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种苗繁育技术浅析

2016-07-31范俊杰

花卉 2016年24期
关键词:种苗苗木林业

范俊杰

(太原市西山林区管护站 山西太原 030003)

林业种苗繁育技术浅析

范俊杰

(太原市西山林区管护站 山西太原 030003)

林业种苗繁育技术和林业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本文分析了林业种苗繁育技术的进步,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林业;种苗;繁育

1 林业种苗繁育技术的重点

1.1 种子处理技术

长期以来,我国林业发展一直处在低下状态,因此应当采用农场林地经营策略,除了耕地之外,还应该加强地产农田苗木的种植。在林业发展时,将阔叶树作为主要目标,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我国环境质量,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木材市场的供需矛盾。在林地经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种子的不同种类,选择合适的种子处理技术,对技术进行创新,从采取、贮藏、处理到播种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控制。

1.2 体胚苗生产技术

将品种优良的针叶树种子作为基本材料,通过合理的体胚发生系统产生体胚,按照相关程序严格筛选后,用包衣技术将规格基本相似的体胚制作成人工种子,在温室、大田等进行播种育苗。目前,我国在林业方面的研究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但大部分树种的体胚发生系统仍在建设过程中,少数已经建成的体胚发生系统,仍旧需要进一步的创新与完善。目前期望在实践中利用包衣技术生产种子或苗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1]。

1.3 苗木施肥技术

苗木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汲取大量的营养,因此需要定期对苗木的鲜重进行测量,根据不同苗木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的采取施肥措施。另一方面,在施肥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苗木的种类、数量等因素,保证施肥的科学性、合理性。

1.4 灌溉水质技术

实习基地建设与利用 从2012年开始,先后与丹东东方测控、华日理学等五家企业签订实习实训基地协议书;与锦州航星集团有限公司、锦州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签订实习实训基地协议书,接纳连续六届学生毕业实习、生产实习。

种苗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灌溉用水的精神,不仅要测量灌溉水中的pH值,还需要对其中的金属离子含量进行分析和测定。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水的质量,还需要对灌溉用水进行特殊的处理。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这些环节往往都被忽略了,对水质的了解程度远远不足,更不用保证水质的质量。

2 林业种苗繁育现状

2.1 种苗生产结构不平衡

根据我国的种苗生产现状来看,仍旧存在生产结构不均衡的情况。目前,我国大规格、大径阶苗量少,小规格、小径阶苗量多;3年生以上苗量少,3年生以下苗量多;通道绿化、村镇绿化、环城绿化苗量少,荒山造林、城市绿化苗量多;经济林苗量少,其他林苗量多;定植林苗量少,留床苗量多;容器苗量少,裸根苗量多。

2.2 种苗培育未成规模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对林业事业的重视,林业工程管理耕作也变得更加规范。在这种背景下,有大量绿化工程公司为了提高自设的业务质量与业务水平,减少成本投入,都开始建立育苗基地。但是由于资金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育苗基地的规模大多较小,同时较为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种苗培育[2]。

2.3 科技水平较低

在当前的育苗工作中,大多采用的仍旧是传统的播种、扦插等育苗方式,对于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没有深入的了解,例如嫁接、根蘖、组培等。这是我国育苗技术水平低下,生产力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2.4 市场竞争力不强

目前,很多较好的种苗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例如土地、水源、气候等,其成本长期居高不下。这就导致在市场上缺乏核心竞争力,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3 林业种苗繁育技术发展措施

3.1 推动林业技术与产品的产业化

林业种苗与繁育技术产业化是林业高新技术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但是我国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难以有效的应用到实践中。例如,杨树是我国北方生态中非常重要的树种之一,在人工林中种植的主要是一、二、三代杨树,随着环境的变化以及品种的改变,天牛带来的危害已经越来越严重,必须要对传统品种进行创新。在此背景下,我国研究人员培养出了具备速生、优质、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的全新品种,但是由于体质、技术各方面的原因,这种新品种一直难以形成有效产业化。在产业化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通过组织培养、光和克隆、微体繁殖等多种先进的育苗技术,在材防护林、经济林木、观赏林木等各方面推动品种的产业化[3]。

3.2 建立良好的生产经营氛围

林木种苗是造林绿化的基础,必须要意识到林木种苗对林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将种苗建设作为林业产业发展的重点内容。从领导层开始,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将种苗建设制定为长期战略。严格遵照我国相关法律,为林木工作设立专项资金,为包括资源保护、引种驯化、品种选育、区域实验等多想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制定相应的补贴扶持政策,保证种苗事业的健康发展。

3.3 加强科技创新

种苗培育想要形成规模化,必须要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苗繁育基地,提高技术含量。这样不仅可以为地区的建设提供优质的种苗,同时也符合我国对新农村建设的调整,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经济。形成有效的规模化经营后,可以通过连锁经营的方式为市场提供供应,这样可以有效保证种苗的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同时也净化了市场环境,淘汰了劣质苗木,保证了市场的规范化,促进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3.4 创新发展机制

在种苗培育的过程中,要以市场为主导,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引入社会资本的投入,早日实现规模化经营。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经营成本,保证苗木的质量,提高苗木的经济收益。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林业工作的宣传,鼓励社会各个主体加入到种苗产业中,参与到种苗的研究、生产与经营中,建立全新的发展机制,推动种苗产业的不断发展。

3.5 树立正确的现代育苗理念

苗木的健康生产一般都是以根系数作为最为核心的部分,在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研究过程中,主要是对传统育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从中寻找出更适合苗木生长的方式与措施。由于我国传统育苗技术中存在细根、偏根、卷根等问题,因此,现代育苗为了保证苗木根系的健康发展,需要选择合适的育苗容器。现代育苗理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①通过幼化技术在大棚内建立采条母株,幼化插条的生产可以采用流水也的生产方式进行;②在对插条进行处理时,要在正式插条前选择具有顶芽以及薯片叶子的半木质化纸条;③选择合适的育苗容器。如果育苗容器属于易穿透型(如图1),则应当事先做好对苗木根系穿透容器缠绕在一起的防范措施,从而保证容器的效率[4];④为了保证根系的健康生长,需要通过同化作用或借助外源激素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

图1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环境的改变,人们逐渐意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林业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种苗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也就对种苗繁育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必须要优化种苗生产结构,加强对优质品种的培育,建立完善的生产体系,保证生产的规模化,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

[1]郭华,景跃波,张帆,等.油橄榄种苗繁育技术研究进展[J].林业调查规划,2013,38(1):29~33,54.

[2]于海涛,李 蕾.关于杨树种苗繁育技术的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5,7(12):155.

[3]罗辉,殷建强,李曙明,等.贵州三叶木通种苗繁育技术[J].农技服务,2015,32(7):71.

[4]占志勇,丁雪松,龚春,等.青钱柳繁育技术研究进展[J].南方林业科学,2015,43(6):42~44,61.

S723

A

1005-7897(2016)24-0059-02

2016-12-5

范俊杰(1970-),男,汉族,林业工程师,1991年毕业于山西林校,任副站长。

猜你喜欢

种苗苗木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苗木供求信息
land produces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