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王府井步行街的“可步行性”

2016-07-25马晓楠中国昆仑工程公司北京100037

中国房地产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步行街

文/马晓楠 中国昆仑工程公司 北京 100037



浅析王府井步行街的“可步行性”

文/马晓楠中国昆仑工程公司北京100037

【摘要】从城市公共空间——步行街可步行性的含义出发,本文从交通体系,街道尺度、可驻足空间、大小空间穿插及景观设计方面分析王府井步行街设计的得失,讨论空间连续性对步行者友好程度的影响,从而探讨该步行街的可步行性。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步行街;可步行性;空间连续性

随着城市大规模建设,汽车成为人们出行的必要交通工具,城市街道尺度随之变化,适宜行走的小尺度街道渐渐消失。亲历过大城市生活的不便,目睹无趣的千城一面后,人们开始重新思索城市空间设计。如何焕发城市中心区、促进城市中人际交流、提升市民生活在城市中的感受?已然是现在城市空间设计的一个主要方向。诸多设计者想通过城市可步行空间的设计解决以上问题,提高城市空间质量,以便提升市民城市生活质量。

步行是人类最基本原始的行为方式之一。当汽车出行逐步代替人类传统的步行方式时,当宽阔的马路代替原先的寻常巷陌时,高大建筑物成为城市主角,建筑物与人群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步行而产生的市民活动,市民之间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被遏止,城市渐渐变得冷漠与无趣,市民对城市的参与归属感也无从谈起。

图1 

如果将城市中部分空间开放给市民自由步行,漫步于城市中,映入眼帘的是市井生活、自然风光、历史古迹……自然而然,市民间相互交流以及参与城市活动的机会大幅提高。长久以往,市民对城市的参与归属感日益提高,城市变得充满活力。

自古以来,街道是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步行街,即为“可步行”的街道,而“可步行性”关联街道的空间质量。有学者认为“可步行性”是指“建成环境对于步行的友好程度”。这句话概括出“可步行性”的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即个体人与城市空间,并强调了两者的相互关联。

连续的、不受干扰的自由步行是良好的“可步行性”的表现。空间连续性对步行行为产生积极性,有趣、轻松的连续空间在心理上缩短步行距离,提高步行空间品质,步行者更易参与其中,从中享受乐趣。完整安全的步行网络,平易近人的街道尺度,大小空间的穿插,人文自然景观的植入,丰富了步行街的空间层次,打破沉闷单调,使空间连续而完整,空间体验变得多样。

本文将从“可步行性”探讨分析王府井步行街的设计。

背景——前世今生

北京王府井是具有数百年悠久历史的著名商业区,始于辽、金。1915年,北洋政府绘制《北京四郊详图》时,把这条街划为三段:北段称王府大街,中段称八面槽,南段因有一眼甜水井而称王府井大街。后来,逐渐以王府井称呼整条街。

现今的王府井大街在北京享有金街的美誉,大街的南口紧邻著名的长安街,由南向北全长810米,宽40米,是北京第一条步行商业街,在大街两侧分布着765家大大小小的商店,其平均每天的客流量约60万人/日,节假日超过120万人。

现状——建成环境,即街道的“可步行性”。

一、交通网络:保证城市空间步行系统的安全完整,不受干扰

王府井步行街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密切联系,地铁及多路公交均可到达。步行街主要出入口设置在公交车站的服务半径内,方便市民,同时利于人流及时疏散。周边道路系统发达,私人机动车辆也可方便到达;为了确保步行交通系统的完整性,避免人流与其他流线交叉,在步行街周边设置地下停车场出入口,方便停车;将步行交通与货流交通分离,机动车货运路线及停车均设置在步行街周边;并设置地下自行车通道,保证自行车与步行互不影响。以上措施保证了王府井步行街的可获得性,步行空间的完整和安全。(图2、3)

图2 

图3 

二、街道尺度与步行距离:影响步行者感受的重要因素

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适宜的街道尺度(建筑高度与街道宽度之比)D/H,一直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核心问题。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提出,D/H=1时,高度与宽度之间存在匀称之感。比值大于1时,会产生疏离感;比值小于1时,会产生亲近感。王府井步行街宽40米,最高建筑物高度超过50米,最低建筑物高度小于10米。可见,同一街道给人的感受截然相反,整个步行感受也会大打折扣。与原本老街相比,街道变得开阔宏伟。但宽阔的街道空间使步行者感觉自身渺小,观光时很难两边商铺兼顾,经常顾此失彼。

