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外语多元读写能力评价应用研究

2016-07-27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外语

刘 睿

(井冈山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



大学生外语多元读写能力评价应用研究

刘 睿

(井冈山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

摘 要:论文在回顾国内外多元读写能力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大学生外语多元读写能力维度,并在地方院校的外语教学实践中应用相应的能力维度对大学生外语多元读写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以帮助学生认识、培养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必须的多元读写能力的各种技能。

关键词:外语;多元读写能力评价;中国大学生

一 引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人们交流的方式已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新伦敦小组于1996年提出多元读写能力概念,指出每个公民都需要具备多元读写能力,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承认本社区甚至全球内的文化、语言多样性;二是强调生成意义的多模态方式。

读写能力培养一直是外语教育的核心。一直以来,为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外语教育者在外语教学中培养什么多元读写能力和如何培养的问题上进行了许多研究。有研究者[1]认为在多模态时期应该重新考虑读写能力和英语教学的评价。国内外目前的外语测试(大规模测试、课堂测试)大多以Bachman[2]的交际能力模型为基础,主要测试学生的传统读写能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对外语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客观上需调整外语测试评价的方法来培养、评估学生所应具备的多元读写能力。

二 外语多元读写能力的维度

在不同语境,一个人利用语言、视觉、听觉、手势语、空间等意义模态,来解释、使用、输出语篇的能力,就是多元读写能力[3]。现代的多元读写能力活动要求学习者不仅具备听说读写能力,还需具备多模态、文化、媒体能力[4]。

和教育相关的媒体读写能力概念主要用于现代传播学的教学。在外语学科中,学生不需要具备像传播学专业要求的媒体技术能力,学生只需要会操作基本的媒体设备,所以本文把学生的媒体读写能力归入技术读写能力范畴。

多元读写能力的研究多以社会文化视角的教学为中心,且和多模态研究紧密相联。现代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学生外语多元读写能力的构成要素应包含以下几个相对平行的维度:传统读写、技术读写、信息读写和多模态读写等相关能力。

第一,传统读写能力指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多元读写能力的基础或中心,仍然是语言能力,即“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技能的应用”。语言知识指语言单位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层次的知识;语言技能指听、说、读、写、译。另外,外语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跨文化交际读写能力指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者应该具备的自己国家和目标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

第二,信息读写能力这个概念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美国图书馆协会[5]认为具有信息读写能力的人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并且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信息读写能力的核心是在日常生活中获取和选择信息的能力。Willison[6]认为培养大学生信息读写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培养信息读写能力已经成为教育计划的一部分。

第三,技术读写能力是指使用、理解、评价技术以及为了获取解决方法和达到预期目标所理解的技术原理和所需策略。在外语学科中,学生更多地是在课外应用技术,和课堂所学内容知识结合,构建多模态语篇,在课堂上展示产品,相同点是,学生通过做真实的任务,利用自己的技术读写能力编辑视频、图片、图表等。以往的研究工具、考试、计算机课程教师,更多地强调计算机技能,而不是如何结合设计任务,利用计算机技能,找到恰当的解决办法,所以不适合测量外语教学中学生的技术能力,我们需要外语学科的技术能力,所以外语学科中,技术读写能力包括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技能,技术工具的特点、功能、恰当地应用、操作技术工具、常用软件的操作。

第四,多模态读写能力是指利用各种符号资源生成意义的能力[7]。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中多模态语篇成倍增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的课堂语言研究,主要关注语言的符号资源,已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8]。Kress & van Leeuwen[9]研究了具体语境中使用各种模态(手势、声音、图片、动作、眼神等)交流,利用多模态资源生成意义。学生收集了所有的资料和信息之后,需要整合各种模态的资料构建多模态语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这种把各种模态搭配、组合、转化、协同、设计并生成意义的能力。

外语多元读写能力的知识或技能,如下表所示:

能力类型   内 容传统读写能力语言能力(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具备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信息读写能力有效地获取、批判性地评价、整合信息搜索关键词、主题、识别需要的信息、理解分析、比较数据和信息技术读写能力相关的技术知识:技术工具的特点、功能、恰当地应用、操作技术工具、常用软件的操作模态读写能力各种模态的特点以及它们间的搭配、组合、协同、转化等

三 在外语教学中的多元读写能力评价

本评价实例源自某二本院校非英语专业二年级机械专业的学生。该校教室配置有台式计算机、投影仪、音箱、DVD播放器。为方便完成课堂任务,老师在平时已按自愿原则把学生组成了2-3人的学习小组,该小组所在班级共有58人,小组由A、B两位女同学组成。

在学完《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Unit 2《Smart Cars》后,经师生讨论,确定了课外拓展主题:What will happen to cars and road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要求各小组学生尽可能深度阐释、创造性的拓展该主题,并在讲台上给全班同学展示小组合作完成的PPT。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持续进行观察评价,指导、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

下面就以学生完成这次课堂任务为例,按外语多元读写能力的构成要素包含的传统读写、技术读写、信息读写和多模态读写等四个相关维度,对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外语多元读写能力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评价。

(一)对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表现的评价

如前所述完成整个任务需要运用四个方面的多元读写能力,就所选小组两位同学在各维度的读写中的表现和教师评价情况做如下说明:

