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聚一:民族工作三维度

2016-07-27马英杰

广西民族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精神家园民族团结民生

【摘 要】民族工作的对象就是渉及民族关系、民族发展、民族问题等的事务。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了未来一段时间民族工作的主要内容,宏观概括了民族工作的三个维度,即从民生建设着手、从文化认同凝心、从民族团结立命。民生建设是民族工作之基,文化认同是民族工作之根,民族团结既是各民族的生命线,更是民族工作之本。按照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过程和动力学说,民生建设、文化认同与民族团结的正效合力是民族工作基本职能,其能促进社会和谐、秩序稳定;而民族工作三维度的出发点则在于凝聚多元文化,使中华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关键词】民生;精神家园;民族团结;凝聚

【作 者】马英杰,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兰州,730030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454X(2016)03 - 0039 - 009

民族主义产生以后,民族关系、民族发展、民族国家、民族问题等概念成为社会科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范畴,公共权力针对民族开展的各项事务均可称为民族工作,其在民族平等的原则上通过政府行政执行力来寻求各民族间和平共处的平衡性,把群体诉求汇聚于公权认同,消减民族问题,以建立持续稳定的社会秩序。从社会运行的角度说,其从属于社会治理,是一项涉及公共健康的行政行为。由此可见,民族工作的职能有两个:第一是解决民族问题,促使社会有序运行;第二是处理民族事务,维持社会态势的和谐稳定,二者具有逻辑递进关系。当下,面临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化的日渐覆盖,涉及民族因素的社会问题还有频繁出现的趋势。民族问题是基于民族关系的民族矛盾,本质上其又从属于社会总问题。经过民族浪潮的洗礼,任何国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民族问题。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差异,我国的民族问题与欧美国家有着本质上的不同。① 我国自古以来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格局”是民族关系的基本生态。历史上,“无论是哪个民族建鼎称尊,建立的都是多民族国家,而且是越盛的王朝吸纳的民族就越多”,[1 ]此论符合中国事实。

尽管“帝王天下”的时代,② 民族之间并不平等,实质意义的民族工作并不存在,但是这种传统使得我国民族问题的性质不同于西方国家,处理民族事务的方式也应该有中国特征。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践民族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平等载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又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后,中国共产党有针对性的民族工作全面实施,为推进民族发展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情,比如确认民族成分、实施民族平等、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践行少数民族教育扶持政策、实现各民族人民共同当家做主、管理国家事务等,加速少数民族的发展,培养了公民意识。① 即便如此,当下民族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呈现出新特征② 。拉萨“3·14”事件、乌鲁木齐“7·5”事件和昆明“3·1”事件,经一些媒体的选择性传播,有些人对我国民族关系、民族政策持悲观态度。在此背景下,2014年,党中央召开了新时期的民族工作会议,及时就重大问题正本清源。会议指出:“新中国成立65年来,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我国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我国民族工作做的是成功的。”无论是中国历史的纵向维度,还是当下世界的横向维度,这种定位也是客观的。

民族问题的产生有内因和外因。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民族工作属于内因,国际影响属于外因。按照唯物辩证法原理,内因决定外因,那么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继续做好民族工作是一项紧迫且重要的任务。而重点应该从民生建设着手、从文化认同凝心、从民族团结立命,这三个维度是2014年中央民工作会议基于对国内外形势客观分析后作出的宏观部署。对此做进一步梳理,对于把握民族工作方向,解决类型复杂的民族问题,推进民族关系和谐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从民生建设着手:民族工作之基

生存、生活是人的基本权力,保障国民平等地享有这种权利是国家的基本责任,为这种权利尽责是公民的义务。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推进中,民族工作的首要任务就要从民生建设着手,配合社会力量,解决各民族衣食住行、医疗、教育等问题,让少数民族共享社会主义发展成果。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那么如何实施?需要从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思考。宏观层面是方针政策制定和引导,微观层面则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落在实处,避免整齐划一,死框死套,从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到项目落实,均需对少数民族群众热心、热情,把党的民族政策贯彻到工作的每个程序中,“既要见物又要见人”。会议又指出:“让各民族群众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指明了民族工作的基本方向,体现中国共产党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只有将各民族民生问题作为民族工作的基础,才能进一步促进民族凝聚和国家认同。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 ]82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合著的《神圣家族》中说:“‘思想一旦离开了‘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2 ]103表明在现实生活中,脱离客观存在的物质基础,去谈论“理想”“信念的不切实际。春秋战国法家管仲认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也表明基本生存的需要是精神文化彰显的基础。无论是马克思还是管仲,他们都强调人对基本生存的依赖,这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① 有异曲同工之妙。

