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栀子花开》的梦想主题

2016-08-01张隽

电影文学 2016年14期
关键词:何炅梦想

[摘 要] 电影《栀子花开》作为何炅导演的处女作,一经上映就呈现出“叫座不叫好”的尴尬境地,口碑不尽如人意。但纵观影片整体,这部以讴歌青春为本,以简单的校园故事为框架,用一群年轻人逐梦过程的执著与不悔撑起关于梦想的主题的影片却呈现出一股浓厚的励志味道。本文以《栀子花开》这部电影的人物、情节为基点,从多方面揭示了影片的梦想主题,以期更多观众可以透过影片稍显狗血的剧情,体会逐梦路上甜蜜且夹杂伤痛的滋味。

[关键词] 《栀子花开》;梦想;何炅

2004年,一曲《栀子花开》成为毕业生的送别之歌,伴随众多80后和90后走过最美好的青春,历经十年仍旧长盛不衰,这是电影《栀子花开》诞生的初因。《栀子花开》这部电影作为何炅的导演处女作,以讴歌青春为本,以简单的校园故事为框架,用一群年轻人逐梦过程的执著与不悔撑起关于梦想的主题。但可惜的是,这部电影虽然收获良好的票房,但口碑却不尽如人意,其在豆瓣的评分仅为41分,这不得不说是叱咤多种职场、收获成功无数的导演何炅的一个遗憾。然而,试着透过稍显狗血的剧情,我们还是嗅得到一群年轻人追逐梦想、无惧前行的青春味道,励志意味浓厚,梦想主题彰显。

一、追逐梦想,放任“自大”

关于“梦想”,百度百科给出这样的解释:梦想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指在现实想未来的事或是可以达到但必须努力才可以达到的情况。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甚至其可以视为一种信仰。

《栀子花开》这部电影的梦想主题是通过描绘一群年轻人追梦路上的执著不悔来呈现的,放任“自大”是一枚闪烁在追梦路上的徽章。女主角言蹊是电影故事情节的主线,她的一言一行无不彰显出“自大”的气质。去巴黎歌剧院舞蹈学院求学是言蹊的梦想,也是她的信仰,甚至是她的一切。为了实现梦想,她甚至执著到偏执,但任谁都无法抹掉她关于梦想的崇敬。这是一股迎难而上的力量,有时,它只属于青春,但却受用终身。

关于“自大”,何炅在言蹊这个人物身上得淋漓尽致。言蹊怀揣大大的巴黎梦,从参加过巴黎歌剧院舞蹈学院的选拔考试,她就深信自己和其他三位室友寄托在梦想身上的希望不会落空,她为成功做了充足的准备,甚至要轻言放弃与许诺之间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她从未为失败做过任何准备,只顾站在梦想的肩膀上而忘记了现实,也不理解室友陈家苗为了养家而放弃梦想的心酸,反而任性地挥洒内心的愤怒。生活中这样的自大是需要勇气的,因为梦想再美,都要生发于悲凉的现实,就像陈家苗,比起梦想,她更应该做的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供弟弟上大学;就像厦静静,她做过去巴黎的梦,但终究因为自己不够优秀的舞技将信心踩在脚下。但是人从来不能因为梦想高远,就放弃追求的脚步,诚然,言蹊最终并没有被录取,但她对于梦想的执著是值得肯定的,如果想都不敢想,还有什么资格去追寻呢?影片正是通过塑造言蹊这个在梦想面前有些偏执的人物形象,将人面对自己的梦想时应该具备的不言放弃的精神和盘托出,给观众以积极奋进的力量。

影片关于放任“自大”的表达还可从栀子花乐队吉他手安頔身上寻得踪迹。为了表达“自大”,何炅将一个大大的“冒进青年”的帽子扣在了安頔的头上,他的一言一行仿佛都激进而不加思考。他技不如人却处处表现出骄傲自满的样子,经常和与栀子花乐队并驾齐驱的敌人乐队的吉他手魏歌冲突不断,甚至大打出手。影片中发生在安頔身上的所有都不是一个逐梦之人应该效仿的榜样,然而影片却通过对安頔这个人物的塑造赞颂了这种充满青春热血的自大,并在这种自大中灌输了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琴技不高,却从不轻言放弃,即使希望渺茫,却仍旧为了签约唱片公司默默努力。追梦之路,这是一股必不可少的精神。因为如果梦想是信仰,那么每个人都是梦想面前渺小的所在。追逐的过程,谁都不能保证我们有那个幸运摘得自己的梦想之星,但前行的意义在于,跨越困难的每一步都是为自己垫上了一个离梦想星空更近的台阶,给自己一次又一次与梦想之星更近的接触机会。当毅力足够,当坚持到底,我们就是那个捧着星星也能够在月亮面前发光的人。梦想拥有让人变得更加强大的力量,生活给予这股力量爆发潜能的机会,人要想变得更好,当有一颗自大的心,当有一颗坚定的逐梦之心。这是影片的主题,也是何炅最想讲给观众听的关于梦想的感受。

