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某低品位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2016-08-04李光耀新疆阿舍勒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哈巴河836700

新疆有色金属 2016年3期
关键词:氧化铜铜精矿选矿

李光耀(新疆阿舍勒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哈巴河 836700)



新疆某低品位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李光耀
(新疆阿舍勒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哈巴河836700)

摘要本文针对新疆某低品位氧化铜矿的矿石性质,开展系统的选矿试验研究,采用优先选硫化铜再选氧化铜工艺,有效回收了铜资源,经优先选硫化铜“一粗-再磨-二精矿”-再选氧化铜“一粗-一扫-三精矿”闭路流程,可获得铜品位17.94%、铜回收率20.12%的硫化铜精矿和铜品位23.78%、铜回收率51.02%的氧化铜精矿,总铜精矿铜品位21.77%、铜回收率71.14%,取得了较好的选矿效果。

关键词氧化铜矿试验浮选

0 前言

近年来,由于高品位、易选铜矿越来越少,加上我国铜矿资源贫矿多、富矿少的资源特点,开发利用低品位铜矿资源显得特别重要[1-3]。处理低品位氧化铜矿常用的方法主要为浮选法和化学选矿法。浮选法适合回收以孔雀石和赤铜矿为主的矿石,除此以外的矿石较适合采用化学选矿方法处理[4-5]。新疆某低品位氧化铜矿主要含铜矿物为孔雀石和黄铜矿,较适合采用浮选工艺回收,本文针对矿石性质,采用先硫后氧浮选工艺,可较好的回收矿石中的铜资源。

1 矿石性质

1.1化学多元素分析

矿石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矿石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 %

从表1分析数据可知,该矿可回收的主要金属元素为铜。

1.2物相分析

矿石铜物相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矿石铜物相分析结果 %

从表2分析数据可知,该矿为氧化铜矿,氧化铜占比达76.82%,硫化铜占比仅23.18%,而氧化铜又以自由氧化铜为主,占61.36%,可考虑尝试浮选回收。

1.3工艺矿物学研究

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矿石中主要的金属矿物为磁铁矿、黄铁矿和孔雀石,次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和硅孔雀石,另含有少量的褐铁矿;主要脉石矿物为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绢云母、水云母等。

孔雀石是主要的含铜矿物,有两种产出形式,一为风化淋漓生成的孔雀石,充填于岩石裂隙中;二为和热液蚀变作用有关的产于绿帘石脉中,以前者为主。前者呈土状,后者呈它形粒状,绿色,高突起高干涉色,嵌布粒度较粗,粒度在0.05~0.1 mm,多沿岩石裂隙充填交代,可在较粗的磨矿细度下实现解离;黄铜矿含量低,结晶颗粒较细小,多数在0.15 mm以下,需细磨才能有效解离。因此,建议粗磨优先回收硫化铜再硫化回收孔雀石,硫化铜粗精矿再细磨精选回收。

2 选矿试验研究[6-7]

根据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拟定原则流程为粗磨优先选硫化铜(硫化铜再磨再选)-再选氧化铜,具体试验流程见图1。

图1 选矿原则流程图

3 试验结果和讨论

3.1磨矿细度试验

试验条件:硫化铜药剂制度为Z200 20 g/t;氧化铜药剂制度为Na2S 500 g/t、戊黄药400 g/t、2#油30 g/ t,硫化铜粗精矿和氧化铜精矿合并为铜粗精矿(下同),试验考察不同磨矿细度对选铜的影响,从而确定较合适的磨矿细度,具体试验结果见图2。从图2试验结果可知,随着磨矿细度增加,粗精矿铜回收率和铜品位均呈先上升后下降,因此,较合适的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0.38%。

图2 磨矿细度试验结果

3.2 Z200用量试验

试验条件:磨矿细度-0.074 mm占70.38%,氧化铜药剂制度为Na2S 500 g/t、戊黄药400 g/t、2#油30 g/ t,试验考察不同Z200用量对选铜的影响,从而确定较合适的Z200用量,具体试验结果见图3。从图3试验结果可知,随着Z200用量的增加,粗精矿铜回收率呈上升趋势,而铜品位则呈下降趋势,较合适的Z200用量为20 g/t。

图3 Z200用量试验结果

3.3硫化钠用量试验

试验条件:磨矿细度-0.074 mm占70.38%,硫化铜药剂制度为Z200 20 g/t;氧化铜药剂制度为戊黄药400 g/t、2#油30 g/t,试验考察不同硫化钠用量对选铜的影响,从而确定较合适的硫化钠用量,具体试验结果见图4。从图4试验结果可知,随着硫化钠用量的增加,粗精矿铜回收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铜品位则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综合考虑,较合适的硫化钠用量为1 000 g/t。