近年来,随着贫富差距和区域发展差距的拉大,“民生问题”再次进入社会视野,受到人们的关注。“民生”是我国传统的政治术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即“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把“民生”作为一种政治话语形成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重视“民生疾苦”的论著不在少数,如《左传》《论语》《礼记》,其中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请求国君轻徭薄赋,使民休养生息的话语很多,并将其上升到了君民关系的高度。主张“兼爱非攻”的墨家与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也是类似的表征。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一步巩固了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的帝王天下。而真正意义上赋予“民生”新内涵的则是20世纪20年代的孙中山先生,他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3 ]802“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3 ]825“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3 ]835孙中山先生被毛泽东称为革命先行者,其“三民主义”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深远。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革命时就形成了一切来自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强调其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新中国成立后,着力解决各民族的“民生问题”成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当下的“民生”概念指与人生存直接相关的事情,包括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等五大现实问题,其也可以概括为与人民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即生存、发展和自我实现三个层面。邓小平在《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1950年7月21日)的讲话中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少数民族是想在区域自治里面得到些好处,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不解决,就会出乱子。”[4 ]16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5 ]3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就“民生”问题的阐述有十多处,把“建设小康社会”改成了“建成小康社会”,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6 ] 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主要亮点之一就是对关于各民族民生问题提出诸多战略构想,比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族经济是短板,是重点,也是难点”“如果民族地区发展差距持续拉大的趋势长期得不到根本扭转,就会造成心理失衡乃至民族关系、地区关系失衡”“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等。另外就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交通设施、特色村镇建设、民族生产、生态补偿等提出了具体的指向。此次会议有关民生建设的规划,符合中国共产党一贯主张和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

中国各民族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是历史遗留的客观事实。当下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较,西部地区农村人均收入相对滞后(见表一)。2009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是西藏的27.54倍,是宁夏的8.98倍,而地域辽阔的内蒙古生产总值也才是北京的80%。地区产值较大的山东、江苏与民族自治地区生产总值的差距更大。当然可喜的是在国家民族政策的扶持下,近五年内民族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速度也远远高于东部发达地区,② 这种特征在东西部农民纯收入中也有所体现(见表二)。

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关键是帮助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这一论断充分表明了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任务,彰显了党和国家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根本立场,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在民族工作中的具体表现。[7 ]86促进各民族关系和谐、凝聚国家认同,应该以“养民、保民、敬民、稳民”并最终达到“民顺”为核心,加大民族地区民生问题解决力度,增强边疆少数民族对国家的向心力。政府应该切实减轻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效抵御境外势力的渗透,必须加快边疆民族地区自身的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全力以赴发展经济。

二、用文化认同凝心:民族工作之根

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形成的共识。新形势下,做正效性民族工作,除了继续推进民生建设的力度,让各民族都共享社会进步成果,还需加强文化建设,增进文化认同,凝聚政治共识,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民族增强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从这个角度看,以文化认同来推进民族工作,需要把民族文化发展作为起点,把文化认同作为目标,把民族事务工作作为推手,此过程少做“漫灌”,多做“滴管”,精耕细作,润物无声。2011年11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文化发展、文化认同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做出了战略部署,指出在文化建设的过程“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6 ]其战略指向就是要处理好社会主义文明同各民族文化、外来文化、新的社会思潮等之间的关系,发挥文化整合效用,加强文化凝聚与文化认同。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文化繁荣、发展的整合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一定要在全社会、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在这个过程中注重从少数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7 ]254

文化体现民族精神,文化彰显国家生力,文化认同是民族工作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国家发展要以文化的复兴为基础,社会的进步要有多元文化繁荣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由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共同创造的意识形态,其内涵与外延凝合着少数民族共有的文化追求,具有继承和创新的特征,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鉴于此,在未来的民族工作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整合中华文化,使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形成纽带、结织成网。我国是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差别性民族文化在当下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体系中所呈现的特征就是民族工作应该着眼的内容,通过民族工作推动文化再生产,突出文化功能在生产力快速发展时代的黏合性,并将这种力量同民族本身的发展紧密结合,把和合作为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把差别作为繁荣的助推器,把认同作为整合的拉力向。鉴于此,民族工作的范围也应该超越涉及少数民族的日常事务,把文化认同作为一种共识性的职业方向,提升民族工作的政治意义,构筑民族工作的战略格局,从民族心理整体去建构民族认同的防御体系,进而维护民族发展的现有秩序,增进社会和睦、和谐。