此外,大多数人能够或者乐意行走的距离是有限的。大量调查表明,对大多数人而言,在日常情况下,可接受的步行距离大约在400—500米。对儿童、老人以及行为不便的人来说,合适的步行距离要比以上距离短得多。王府井步行街全长800多米,街道两侧商铺鳞次栉比,所经营范围也多有交叉雷同。从体力与耐性上来讲,都是对步行者的一种挑战。此种情况下,步行的乐趣也会大大降低。

三、可驻足空间:引发步行者深度交往的空间

站立、驻足停留比简单步行经过,易发生更深层次的社会交往。换言之,可驻足空间的设计可以提升步行空间的友好程度。

可驻足空间一般是空间与空间的过渡区域,处于这个空间,可以同时感受到两个空间。通过研究发现,良好的可驻足空间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有明确的边界。2、有一定的隐蔽性。3、有支撑物。显而易见,以上三个特点,使观察者处于空间边缘,得到保护的同时,又拥有良好的视野,可边休息边观察。驻足停留时间愈长,人与人之间发生进一步交流的机会也愈多。

王府井步行街设有休息座椅,显然是为游客停留休息时使用。但只是孤零零的摆放在街道两旁,位置既不隐蔽,背后也没有可依靠的支持物,不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其摆放方式也没能有效促进休息人之间的交流。(图4、5)

图4 

图5 

四、大小空间穿插与可观赏的景观:丰富空间,保证空间连续性

富于变化的步行空间可以使步行过程饶有趣味,步行距离似乎也变短了,人们关注的是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的运动,而忽略了步行距离的实际长度。王府井步行街为直线空间,也穿插了一些小空间,如百货大楼门前广场。直线易给步行者造成街道无穷无尽的心理暗示,而步行街中的广场大而无当,没有让步行者停留的理由,成为了单纯的交通空间。(图6)

图6 

从广义上来说,可以将吸引观赏者注意力的事物场景称之为景观。它可以是川流不息的人流,有趣的街头表演;可以是葱绿繁茂的树木,色彩明丽的各色花卉;可以是静默千年的建筑,个性鲜明的现代雕塑。对于步行者,景观带给他们步行过程变得有趣的心理感受,消除了一味前行的乏味与沉闷。对于步行空间,景观使其富有内容,保证可步行性的质量。王府井步行街的景观设计,包括与其历史相关的铺装,沿街的建筑,商家的橱窗招牌,绿化及雕塑小品。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步行者的兴趣,但这些景观却没能与可驻足空间设计相结合,步行者并没有机会较长时间停留景观附近。(图7、8)

图7 

图8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整个王府井步行街设计上虽然保证了步行空间的完整与安全,但在街道尺度、可驻足空间、大小空间的穿插、景观方面处理得并不细致,没有将这几大方面综合考虑,而是割裂设计,导致空间连续性受到破坏,导致整个步行街对步行者的友好程度降低。如果想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质量,提升步行街的可步行性,需要设计者整体规划,从街道尺度到空间细节处理逐一落实,从而保证空间连续性。

参考文献:

[1]何人可译北京:(丹麦)扬·盖尔著:《交往与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尹培桐译天津:(日)芦原义信著:《街道的美学》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3]李怀敏.从“威尼斯步行”到“一平方英里地图”——对城市公共空间网络可不行性的探讨[J].规划师,2007,23(04).

[4]邓浩,宋峰,蔡海英.城市肌理与可步行性——城市步行空间基本特征的形态学解读[J].建筑学报,2013,06:538.

[5]盈石集团研究中心.商旅文项目落地攻略[J].中国房地产业,2015,(6-7).

猜你喜欢

城市公共空间步行街
特战演习之步行街区
“购买”快乐
体验经济下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研究
“士—绅—商网络”与都市公共空间
城市生活性街道空间重要性探讨
城市公共空间游憩适宜性评价分析的必要性研究
楚河汉街的城市符号及公共景观设计研究
问路
步行街23号
快乐的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