二、追逐梦想,一路前行

追逐梦想是舐舔刀尖上的糖,一路前行的人要懂得笑着吞下甜蜜的伤,实现梦想,这种追逐嵌着无上的荣光;中途梦断,个中收获仍是愈发强壮的给养。因而,寻梦路上,终要有一颗勇往直前的心。

(一)言蹊的倔强坚持

言蹊作为影片女主角,肩负着呈现梦想主题的最大任务,除却自大,何炅还给言蹊冠上执著而坚定的标签。何炅将言蹊塑造成了一个外表柔弱而骨子里从不服输的人物,她为了能够考上巴黎歌剧院舞蹈学院勤奋练习,而从未考虑过失败或者放弃,所以当得知陈家苗、高美雪、厦静静放弃去巴黎的梦想时,她甚至不理智到摔破红酒杯推门而去,一方面为伙伴的背弃而暴怒,一方面也为了她们放弃追逐梦想而惋惜。在高远的梦想面前,她努力保护着自己关于梦想的初心,也尽力维系着伙伴们已然决定断送的梦想之路。高美雪、陈家苗、厦静静遭遇车祸去世之后,言蹊更是为了完成三位伙伴在梦想之夜跳最后一支舞的心愿不停地练习,即使旋转到头晕、磨破脚趾到流血也一刻不息,只为能够让自己在距离梦想之夜仅仅27天的时间里舞出最美的样子。但终究倔强的坚持仍旧被命运开了一次玩笑,由于练习过多,言蹊最终不慎从舞台上失足落下,她的腿骨折了,练习被迫终止。这样的情节架设显然给了观众一个猝不及防,但随着影片发展,观众会发现,何炅用另外一种方式达成了四位姑娘在梦想之夜跳最后一支舞的心愿——一个与这件事毫不搭边的人——许诺,承接起言蹊和她三位小伙伴的梦想。虽然这样的情节设置稍显狗血,却也彰显了梦想的强大力量,也堪称影片的一大亮点。

(二)许诺的执著不悔

就许诺这个人物形象来看,他并不是一个追梦之路上应该学习的榜样,然而影片首先利用了他走在梦想之路上的偏差描述了众多中国青年的状态——有梦却不敢追,但随着情节的发展,许诺的执著不悔又为那些有梦青年正了名——关于梦想,他们无惧前行。

许诺是栀子花乐队的核心人物,但他很少为自己乐队的前途考虑,甚至把自己写不出原创歌曲归咎于上天没有把歌曲作为礼物从天而降至他手中。不得不说,许诺最开始萌生替姑娘们完成在梦想之夜跳舞的心愿与心疼女朋友言蹊不无关系,但从后面他努力克服排舞遇到的种种挫折来看,他关于梦想的执著不悔是生发于本心的。

在呈现许诺替姑娘们实现梦想的艰难上,细腻的何炅偏向于用细节说话,而巧妙地避开了大张旗鼓的宣扬,这给了观众更多回味的机会。许诺、张在昌、康健、安頔四位青春少年,就本身的条件来说,已然和《四小天鹅》这个舞蹈作品毫不搭边,而影片故意安排了四人排舞并在梦想之夜演出的情节,这在情节本身就给影片主题——梦想添了一丝艰难的意味,却也是讴歌梦想的必要存在。

许诺等四人是没有任何舞蹈知识和基础的,这种情况下开始舞蹈《四小天鹅》的练习不得不说有些莽撞,但也表达了逐梦路上人人都应该有的无畏之心。排舞之初,他们连手位都找不准,安頔跳舞左右不分,甚至因此导致康健两次脱臼;许诺练习旋转至呕吐,最后靠吃晕车药来坚持;张在昌虽为鼓手,跳起舞来却也是左右不分。种种问题都预示了许诺和伙伴们完成姑娘们的心愿的难度,但即使这样,这群年轻人仍旧在达成梦想的路上展现了无限的执著和不悔。后来芭蕾舞教师韩老师的指导和训练虽然给四人带来了动力,却也是不小的压力。经过训练,短短几天四人就走路不稳,瘫倒在床难以起身。但幸好,虽然艰难,面对困难,他们仍旧坚持不懈,这又一次彰显了梦想的主题。

