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意设计集聚区建设路径研究
——以台州市为例

2016-08-04朱蓉

社科纵横 2016年4期
关键词:台州创意设计集群

朱蓉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台州经济研究所  浙江  台州 318000)

创意设计集聚区建设路径研究
——以台州市为例

朱蓉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台州经济研究所浙江台州318000)

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资源环境约束日渐增强的背景下,加快创意设计产业发展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城市获取竞争优势,保持领先和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推动城市崛起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本文以台州创意设计集聚区建设与城市经济转型发展为实证研究,观察创意设计产业对于台州经济推动作用,分析影响台州创意设计集聚区建设的主要因素、建设台州创意设计集聚区的优势及瓶颈,研究其建设发展的基本演进路径,在人才集聚、发展环境、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重点保障措施,以期为其它类似城市发展创意设计产业提供参考。

创意设计产业集聚区路径研究

一、引言

创意设计产业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可以是从产品设计、服务功能的研发一直延伸到物流、销售等整个过程。根据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创意设计产业主要是指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包括广告服务、文化软件服务、建筑设计服务、专业设计服务等,涉及广告业、软件开发、各类工程勘察设计、各类工艺设计、展示设计等相关领域。创意设计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都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与支撑作用[1]。

(一)创意设计集聚区建设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融合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兴业态的不断出现,相关产业界定越来越不明显,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愈加明显。创意设计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而产生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是对新型产业业态的总结、延伸与发展。传统产业逐渐打破技术、形态、业务、市场、运营等各种边界,由单独发展趋向相互融合、相互协调发展,从而形成新的产业,并逐步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广告业、各类工业设计、建筑设计、营销策划等公司,其业务范围总体上属于第三产业,而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则属于第二产业,其业务交叉推动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了第三产业市场细分,打破了第二、第三产业的界限,实现了服务增值、产品增值。

(二)创意设计集聚区建设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践证明,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和创意设计。创意设计产业是技术密集和创意密集的产业,可以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创新和结构优化,提高传统产业的附加值。而创意设计集聚区可以通过复杂而灵活的组织网络,促进创意设计产业和传统产业在集聚区中的相互融合,刺激传统产业技术创新、强化设计、产品升级。从全球价值链角度来看,我国经济主导产业基本上属于传统制造业,处于价值链低端,经济暴露出明显的素质性和结构性问题。加快发展创意设计产业,有利于推进传统制造业与创意设计产业耦合发展,有助于制造业通过个性化设计来增加产品附加值和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自有品牌的知名度和产品竞争力,延长产业链,重新赢得市场主动权。

(三)创意设计集聚区建设有利于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是由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创意设计产业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突出表现为:可以改善城市形象,满足居民高层次需求,促进居民全面发展,提升市民素质;有利于城市产业分化,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保存城市肌理,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优化旧城空间,增添新的文化景观;有利于刺激城市传统文化再生,促使文化资源转换为经营资源,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的价值创新;有利于创造宽松、灵活、自由、适合人居的空间环境和包容、开放、多样化的人文环境,有利于激发居民创造灵感,刺激城市多样性发展;有利于聚集人气,带动旅游、餐饮、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整个第三产业的规模和质量,提升城市活力;还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

二、建设台州创意设计集聚区的优势及瓶颈

(一)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创新文化。创意设计产业是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和技术性的产业,其发展是与传统文化、产业基础紧密结合的。台州的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多样而夯实的产业发展基础。三十多年来,台州人民勇立潮头,勇于创新,坚持走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造就了实力雄厚的优势产业、充满竞争力的发展机制和富有独特魅力的“敢冒险、有硬气、善创造、不张扬”的台州精神。台州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充满着台州人自强不息的创业、创新、创意的感人史诗,无中生有的创意能力、敢冒风险的精神意志为台州创意设计集聚区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具有产业集群优势。创意的产生、设计的灵感不仅需要个人才能,更需人才协作、信息沟通。产业集群为创意设计产业的产生、知识产权转化搭建了平台,为创意人才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为发挥创意设计的商品价值提供完善的外部条件。目前,台州市列入省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试点有5个,列入省产业示范基地有8个,列入市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试点有21个。2013年,全市36个产业集群内共实现销售收入391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28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2%①。产业集群为台州创意设计产业集群化发展创造了环境基础和物质保障。

