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红樱:我为什么会受孩子们欢迎?

2016-07-26张宇

现代家长 2016年7期
关键词:杨红樱马小跳猫咪

张宇

杨红樱,儿童文学作家,19岁开始童话创作。她以《女生日记》为序幕,与其后的《男生日记》《五三班的坏小子》《漂亮老师与坏小子》等一起组成“杨红樱校园小说系列”,在学生、老师和家长中引起巨大反响。孩子们到书店,往往直接点名要杨红樱的书。该系列迄今热销40多万册,数度荣登畅销书榜,并成为影视剧、动画片的改编热门。

杨红樱的书大受孩子们欢迎,是因为她深谙教育之道。她做过7年的小学老师、7年的儿童读物编辑,同时还是一个女孩的母亲。具有多种身份的她在家庭教育方面能够给家长们哪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呢?

别小看孩子的情感体验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写的校园小说非常受欢迎,听说很多导演找您谈改编剧本的事情。作为原创作者,您希望什么样的人来饰演您笔下的人物呢?

杨红樱(以下简称杨):我希望饰演老师的演员一定要年轻漂亮,因为大部分孩子都是“外貌协会”的,没办法,他们就是喜欢这样的老师。至于谁来演孩子,我希望找丑一点的孩子来演,不要那种浓眉大眼或者经常给外宾献花的那种一看既听话又好看的人。

记:这是为什么?

杨:因为如果一个孩子长得好看又听话,那么他得到欣赏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可是如果孩子长得丑,想得到别人的欣赏就不容易了。我当老师时,班上有个孩子就因为长得丑,谁都不喜欢他。一天上午,我在校门口碰到一个骑着自行车的家长。他一下子冲到我面前,直通通地问:“杨老师,我家孩子在学校表现咋样?”那时我刚参加工作,还不太熟悉班级情况,并不知道他家孩子是谁,但我本能地报喜不报忧地说:“挺好的。”他用不相信的口气问:“真的?”“真的。”我笑着说。

后来,我才知道他家孩子特别调皮,天不怕地不怕的。那天下午,他家孩子在我办公室外磨磨蹭蹭、一副想进来又不好意思的样子。于是,我干脆喊住他,问是不是找我有事?他说:“杨老师,你跟我爸说我挺好的,是吗?”这时我一下子反应过来,原来骑自行车的那个家长就是他爸爸。我说:“是啊!难道没有人给你说过吗?”他说:“从来没有,他们都骂我、嫌弃我。”

如今,这个孩子已经是堂堂正正的国家干部了。一天他来看我,说起这个细节,他说我的这句话能让他记一辈子。

其实,每次家长问我他家孩子怎么样时,我一般都说“好”。可能是天性吧,我看孩子从来都是只看优点不看缺点,包括丑的、调皮的孩子,我也觉得他们很可爱。我觉得老师和家长都应该用这种眼光看孩子,因为“教育就是人性的关怀”。

提到“人性”,有人可能会觉得说得有点大。其实,还真不大。人性这东西,看似很虚,其实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我书里写的一个孩子,家里的猫咪难产,而此时正是大人要上班、孩子要上学的时间。一般来说,父母是不会把一个猫咪放在心上的,于是自己该上班上班,也让孩子该上学上学。可是,孩子知道宠物医院可以做剖腹产手术救活猫咪,便没去学校,而是带着猫咪去了宠物医院。那学校怎么处理这件事?传统做法自然是处罚孩子的旷课行为,可是孩子的班主任没有这么做。他认为,孩子能有这种情感体验太可贵了。如果孩子面对生命、面对死亡无动于衷,那他才是无药可救了呢!

你说,班主任的这种认知,值不值得家长们学习?而我的书之所以能受到大家的欢迎,我想就是这种东西在书里非常多的缘故吧。

记:您写的这些故事一般有原型吗?

