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磺胺嘧啶锌治疗烧伤模型的药效学分析

2016-07-18蔡红刚杨青青张曼

考试周刊 2016年54期
关键词:药效学烧伤

蔡红刚+杨青青+张曼

摘 要: 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是磺胺嘧啶银和磺胺嘧啶锌的复方制剂。磺胺嘧啶银有较强的杀菌功能,磺胺嘧啶锌除了有一定的抗菌收敛功能外,其中的锌离子有利于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加快创面的修复,二者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同时在创面成膜后形成抗菌屏障,缓慢分解释放,达到长时间抑菌效果。

关键词: 磺胺嘧啶锌 烧伤 药效学

本品属局部应用磺胺药,对多数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酵母菌和其他真菌均有良好抗菌作用。且不为对氨基苯甲酸所拮抗,其中锌因能破坏细菌的DNA结构,亦具有抑菌作用。烧伤者体内锌大量丧失,使用本品可补偿损失,并增强机体抵抗感染和创面愈合能力。因此,该品具有控制感染和促进愈合的双重功能。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实验用健康小白鼠35只,体重20-26g,雌雄兼用。药物选择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成都市时代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358),珍石烧伤膏(吉林敖东延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0090)。

1.2方法

1.2.1分组

病例模型建立:取35只小白鼠人工脱毛,脱毛面积约3cm/只。100℃水沾烫,立即贴于小白鼠脱毛区皮肤上,30s后取下,是烫伤部位皮肤呈Ⅰ度至深Ⅱ度烧烫伤。

分组方法:分组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将烧伤小白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创面,部位、深度、类型相似,用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的为治疗组小白鼠18只,用湿润烧伤膏的为对照组小白鼠17只。

1.2.2换药方法

治疗组应用0.1%苯扎溴铵清洗消毒创面,将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均匀地涂在创面上,厚度约0.15~0.3mm,1次/天,换药时将上次药物刮除,成膜良好,创面干燥后,减少涂药次数。根据创面深度和部位采用暴露、半暴露或包扎疗法。对照组:方法同治疗组,对照药物为湿润烧伤膏,涂药厚度1mm,1~4次/天。疗程均为18天。

1.2.3效果评价方法

分别肉眼观察换药前、换药3、6d后的创面情况:创面皮肤色泽、分泌物、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细菌培养、用药后反应情况并记录,观察是否出现疼痛、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

2.结果

通过以上对烧伤创面换药对照观察,创面使用湿润烧伤膏后,疼痛多在数分钟内缓解,优于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使用于创面时,尤其是初次使用时,部分小白鼠疼痛难忍,烦躁不安,有时需要使用哌替啶、曲马朵止痛,这与磺胺嘧啶锌的一过性疼痛刺激有关。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在止痛和换药时痛苦程度方面劣于湿润烧伤膏,在预防创面感染和控制感染加深、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湿润烧伤膏。

3.讨论

湿润烧伤膏为一油性制剂,为烧伤创面提供湿润环境、丰富营养物质的同时,助长了细菌的生长,成为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创面因感染而加深,故延长了愈合时间。虽湿润烧伤膏止痛效果优于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但因其愈合时间长,换药次数多,患者痛苦时间长,在用于大面积、深度创面中也就抵消了其这一优势。

上述实验对创面换药效果观察显示该药具有防治烧伤创面感染的功效,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节约医疗资源,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强度,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在烧伤创面换药药物选择上,应综合患者创面面积、深度、感染程度进行个体化选择。面积小、深度浅、感染轻的创面,可考虑选用湿润烧伤膏。面积大、深度较深或感染创面,趋向于选择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

参考文献:

[1]邓兴旺,李传吉,李俊.磺胺嘧啶锌乳膏与磺胺嘧啶银治疗手部烧伤的比较[J].医学信息,2010,23(12):133-134.

[2]曾勇,黄磊,张怀军.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与磺胺嘧啶银霜治疗小儿Ⅱ度烧伤创面的比较研究[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21(4):265-266.

[3]吴少军,马宏梅.磺胺嘧啶锌软膏治疗四肢深Ⅱ度烧伤的疗效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10):999-1001.

猜你喜欢

药效学烧伤
基于药效学实验的化瘀骨合片提取工艺筛选
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胶囊的主要药效学及急性毒性
黄芩提取物体外抗病毒药效学研究
纳米晶体银敷料治疗28例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氯乙酸烟雾吸入损伤中毒鼠肺超微结构改变
三次换药法在小儿头面部烧伤中的临床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烧伤患者健康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消炎镇痛散质量标准的建立及部分药效学研究
血清降钙素原对烧伤脓毒症患者的诊断意义及预后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