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尼采蒂《我要建座王宫》的音乐分析与演唱版本比较

2016-08-05裴宁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00

人间 2016年10期
关键词:音乐分析艺术歌曲

裴宁(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0)



多尼采蒂《我要建座王宫》的音乐分析与演唱版本比较

裴宁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0)

摘要:盖塔诺·多尼采蒂(Gaetano Donizetti,1797-1848年)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早期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他的艺术歌曲内在情感十分丰富,并且与诗歌的内在情感结合十分紧密。他的艺术歌曲也被看作是歌剧中的小型宣叙调,他将艺术歌曲的写作作为音乐写作练习的一部分,为日后的歌剧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音乐分析;艺术歌曲;版本比较

一、音乐分析

(一)歌曲简介。

《我想建座王宫》是一首具有那不勒斯民歌风格的特点,整个歌曲活泼生动,采用了具有“圆舞曲”风格节奏的6/8拍,旋律优美、轻快,但也透露着那份对爱情的柔情之美。歌曲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梦幻着建造宛如宫殿豪华的王宫给自己内心的真爱内拉拉,希望内拉拉走出阳台就能像太阳般光彩夺人,表现了男主人公对姑娘内内拉的爱慕之情。

(一)曲式结构及特点。

这首作品采用了多尼采蒂常用的曲式结构类型——再现单三部曲式,由A+B+A1三个部分所组成,具有分节歌的性质特点。该作品的主调为 F 大调,展开部使用了同主音f小调;拍子为6/8 拍;整个歌曲的速度为“Allegretto”(小快板),以每分钟84拍的速度进行;歌曲以一开始便使用了一小节的弱起,类似“圆舞曲”的创作风格,使旋律活泼,富于动感,全曲呈现出欢乐的氛围。

歌曲当中使用了丰富的速度、力度、表情术语记号,从而能够给演唱者准确的心理感应。如:歌词中连续的“tral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使用了渐强的手法,其表情术语为con brio意思是热情、有活力的,从而体现出主人公愉快的心情。

每一个乐句的旋律均是由2个“拱形”线条所组成,一个“拱形”相当于2小节,这好像海上的波浪一样,此起彼伏,且“拱形”旋律线条走向贯穿于全曲。

该作品的和声是以功能和声为基础,其和声运用简单且每部分相对应的乐句的和声走向也大致相同,尤其是在全曲中出现了三次的两个b乐句,其和声完全相同。

全曲均采用柱式和弦为主的伴奏织体,左手是单独的低音,右手则是和弦,左右手形成互补的节奏类型,使歌曲更富有“圆舞曲”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左手伴奏都是单音,而在每个b乐句的左手则出现隔开一个八度的音程,这种声部加厚的作用是向音乐推向高潮。

二、演唱版本比较

《我要建座王宫》笔者听了三个不同版本。同一首作品,因为不同时代的不同歌唱家演唱都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的音乐素质和理解是不同的。下面将对20世纪不同年代的三位歌唱家演唱的《我要建座王宫》的版本进行比较,笔者将简单从直观的速度方面来总结三位歌唱家在演绎同一首歌曲的不同之处。其三位歌唱家(按年代排序)分别是:

鲁契亚诺·帕瓦罗蒂(Luciano Pavarotti,1935年-2007年)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

塞茜莉娅·巴托莉(Celilia Bartoli,1966年——)意大利次女高音。

廖昌永(1968年——)中国男中音歌唱家。

三位歌唱家演唱《我要建座王宫》在速度的处理上其共性:中速,与多尼采蒂的标记基本相符。纵观三位歌唱家的演唱速度,存在着细微的差异,速度是音乐律动的源泉,不同的歌唱家有时对速度的把握不同,但不管是如何不同,都是为了精彩的演绎。除了作品基本内容的表达,还以融入自己的情感,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三位歌唱家关于《我要盖座房子》的“速度”,做了不同的处理,如图所示:

歌唱家/演唱速度 《我要建座王宫》鲁契亚诺·帕瓦罗蒂 中速塞茜莉娅·巴托莉 中速(偏快)廖昌永 中速(稍慢)

三位歌唱家都完美的演绎了多尼采蒂艺术歌曲《我要建座王宫》,在速度上帕瓦罗蒂与廖昌永的速度基本上吻合,廖昌永较帕瓦罗蒂要更加沉稳一些,巴托莉的速度上较前两位歌唱家要偏快,显得更加活泼。

帕瓦罗蒂在三部分中每一个“tr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中都使用了渐慢的手法,且在“tra”之前有停顿,且“tra”咬字干脆有力。帕瓦罗蒂在第一部分的个别小节节奏比较自由,有属于自己的二度创作;在末尾的“mo sponta lu sole”还是原速进行,没有速度快慢的对比。

巴托莉整体速度偏快,在“tra la la le la tra la la le la”使用了原速,在“tr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采用逐渐减慢的速度变化,只在最后末尾的那个乐句中使用了加快的手法;在“mo sponta lu sole”使用了渐慢且非常慢的处理手段,但随后的b乐句又回到欢快的原速中去。

廖昌永在这首歌曲中的速度非常均匀,没有忽快忽慢的节奏,在“tr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与帕瓦罗蒂的处理方式相同,采用渐慢的手法,且在最后一个乐句也使用了渐慢的力度。廖昌永则精准的把握多尼采蒂的每一个力度、速度、表情术语符号,甚至在再现部的第四乐句与第五乐句连接是没有滑音的,与之前的A、B当中两个b乐句连接带滑音是不同的,廖昌永对小小的细节都演唱的非常到位;在“mo sponta lu sole”稍微有些渐慢。

三、结语

我们在中感受大师的个人音乐魅力时,它会引导我们如果处理声音及情感表现,但是我们在演唱时不能一味的去模仿,更多的应该结合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还要提高演唱技巧几方面的能力,在歌唱中体现出多尼采蒂艺术歌曲“朴实无华”优美的旋律特点。

参考文献:

[1]梁莹、郭淑珍.意大利室内乐歌曲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2]邹琪.多尼采蒂六首艺术歌曲演唱研究[J].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年5月。

中图分类号:J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233-01

作者简介:裴宁,1990年10月,女,汉族,河北省,在读研究生,江西师范大学,音乐演唱与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音乐分析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研究
高中“艺术歌曲”教学之漫谈
浅谈《黄河怨》的音乐处理
歌剧《女人心》中咏叹调《年轻的姑娘应该懂得》的音乐分析
孤独与诗意的交织
Schubert Sonata in A Major D664 Op.120(1825)第一乐章音乐分析
简论区域民族音乐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对我国艺术歌曲演唱技巧的研究
中国艺术歌曲的近代发展及其风格特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