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影响因素

2016-07-31蓝承志

花卉 2016年24期
关键词:受益者纯收入公益林

蓝承志

(广西忻城县林业局营林管理站 广西忻城 546200)

浅析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影响因素

蓝承志

(广西忻城县林业局营林管理站 广西忻城 546200)

保护生态公益林的关键性问题就是生态公益林补偿。经研究发现,家庭年纯收入会直接影响到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除此之外,公益林中树木的年龄和禁止伐木的措施也从正面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政府必须从公益林禁伐导致的经济损失为基础,确定补偿标准,同时,补偿标准要从幼龄林、近成熟林、成熟林、过熟林的分龄层次进行划分。

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支付意愿;影响因素

1 引言

建立生态公益林能够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公益林不仅能够防风固沙、保护水土,还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同时,创建生态公益林的主要目的是维持长久的生态效益。对生态公益林进行补偿能够维持生态公益林持续的良性发展。然而,生态公益林很难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以至于在生产经营生态公益林时,劳动者所付出的代价以及劳动没有引起大众的重视,所以,对生态公益林的经营者进行相应的补偿是非常有必要的。原本应该由生态公益林受益者来补偿经营者,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受益者并没有进行相关的补偿,因此,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2 分析补偿标准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

2.1 定性分析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

从现在所掌握的研究资料中可以看出,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受到了生态公益林的特征、受益者家庭特征、受益者个人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从生态公益林的特征可以看出,每亩公益林的成本越高,经营者也就是林农对其投入就越大,因此,林农对补偿标准的要求就越高。通常情况下,树木的年龄越大,其蓄积量就越大,林农对补偿标准的要求同样也越高。除此之外,禁止砍伐公益林的政策对林农造成的损失越大,林农对补偿标准的要求也就越高。因此,树木的年龄、每亩公益林的成本以及禁伐公益林对经营者造成的经济损失都从正向影响着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接受意愿,相反,这些因素从反向影响着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

从受益者的家庭特征来看,其家庭收入越高就表明其生活水平越高,对周围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高,对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就越高。同时,受益者家庭的人口越多,其对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就越低;而如果家庭中的劳动力越多,其对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就越高。

从受益者的个人特征来看,如果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对个人产生了积极影响,那么个人受益者对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就较高。除此之外,受益者的年龄越大,其对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越低。

2.2 定量分析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

通过运用Stata12.0软件对某省的公益林受益者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进行分析,得出表1的数据。

表1 变量的Logistic模型检验结果

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在1%的统计水平上,可以分析出保护生态公益林对个人是否具有影响(X12)以及家庭总人口(X5)这两个变量。表中的数据显示,保护生态公益林对个人产生的影响系数为正数,也就是说受到保护生态公益林影响的个人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更加强烈。

在5%的统计水平上,可以分析出劳动力人数(X6)和受益者年龄(X2)这两个变量。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受益者的年龄越大,其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就越弱;而受益人群中的劳动力人数越多,受益者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就越强烈。

在10%的统计水平上,只能分析出家庭纯收入(X8)这一个变量。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家庭纯收入越高,受益者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就越强烈。

3 加强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的措施

3.1 宣传保护生态公益林对个人的有利影响

从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的定量分析可以看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是否对个人产生影响对受益者的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产生了正向的影响。如大众所知道的那样,种植生态公益林会产生相应的生态效益,只是,所产生的生态效益需要经历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才会逐渐表现出来。除此之外,有一部分人无法充分认识到生态公益林的保护给家庭和个人带来的有利影响,并且他们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意识较弱,因此,他们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也比较低。所以,政府需要加强有关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宣传与教育,普及生态公益林的相关知识,加强受益者对保护生态公益林给个人带来的有利影响的了解,提高受益者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意识,从而有效地加强受益者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

3.2 提高居民家庭纯收入

从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的定量分析可以看出,受益者家庭纯收入与受益者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成正比关系。因此,政府需要通过采取增加就业岗位,提供给受益者更多的就业选择,拓宽受益者的收入渠道等措施,提高受益者家庭的纯收入。其中,发展经济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①健全财政和货币政策。将财政和货币政策之间进行合理的协调与配合,有效地加强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②要建立合理的规划。有机地结合经济建设和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发挥地方的优势,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居民家庭纯收入。③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政府需要加大科技的投入,健全科技的推广体系,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④增加就业机会,拓宽收入渠道。政府应当对居民进行有关的就业培训,加强居民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从而适应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中的人才需求,有效地为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3.3 建立有效的公益林补偿机制

因为生态公益林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是全社会都能够享受的,所以,从公平的角度出发,受益者应该共同承担生态公益林保护所消耗的费用,同时,应该建立健全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机制,从而有效、及时地弥补对生态公益林维护者所付出的劳动的损失。在建立健全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机制时,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①加强受益者对生态公益林保护及补偿的了解,积极引导受益者参加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工作;②以“谁受益,谁补偿”为原则,建立有关的法律、法规,使得受益者对生态公益林进行补偿时有法可依,与此同时,加强对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执法,确保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制度能够公平、有序地推行;③加强对生态公益林保护的专业人才的培养,设计多种受益者能够接受的补偿途径,使得国家补偿与其他补偿方式能够进行互相促进与补充。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对生活的重要性。保护生态公益林,并且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因此,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上文中的分析可以看出,受益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其家庭的纯收入和劳动力人数等等因素都从各个方面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产生影响。为了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相关的政府部门就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建立健全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机制,并大力宣传保护生态公益林的带来的好处。

[1]白斯琴,陈钦.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5(12):539~542.

[2]陈治琪,陈钦.公益林生态补偿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林业科学,2014(25):56~57.

[3]李国志.城镇居民公益林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11):98~102.

F326.2

A

1005-7897(2016)24-0081-02

2016-12-3

蓝承志(1971-),男,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营林造林、林业科技推广和生态公益林、乡镇林业工作站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受益者纯收入公益林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Red tourism sees boom
想从受益者成为布道者 专访CEDA培训讲师冯光宇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201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超14600元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中文学习成新宠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
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4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