图4 硫化钠用量试验结果

3.4戊黄药用量试验

试验条件:磨矿细度-0.074 mm占70.38%,硫化铜药剂制度为Z200 20 g/t;氧化铜药剂制度为硫化钠1 000 g/t、2#油30 g/t,试验考察不同戊黄药用量对选铜的影响,从而确定较合适的戊黄药用量,具体试验结果见图5。从图5试验结果可知,随着戊黄药用量的增加,粗精矿铜回收率呈上升趋势,而铜品位则呈下降趋势,综合考虑,较合适的戊黄药用量为500 g/t。

图5 戊黄药用量试验结果

3.5再磨细度试验

试验条件:磨矿细度-0.074 mm占70.38%,硫化铜药剂制度为Z200 20 g/t。试验考察硫化铜粗精矿不同磨矿细度对选铜的影响,从而确定较合适的再磨细度,具体试验结果见图6。从图6试验结果可知,随着再磨细度的增加,硫化铜精矿铜回收率呈下降趋势,铜品位则呈上升趋势,综合考虑,较合适的再磨细度为-0.074mm占90.77%。

图6 再磨磨矿细度试验结果

3.6闭路试验结果

在以上条件试验基础上进行优先选硫化铜“一粗-再磨-二精矿”-再选氧化铜“一粗-一扫-三精矿”闭路试验,试验结果见表3,总铜精矿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4,具体试验流程见图7。

从表3闭路试验结果可知,经闭路试验流程,可获得铜品位17.94%、铜回收率20.12%的硫化铜精矿和铜品位23.78%、铜回收率51.02%的氧化铜精矿,总铜精矿铜品位21.77%、铜回收率71.14%,取得了较好的选矿效果。从表4分析数据可知,总铜精矿中杂质含量符合要求,为合格铜精矿。

表3 闭路试验结果 %

表4 总铜精矿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 %

图7 闭路试验工艺流程图

4 初步经济评价

推荐工艺药剂成本见表5。

表5 闭路试验工艺药剂成本

从表5可知,推荐工艺药剂成本为12.47元/吨矿,药剂成本较低,而按推荐工艺,价值为93.26元/t(可回收2.92 kg/t铜金属,铜价按3.2万元/t计算),氧化矿露天开采较低,加上选矿成本及相关财务费用,总成本初步估计不会超过85元/t矿,因此,采用推荐工艺开发该低品位氧化矿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

5 结语

(1)新疆某氧化铜矿含铜低,仅0.43%,主要含铜矿物为孔雀石和黄铜矿,且粒度嵌布较粗,适合采用浮选工艺回收其中的铜资源。

(2)经优先选硫化铜“一粗-再磨-二精矿”-再选氧化铜“一粗-一扫-三精矿”闭路流程,可获得铜品位17.94%、铜回收率20.12%的硫化铜精矿和铜品位23.78%、铜回收率51.02%的氧化铜精矿,总铜精矿铜品位21.77%、铜回收率71.14%,取得了较好的选矿效果。

(3)本试验研究结果较好,可作为该矿后续开发设计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孙传尧.当代世界的矿物加工技术与装备-第十届选矿年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3.

[2]温胜来.低品位氧化铜矿选矿技术综述[J].现代矿业,2010(2):57-58.

[3]王双才,李元昆,史光大,等.氧化铜矿的处理工艺及其研究进展[J].矿产综合利用,2006(2):37-39.

[4]汤雁斌.难选氧化铜矿石选矿综述[J].铜业工程,2011 (2):10-13.

[5]武微,童雄.氧化铜矿的浮选及研究进展[J].矿冶,2011 (6):5-9.

[6]汤优优,雷霆,张汉平.某复杂氧化铜矿选矿工艺试验研究[J].金属矿山,2010(9):59-62.

[7]杜淑华,潘邦龙.云南某难选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J].矿产综合利用,2008(6):15-18.

收稿:2016-01-21

DOI:10.16206/j.cnki.65-1136/tg.2016.03.028

猜你喜欢

氧化铜铜精矿选矿
常规选矿法不能有效回收水淬渣中铁的原因探讨
微波加热作用下不同分散剂对纳米氧化铜的形貌的影响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选矿研究设计所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选矿研究设计所
提高某选矿厂铜精矿品位的优化试验
超声辅助法制备纳米氧化铜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基于不同形态下的氧化铜制备及性能研究
不同铜源在蛋鸡腺胃吸收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纳米氧化铜在腺胃肝脏的分布
离心选矿设备的研究进展分析
氧化铜精矿密闭鼓风炉冶炼电热前床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