杨:有的,上面说的那个故事就是一个家长跟我讲的。当然,她是抱怨她的孩子太不省心了,居然为了一个猫咪而旷了课。

成为孩子当中的一员

记:您笔下的老师总是很棒,比如您书中《女生日记》中的罗老师。她对一个父母即将离婚的学生说“要尊重父母的情感”,“不要以自我为中心,既然你爱爸爸妈妈,就应该多替他们想一想,如果他们彼此已经没有了感情,只是为了你勉强生活在一起,会幸福吗?”这从一个老师嘴里讲出来,挺特别的。据我所知,当父母要离婚时,很多人都会劝他们为了孩子别离婚,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杨:中国人喜欢“劝和不劝离”。但实际上,这种做法没有从人性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如果父母让孩子在人生的初始就看到一个勉强的婚姻、一段彼此折磨的感情,长大后他还会对爱情有美好的向往和憧憬吗?

我的观点是,不要对孩子刻意隐瞒什么,父母没有感情了准备离婚,是对自我情感的尊重,是非常自然和正常的。我当老师时,班里就有父母离婚的孩子,但是数量不多。我会把他们与一般学生同等看待,既不特别照顾他们,也不会看不起他们。我发现有些老师会号召同学们去关心那些父母离异的孩子,老师的本意是好的,但是我坚决反对这种做法。因为这种“关怀”恰恰会伤害孩子,让孩子觉得父母离异是低人一等和让人怜悯的。真正人性的关怀不会让人有这种不舒服的感觉。

记:每个人尤其是孩子在成长中都会碰到很多关口,多数情况下都是孤独地走了过来。因为父母总是想当然地认为,现在的孩子“生在红旗下,长在蜜罐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能有什么难处?鲜有家长能真正关心孩子碰到了哪些棘手问题。但是您的书告诉了孩子们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难题,该怎么去应对。您没有无视孩子,也没有让孩子回避生活。

杨:是,因为真实的生活从来不会一路平坦、阳光普照。《女生日记》出版后,很多女大学生来信说:“如果我能在冉冬阳(《女生日记》中的小主人公)的那个年纪读到这本书,我的童年会好过很多,会少好多痛苦。”有个家长跟我讲,他一直被“要不要离婚”这个问题所困扰,因为对孩子开不了口,后来看到《女生日记》,他马上让孩子和他一起看,看后再跟孩子慢慢讲,孩子居然接受了。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是没有解决方案的,而我能做的就是给孩子们一个天国,一个理想的天国。有人说我太理想化了,我觉得我只能说我的理想。比如,我把继母都写得特别好。不光是继母,我笔下就没有太糟糕的人,不是我抱定了“要给孩子希望”的宗旨,而是在我眼里真的就没有太坏的人。因为看人我总是看优点,而且我相信人是可以被感动的。现在我们提倡素质教育,让孩子学钢琴、学画画,学各种才艺和技巧,却很少想到要让孩子学会感动、学会感激。这是我们教育上的一个失误。因为只有你感悟到这种东西,你才有能力给予别人这种东西。比如,我真诚待人,他人也会真诚待我。

记:您相信付出就有回报,是不是因为您的人生没有缺陷,非常完美,没有像普通人那样备受打击,所以才有了这个美好的信念?

杨:你错了,我的人生并不完美,尤其是婚姻,从头至尾可以说是一塌糊涂。

为什么我主张对孩子进行“爱情教育”“性别教育”,就是因为这种教育对人一生的幸福来说非常重要,比如,让男孩知道女孩喜欢什么样的男孩,让女孩知道什么样的男孩会给她带来幸福。而这种教育,在我年轻时是一点也没有接受过的。

我年轻时的那个时代是一个奇怪的时代,对模样好看的人有一种天然的抵触心理。女孩不敢打扮,尤其是长得漂亮的女孩更不敢打扮,因为你长得好看就是罪过,如果再喜欢打扮就更不是好人了。女孩谈恋爱、找对象,也不喜欢找高大英俊的,觉得他们不可靠,容易变心。要找就找年龄大点的、各方面不如自己的,觉得这样他才会对自己好,才有安全感。当时我22岁,抱着这种错误的想法,轻率地做出了人生的重大决定,结果可想而知。我女儿曾经评价我:做人很成功,做女人很失败。

生活中我是一个笨拙的人,我跟成人交流有障碍,好像别人都不能了解我,而我也不太了解别人。我后来走上儿童文学创作之路也跟这有关,因为成人的感情我把握不住,但又天性乐观,总想做点什么,那做点什么呢?就写儿童文学吧,让情感有个出口。

