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农艺措施对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控制

2016-08-02彭伟宁

山西农经 2016年18期
关键词:水土坡耕地氮磷

□彭伟宁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渔沃街道办事处 山东 菏泽 274000)

不同农艺措施对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控制

□彭伟宁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渔沃街道办事处 山东 菏泽 274000)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农耕区域都属于季风区,这种分布状况,使得在暴雨条件下,由于雨水、径流的冲刷使得我国坡耕地的土壤受到严重侵蚀。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该区域的土地肥力下降,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对此,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多种农艺措施的实施,从而实现对于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有效控制。

农艺措施;坡耕地;水土流失;氮磷流失;控制措施

1 试验方式

为了更好的推动农艺措施对于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控制,笔者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笔者设置了5个径流区,分别编号为T1、T2、T3、T4、T5,并于6月份对于该区域进行种植。

在这五个区域中,笔者在T1~T4四个区域中,以农艺措施以及植物篱的方式进行栽种。其中T1种植玉米,施肥过程中主要采取平衡方法;而T2则种植玉米并间作黄豆,实行垄作法,在施肥方面主要采取普通方式施肥;T3区域主要种植玉米间作黄豆,仍以普通方式进行施肥作业;最后的T4区域主要种植玉米,并以普通方式进行施肥。

在实验过程中,为了形成实验对比、提高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以及严谨性,笔者以T5为对照组,该区域主要种植玉米,并以普通方式施肥。

2 结果与分析

2.1 侵蚀量与径流量

事实上,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导致种植区域养分流失以及土壤流失等状况出现的最大推动力就是径流量。对此,笔者在相关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相关的数据统计,具体内容见表1。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得知各区域因降雨而产生的侵蚀量以及径流量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顺序为 T1<T4<T3<T2<T5。

表1 不同区域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

通过相关的分析可以得知,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通过平衡施肥的方式进行施肥作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坡地的泥沙侵蚀问题,除此之外,这种施肥方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作物的生长,并促进作物在实际的生长过程中具有更强的抗蚀力以及拦蓄作用。

此外,在种植方式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发现通过使用间作以及垄作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坡耕地区域的水土流失问题的高效控制。

2.2 氮磷流失特征

通过相关的实验观察可以发现:随着相关作物的生长,其流失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而随着玉米的不同生长阶段,种植区域中氮元素流失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其顺序为抽雄期>拔节期>成熟期,而磷元素的流失顺序为拔节期>抽雄期>成熟期。

此外,通过相关的观察还可以得知,在进行相关的种植实验过程中,随着玉米对于种植区域土壤的覆盖度不断上升,使得地表径流逐渐减少,而各种微量元素的流失速度则逐渐减慢,由此可知在土壤中,磷元素的流失情况同植株的覆盖率具有密切的联系。

不仅如此,通过相关的对比实验还可以得知:在实际的坡耕地种植过程中,通过借助植物篱措施、并实行垄作法的种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氮元素的流失。不仅如此,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单独使用植物篱方式难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土壤中磷元素的流失,对此,则需要相关人员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将植物篱与平衡施肥的方式有机结合起来。

结束语

为了更好的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实现坡耕地水土流失以及氮磷流失的有效控制,相关部门逐渐采取了相关的措施。本文主要借助相关的对比试验,从而了解到如何借住农艺措施实现对于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控制。通过相关的实验可以得知,在加强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控制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将植物篱与平衡施肥的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使用,从而实现坡耕地农业的发展。

[1]张丽,刘玲花,程东升,赵建伟,戢正华,贺茂银,周怀东,朱端卫.不同农艺措施对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控制[J].水土保持学报,2009,(5):21-25.

[2]王向阳.不同农艺措施对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控制[J].农业与技术,2016,(12):31.

[3]和寿甲,潘艳华,刘恩科,严昌荣,郭玉蓉,何文清,刘勤,刘爽.不同农艺措施对洱海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0,(6):1939-1943.

1004-7026(2016)18-0035-01

S157.1

A

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18.021

猜你喜欢

水土坡耕地氮磷
玻利维亚拟建新的氮磷钾肥料工厂
On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the Dietary Customs of the Naxi People
建平县实施国家坡耕地治理项目成效及经验
资阳市雁江区:防治并重 建管结合 创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
中原“水土”论
支护结构上水土共同作用的微观机理研究
种植苎麻对南方坡耕地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不同氮磷水平下AM真菌对棉花的侵染率及氮磷含量的影响
河南省坡耕地利用及生态退耕研究
三种填料对模拟河水中氮磷吸附性能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