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季基础施工中的质量保证措施

2016-07-25施永辉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四川成都610000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年12期

施永辉(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冬季基础施工中的质量保证措施

施永辉
(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送电线路施工经常会受到地形、气候条件等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使基础施工难度增大,尤其是冬季施工,外部条件恶劣,基础混凝土质量很难得到有效控制,并且冬季浇制混凝土的施工成本高,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因而如何控制冬季混凝土浇制施工成本又能保证其混凝土的质量一直是送电线路施工中的难题。本文介绍了利用施工现场的地形、环境气候条件及现场施工条件解决冬季混凝土浇制的一些问题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初凝;终凝;验证施工条件;暖棚法

0. 引言

在寒冷季节,由于气温长期处于0℃以下,刚浇制的混凝土基础如果放任其暴露于空气中,受热胀冷缩的影响,将会使混凝土基础遭到严重破坏,降低水泥、砂石间的凝固力,致使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大大降低,严重地影响基础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工程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寒冷气候下进行基础混凝土浇制,必须采用特殊的施工技术措施及质量保证措施。

一、验证冬季混凝土浇制施工条件

在普思500kV新建线路工程施工中,N4010~N4039基础由于处在海拔2000多米的山梁上,12月份~2月份每天的气温相差大。经现场调查和多次测温,该段所在地区日间气温:7~9点时为1℃~3℃;10~17点时为4℃~7℃;18~24点时为-8℃~2℃,昼夜温差大。由于该段施工的混凝土基础方量每基在50m3左右,无论一天浇制一条腿还是两条腿,都必须在一天内全部浇制完成,因此在基础施工浇制时,应根据每基、每腿的实际浇制方量情况来确定每天的完成量,工作量确定后应尽量选择白天完成施工,避免夜间施工时气温过低,影响基础混凝土的质量。如果基础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受冻,水泥水化反应时间较短,凝结力较弱,冻结力较强,两种力相互作用将导致水泥砂石膨胀,内部结构遭到破坏,严重影响基础混凝土质量。因此在寒冷冬季基础施工中,必须着重处理好基础混凝土夜间的防冻措施及合理安排好浇制混凝土时间。白天因为气温一般都在0℃以上,所以进行基础浇制时只要按照常规方法即可,施工单位为确保基础施工质量仍会按照冬季混凝土施工必备条件加以准备,以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天气突变而影响基础浇制工作的正常进行以及影响基础砼体的施工质量。

常用的混凝土基础冬季施工方法有:蓄热法、外加剂和早强水泥法、外部加热法及综合蓄热法。施工前对施工地段的地形情况、气候条件等外部环境进行仔细勘察后,使用暖棚法存放基础施工材料,并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基础防冻和养护。暖棚法的优势在于成本低、易操作,受地形等外部条件影响较小。做好每基基础浇制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后,则开始正式施工,施工时尽量选择气温高,温差小的晴天,减少早强剂、引气剂等的使用,减少施工成本和施工工序,从而达到确保基础混凝土质量的目的。施工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经现场查看,N4010~N4039号基础地基大多为岩石结构,不是强冻性地基,符合冬期混凝土的浇注条件。

2.该段基础砼强度为C20、C25两种,本工程混凝土配合比为:

C20:174(水):311(水泥):683(砂):1297(石)

C25:176(水):345(水泥):642(砂):1302(石)

则水泥用量大于300kg,水灰比分别为0.56和0.51,小于0.6,符合冬季混凝土的浇制条件。

二、严格混凝土浇制用材料的检查、保管和使用。

进行混凝土基础浇制施工时,可在外部搭一简易工棚,将水泥、砂石等施工材料以及各类施工工具存放其中,同时在工棚内生炉火,严密监察工棚内的温度计,确保室内温度恒定,从而保障基础施工材料在寒冷的冬季夜晚不会被冻坏,影响施工质量。通常将工棚内的温度保持在10℃~25℃,经实践验证,这个温度能够保障混凝土的搅拌质量和混凝土正温入模,节省冬季施工时需预先对基础浇制材料进行加热这道工序,省时省力还节约成本,能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此外应注意,工棚内要保持通风顺畅,设置防火器材,安排人员夜晚监护。

1.水泥

本次施工所用的水泥均为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这种型号的水泥是一种早强水泥,具有较大的水泥水化热,因而早强度高,具有良好的防冻能力,选择这种型号的水泥能够大大增加基础砼体的早期强度,增强混凝土基础的防冻性能。施工开始前,须将水泥运到工棚内,并用茅草或蓬布严密覆盖,此时还须做好水泥的防冻及防潮措施。