现在你大概能够明白,为什么我的书里对离婚有这种态度了吧。我是女儿上初中后才离婚的。开始她很难接受,两三年后她却觉得我离婚离晚了。她教育我说:“那时候你还年轻,过得不好完全可以重新开始,为什么不早点离婚?”现在,我才知道我亏欠女儿的是什么,我得重建她对婚姻和爱情的信心,并尽力让她相信爱情和婚姻是人生当中很重要、很美好的东西。

不过我也庆幸,在成人世界里失败的我可以得到小读者们的认可。一次在北京签售,一个男孩跑来三次,不相信地问我:“这书真是你写的?你一个大人怎么能写出我们孩子心里想的东西?”听了这话,我一时百感交集。

孩子的内心世界对我而言就像空气和水,我愿意沉浸其中。比如,有人请客,问我去哪里吃?我不选麦当劳就选肯德基。我知道洋快餐对人的健康不利,但我还是喜欢去这种地方,因为在那里我会遇到很多孩子。我坐在那里,观察他们,感受他们,并且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种时候,我觉得“这才是我的世界”。

我常常想,我写儿童小说或许是天意。我哥哥16岁去云南插队,那时我8岁,经常和哥哥通信。信中,我说我以后想当作家。那时候,我哥哥就很有预见性地讲,我不太适合做情感作家,因为我太简单、太单纯。而写情感的女作家,一般想事情会比较复杂,要比一般人人情更练达,而我做不来。后来事实证明,我在这方面真的不行。

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记:您说自己跟成人交流有障碍,我没有想到一个作家会这么说。

杨:不仅有,而且障碍挺大。说心里话,我不喜欢跟成人打交道。表面看,我合群,人缘也不错,人家都觉得我随和,但我知道自己的心没有融进去。我对了解成人的内心世界没有自信,可是对孩子,我只要看他两眼甚至不见面,让他给我打个电话,我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在麦当劳、肯德基,我坐在那儿喝着饮料,孩子在我的四周乱跑,我扫几眼,就能猜出他是什么性格。我感觉自己非常容易进入孩子的世界,能够轻易破解童心。

我为什么能够进入孩子的世界?我没有一天到晚跟孩子搅在一块或者他们有什么心里话都对我说,我觉得原因就是我的思维简单、直线,和孩子的思维很像。比如,我书里涉及教育的好多看法,实际上都有悖传统教育观念,为什么孩子、家长、老师都能接受?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我是用孩子的思维来考虑、解决问题的。

孩子喜欢你,就会说喜欢你,不喜欢你,就会说不喜欢你,非常直截了当。而成人想得就比较多,言语表达和内心想法往往不一致。我写的“马小跳系列”很受孩子们欢迎。书中的马小跳扭伤了脚,家长帮他请了假,他却用一只脚跳到学校去上课。沿途大人都夸他爱学习,学校决定把他树成榜样,让班主任深挖他的思想,可马小跳说:“因为今天有美术课,我喜欢教美术的林老师才来的。”班主任问:“如果今天没有美术课,你就不来了?你就会在家玩游戏、看电视吗?”马小跳老老实实地说:“是啊。”最终,马小跳没有被学校树成榜样。一开始,马小跳搞不懂,为什么一件简单的事情会被大人搞得那么复杂?后来,他懂了:大人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而孩子喜欢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马小跳是我理想中孩子的形象,我在他身上倾注了我对孩子特质的理解,孩子天性中该有的东西他都有,而且比较张扬。我想通过这个人物形象让父母们了解孩子,哦,原来孩子是这样的!原来孩子是这样想的!

现在的孩子总是苦恼父母不理解他,他想要的父母不给,父母给他的,他并不认可。也就是说,对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父母往往不闻不问。我写儿童小说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父母能够真正了解跟自己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了解他的天性和内心想法。当你明白了“哦,原来孩子是这样想的”之后,才谈得上关心他、引导他,也才能教育好他。

最后,我希望家长朋友们不仅要给孩子买喜欢看的书,自己也要从中受益,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给予孩子人性的关怀和真正的教育。

猜你喜欢

杨红樱马小跳猫咪
荷叶伞
一个大喷嚏吓退了狼(下)
一个大喷嚏吓退了狼(上)
春之猫咪
淘气包马小跳
最小的猫咪
酷猫咪
淘气包马小跳
淘气包马小跳
杨红樱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