实现梦想的艰难始终伴随着影片的发展,许诺四人的排舞过程一直波折不断。熬过了舞蹈本身带来的困难重重,安頔关于梦想的私心还使这件事在达成前夕停滞,随着康健和张在昌的离开,仅剩许诺为了姑娘们的梦想坚持着。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言蹊的误会终于将许诺最后的坚持击碎,不过好在韩老师又如救世主般出现,让许诺收回了绝望的心,兄弟的理解最终成全了梦想之夜上芭蕾舞作品《四小天鹅》笨拙但完美的呈现。这样的情节安排给了观众过山车般的观影感受,对于这种故事情节较为简单的影片,观众诚然可以对结局有些未卜先知般的把握,但个中情节的发展还是吊足了观众的胃口,给了观众继续看下去的愿望,这是非常值得推崇的。另外,就影片的梦想主题来看,许诺四人一波三折的追梦之路恰好诠释了逐梦过程固有的艰难,同时也向观众传达了关于梦想执著不悔的力量,具有振奋人心的作用。

三、追逐梦想,不忘初心

电影高于生活却源于生活,即便形式主义电影给了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但也是架构在合理的常识范围内,更何况一部故事内容更倾向于现实主义的电影《栀子花开》,一旦故事情节不被观众买账,电影的口碑就无从谈起。好在,《栀子花开》虽然个中剧情稍显荒谬,但在对许诺的梦想之路进行描绘之时,还是用剧情的合理发展给观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影片在许诺这个人物形象上设置了两条关于梦想的线索,一方面让他背负了姑娘们的梦想,另一方面也让他在帮助别人实现梦想的路上找回自己的梦。他作为栀子花乐队的主唱,天生就拥有一副好嗓子,虽苦于写不出自己的原创歌曲,但他也并不觉得遗憾,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歌不是写出来的,是从天而降的礼物,谁接住了就是谁的。”这是他退缩不前的托词,也是众多心中有梦而不坚定追梦的人的真实写照,影片利用这种情节的设置给许诺被梦想触动埋下伏笔。

背负姑娘们的心愿在梦想之夜跳舞是许诺义无反顾的选择,发于本心,却也是他心中梦想开始萌芽的契机。许诺在经历了安頔、张在昌、康健退出舞蹈排练,言蹊因为不理解他隐藏她并未被巴黎歌剧院舞蹈学院录取的苦心而提出分手后心灰意冷,不光放弃了他背负的姑娘们的梦想,也放弃了自己的追梦之路。好在韩老师的适时提点终于令他如梦初醒,他拾起姑娘们的梦想,并带着自己的梦想上路了。关于梦想,他有了自己的理解——有人说告别了校园,也就告别了梦想,但我认为只要你坚持,实现梦想永远来得及。许诺终于走在追梦的路上,他一边为了完美地呈现梦想之夜的舞蹈潜心排练,一边开始拿起吉他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首原创歌曲。梦想之夜上,舞蹈《四小天鹅》大获成功;毕业典礼上,许诺的原创歌曲更是在栀子花乐队和敌人乐队的合力之下唱出了最好的青春。影片关于这部分内容的描绘是对梦想主题的最好呈现。

敌人乐队的主唱魏歌是触动许诺走上自己的梦想之路的推动者,他虽然是导致许诺四人排舞计划搁浅并产生内部矛盾的始作俑者,但他始终是最懂许诺的人,他可以写出最适合许诺唱的歌曲,但他所做的一切无非是为了自己的私心罢了,因为和许诺合作,他才拥有被唱片公司看中的最大胜算。他劝说许诺和自己合作的过程也是影片关于梦想执著不悔的呈现,所以在情节设置上,他始终是那个吃许诺闭门羹的人。虽然影片并未给魏歌一个合理的交代,但结尾栀子花乐队和敌人乐队的合作也算是给魏歌的逐梦之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追逐梦想,要放任“自大”,要一路前行,要不忘初心。影片《栀子花开》中关于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搭建给了“梦想”这一主题最好的呈现。人生于世,终要有梦,终要为梦想狂奔,这一路可能遍野荆棘,穿越后遍体鳞伤,但舐尝过实现梦想的香甜,一切苦难都会化作过眼云烟,带走苦难狰狞的嘴脸,这正是《栀子花开》这部电影展现的关于“梦想”的初心。

[参考文献]

[1] 郑宗荣,张新玲.论电影《栀子花开》的商业性与艺术性[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5(06).

[2] 宋瑞.青春主题微电影的社会文化价值阐释[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3] 郑坤峰.毕业季 带《栀子花开》回家[N].中国电影报,2015-07-08.

[作者简介] 张隽(1981— ),女,江苏宜兴人,硕士,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的研究。

猜你喜欢

何炅梦想
如此梦想
何炅按砍价挑鱼
小梦想
何炅 楚门的世界
梦想
梦想
何炅 辞职北外
何炅“吃空饷”错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