民族之间的差异在于文化的差别。针对近年来一些人关于“弱化少数民族特征”的提法,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那种把多民族当‘包袱,把民族问题当‘麻烦,把少数民族当作‘外人,企图通过取消民族身份、忽略民族存在来一劳永逸解决民族问题的想法是行不通的。”当今世界有2500多个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民族、多文化是人化社会的基本态势。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交通技术的提升,民族群体的流动趋势还会增大,相互嵌入式的民族生态会由城市社区进一步向城镇转移,民族工作的特点也将出现重大变化。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民族工作应立足于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原则,把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互动作为认同的起点,凝练共有核心文化(中华文化)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专门指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正如后现代主义宣称的那样,“如果差异繁荣,那么人类也就繁荣” [8 ]224。从这个意义来说,新时期民族工作也必须以尊重差异为前提,以文化认同为目标。

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合”。这一论断解决了困扰我国学界文化建设中的矛盾,即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而建构中华文化时往往只从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着眼。民族性是民族文化生命力的源泉,“我国各民族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在文学、音乐、舞蹈、天文、历算、医药等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珍藏”。[9 ]既然如此,在中华文化建设中应该把少数民族的哲学、文学、艺术、节庆等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进教科书,进上层建筑的体系,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并进,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以此促进少数民族知识精英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值得庆幸的是,冯契、任继愈、汤一介、张岱年联合主编的《中国哲学史通览》① 一书把部分少数民族哲学纳入到中国哲学史范畴之中,对藏传佛教五大派别的佛教哲学做了专门的介绍,对一些少数民族人物的哲学也进行了概括,诸如维吾尔族马赫穆德·喀什噶尔(约1008-1105)、契丹耶律楚材(约1190-1244)、藏族宗喀巴(1357-1419)、蒙古族倭仁(1804-1871)等人。实际上,白寿彝先生早在其《中国通史纲要》中就表达了这种思路,近年来高洪雷的《另一半中国史》也体现了这种思维。这些都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体现了文化认同与凝聚文化的意义。

做文化认同与凝聚工作,除了中华文化内涵吸收少数民族文化思想中的精髓外,还需要文化生产,从文化消费的角度思考文化凝聚的路径。首先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产业的生产发展方向,把“多元一体”的文化符号融入少数民族文化产品,融入少数民族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中,贯穿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追求,把协调、统合的理念融入民族工作中来。其次也需要把少数民族文化符号融入生活产品中,加强民族间的了解,增进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按照产业经济学规律,对民族文化生产进行合理的产业链、价值链整合,加大相关产业的联动性、上中下游产业的衔接性、附加价值的文化性,才能培育民族文化发展主体意识,引导地方社会营利性服务部门的参与度和政府非营利性服务部门的参与度,促进多元文化凝聚成中华文化认同。

三、以民族团结立命:民族工作之本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这是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的首词,很多中国人都会吟唱。此歌于1943年6月在晋察冀边区由牧虹作词、卢肃作曲而成。在面临日本侵华的危难时期,此歌曲曾经激励各民族团结在一起,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浴血奋战,时至今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仍然铿锵有力,激励着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团结”一词由“团”和“结”生动形象地结合而成,“团”原指线团,“结”原指绕结,其寓意为“和睦、不可离间”。当下语境中特指“由多种情感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团结是生命,是力量,更是希望。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的基本内涵就是一个凝聚希望的过程,历史上“反对压迫”是民族团结的第一使命,在这个目标的驱使下,中国摆脱了帝王天下的奴役、西方列强的凌辱。新中国成立后,“共同发展”是基本目标,为此进行了民族识别,制定民族政策,帮助弱小民族。而在新时期,在坚持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就是民族团结的首要内涵,这是保障各民族团结一致“反对压迫、共同发展”的必要前提,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共同促进国家发展繁荣。