2.砂、石

砂、石的存放需要用彩条布做成铺垫,将砂、石与地面分开一定距离,避免砂、石与其他杂志混合在一起,导致施工质量受到影响。

3.水

选用清洁的山水,施工前运到施工现场,存放在密封的水袋中并加遮盖物,以确保基础施工时水不结冰。

三、基础浇制时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1.施工开始前要预先将扎筋支模等施工工作准备好,时刻关注天气情况,选择天气晴朗,气温高、温差小的日期展开施工。

2.基础浇筑前要仔细检查钢筋、模板情况,确保没有被冰雪等污垢污染。

3.进行投料时禁止把冰雪等冻结物体带人。

4.适当加长混凝土搅拌时间,延长2~3分钟即可。

5.适当增加混凝土的振捣时间,从而提高混凝土密实度,混凝土密实度越大,混凝土强度就越高,则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就越强。

6.严格控制配合比、水灰比、塌落度。

7.将人力、物力协调到最好状态,力求以最快速度完成混凝土的浇制,尽可能避免因夜晚降临温度骤降导致的基础混凝土质量下降。

8.在施工现场设置温度计,随时监控气温,以确定是否对基础材料再进行加温蓄热处理。冬季白天气温相对正常,且用于基础浇筑的施工材料都是从暖棚中取出,同时,水泥水化时还会释放一定热量,因而混凝土在入模时温度一般都保持在0℃以上,不会被冻结,满足混凝土浇注质量的要求。

9.雨雪天气下不得进行混凝土浇制工作。

四、基础的养护

当完成某条腿的浇制任务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在基坑内放置2~4只点燃的火炉,再使用油布在基坑上,待四条腿全部完成后再进行整基基础覆盖,营造一个暖棚,为避免油布被火点燃你,炉火应使用暗火,并将炉火与油布相隔2m~3m的距离,同时在暖棚上设置四个150mm×150mm测温孔,每腿一个,将测温孔应放在比较容易受冷的位置,测温孔使用透明塑料进行制造,不但能准确测量工棚内的温度还能作为观察孔、通风孔来使用,图1为施工示意图。

规范规定冬季浇制的混凝土抗压能力,被冻之前,普通硅酸盐水泥配置的混凝土设计强度应高于30%,同时根据32.5R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硬化时的强度增长表可知在10℃~20℃时混凝土须4~5天才能达到标准强度的36%,因而基础混凝土以及其中某条腿务必在暖棚内养护5天以上才能实现该基础的抗冻和拆模标准。

基础养护要点及注意事项:

1.火炉加碳时,揭开暖棚放火炉处,用特制的竹杆钩住火炉提手,提上坑口后盖好暖棚,碳加上后用同样方法把火炉放入坑内,严禁直接进入坑内加碳。

2.白天气温升高,在10~15点时间段内,每隔1小时揭开暖棚用热水养护一次,于加快混凝土的凝固速度。

3.加派人手专门监察暖棚内情况以及随时观察暖棚温度,务必使暖棚内温度时刻保持在10℃及以上,同时将放满水的水桶放在基坑之中,利用水蒸气和温度确保暖棚中混凝土和空气存在一定湿度,从而保障水泥能够正常水化,保障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

4.暖棚炉火中烧的是焦炭,碳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因此如果暖棚没有全部打开,禁止任何人工作人员进入暖棚。

5.当浇筑任务完成后,经过5天的养护可进行拆模,之后便可拆除暖棚。暖棚拆除后应即刻回填,回填后将塑料膜盖在基础暴露在地面的部分,同时上面铺盖干燥的茅草及油布等保温材料。

6.基础拆模后仍然不可掉以轻心,需要在白天气温较高时用热水养护至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标准强度的60%,时间约为10天。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基础浇制施工,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有效避免夜间低气温对基础混凝土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还减少了外加剂的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又保证基础砼体的质量。基础拆模回填过程中经现场监理检查后认为:所浇制基础表面无裂缝,无缺棱少角及蜂窝麻面等现象,基础表观质量良好。并且通过对所浇制基础7天、28天试压块(现场制作,同基础砼体在同等条件下养护)的抗压实验,试块强度C20分别为14.8MPa和24.3MPa;C25分别为18.5MPa和28.2MPa,完全达到两种混凝土强度标准。

由此可见,冬季进行送电线路基础混凝土施工时,只要是对施工段进行过仔细考察,并结合外部环境制定出有效的施工方法都可以加以采用,不必局限于某种形式来达到解决施工成本和保证基础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伟源.浅谈冬季输电线路铁塔基础施工[J].中国科技纵横,2010(13):139.

[2]张振亮.浅析输电线路工程冬季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促进发展,2012(2):104-105.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