(三)具有雄厚民间资本及很强的消费能力。台州是我国民营经济的主要发祥地和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民间资本丰裕,实力雄厚,有3家实力较强的民营银行和较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近年来,台州市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创意设计产业,为推动创意设计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来源。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集聚,台州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经济实力的快速增强,台州人民对创意设计产品的需求愈加强烈,这种供需互动关系推动了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

(四)具有区域特色的社会网络基础优势。台州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具有一批台州特色、人文传统的各类经营管理人才。台州文化的裙带特征决定了台州人十分重视人情网络建设,这种网络基础节约了信息沟通成本,使真实的信息得到快速传播。这些网络优势为创意设计产业的产生与传播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台州约有189万外来人口,有120多万台州人分布全国各地,10多万台州籍华人华侨分布世界各地,台州人民在“走出去,引进来”的过程中建立了牢固的社会网络,这些网络成为台州与外地进行商业来往的无形资源,为促进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和集聚区的形成提供了最优越的社会网络基础②。

(五)台州中心城市迅速崛起为创意设计集聚区建设提供了发展空间。《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台政发〔2011〕38号)明确将创意设计产业作为重点培育产业,其规划区域为“以台州经济开发区内市府大道以南,东至机场路,西至黄岩区为基础构建工业创意设计与研发总部”,此区域为台州中心城区。台州城市的快速崛起为创意设计产业发展提供良好契机。台州城市的崛起夯实了经济基础,创造了先进技术,完善了公共服务设施,为创意设计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发展空间。新城区的开发与建设,如经济开发区、高教园区、“绿心”等城市新型空间也为创意设计产业的集聚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载体和环境保障。

台州在建设创意设计集聚区方面具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人才数量和质量尚待提高。创意设计产业是以人的创意设计为生产、制作为内容的产业,人才在创意设计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创意设计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不确定性要求从业人员要有文化素质、创意技能、经营能力、管理能力等等,才可借助技术创造与提升产品价值,创造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台州缺乏相应人才,而人才引进又十分困难。相于对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速度,台州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意设计人才还存在很多不足。

(二)人才发展环境还需优化。创意设计集聚区建设需要人才集聚、创意资本、销售渠道、传播市场等配套设施。台州中心城市还不是台州的经济、教育、文化的中心,缺少文化沉淀,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够通达,影响了创意设计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另外,台州的房价过高,迫使台州的产业、资本、企业外移,也制约了人才引进与安居乐业。

(三)文化封闭使得外来人才难以融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台州经济已经不再单纯是依靠台州人发展的经济,需要更强大的智力支撑,需要开放与包容的文化氛围和发展环境。但这恰恰是台州文化的软肋,台州文化中缺失超越家族伦理的文化,具有较强的排外倾向与人格化交易特性。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仅靠传统的家族文化已不能支撑台州的二次创业,原有文化的不适应性暴露无遗。台州企业必须超越原有文化,在自我否定中探索符合台州人文精神特征的新型发展模式。

(四)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不健全。台州民间资本是推动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然而民间资本投资创意设计产业存在重重障碍。创意设计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投资回报周期长,回报具有不确定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形资本,要求投资者对项目有较强的判断能力、经营能力、经济实力。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尚未形成,缺乏权威的无形资产评估机构。创意设计等“软”的无形资产无法在的财务报表中体现,而土地、设备等“硬”的资产较少,投资者无法基于其资产与债务等“硬信息”进行准确估价,创意设计产业投资信息成本过高,创意设计产业投资难以成为民间资本投资和银行借贷的偏好。

三、台州创意设计集聚区建设路径选择

结合台州经济、文化、社会、教育、人才以及城市建设等状况,影响台州创意设计集聚区建设的主要因素是人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意设计集聚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创意设计集聚区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金、土地等资本。人力资本是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条件。人才集群则属区域人力资源的高层次范畴,充足的、高质量的人力资本积累将进一步推动集群的发展,促进集群经济的增长[2]。人才决定创意设计集聚区的规模和质量。人才聚集和相关人口聚集所产生消费需求为创意设计产品扩大了市场空间,进而刺激了创意设计产业相关企业的聚集,创意设计企业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和规模的扩大,提升了产业集群的发展质量,从而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形成。人才集聚促进产业集聚区创新。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促进了人才集体学习和信息沟通,加快了原有技术、生产方法、消费方式、营销渠道等方面改造、升级和传播。人际间接触的面越广,接触的频率越高,知识传播的速度就越快,传播的程度就越彻底,从而更容易出现创新行为,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集群即创新集群发展升级[3]。人才集聚的外部效应促进集聚区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的技能水平的提升可以有效提升相关产业的生产效率。人才集聚的外部效应突出表现为劳动技能的扩散,从旧新产品的更替,生产效率的提升,产出和收益的递增。人才集聚的外部效应的递增收益,使人力资本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可以促进台州创意设计集聚区的形成和区域经济的增长[4]。