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团结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民族团结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各民族人民的生命安全。在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更是营建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条件。“在人类历史上看,迄今为止发生的流血冲突乃至战争,相当大的部分都是民族问题引发或者与民族问题有直接的密切联系。”[6 ]94电影《卢旺达饭店》《四月的某时》是1994年在卢旺达种族② 屠杀背景下拍摄的,100多天就被杀近80万人③,而其在全国的人口仅有750万余人,其惨烈程度令人发指,其教训值得每个人警醒。殖民地时代,为了殖民利益的最大化,在相同地域制造不同族群间的矛盾以达到社会控制是殖民者常用的手段。16至17世纪,欧洲殖民主义进入非洲后,以“跑马圈地”的方式划分领地,圈定民族,从而造成以边界、种族和宗教为诱因的各种战乱。卢旺达在1890年至1918年时属德国的殖民地,1918年至1962年又沦为比利时殖民地,在殖民者的“扶持”下,人数较少的图西族统治着人数较多的胡图族。在比利时人离开后,却把政权交给了人数较多的胡图人,为该地方的种族冲突埋下祸根。1962年,卢旺达独立后,政府并未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形成有效措施,曾发生过几次大规模冲突。

中国有民族团结的历史基础。费孝通先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论述了我国各民族在历经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交融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错杂居、共生互补的格局,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1840年鸦片战争后,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大清帝国”在“中日甲午海战”惨败于“蕞尔小国”。所谓的文明国家也不恪守战争规则,“八国联军”强入北京,当时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必然像奥匈帝国等多民族国家一样,分裂为无数的单一民族国家。但是,中华各民族同仇敌忾、共御外侮、浴血奋战,用血肉筑成长城维护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势力分裂中国的用心并未丝毫减弱,正如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的那样:“西方国家在利用民族问题搞渗透、颠覆活动,要认清他们的本质。”改革开放以后,西方势力又借助“宗教自由”“人权”等口号煽动国民情绪,迫不及待地利用国内的“民族问题”大做文章,很多人在错综复杂的“生活元素”中迷失方向,甚至一些群体集体无意识地被人利用,成为个别权力欲望者手中的利器。此次民族工作会议深刻指出:“西方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问题搞的是双重标准、实用主义,在科索沃、叙利亚打的是‘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在乌克兰唱的则是‘主权高于人权的调子,其真实目的是支持他们看中的代理人、打击不听他们话的人,最终是为了实现他们的战略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各民族生活在一个安宁祥和、秩序井然的社会中,更有必要加强民族团结。

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民族工作的关键是争取人心、搞好团结。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实际上,争取民心、做好民族团结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传统。毛泽东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早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就开始了民族工作,这不仅加深了党对民族工作的认识,也使少数民族进一步认识了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和宗旨。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强调要加速现代化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民族工作会议,是民族工作的重要里程碑和风向标。1992年召开了第一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加强了民族团结,动员各族人民发展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应对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对我国民族工作产生的负面影响。1999年召开了第二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民族地区发展。2005年召开了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民族工作的决定、规定和法规,开启民族工作的法制化时代。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确立为新型的民族关系。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系统分析了民族问题存在的基本规律和呈现的阶段性特征,阐述了民族工作领域内干部、群众关心和关注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是近年来民族工作的重要指针和方向。

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加大民族间的理解与友爱,建立包容互信的交往关系至关重要。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各民族团结友爱是前提。“同心掬得满庭芳”,民族团结、友爱思想已向民间浸润,新疆阿勒泰青河县70多岁阿尼帕·阿力马洪的民族团结典范① 就是社会公认的正能量。2009年,阿尼帕·阿力马洪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被评为新疆十大杰出母亲;2010年,荣获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赢得全国人民的关注与尊敬。

四、多元聚一:三维合力

社会发展的自为性并不能否定社会发展的客观性,但却影响社会发展的自在性。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个相互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了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2 ]468-479民族工作的实质就是通过有效的社会整合消减各民族“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使其形成以区域秩序稳定为基础的“社会合力”,推进社会发展。与基层组织一样,民族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革命、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在公共治理中逐渐形成的术语,民族工作在新中国历史创造中的意义不言而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开始于革命时期,发展于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是其统一战线重要部分。在我国的社会运行体系中,民族工作往往被理解成一部分政府人员从事涉少数民族事务的职业,而把焦点集中在统战部、民族事务委员会垂直部门及其人员。近年来,我国的民族问题不断显露,可以概括为内因和外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决定外因,而内因除了其他复杂因素外,民族工作方式缺乏科学性,民族工作方法存在误区都是引发民族问题的诱因。① 但是应该承认“当今世界在解决民族问题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每个国家的历史和现实决定着这个国家民族问题的特点,“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只能在民族工作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方式方法,解决民族发展的核心问题,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寻求共识、凝聚认同才是民族工作的内在本质要求。

