胡文东,陈海波,等.宁夏南部山区雨雪天气分类模型的构建[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3,7(2);15-19.

[3]孙燕,尹东屏,等.华东地区冬季不同降水相态的时空变化特征[J].地理科学,2014,34(3);370-376.

[4]王亮,王春明.一次雨夹雪转暴雪天气过程的微物理模拟研究[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0,26(2);31-39.

[5]漆梁波,张瑛.中国东部地区冬季降水相态的识别判据研究[J].气象,2012,38(1):96-102.

作者简介:何佳(1986—),女,工程师,主要从事天气预报及其分析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石嘴山市相态概念模型
互联网+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认知提升”的体系作战指挥概念模型及装备发展需求
石嘴山市非公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SBS改性沥青相态结构的参数化表征方法
四川省降水相态识别判据研究
PS/PLA共混物的相态结构及其发泡行为研究
基于PSR概念模型的稀土资源安全评价
数字矿山信息集成概念模型
泡沫油WINPROP相态研究
基于PSR概念模型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