(一)路径设计

台州创意设计集聚区建设路径演进图

(二)基本实施步骤

1.传承改造文化和制度。区域特定的人文精神和创新文化是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财富,创意设计集聚区建设的基本思路就要充分挖掘传承文化内涵,激发文化潜能,实现台州文化重构和兼容并包,更具时代性、开放性和兼容性。在制度的传承与改造方面,尤其在人才引进与培养、企业技术创新激励与保障等方面,既要传承好的制度,又要不断调整制度设计,使原来的制度更加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前瞻性。通过文化和制度的传承改造,为创意设计集聚区建设奠定文化基础和制度基础。

2.从创意引进到创意内生。一直以来,台州制造业发展十分迅猛,生产企业比较注重眼前利益,而在产品的创意设计方面缺少投入,原有模仿制造生产方式受到严重抑制。台州创意设计集聚区建设要走“渐进式”发展道路:首先要利用台州本地制造业产业集群所具备的辐射力和凝聚力,吸引一些创意设计企业、创意设计产品生产企业在集聚区内集聚;其次要在创意设计产业相关企业在集聚区发展的基础之上,优化集聚区的环境,吸引创新设计人才或相关研发机构、科研机构向集聚区汇聚,同时也推进台州本地高校加快发展,大力培养相应人才;最后要企业建立和培育自有品牌创意设计产品,再通过制造业产品原有营销网络把产品向全球推广。

3.从发展产业到产业集群化发展。三十多年发展历史证明,台州经济活力源泉来自于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块状经济发展,这些块状经济发展成为产业集群后,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和凝聚效应,提升了产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台州制造业集群化发展也必将引发创意设计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创意设计集聚区建设也势在必行,也必将进一步提升传统制造业集群的附加值。创意设计产业集群化发展为台州创意设计集聚区建设奠定了基础。

4.构建台州创意设计集聚区。在实现台州创意设计产业集群化发展之后,就要构造完整的创意设计产业链,并使之逐步优化整合,提高集聚区的经济效益和产出效率。台州创意设计集聚区的政策优势必将与台州发达的制造业相结合,通过创意设计、技术研发、设计改造,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促使制造业、传统产业与创意产业、设计制作、版权贸易等相融合,使集聚区的产业链条达到优化组合。

四、创意设计集聚区建设重点保障措施

(一)加快创意设计产业人才集聚。企业要建立科学的用人、育人机制。在企业间的人才竞争中,创意设计企业要确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观念,既要充分发挥技术、业务、公关等人手的作用,又要高级技术研发、高级管理等人才的智慧,使各类人员合理搭配。要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考评机制,构建良好的薪酬模式:对于技术人才可以以项目提成的方式给予奖励;对于管理人才要“目标管理”的方式给予奖励;对于业务人才要以市场业绩来确定报酬等[5]。一个成功的企业所有者还要计划把人才的个体利益和企业的长远利益捆绑起来,设置人才股权和期权,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集聚区要营造良好的人才集聚环境。要加强教育、卫生、文化、交通、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人才的生活提供宜居环境。要营造公平性的有感召力的有权威性的高效的良好的社会制度环境,形成重知识、重学术、重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台州城区发展过程,台州市政府还要在表彰创意设计人才方面要采取突破性措施,比如设立技术进步奖、创意设计进步奖等,并使之成为国内外享有一定名气的奖项。高等院校等科研机构要明确定位,强化优势学科。台州学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要整合各种资源发展优势学科,借鉴国外的经验,吸引有名的科研技术人员,加大与国内外高校等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良好的选人、用人、育人、留人机制,奖励优秀人才,挖掘人才潜能。创意设计产业园区要充分发挥优势,促进优秀人才集聚。要充分重视“南官天地”文化产业园、中国台州汽车文化园、台州创意设计产业园等园区要立足本地区的传统制造业的雄厚基础优势,发展有区域特色的创意设计园区。政府要对创意设计产业园区有明确定位,优化产业群发展环境,强化要素保障,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和优惠的公共政策,通过有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宽松的有弹性的创业环境来吸引人才,形成人才聚集高地。