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推进民族工作开拓创新要从实际出发,防止简单化、片面化,防止忽左忽右,摇摆不定,对社会上议论较多的一些具体政策,要区别情况,准确把握,积极完善、稳妥实施。”民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精耕细作,又要润物无声,这就既需要提高民族工作者依法管理民族事务的能力,又需要加大民族工作者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培训,增强操作性和可行性。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三个维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民族工作成效如坐标体系中扇形的扇面,当民族工作“得当”时,民生建设、文化认同与民族团结朝着正效方向延伸,即民生建设取得进展,社会差距逐渐缩小,文化认同普遍增强,求同存异成为公民意识;民族团结已成共识,价值凝合由被动执行转变为自觉行动。正效曲面不断扩张,民族和谐,宗教自由,生产繁荣,社会稳定。倘若民族工作“失当”,民生建设、文化认同与民族团结朝着逆效蔓延,即民生建设名存实亡,民族工作成为资源耗散的手段,社会财富依据权力法则流动,贫富极化成为常态;文化认同转化为狭隘民族主义,文化自闭导致文化排挤,统一的价值体系遭遇解构,意识形态的混乱已成为极权主义借题发挥的根由;民族团结成为标语式的口号,民族工作的原有价值遭受质疑,即使真诚的努力也会是抱薪救火,民族分裂逐渐扭曲为合理的价值追求。这样,逆效曲面不断扩张,民族歧视掩盖在平等的表象背后,民族团结渐次消解,个体主义替代集体主义,传统秩序遭遇挑战,民族分裂渐以形成;民族主义的反功能主导族群文化方向,狭隘的文化主义伸张,基于差别的文化区分蔓延,形成文化自闭,排他性成为群体主义的正当情绪。冠以民族主义的群体性腐化名正言顺,民粹主义者之间的利益输送成为群体阶层分化的主要手段,社会贫富极化;这样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更无权力可言。

马克思还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 ]82社会的进步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从长远来看,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有的最大利益。民生问题、文化认同和民族团结是宏观层面上民族工作的三个维度,正如上图所示那样,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民生问题是民族工作的基石,文化认同是民族工作的根本,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生命线,也是民族工作的生命线。民生问题解决好,文化认同才有附着的可能,文化认同成为普遍的价值观时,民族团结自然会水到渠成。从这个维度的内在逻辑来看,民生建设与文化认同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而二者的正太效能是多元凝聚的根本目的,也是促进民族团结的使命所趋。反过来民族团结是民生建设的前提,当这个前提遭到破坏时,民生建设也无从谈起,文化的粘结也自然失效。这三个民族工作维度的推进,有利于在多民族国家形成民族团结,增强国家认同。在我国,则可以加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丹珠昂奔.沿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前进[J].民族论坛, 2014(12).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11-08.

[7]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8] 保罗·尼特(Paul Knitter).宗教对话模式[M].王志成,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 吴仕民.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问题[J].民族研究,1991(6).

Abstract:The object of ethnic work involves ethnic relations,ethnic development and ethnic issues etc.The central ethnic work conference of 2014 has pointed out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ethnic work in the future.It summarizes the three dimensions on a macro level,namelysetting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elihood as the startingpoint,bringing people together to form the identity of Chinese culture and consolidatingethnic solidarityas the goal.Construction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is the base of ethnic work, cultural identity is the root of ethnic work, ethnic solidarity is not only the lifeline of all ethnic groups, but also is the essence of ethnic work.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on the process and dynamics of social development,the basic functions of ethnic work cove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the cultural identity, and ethnic solidaritycan promote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zesocial order. Where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ree dimensions of ethnic work is to agglomerate plural cultures in order to achiev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mutual aids and development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China.

Key Words:the peoples livelihood;spiritual home;ethnic solidarity;cohesion

﹝责任编辑:黄仲盈﹞

猜你喜欢

精神家园民族团结民生
失乐园
失乐园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上海民生轮船有限公司船期表
2016年我国民生发展重点
民生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