所选小组要阐述的主题是展望21世纪智能公路、智能汽车。

在信息读写方面,为描述智能汽车、智能公路的现状,学生需使用 Google、百度搜索引擎及中国知网等网站,通过关键词查询智能公路、智能汽车的相关资料介绍,两位同学根据各自兴趣协商分工分别查找相关图像、视频、文字材料,整理汽车或公路的现状资料,确定设计方案、过程。

教师要通过观察学生在权威网站搜索智能汽车,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证据,获取、整理、组织信息的过程、方式,评价学生通过搜索查询,从网页收集信息、数据的能力,分析学生搜索到的可信信息与主题的关联性、与内容的匹配度等,评价学生处理资料的能力,考查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传统读写方面,要注意考查学生文字处理包括英汉互译、总结提炼、去伪存真、撰写文稿等方面的能力,观察、评价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看学生是否能区分自己国家和目标国家的社会文化,创设合理语境,迁移不同文化现象。如书面语、口语要注意与英语常用表达方式与模式一致,符合英语国家的文化语境等。

在技术读写方面,注意观察、评价学生把文字、表格的数据,转化成直观图表、图像等的技术。利用技术工具、不同模态组合解释未来的智能汽车(辅助系统、汽车设备)、智能公路(自动收费系统、智能交通指示灯、磁性感应技术)的模型的能力。观察学生的图像、图表、图形、照片处理所用技术及效果,评价学生使用一般技术工具的能力,评价学生在做任务时如何通过使用不同的技术交流手段搜索资料、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在多模态读写方面,注意观察、评价学生展示过程中是否注意站位、手势、身势、眼神(小组同学相互交流、与台下同学交流、与老师交流)的意义设计与表达效果。评价学生 PPT中利用模态供用特征、模态组合、转移和转化信息或数据的能力,是否具有“适合性”。评价学生模态设计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等。

(二)对试验中某小组PPT的评价

下面以试验中某小组制作的 PPT为例,说明外语多元读写能力各维度的具体评价过程。该小组PPT语篇共10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讲智能公路,第二部分讲智能汽车。从多模态读写的维度看,该 PPT采用了文字、视觉、听觉等几种模态。1.在选择材料与内容的匹配度上,小组的材料能充分支持自己的观点、主题,全面阐述、分类说明了智能汽车的“智能”;2.在模态“适合性”上,小组在网上找到有关的文字、图像、视频,运用相关技术加工,通过文字、图像(静态、动态)、声音等不同模态的组合、转化,恰当的传递了自己的信息;3.从模态设计看,小组充分利用了跨模态组合、独立模态组合、模态转移的形式,把抽象的智能汽车技术直观化,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从PPT的整体效果看,内容连贯、逻辑清晰、观感淡雅、画面有层次、设计效果较好。整体看 PPT论述较充分,组织合理,结构紧促,连贯、完整、逻辑严密。

总之,该小组学生构建了一个主题鲜明、逻辑清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多模态语篇,老师和同学都评价为“很好”等级。学生信息技术读写能力也较强,使用了视频编辑软件把相互独立的模态组合在一起。在语篇的页面布局、字体运用上,各要素能一起共同增强意义,美中不足的是页面设计时文字略显多,字号略小,颜色搭配略显单一,创意还不够。模态搭配略显不协调,主要模态不突出,视觉冲击力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待加强,他们的思考还停留在收集的材料本身,题目没有让人耳目一新,叙述没有悬念,缺少创意。此外,未来的智能汽车、智能公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哪些,如何规避负面因素等没有提及。

四 结 论

评价和教学是紧密联系的,评价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可以作为评价学生成绩和进步的证据,也可以作为教学决策的依据。多元读写能力能帮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是一种关键技能。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侧重某些方面的读写能力的任务,让学生完成多模态语篇。评价时,要清楚学生已掌握了哪些知识和相关技能,要针对性地布置任务做到胸有成竹;注意观察评价学生对问题的描述、选取资料的质量、资料的组织、批判性应用与解释等;注意培训、引导学生使用技术读写、多模态读写相关能力组合、转化不同模态的材料,突出主题,加强逻辑联系等。在教学设计上要多考虑如何设计和课程结合度高的课堂任务,引导甚至是逼迫学生多练习多元读写能力。

参考文献:

[1]Cope,B.,Kalantzis,M.(Eds.).Multiliteracies:The design of social futures[M].London:Routledge,2000.

[2]Bachman,L.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3]Kalantzis,M.,Cope,B.and Harvey,A.Assessing Multiliteracies and the New Basics[J].Assessment in Education,2003,(1): 15-26.

[4]Rosenberg,A.J.Multiliteracies and Teacher Empowerment [J].Critical Literacy:Theories and Practices,2010,(2):7-15.

[5]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Final Report:ALA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R].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1989.

[6]Willison,J.W.When Academics Integrate Research Skill Development in the Curriculum[J].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2012,(6):905-19.

[7]Kress,G. Literacy in the New Media Age[M].London: Routledge,2003.

[8]Kress,G. & Van Leeuwen,T.Multimodal discourse: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 London:Routledge,2001.

(责任编校:张京华)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7-0038-02

收稿日期:2016-04-04

基金项目:2013年江西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多模态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多元读写能力评价研究”(项目编号13YY04);2015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项目“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项目编号AHSKHQD07)。

作者简介:刘睿(1975-),女,山西襄汾人,井冈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多模态与外语教学。

猜你喜欢

外语
《外语与翻译》稿件格式
常用外语词中文译名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有妙用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外语
我要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儿童的自言自语现象对外语获得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