(二)优化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环境。创意设计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有资金少、信息少、经验少和业务渠道不宽的特点,竞争力和独立生存能力都不是很强,而且创意设计产业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决定了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公共政策与资金、土地等要素支撑。政策支撑方面:既要充分用好现有的优惠政策,又要实施具有本地产业特点的扶持政策,将发展创意设计产业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并设立专项发展资金,并在立项、土地、税收、信贷、融资、社会扶持、就业政策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予以倾斜。产权保障方面:创意设计产业是以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为核心的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意设计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进一步严格执行知识产权法,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努力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倡导和保护创意设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为创意设计产业发展营造有利的法制环境。资金保障方面:加快设立多渠道、多形式的各类创意设计产业发展基金,不断完善投融资环境,保障创意设计产业发展资金需求。政府要当好创意设计产业研究和推广的中介,着力促进创意设计产业融资者、从业人员与投资者、金融界的沟通联系与相互了解。充分发挥各类“创意设计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努力缓解创意设计企业的资金压力。

(三)构建创意设计产业发展平台。按照“创意是灵魂、产业是骨架、园区是平台、项目是载体”的思路,突出抓好创意设计产业龙头项目,大力扶持具有辐射力和带动示范能力的创意设计企业,建立2-4个特色创意设计产业示范园区,争取列入浙江省发改委重大项目序列的骨干文化产业项目[6]。加快“南官天地”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引进创意设计人才和机构,整体打造浙东地区最前沿的创意设计理念,培育有本土特色的创意设计著名品牌,努力提升园区的内在品质和对外影响。努力结合台州创意设计集聚区的政策优势与当地发达的制造业基础优势,坚持创意与研发、设计与生产相结合,从广告、建筑、造型、艺术、网络等不同领域以及生产、销售的不同环节,扩大创意设计产业内容,提升产品文化附加值,促使加工制造业与创意设计、版权贸易相融合,构建完整、丰富、先进的创意设计产业链。抓紧建设工业设计大厦,促使传统工业与创意设计产业融合发展,使之成为台州工业品生产模具设计、包装与版权贸易的智库;推动“台州制造”向“台州创造”过渡,提升本地创意设计品牌知名度,为创意工业品的对外输入和品牌保护提供版权贸易指导与代理。加快建设绿心创意生态孵化中心,加强其与各区县特色产业的联动,如与台州境内的天台山、神仙居等风景区的创意互动,优化旅游路线,形成错位发展;与济公品牌开发项目联手,通过绿心产权谷平台,发展授权产业;依托创意设计产业战略投资平台,为椒江的心海文化产业园区、丝绸产业园和路桥的创意印刷服务业基地的投融资提供服务等等。超前谋划成立“创意台州”高新技术园区,创意设计产业要积极运用数字、网络等技术,用好互联网等新兴传媒业态开展创意设计产品的营销,促进台州创意设计资源、创意设计产品营销手段的“网络化”、“数字化”,逐步形成以台州创意设计集聚区为中心、椒黄路三区为骨架、其他市县为基点的新型创意设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注释:

①以上数据来源于台州市统计局:金倩.谋变“块状经济”跨向“产业集群”[J].台州:新台州,2012(9):4.

②以上数据来源于:曹桂芝等.台州外来人口特点及变化研究[J].台州:台州统计信息分析,2012(22):6.

[1]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18. [2]褚劲风.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77.

[3]张霞,蔡根女.人才集群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发展[J].重庆: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65.

[4]张守凤,刘建勋.基于系统论的知识型组织人才集聚效应的评价研究[J].山东:东岳论丛,2010(6):126.

[5]刘春梅,陈国华.基于人才集聚载体的人才集聚对策研究[J].湖南:企业技术开发,2014(12):151.

[6]周膺,吴晶.浙江创意经济深化提升发展研究[A].2015年浙江发展报告(文化卷)[R].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60.

G124

A

1007-9106(2016)04-0043-05

*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Y201432616,项目负责人:朱蓉)和台州市社科规划首届社科优秀青年专项课题(课题编号:15GHQ03,项目负责人:朱蓉)的阶段性成果。
*

朱蓉(1981—),女,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区域经济。

猜你喜欢

台州创意设计集群
甜甜圈
月满中秋
大树
宇宙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台州远洲墅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浙江省台州中学语文组
“乞丐王”——记感动台州十大人物之一王曰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